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地古村落是绍兴地区一种典型的传统民居聚落形式。本文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丁山村为例,以自然环境适应性和人文环境适应性作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村民访谈及现状卫星图分析等手段对其村落空间格局和建筑形态与地形、气候及民俗习惯等因素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以探究绍兴山地古村落在布局与形态等方面对环境影响因素的应对策略及其所承载的古代匠人的营建智慧。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浙江省关于坡地村镇建设的相关政策与举措,提出山地古村落的营建思想对当下坡地村镇建设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山地古村落;环境适应性;村落布局;建筑形态;丁山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2.010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2-0063-06 文献标识码:A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Analysis of Ancient Villages in Shaoxing Mountainous Areas: A Case Study of Dingshan Village, Shangyu District
DAI Meina, ZHANG Xie, XUAN Feng
[Abstract] Mountainous historic villages represent typical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settlements in Shaoxing. Dingshan Village of Shangyu, a typical mountainous historic village of Shaoxing, is cited in this article for a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 Based on field research, villager interviews, and satellite image analyses, it probes into the relevance between village spatial patterns, architectural forms, terrains, climates, and folk customs. From ther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regarding the impacts brought by the layouts and forms of Shaoxing mountainous historic villages to the environment, alongside the ind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sights from the ancient architects. On this basis, taking Zhejiang’s releva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llside villages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at the thinking of constructing ancient mountainous villages will provide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hillside villages.
[Keywords] ancient mountain village;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village layout; architectural form; Dingshan Village
1研究背景
1.1相关背景
绍兴地区山青水秀、历史悠久,境内有会稽山、覆卮山和天姥山等山脉横贯其间,又有香榧古道、虞嵊古道及霞客古道等道路串联着绍兴境内的各个区县。山峦叠嶂、茶马古道孕育了不少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山地古村落。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很多传统山地村落的历史风貌面临不同程度的破坏,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脉信息正逐渐消解。
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坐落于海拔861米高的覆卮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环境优美。针对当前浙江省推出的关于坡地村镇建设的相关政策与举措,笔者于2018年11月初和12月底两次到岭南乡进行调研,通过挖掘当地古村落承载的历史信息和传统文化,提出山地古村落的营建思想对当下坡地村镇建设的参考和借鉴策略。
1.2山地古村落环境适应性研究体系构建
山地古村落不同于城市地区具有规整的布局规划,多为自然生长,从村落选址到建成后的发展演变,其影响因素根据拉普卜特的《宅形与文化》一书中建构的理论体系,可分为:社会文化因素、气候环境因素和技术制约因素[1]。一个山地村落的形成既要考虑到良好的通风采光、规避地形中的不利因素,同时也受到到当地村民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制约。笔者以丁山村为例,从以上诸方面的环境因素来分析山地古村落的总体格局、建筑形态及形成原因。
