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乃庆:不走寻常路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ong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知青生活,不仅充满了艰辛,还带着风险;他思己育人,鼓励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他是记者所见唯一一位名片上印着晚上办公电话的校长;曾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校长,他却在不断地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探求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相互支持的不寻常路。他,就是西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宋乃庆。
  他举手投足温文尔雅,待人彬彬有礼;他亲和风趣、丝毫不给人距离感,面对这样一位帅气精神、学识渊博的高校校长,记者一下子觉得亲近许多。
  宋乃庆,在高校云集、校长众多的中国教育界或许是很寻常的名字,他的人却给许多接触过他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寻常的知青路
  
  像很多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一样,宋乃庆也有过一段艰辛的知青生活。如果说有什么不寻常的话,那就是他的知青生活除了苦和累,还有多数人可能没有的生命安危之忧以及对农民兄弟的特殊情感。
  像其他知青一样,宋乃庆往往天不亮就和社员一块出工,傍晚才收工,回到家里就已经饿得接近虚脱。由于粮食少,生产队大,田地又远,一天上工有时近十个小时,只有三餐改作两顿。饿,是知青的生活基调,而生命安危的问题却也不时困扰着血气方刚、吃苦耐劳的宋乃庆。刚下乡的时候,到公社“赶场”,仅几里路,他背二三十斤还歇几歇,经过一年半载锻炼他居然能快步如飞地背一百二三十斤,走三十多里山路送公粮。到了区粮站往往已无缚鸡之力,但是还要把它背到十余米高的粮囤上。粮囤的高度加上劳累和极度的饥饿,使得每个人背着粮食沿着搭桥往上走的时候都小心翼翼,唯恐从上面摔下来,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小宋哥儿(当时男女老少社员们都这样叫他),走稳呀!”在一旁的农民与知青的鼓励下,他终于一次又一次挺了过来。现在看来他在大学工作的吃苦精神与毅力,与那时的锻炼有很大关系。
  知青路上,比上粮囤更危险的又何止于此?“雨中赶牛”就是一直让宋乃庆难以忘记的事,快三十年了仍心有余悸。那天他在山沟磨完沟田,收工时突然天下起了雨,社员都急匆匆吆喝着牛回家,他赶着牛断后。雨越来越大,有一段山路很陡,雨淋后格外滑,牛几次都没法登上去,且一直往下滑。他就在牛的后面拼命地推,如果牛滑下来,他扛着磨耙根本无路可走。如果人牛连着磨耙一起滚下山崖,人牛至少会摔个半死。在此危急时刻,已上山的社员匆匆返回来牵着牛鼻子使劲往上拉,对面山坡上的知青朋友也拼命喊着“加油”,当时正是春耕,耕牛可是农民的命根呀,情急之下他朝着牛屁股狠狠捶了一下,牛受到惊吓,窜上了山坡,他却被牛踢到了山崖下面的冬水田里,滚落下来的铁耙深深地扎进了他的大腿,血流个不停。让他感到后怕的是,当时如果铁耙扎到了他腿部的大动脉,或者铁耙扎到头部、胸部,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宋乃庆的父亲因抗战时代担任国民党上校军医主任,被错误打成“反革命”,当地社员都知道,却并不嫌弃他,仍然推荐他担任生产队的记分员、保管员和代理队长(称“二队长”)。他所在的金声公社大堡八队180余人,加之派性严重,管理难度很大,老队长多次被气病。由于老队长和社员们都喜欢“小宋哥儿”,便把许多责任都交给了这个“外来户”。作为记分员,他要为每个社员记工分。自己在干活的同时,还要四处打望,留心哪个社员今天没来,哪个社员来晚了,分在哪些组干了哪些活,丝毫都不能有差错,因为这涉及每个人的饭碗。每天晚上,几十户人排着队等在小宋哥儿住的保管室登记工分。若下雨,他就主动到几个大院为社员记工。作为保管员,要保管好队里的劳动工具、种子、口粮等,事情繁杂,责任重大,却没有几个工分补贴。老队长常称病,有意培养他担任“二队长”,宋乃庆就每天在清晨吹口哨,吆喝着排工,既辛苦,又快乐,同时非常感谢朴实农民对他的信任。正是这些知青经历,使他能在以后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嫌累,善解人意化解各种矛盾,处理工作上各种棘手的问题,也显得那么游刃有余。
  下乡插队的青年,大都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而对于宋乃庆来说,他不仅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把下乡当知青的艰苦经历看作自己毕生都值得珍惜的一笔财富。他常说,他能有今天,应感谢当年在贫困乡村当知青的那段经历,感谢那段曲折坎坷的岁月造就了他不屈不挠、追求上进的意志和精神,为此,他始终对小平同志给予知青一代人的新生充满着万分感激之情,始终用实际行动回报着那些朴实无华的农民给予的无私关爱。这段艰辛的日子不仅赋予了他吃苦的精神、坚毅的性格、朴素的作风和一颗感恩的心,也让他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视为生命的教育事业和幸福美好的生活。他对事业的执著、对工作的热情、对他人的关心、对生活的无比满足都影响并感动着他身边的同事和亲友;他对工作尽善尽美的追求,更是激励着他成为一条条不寻常之路的艰苦跋涉者。
  
