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和医学各科目都有密切的关联,学好了这门课程,对后继的其它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临床课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对于刚踏进医学门槛的中专学生来说,解剖学内容多,名词多,难懂、难记,学习起来有难度,学习成绩不理想。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实用型人才,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现阶段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经多年的教学尝试,摸索积累了点滴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认真备课,吃透教材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一堂课的成败往往与备课是否充分有直接关系。因此,首先要研究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通读、精读教材,掌握目标要求,对教学内容整理、归纳、提炼、加工,敢于对教材进行部分内容删减,以解剖教材为例,虽然多次改版,但内容未减,而教学时数逐年递减,遵照以往的教学大纲必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完成不了教学目标。所以,适当地减少教学内容,分清主次,对重点、难点、实用性的内容讲通、讲透,对一般内容简单介绍,对现有教材是重复、不实用的可砍却去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成效。
2.讲究方法,因材施教
目前,中等专业卫生学校学生准入的门槛降低,学生的来源大多是初中毕业成绩中、下等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较差,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等特点,加上解剖学内容多,医学语言干涩枯燥,使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学起来疲倦、吃力。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觉得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启发式、比较法、归纳法等。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论讲那一章节,首先应给学生课时目标,使学生对持授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要条理清楚、化繁为简,重点突出,承上启下,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对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掌握的重点、难点要耐心、细致,可用比喻、描述、举例、联系实际等多种形式。如:在讲子宫、输卵管、卵巢三者的形态和位置,可用双上肢平展向上,臂和前臂相当于输卵管,手指向上表示输卵管伞,上半身前倾表示子宫位置,这种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比喻,无疑会给学生对三者的位置关系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能将生硬、枯燥的知识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才能领悟消化,达到预期目的。此外,不同的专业课时目标难易程度和内容应有所不同,例如:护理专业,应重点介绍人体骨突(和褥疮形成有关),全身主要的浅静脉(和静脉注射有关),而对于药剂专业则作一般的了解就足够了。总之,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重视提问,注意反馈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绝不应进行50分钟满堂灌,应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回味”和“反思”,布置一定的题目进行提问,教师的提问应讲究艺术性,既达到练习的目的,又便于学生装接纳知识。如:讲泪道时先提问:“悲伤时为什么会一把鼻涕一把泪”?讲肾的被膜时提问:“肾穿了三件衣服,有厚有薄,由里到外分别是什么”?提问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的反应来思考授课
内容的深浅、掌握的程度,及时调节授课的方式和内容。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教师教师还应用“帮忙式”,提问中教师要适时提词,给予补充,达到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领会,全体学生“学会”的目的。
4.提高教师素质,重视语言技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尽管大部分的学生自觉性较差,上课不认真,学习成绩不理想,但还应给予他们信心、耐心和爱心,过分的指责、批评,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出现厌学现象,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授课时一定要注意语言艺术和技巧,如:学生装精神不振时,可插进一些趣味性强、最好是与所授内容有关的问题来提高学生装听课兴趣。对一些枯燥难懂的内容,更应采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如:循环系统,把它比喻成是一套水暖系统,锅炉泵房相当于心脏,热水管道相当于动脉,回水管相当于静脉,各房间的暖气片相当于毛细血管,通过这样的语言描述,施展了学生想象的翅膀,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准确、清楚、流利顺口、通俗易懂,具备较强的逻辑性,才能便于学生听讲和记忆。此外,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授课的内容,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也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5.课堂上渗透新知识,培养实用型人才
医学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技术知识日新月异,作为教师,应多阅读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资料,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弥补了教材滞后与学科进展的矛盾,使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进取心,为将来的工作,为参与社会竞争做准备。
1.认真备课,吃透教材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一堂课的成败往往与备课是否充分有直接关系。因此,首先要研究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通读、精读教材,掌握目标要求,对教学内容整理、归纳、提炼、加工,敢于对教材进行部分内容删减,以解剖教材为例,虽然多次改版,但内容未减,而教学时数逐年递减,遵照以往的教学大纲必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完成不了教学目标。所以,适当地减少教学内容,分清主次,对重点、难点、实用性的内容讲通、讲透,对一般内容简单介绍,对现有教材是重复、不实用的可砍却去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成效。
2.讲究方法,因材施教
目前,中等专业卫生学校学生准入的门槛降低,学生的来源大多是初中毕业成绩中、下等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较差,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等特点,加上解剖学内容多,医学语言干涩枯燥,使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学起来疲倦、吃力。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觉得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启发式、比较法、归纳法等。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论讲那一章节,首先应给学生课时目标,使学生对持授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要条理清楚、化繁为简,重点突出,承上启下,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对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掌握的重点、难点要耐心、细致,可用比喻、描述、举例、联系实际等多种形式。如:在讲子宫、输卵管、卵巢三者的形态和位置,可用双上肢平展向上,臂和前臂相当于输卵管,手指向上表示输卵管伞,上半身前倾表示子宫位置,这种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比喻,无疑会给学生对三者的位置关系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能将生硬、枯燥的知识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才能领悟消化,达到预期目的。此外,不同的专业课时目标难易程度和内容应有所不同,例如:护理专业,应重点介绍人体骨突(和褥疮形成有关),全身主要的浅静脉(和静脉注射有关),而对于药剂专业则作一般的了解就足够了。总之,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重视提问,注意反馈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绝不应进行50分钟满堂灌,应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回味”和“反思”,布置一定的题目进行提问,教师的提问应讲究艺术性,既达到练习的目的,又便于学生装接纳知识。如:讲泪道时先提问:“悲伤时为什么会一把鼻涕一把泪”?讲肾的被膜时提问:“肾穿了三件衣服,有厚有薄,由里到外分别是什么”?提问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的反应来思考授课
内容的深浅、掌握的程度,及时调节授课的方式和内容。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教师教师还应用“帮忙式”,提问中教师要适时提词,给予补充,达到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领会,全体学生“学会”的目的。
4.提高教师素质,重视语言技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尽管大部分的学生自觉性较差,上课不认真,学习成绩不理想,但还应给予他们信心、耐心和爱心,过分的指责、批评,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出现厌学现象,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授课时一定要注意语言艺术和技巧,如:学生装精神不振时,可插进一些趣味性强、最好是与所授内容有关的问题来提高学生装听课兴趣。对一些枯燥难懂的内容,更应采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如:循环系统,把它比喻成是一套水暖系统,锅炉泵房相当于心脏,热水管道相当于动脉,回水管相当于静脉,各房间的暖气片相当于毛细血管,通过这样的语言描述,施展了学生想象的翅膀,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准确、清楚、流利顺口、通俗易懂,具备较强的逻辑性,才能便于学生听讲和记忆。此外,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授课的内容,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也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5.课堂上渗透新知识,培养实用型人才
医学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技术知识日新月异,作为教师,应多阅读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资料,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弥补了教材滞后与学科进展的矛盾,使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进取心,为将来的工作,为参与社会竞争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