本文在参考拉普卜特提出的宅形影响因素理论体系及其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传统村落的环境适应性分析分为自然环境适应性和人文环境适应性两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共同构成了山地古村落的外在环境,村落在發展演变过程中针对二者进行自适性调整[2]。
2村落概况 2.1选址和区位
《管子·度地篇》中,关于居民点选址要求有提到:“高忽近阜而谁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3],可见前人在民居选址时重视因地制宜,趋利避害。丁山村位于覆卮山的山腰处,东侧为覆卮山千年梯田,西侧为山坡,整体坐西朝东,沿着山势呈带状分布(见图1)。古人推崇“负阴抱阳”思想在山地环境中允许村落主导朝向的自适性调整[4],丁山村建筑群以东向为主要朝向,体现出当地人在山地环境中营建村落时的通融性。村落南侧接虞嵊古道,为古道的起始点。虞嵊古道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古时嵊州人前往上虞章镇赶集的必经之路。
2.2村落现状
丁山村聚落形成于清代,现有农户100余户,总人口300人左右。村落北可自盘山公路进入,南可经虞嵊古道进入,也可由千年梯田的若干条田间小路从东侧进入。主入口位于村落北侧,经入口广场进来为一条南北走向的贯穿整个村落的步行道,将村落的公共活动区和居住区串联起来(见图2)。
丁山村的民居有建于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有建于解放初期的,也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近年来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增建或重建的。就一个建筑单体而言,也存在着不同时期增建、修缮的复杂情况。由于相关档案资料的缺失,本文侧重于通过表观观察和村民访谈进行初步的定性判断,以此来研究其村落空间格局和乡土建筑形态。
3村落的自然环境适应性
3.1村落布局与路网的地形适应性
传统聚落的形态多以自然生长的方式形成,绍兴传统山地村落的布局形式大体分为:团块式、带状式和散点式[3]。团块式是最常见的古村落格局,建筑多以某一个空间节点为中心围绕其进行分布,这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向性心理和氏族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如平山村、梁宅村和东澄村等(见图3);带状式多是由于自然条件的约束,或水源、或地势,村落沿地形而建,如丁山村(见图4);散点式的布局形式,或是由于地势的制约,或是由于人口结构的复杂性所致,如前岗村①(见图5)。
丁山村村落整体格局顺应地势肌理呈带状分布。主要的步行干道沿着等高线呈现近似平行分布的格局,建筑顺着道路脉络建造,不同水平高度的平行道路用垂直等高线方向的踏步来解决高差问题(见图6、图7)。这种横纵交错的路网格局,体现了山地居民对地形的理解和把握,是山地村落非常典型的路网形式。这样的村落布局形式,优点有二:其一,在不改变原有地形基础上进行相关建设,省时省力,同时也减少了地形改造引发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其二,建筑前后高低错落,可以提升建筑内部的采光和通风质量,同时后排建筑具有更加良好的视野(见图7)。
在山地村落中良好的排水系统尤为重要,丁山村在沿着等高线的主路和垂直等高线的次路一侧均设有排水沟,利用地形的坡度进行排水(见图8、图9)。同时,路面多用石板与卵石铺面,利用其间隙将地面雨水排入下部土壤。
3.2建筑形态的气候适应性
人类在气候适宜的地方不需要藏身之所,在条件略差的地方可以在洞穴中容身。然而,一旦离开了这些地方,就要针对气候进行设计。就此而言,住宅就成为一种容器,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其中的人和物加以庇护[4]。
绍兴山地地区湿润多雨,昼夜温差大。所以如上文所述,丁山村利用地形高差,形成前后错落的建筑布局,保证建筑内部的通风和采光(见图10)。而其建筑下部往往以堆石或夯土做基础来抬高底层标高,与外部的场地和道路形成高差以达到防潮的作用。同时,在建筑前部设有廊道,廊道空间很好地适应多雨气候,保证居住者在雨天时其通行路径不受雨水影响,前廊的做法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较为多见。建筑主体的屋檐和廊道的屋檐形成重檐结构,廊道的屋檐最高处伸至二层窗底,建筑外立面呈现下大上小格局,一层空间以白日活动为主,此种处理保证其良好的采光,而二层空间为夜间休憩之用,相对较封闭,以抵御夜里山间的寒气(见图11、图12)。在室外场地部分,石板与卵铺面可以增加地表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
3.3建造材料的资源适应性
山地村落营建过程的典型特征是就地取材,丁山村的传统民居多采用当地的建筑材料搭房建屋(见图13)。较讲究的建筑,采用木构或山石砌墙,相对简易的建筑则采用夯土墙和茅草屋顶。基于以上建筑材料,当地匠人发展出了许多相关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技术。在丁山村的民居中,我们发现其木构体系是一种介于抬梁和穿斗之间的混合式结构,甚至其相关构件也是因材施之、不拘一格,无一不体现其营建的智慧(见图14)。
《上虞县志》记载,木工、泥工、漆工、石工是上虞的主要手工业者,上虞历来是能工巧匠荟萃之地[5]。当下,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鼓励就地取材,这不仅为建设工程省时省力,同时当地建筑材料的应用也能增加建筑的地域性和识别度,绍兴地区传统山地村落的相关经验值得当下的建筑师学习。
4村落的人文环境适应性
4.1围合(或半围合)居住空间的单体内向性和從众性
绍兴山地村落的传统民居形式主要有两种:合院式和U型敞廊式。合院式多与步行道平行布置,通过院墙使内外部空间分隔,既使建筑内部空间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也使道路部分的空间更有围合感。敞廊式多位于有地形高差的场地上,与道路垂直布置,廊道朝向悬空一侧,在保证一定私密性的同时使廊道空间具有良好的景观视野。