  思己育人
  
  经历了下乡插队生活的艰苦磨砺,1978年宋乃庆像做梦一样,靠了小平同志的“拨乱反正”上了大学,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那一代大学生读书都十分努力,他经常向数学思维敏捷的同学请教。经常组织同学互相讨论数学问题,也常海阔天空回忆知青往事,憧憬美好未来,热议如何珍惜人生,当一名好教师。同学们的交流使大家更加勤奋,更加珍惜大学的学习生活。他常和一些同学天没大亮就起床,以便上课能抢着靠讲台的座位,离老师近些,好向老师请教;上自习都是争先恐后到图书馆抢占有限的座位,选择尽可能不受干扰的角落,静心读书。
  宋乃庆深感学习氛围的重要性,不断地反思着、对比着现代太学生与他读书的年代学习氛围的差距。他认为现在大学生缺乏他们那个年代学生的学习干劲与学风。为此,他一直为营造一种良好的学风、教风,为师生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而努力着。这一点,他的博士生们深有感触,“他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要求我们抓住国家需要、抓住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进行科研,不管搞什么研究都要有信心、恒心和创新”。他要求学生们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真心实意待人。即使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他也认真对待,没有七八次讨论,很难通过。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他还经常邀请多学科的知名专家,围绕博士生的论文或有关课题展开研讨。有时候为了某个学术观点,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他则认为从学术研究和学生创新发展的角度看,学术的自由氛围是很值得提倡的。
  任何一个人的人生追求都会在他的人生轨迹上以不同程度、从不同层面反映出来。有教无类、化成大化是教人者的成就境界;知非即舍、当仁不让是求学者的成就境界;宋乃庆的思己育人以及他对自由学术氛围的追求将教育者与学者的成就境界演绎得淋漓尽致。
  
  敏锐的职业教育嗅觉
  
  1999年,宋乃庆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制定研讨,他极力推崇重庆潼南玉溪镇初中“渗透职业教育,增设实用的农业技术课 程”的实验,并配合基教司组织现场考察。同时,受基教司委托撰写调查报告并提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要求的同时,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他的建议被纳入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002年,宋乃庆支持、协助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朱德全教授在黔江石会镇中学,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验研究,该研究受到当地师生、农民和政府的欢迎,并被推广。这项实验研究《西南贫困地区“双证式”教育扶贫模式》咨询报告于2006年获重庆市社科一等奖。
  2008年初,在重庆市中学职教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他作为培训专家,被中职教师极为真诚地关心职教发展所感动,他以其敏锐的嗅觉,更加关注中职教育发展。作为一名重点高校管理者,他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这在记者接触到的高校校长中还是第一位。
  记者采访时,谈到职业教育,宋乃庆滔滔不绝:“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前景非常好。2005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2005年11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陈至立国务委员作了工作报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这次会议的精神,不仅对职业教育,而且对整个教育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2008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重庆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批示:‘要总结经验,全面规划,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把重庆市的职业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刘延东国务委员指出:‘重庆市制定的办法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在体制机制、办学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富有新意。,并要求‘教育部转发各地,并结合制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教育系统深入落实家宝同志批示精神’。”
  宋乃庆认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回应了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极大需求。而中国人口众多,要尽快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就需要大量的、优质的职业教育。中国几千万的劳动大军,劳动者的素质与劳动技能并不高,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发达国家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成功经验来看,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来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亟待通过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来完成。
  他还认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关注以及社会的极大需求,并不能掩盖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观念问题。社会普遍存在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认为中职学生是因为上不了普高才上职教的,家长把他们送到那里只是一种无奈之举。这种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偏差,让很多人忽视了中职、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很高,社会需求极大,一大批高技能的优秀人才是靠中职、高职所培养(训)出来的。”
  在他看来,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还存在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不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对不同专业的投入标准“一刀切”;办学资源不足,且资源分散,各自为政;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匮乏;部分专业设置滞后、不能跟上产业调整发展的形势;有的学校教材使用混乱,有的还使用低水平的自编教材甚至讲义;有的学校缺乏基本的实践环境,实习实践场地、设备,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不够,学生的技能不强;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关心与支持不够等,都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宋乃庆认为,中国职业教育由于过去不重视、起步晚,认识不到位,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相比差距甚大,问题甚多,幸喜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已不断调整政策,加大投入,使职业教育取得了迅猛发展。但是要真正解决中职教育的问题,还需要很大的努力,还需要一段时间。
  去年6月以来,他先后向重庆市政协、市政府参事室、市教委提出了尽快把“重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战略发展”研究的建议,得到各方支持。重庆市教委决定将“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列为重庆市“十一五”教育规划重大课题,并委托宋乃庆组织实施。
  宋乃庆认为,面对职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进行科学研究,实地调研、梳理问题,分门别类、分轻重缓急逐一解决。比如,对于管理体制,应把中职教育中的所有学历教育归并给教育行政部门统管,而对职业培训、职业资格的认证虚由劳动人事部门管理;对于经费,应逐步让政府和企业加大投入,并分类制定专业投入标准,同时对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设备,尤其是国家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应有专项支持,应尽快制定出有利于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相关优惠政策,调动行业、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加强办学资源的统筹,应集中整台优质资源、优胜劣汰,把劣质的、分散的资源尽快整合优化;加快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花大力气加大培训,以最优质的国家级中职学校基地培训为依托,联合高等院校,在各省市建立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以培训高水平的一流的双师型师资;重视专业、课程。教材的改革,更应与时俱进,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调整课程设置,同时要花太力气研究开发适应于中职教育的精品课程,规划教材等。
  
