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蘑菇产业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蘑菇(双孢菇)的工厂化生产是机械化、空调化、集约化的高级生产方式,使种菇不再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具有了工业化生产的先进性。在蘑菇生产发达的荷兰,隧道发酵、发菌技术的应用,使蘑菇生产出现了产业分工,专业的堆肥公司应运而生,蘑菇工厂不再进行堆肥,只专注于蘑菇生产的精细管理,蘑菇更加高产稳产,达到了蘑菇理论产率的极限水平。
  
  产业概况
  
  荷兰国土面积仅4万平方公里, 驱车跨越荷兰南、北全境不过3小时。其国土虽小,但却是欧盟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农产品净出口世界排名第二。据有关资料,美国农产品年出口644亿美元,进口395亿美元,净出口249亿美元,为世界第一;荷兰农产品年出口347亿美元,进口193亿美元,净出口154亿美元,列第二。在荷兰出口的农产品中,蘑菇占重要地位,每年约30万吨,其中70%的产品供欧盟各国消费。
  荷兰的蘑菇产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具有三大特色:一是产业分工明确、精细;二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三是高投入、高产出。近年来,荷兰已将其先进的工业化蘑菇生产技术扩展到了全世界。
  荷兰栽培蘑菇自1900年至今已持续了100多年。1970年以前,荷兰的蘑菇生产水平与我们现在相似,人工用叉子翻料。当时雇工的薪酬约合人民币10元/小时,全国年产蘑菇仅300t,货缺价高,市价约合人民币80元/㎏,人们过圣诞节才能享用蘑菇。
  1970年以后,荷兰蘑菇生产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化、产业化发展,例如1975年发明了“头端铺料机Head filling machine” , 床架铺料机械化;1980年荷兰1100家蘑菇工厂覆土改用泥炭土,制料与覆土专业化(由制料公司完成),种菇者只进行精细的出菇管理。随着蘑菇产业的快速发展,荷兰有了蘑菇拍卖市场、制料合作社、蘑菇研究站、蘑菇技术学校等专业组织。1990年荷兰三家大型专业制料公司开始采用三次发酵技术(PhaseIII),将蘑菇栽培周期缩短为6-7周,技术的进步使荷兰蘑菇总产量大大增加,蘑菇成了大众食品,市价约合人民币20元/㎏,被大量加工成罐头供应欧盟各国。
  由于荷兰蘑菇产业的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出现了蘑菇生产总体规模扩大,蘑菇工厂家数减少的趋势,由1980年的1100家缩减为目前的250家左右,小型蘑菇工厂日产2吨菇(年产600t),大型蘑菇工厂日产15吨菇(年产5000多t)。250座蘑菇工厂每年总产25万吨菇,40%鲜销,60%装罐头。
  由于荷兰自产的蘑菇产品不能满足欧盟各国所需,荷兰每年还需进口5万吨左右,从波兰进口的主要是鲜菇,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盐渍半成品(用于加工罐头)。荷兰本国年消费蘑菇8万多吨,年人均约5㎏。在欧盟各国中,荷兰并不是消费蘑菇较高的国家,消费大国当属德国,年人均消费蘑菇约8㎏。
  
  家庭蘑菇工厂
  
  我们考察了2座家庭蘑菇工厂,一家在荷兰北部的格罗宁根地区,由兄弟两个经营;另一家在荷兰南部的爱因霍芬附近,由一对父子经营。
  荷兰目前采菇工人的工资高达16欧元/h,一天的工资相当于人民币1300元。人工成本如此高,菇价却相对便宜,超市鲜菇价格8欧元/㎏,批发市场平均价格4欧元/㎏。根据考察数据,荷兰一座投资300万欧元、有16间菇房的家庭蘑菇工厂年利润为100万欧元左右。
  