由于受到包括人力、物力及地形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山地村落建筑单体的体量都比较小。就合院式建筑而言,不同于绍兴古城中三进及四进甚至是带跨院的台门建筑(绍兴地区的典型民居形式),丁山村的合院民居多为一进的二合院(1~2开间)或三合院(3~5开间)(见图15a、图15b)。一层为公共活动区,其一端或两侧为辅助用房(厨房、仓库等),二层为卧室(一个开间为一个卧室单位)。每个开间均有独立的室内楼梯通向二层卧室,这种布局跟家族群居的生活模式有很大的关系。丁山村的传统民居很好地解决了合院建筑与山地环境的矛盾问题。敞开式民居其建筑的内部格局与合院式相似,不同的是,敞开式民居多是从侧面进入居住领地,这样的布局形式则主要是与建筑所在地形及路网关系相契合(见图15c、图15d)。
绍兴山地古村落的建筑形态是基于该区域特定建造技术基础上的自适性横向生长,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我繁衍。这是一种基于传统聚落内部个体从众心理的外部表征,它带来的结果是聚落建筑形态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这种一以贯之的风貌特征确能给人以某种安定感。
4.2活动空间的群体聚集性
在传统村落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系是极为重要的。在虞南地区,很长时期内流行着祭会田制度[6],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绍兴地区传统聚落对其公共资源经营的重视。在山地古村落,常能见到诸如祠堂(如平山村)、庙宇(如东澄村)及大的活动场地等空间节点。丁山村也有诸如此类的节点性建筑及空间,如文化礼堂、入口的活动广场等。
丁山村入口处的文化礼堂是村民集会的场所,加之其旁边的公共活动平台,形成一个人员集散中心,与贯穿村落的主步行道形成“一轴一中心”的格局(见图2)。一般而言,村落的“集散中心”多位于其中心地带,民居围之呈放射状布局,如平山村、东澄村等。由于地形制约,于是丁山村便置“集散中心”于村头,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古人营建村落时因地制宜的智慧,同时笔者认为这种布局关系从行为逻辑上更为合理和完整。值得一提的是,在村落主入口北侧的公共活动平台上有一百年古树,下置石凳、长椅,这样一个空间节点能唤起人们对其蕴含的场所精神和空间记忆的共鸣。
5山地古村落的营建思想对当下坡地村镇建设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当前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已进入攻坚期,面临的各种问题异常复杂,在强调“人地和谐”“生命共同体”的新时代,如何走出一条“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与发展保障”协调推进的土地开发利用之路,是当前亟待解答的现实问题[7]。
“坡地村镇”是浙江省推出的“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发展保障”统筹并举的土地利用试点实践。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推进生态“坡地村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于2018年8月1日正式施行,要求通过对低丘缓坡资源高质量的合理开发利用,统筹保耕地、护生态、促发展,建设房在林中、园在山中的山水林田房为一体的生态型村镇。笔者认为,山地古村落的营建思想对坡地村镇建设有如下几点借鉴意义。
第一,村落布局规划。坡地村镇的建设必然会遇到如何去应对地形和周边环境的问题,山地古村落不管是其路网还是建筑的整体布局,都与山地地形有着很高的结合度,村落本身仿佛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赖特所主张的“有机建筑”。山地古村落的规划营建模式是一个个鲜活的因地制宜的“工程实例”,更是体现了古人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观。
第二,建筑形态构建。当代工程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在营建建筑时早已变得更为随心所欲。而山地古村落向我们展示了建筑形态与坡地环境的适应性关系,同时山地古村落的传统建筑形态和典型的院落空间形式是绍兴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在当下坡地村镇的建设中,适当地参考和借鉴山地古村落的乡土建筑形态,对其典型特征进行提炼和符号化处理,并运用到我们的新建建筑中去,是打造绍兴山地地区建筑特色、增强地域识别度的重要策略。
第三,外部空间营造。绍兴山地地区的居民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孕育了山地古村落现有的布局形式和空间格局。尤其是村落中的一些公共空间节点的构建和处理,是基于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的需求。我们在进行当下坡地村镇的规划建造时,应当去了解并尊重这种具有地域特征的空间构建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其功能需求。
6结语
丁山村作为绍兴地区典型的古村落,在山地环境制约下其形成的独特空间格局和建筑形式与其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其所承载的古代匠人的营建智慧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同时对于当下坡地村镇的规划和建筑形态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注:
① 平山村、梁宅村、东澄村、丁山村、前岗村等村均位于绍兴上虞区岭南乡。
参考文献:
[1]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M].常青,徐菁,李颖春,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赵威,李翅,王静文.传统山地村落的生态适应性研究——以京西黄岭西村为例[J].风景园林,2018(8):91-96.