  行动的力量
  
  作为一名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对职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了然于胸甚为难得,然而,宋乃庆不是评说家、言论家,而是扎扎实实的实践家。“行胜于言”,是他的行为准则。为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他努力地积极地行动着。
  高校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可以更多地体现在对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方法论指导上。宋乃庆带领着课题组,配合重庆市政府参事室,深入到中职学校和管理部门,对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做专题调研。
  对于中职学校的师资培训提高,尤其是优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宋乃庆正组织一批专家、从国内外比较教育、职业教育角度,研究如何和企业和高职学院和国家重点职业学校联合建立国家中职教师培训基地方案,思考如何利用重点大学的优质资源为中职教师培养提高作贡献。正是这些思考体现了宋乃庆以高等教育联合中职教育协同发展的不寻常之路。
  不必多言,他以大学校长的身份关注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大爱精神有多伟大,也不必多言他的学术、教学,管理工作有多繁重,只是一张印着晚上办公电话的名片,就已经向我们说明了一切。
其他文献
辣木作为一种高营养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一股栽种辣木热潮正席卷而来,辣木蔬菜和辣木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推广辣木在阳台的盆栽应用,不仅可以提供观赏也可给我们带来实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财政部于2D07年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并安排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中职学校教师前往相关培训机构学习实践。为了对此计划的前几期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并为提升后续培训工作提供策略依据和经验支持,笔者对山东、天津、山西、湖南、浙江、上海的六所培训机构的学员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培训对象的期待    从调
马伟,33岁,上海市属高校一位青年教师。谈到自己的工作待遇,他却有很多怨言。他说,在公众眼里,高校教师属于高收入人群,其实造成这种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些名师讲课课时费很高。但青年教师很少有获取这些外快的机会。真正高收入的大学教师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如教授、博士生导师之类。对青年教师来说,他们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在学校里做最累的活,干最多的工作,待遇相对却最低。  如何保持这些青年教师的鲜活力、积
硕士生黄肖在重庆市紧缺人才招聘会上,转了一上午只投出一份简历。原因是:几家招聘单位,设计项目只放手给博士生做,硕士生要跟本科生一样要下工地,或者只能打杂,他不乐意去。一些用人单位的领导表示,硕士生可考虑先到基层锻炼,或者继续深造读博。  硕士生求职“高不成低不就”,显然不是硕士生一方的问题。在现实中,确实有不少硕士生,自以为有硕士学历就高人一等,不愿意从基础工作做起,甚至眼高手低,根本就没有什么实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需要,就要在理念、内容、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作者简介]陈学雷(1970- ),男,河南内乡人,开封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文结合循环经济的理论,阐述当前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现状,对未来体育场馆,特别是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提出了一些看法。
当今世界上喜爱花卉的人越来越多。适应这种需求,世界花卉产量、出口量和消费量都逐年大幅度增长,花卉经济已成为一些国家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
资本经营策略和差异化竞争策略是解决我国目前外贸企业困境的有效措施,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靠,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有效途径。
春节前,江苏省教育厅殷翔文副厅长在南通市教育局王笑君副局长等陪同下到紫琅职业技术学院视察。殷翔文一行视察了学院实训中心和紫琅奥马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紫琅风力发电
1994年8月18日至20日,林业部部长徐有芳视察了榆林治沙工程。徐部长看了榆林治沙工程的现场之后,高兴地说:“榆林治沙是全国的重点和样版、也是林业部应该抓的工作重点,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