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圣境认知传统与空间格局研究r—以澜沧江源园区昂赛乡为例

来源 :风景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oo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圣境指对原住民和本土社区具有特殊精神意义的自然区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地形式.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圣境的空间格局体现了三江源地区典型的风景特征,其文化体系体现了当地藏民对风景的认知传统.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空间制图等方法,识别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圣境的文化体系、空间格局与行为传统,以及牧民对上述三者的认知.揭示三江源地区自然圣境作为原住民生活及信仰空间、民间自然保护地和访客游憩空间的多元价值,探讨气候变化、社会变迁、原住民生活方式改变、访客活动增加等现象导致的自然圣境自然与文化环境改变、生态影响加剧、管理存在空白等问题.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提出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圣境识别、研究与保护的建议.
其他文献
巡游是历代帝王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巡游,帝王可以视察疆土,考察吏治,体察民情,以维护政权的长治久安.在巡游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营建活动,对所涉区域的景观有所影响.
假山洞是中国传统园林假山营造中重要的审美和营构对象,现有研究主要受限于对园林遗存的认知,较多关注其形态特征、空间布局以及动态游览的效果特点.通过对明清私家园林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