[3]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梁步青,肖大威,陶金,等.赣州省际古道沿线传统村落形态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8,36(12):59-66.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8.12.010.
[5]上虞县志编纂委员会.上虞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
[6]上虞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办公室.上虞史志[J].上虞区史志学会,2010(1):64-66.
[7]胡大伟.乡村振兴战略下“坡地村镇”建设的浙江探索及法治深化[J].治理研究,2019(3):30-32.
[8]常青.略論传统聚落的风土保护与再生[J].建筑师,2005(6): 82-85.
[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人文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3,10(9):4-7.
[10]阮仪三.浙江江山市清漾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J].城市规划,2008,32(1):48-49.
[11]王林.激活新场古镇的建筑与空间[J].时代建筑,2016(4): 56-61.
[12]王鲁民.要系统性地保护城市历史遗产[J].城市规划学刊, 2018(1):4.
[13]袁奇峰,蔡天抒.以社会参与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来自广东的实践[J].城市规划,2018,42(1):92-100.
[14]朱亚芳.也谈绍兴传统民居保护[J].浙江学报,1998(4):28-29.
[15]陈卓.浙江山地传统村落松阳县塘后村保护与更新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关键词:山地古村落;环境适应性;村落布局;建筑形态;丁山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2.010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2-0063-06 文献标识码:A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Analysis of Ancient Villages in Shaoxing Mountainous Areas: A Case Study of Dingshan Village, Shangyu District
DAI Meina, ZHANG Xie, XUAN Feng
[Abstract] Mountainous historic villages represent typical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settlements in Shaoxing. Dingshan Village of Shangyu, a typical mountainous historic village of Shaoxing, is cited in this article for a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 Based on field research, villager interviews, and satellite image analyses, it probes into the relevance between village spatial patterns, architectural forms, terrains, climates, and folk customs. From ther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regarding the impacts brought by the layouts and forms of Shaoxing mountainous historic villages to the environment, alongside the ind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sights from the ancient architects. On this basis, taking Zhejiang’s releva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llside villages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at the thinking of constructing ancient mountainous villages will provide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hillside villages.
[Keywords] ancient mountain village;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village layout; architectural form; Dingshan Village
1研究背景
1.1相关背景
绍兴地区山青水秀、历史悠久,境内有会稽山、覆卮山和天姥山等山脉横贯其间,又有香榧古道、虞嵊古道及霞客古道等道路串联着绍兴境内的各个区县。山峦叠嶂、茶马古道孕育了不少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山地古村落。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很多传统山地村落的历史风貌面临不同程度的破坏,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脉信息正逐渐消解。
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坐落于海拔861米高的覆卮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环境优美。针对当前浙江省推出的关于坡地村镇建设的相关政策与举措,笔者于2018年11月初和12月底两次到岭南乡进行调研,通过挖掘当地古村落承载的历史信息和传统文化,提出山地古村落的营建思想对当下坡地村镇建设的参考和借鉴策略。
1.2山地古村落环境适应性研究体系构建
山地古村落不同于城市地区具有规整的布局规划,多为自然生长,从村落选址到建成后的发展演变,其影响因素根据拉普卜特的《宅形与文化》一书中建构的理论体系,可分为:社会文化因素、气候环境因素和技术制约因素[1]。一个山地村落的形成既要考虑到良好的通风采光、规避地形中的不利因素,同时也受到到当地村民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制约。笔者以丁山村为例,从以上诸方面的环境因素来分析山地古村落的总体格局、建筑形态及形成原因。
本文在参考拉普卜特提出的宅形影响因素理论体系及其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传统村落的环境适应性分析分为自然环境适应性和人文环境适应性两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共同构成了山地古村落的外在环境,村落在發展演变过程中针对二者进行自适性调整[2]。
2村落概况 2.1选址和区位
《管子·度地篇》中,关于居民点选址要求有提到:“高忽近阜而谁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3],可见前人在民居选址时重视因地制宜,趋利避害。丁山村位于覆卮山的山腰处,东侧为覆卮山千年梯田,西侧为山坡,整体坐西朝东,沿着山势呈带状分布(见图1)。古人推崇“负阴抱阳”思想在山地环境中允许村落主导朝向的自适性调整[4],丁山村建筑群以东向为主要朝向,体现出当地人在山地环境中营建村落时的通融性。村落南侧接虞嵊古道,为古道的起始点。虞嵊古道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古时嵊州人前往上虞章镇赶集的必经之路。
2.2村落现状
丁山村聚落形成于清代,现有农户100余户,总人口300人左右。村落北可自盘山公路进入,南可经虞嵊古道进入,也可由千年梯田的若干条田间小路从东侧进入。主入口位于村落北侧,经入口广场进来为一条南北走向的贯穿整个村落的步行道,将村落的公共活动区和居住区串联起来(见图2)。
丁山村的民居有建于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有建于解放初期的,也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近年来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增建或重建的。就一个建筑单体而言,也存在着不同时期增建、修缮的复杂情况。由于相关档案资料的缺失,本文侧重于通过表观观察和村民访谈进行初步的定性判断,以此来研究其村落空间格局和乡土建筑形态。
3村落的自然环境适应性
3.1村落布局与路网的地形适应性
传统聚落的形态多以自然生长的方式形成,绍兴传统山地村落的布局形式大体分为:团块式、带状式和散点式[3]。团块式是最常见的古村落格局,建筑多以某一个空间节点为中心围绕其进行分布,这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向性心理和氏族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如平山村、梁宅村和东澄村等(见图3);带状式多是由于自然条件的约束,或水源、或地势,村落沿地形而建,如丁山村(见图4);散点式的布局形式,或是由于地势的制约,或是由于人口结构的复杂性所致,如前岗村①(见图5)。
丁山村村落整体格局顺应地势肌理呈带状分布。主要的步行干道沿着等高线呈现近似平行分布的格局,建筑顺着道路脉络建造,不同水平高度的平行道路用垂直等高线方向的踏步来解决高差问题(见图6、图7)。这种横纵交错的路网格局,体现了山地居民对地形的理解和把握,是山地村落非常典型的路网形式。这样的村落布局形式,优点有二:其一,在不改变原有地形基础上进行相关建设,省时省力,同时也减少了地形改造引发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其二,建筑前后高低错落,可以提升建筑内部的采光和通风质量,同时后排建筑具有更加良好的视野(见图7)。
在山地村落中良好的排水系统尤为重要,丁山村在沿着等高线的主路和垂直等高线的次路一侧均设有排水沟,利用地形的坡度进行排水(见图8、图9)。同时,路面多用石板与卵石铺面,利用其间隙将地面雨水排入下部土壤。
3.2建筑形态的气候适应性
人类在气候适宜的地方不需要藏身之所,在条件略差的地方可以在洞穴中容身。然而,一旦离开了这些地方,就要针对气候进行设计。就此而言,住宅就成为一种容器,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其中的人和物加以庇护[4]。
绍兴山地地区湿润多雨,昼夜温差大。所以如上文所述,丁山村利用地形高差,形成前后错落的建筑布局,保证建筑内部的通风和采光(见图10)。而其建筑下部往往以堆石或夯土做基础来抬高底层标高,与外部的场地和道路形成高差以达到防潮的作用。同时,在建筑前部设有廊道,廊道空间很好地适应多雨气候,保证居住者在雨天时其通行路径不受雨水影响,前廊的做法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较为多见。建筑主体的屋檐和廊道的屋檐形成重檐结构,廊道的屋檐最高处伸至二层窗底,建筑外立面呈现下大上小格局,一层空间以白日活动为主,此种处理保证其良好的采光,而二层空间为夜间休憩之用,相对较封闭,以抵御夜里山间的寒气(见图11、图12)。在室外场地部分,石板与卵铺面可以增加地表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
3.3建造材料的资源适应性
山地村落营建过程的典型特征是就地取材,丁山村的传统民居多采用当地的建筑材料搭房建屋(见图13)。较讲究的建筑,采用木构或山石砌墙,相对简易的建筑则采用夯土墙和茅草屋顶。基于以上建筑材料,当地匠人发展出了许多相关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技术。在丁山村的民居中,我们发现其木构体系是一种介于抬梁和穿斗之间的混合式结构,甚至其相关构件也是因材施之、不拘一格,无一不体现其营建的智慧(见图14)。
《上虞县志》记载,木工、泥工、漆工、石工是上虞的主要手工业者,上虞历来是能工巧匠荟萃之地[5]。当下,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鼓励就地取材,这不仅为建设工程省时省力,同时当地建筑材料的应用也能增加建筑的地域性和识别度,绍兴地区传统山地村落的相关经验值得当下的建筑师学习。
4村落的人文环境适应性
4.1围合(或半围合)居住空间的单体内向性和從众性
绍兴山地村落的传统民居形式主要有两种:合院式和U型敞廊式。合院式多与步行道平行布置,通过院墙使内外部空间分隔,既使建筑内部空间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也使道路部分的空间更有围合感。敞廊式多位于有地形高差的场地上,与道路垂直布置,廊道朝向悬空一侧,在保证一定私密性的同时使廊道空间具有良好的景观视野。
由于受到包括人力、物力及地形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山地村落建筑单体的体量都比较小。就合院式建筑而言,不同于绍兴古城中三进及四进甚至是带跨院的台门建筑(绍兴地区的典型民居形式),丁山村的合院民居多为一进的二合院(1~2开间)或三合院(3~5开间)(见图15a、图15b)。一层为公共活动区,其一端或两侧为辅助用房(厨房、仓库等),二层为卧室(一个开间为一个卧室单位)。每个开间均有独立的室内楼梯通向二层卧室,这种布局跟家族群居的生活模式有很大的关系。丁山村的传统民居很好地解决了合院建筑与山地环境的矛盾问题。敞开式民居其建筑的内部格局与合院式相似,不同的是,敞开式民居多是从侧面进入居住领地,这样的布局形式则主要是与建筑所在地形及路网关系相契合(见图15c、图15d)。
绍兴山地古村落的建筑形态是基于该区域特定建造技术基础上的自适性横向生长,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我繁衍。这是一种基于传统聚落内部个体从众心理的外部表征,它带来的结果是聚落建筑形态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这种一以贯之的风貌特征确能给人以某种安定感。
4.2活动空间的群体聚集性
在传统村落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系是极为重要的。在虞南地区,很长时期内流行着祭会田制度[6],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绍兴地区传统聚落对其公共资源经营的重视。在山地古村落,常能见到诸如祠堂(如平山村)、庙宇(如东澄村)及大的活动场地等空间节点。丁山村也有诸如此类的节点性建筑及空间,如文化礼堂、入口的活动广场等。
丁山村入口处的文化礼堂是村民集会的场所,加之其旁边的公共活动平台,形成一个人员集散中心,与贯穿村落的主步行道形成“一轴一中心”的格局(见图2)。一般而言,村落的“集散中心”多位于其中心地带,民居围之呈放射状布局,如平山村、东澄村等。由于地形制约,于是丁山村便置“集散中心”于村头,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古人营建村落时因地制宜的智慧,同时笔者认为这种布局关系从行为逻辑上更为合理和完整。值得一提的是,在村落主入口北侧的公共活动平台上有一百年古树,下置石凳、长椅,这样一个空间节点能唤起人们对其蕴含的场所精神和空间记忆的共鸣。
5山地古村落的营建思想对当下坡地村镇建设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当前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已进入攻坚期,面临的各种问题异常复杂,在强调“人地和谐”“生命共同体”的新时代,如何走出一条“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与发展保障”协调推进的土地开发利用之路,是当前亟待解答的现实问题[7]。
“坡地村镇”是浙江省推出的“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发展保障”统筹并举的土地利用试点实践。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推进生态“坡地村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于2018年8月1日正式施行,要求通过对低丘缓坡资源高质量的合理开发利用,统筹保耕地、护生态、促发展,建设房在林中、园在山中的山水林田房为一体的生态型村镇。笔者认为,山地古村落的营建思想对坡地村镇建设有如下几点借鉴意义。
第一,村落布局规划。坡地村镇的建设必然会遇到如何去应对地形和周边环境的问题,山地古村落不管是其路网还是建筑的整体布局,都与山地地形有着很高的结合度,村落本身仿佛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赖特所主张的“有机建筑”。山地古村落的规划营建模式是一个个鲜活的因地制宜的“工程实例”,更是体现了古人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观。
第二,建筑形态构建。当代工程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在营建建筑时早已变得更为随心所欲。而山地古村落向我们展示了建筑形态与坡地环境的适应性关系,同时山地古村落的传统建筑形态和典型的院落空间形式是绍兴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在当下坡地村镇的建设中,适当地参考和借鉴山地古村落的乡土建筑形态,对其典型特征进行提炼和符号化处理,并运用到我们的新建建筑中去,是打造绍兴山地地区建筑特色、增强地域识别度的重要策略。
第三,外部空间营造。绍兴山地地区的居民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孕育了山地古村落现有的布局形式和空间格局。尤其是村落中的一些公共空间节点的构建和处理,是基于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的需求。我们在进行当下坡地村镇的规划建造时,应当去了解并尊重这种具有地域特征的空间构建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其功能需求。
6结语
丁山村作为绍兴地区典型的古村落,在山地环境制约下其形成的独特空间格局和建筑形式与其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其所承载的古代匠人的营建智慧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同时对于当下坡地村镇的规划和建筑形态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注:
① 平山村、梁宅村、东澄村、丁山村、前岗村等村均位于绍兴上虞区岭南乡。
参考文献:
[1]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M].常青,徐菁,李颖春,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赵威,李翅,王静文.传统山地村落的生态适应性研究——以京西黄岭西村为例[J].风景园林,2018(8):91-96.
[3]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梁步青,肖大威,陶金,等.赣州省际古道沿线传统村落形态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8,36(12):59-66.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8.12.010.
[5]上虞县志编纂委员会.上虞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
[6]上虞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办公室.上虞史志[J].上虞区史志学会,2010(1):64-66.
[7]胡大伟.乡村振兴战略下“坡地村镇”建设的浙江探索及法治深化[J].治理研究,2019(3):30-32.
[8]常青.略論传统聚落的风土保护与再生[J].建筑师,2005(6): 82-85.
[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人文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3,10(9):4-7.
[10]阮仪三.浙江江山市清漾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J].城市规划,2008,32(1):48-49.
[11]王林.激活新场古镇的建筑与空间[J].时代建筑,2016(4): 56-61.
[12]王鲁民.要系统性地保护城市历史遗产[J].城市规划学刊, 2018(1):4.
[13]袁奇峰,蔡天抒.以社会参与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来自广东的实践[J].城市规划,2018,42(1):92-100.
[14]朱亚芳.也谈绍兴传统民居保护[J].浙江学报,1998(4):28-29.
[15]陈卓.浙江山地传统村落松阳县塘后村保护与更新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