  蘑菇培养料生产
  
  荷兰最值得我国学习的是蘑菇培养料集中式“隧道发酵技术”。这种技术的先进性在于“利用微生物发酵热完成巴斯德灭菌和腐熟”过程,与耗费大量热蒸汽的架床发酵工艺相比,隧道式发酵处理量大、能耗低,效益高,无环境污染。
  需要指出,即使在经济发达的荷兰,由于隧道式发酵设施投资较大,例如1条装配式隧道造价20多万欧元,技术要求高。家庭蘑菇工厂(相当于我国的农户)因规模较小无能力采用,于是专业化的“制料公司”应运而生,例如荷兰的Walkro公司和CNC公司。这两家公司投资巨大(2~3亿欧元),生产规模也确实够大,一次发酵场(PhaseI)有露天的,也有罩防雨棚的,仅一个前发酵料场有20000㎡(约30亩)之大,加上二次发酵场(PhaseII)和三次发酵场(PhaseIII),整个场区有数十万㎡(约300亩),两大公司每天约产出3000t(每年100多万吨)发好菌 (PhaseIII) 的培养料,供应荷兰全国250家蘑菇工厂所需,按150欧元/吨计培养料产值1.65亿欧元。1吨料产菇300㎏,蘑菇总产30万吨,1吨菇4000欧元产值12亿欧元。
  荷兰的蘑菇工厂高度专业化,不用制种也不用造料,由专业生产公司提供发好菌(经过三次发酵PhaseIII)的培养料和覆土,蘑菇工厂只进行出菇管理,这样就把大公司的资本技术优势与家庭蘑菇工厂的劳动效率优势结合起来。这种分工合作模式可以使先进技术得以应用推广,提升整个蘑菇产业的效益。
  尤其令人称道是蘑菇培养料打包技术。这项技术解决了鲜菇不能远途运输的难题,使荷兰能够向远在10000km之外的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大量出口蘑菇培养料包块,在消费市场附近上架床出菇。考察组在Walkro公司看到一条正在运转的蘑菇培养料打包生产线,值得一提的是其采用液氮迅速降低发菌培养料的温度,再压制成包块,装冷藏集装箱,长途海运到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出菇。
  (雨 迪)
其他文献
意大利,这个名字在葡萄酒的王国里如同法国一样响亮。在这个葡萄酒的国度,北到阿尔卑斯山脚下,南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岛,葡萄园几乎遍布整个板图,而其葡萄种植和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4000年的葡萄酒历史和传统造就了意大利人们爱酒的习惯。可以这么说,意大利人的血液是被葡萄酒染红的。  葡萄酒就一直是这样一个神奇的液体,好像是可以让人充满浪漫情怀的魔水,喝下人就会变得浪漫而细腻,热情、浪
期刊
同样是面食,可发酵后的馒头、面包就比大饼、面条等没有发酵的食品营养更丰富。  研究证明,酵母不仅改变了面团的结构,让它们变得更松软好吃,还大大地增加了馒头、面包的营养价值。    酵母可以保护肝脏  让面粉发酵有很多办法,如小苏打发酵、老面发酵、酵母发酵等。  这些方法原理上都一样,就是通过发酵剂在面团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蒸煮过程中,二氧化碳受热膨胀,于是面食就变得松软好吃了。   但是前两种
期刊
这是一个以种植苹果为主的村庄的真实写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里人,平日里看电视节目一般多挑选红火热闹的电视剧。可是近来他们时常会看各种新闻,只要新闻中提到“金融危机”他们会格外用心听、用心记,然后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和左邻右舍作交流。村民们一改往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旧习惯,缘于今年关系到切身利益的苹果实在太难卖了:全部产量或者产量的八成以上仍然滞留在家中,这让他们很焦急。  然,穷则思变,我们欣
期刊
经济运行概况    经初步核算,预计全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2286.60亿元,比上年增加305.07亿元,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0.96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845.46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630.18亿元,增长13.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农垦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5.5%、37.0%、27.5%。预计人均生产总值17700元,增长12.2%;
期刊
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下半年生猪价格大跌。10月8日,农业部网站载文称:“最近生猪价格已接近甚至低于养殖成本”。11月,大规模的 “抛盘”出现,现金流充裕的养殖户则“捂”猪不卖,期待新一轮反弹。高调进军中国市场的美国艾格菲集团也放慢了步伐,近日表示将年出栏100万头的目标调整到65万头。  种种迹象表明,去年开始席卷全国各地的“养猪潮”,或在这一轮的价格狂跌中“休克”。这轮低迷将持续多久?外资
期刊
WTO驳回中国就汽车零部件裁决的上诉  本刊讯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驳回了中国就一项有利于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的汽车零部件争端裁决提出的上诉。在周一公布的裁决中,WTO上诉机构建议中国将国外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调整至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水平。  中国之前就WTO 7月份做出的初步裁决提出上诉,称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规定是为了防止某些公司将汽车分拆进口
期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对民众关注的经济形势做了较为全面的研判,实际上,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恰恰对中国经济加快解决自身问题形成倒逼。“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中央提出的五项任务,就艰巨性和长期性而言,显然不仅仅将贯穿2009年工作始终,更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生活调整的主旋律。对于这五点,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群体都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理解和把握,难免引喻失义,有必要对一些认识的误
期刊
“奶牛银行深得银行的精髓,其提供的奶牛托管业务,不仅能确保奶牛完整健康地归还托管人,还能支付托管期间的牛奶利润。两者所不同的是,奶牛托管方提供的牛奶利润将大大高于银行的储蓄利息。”  如果单纯从利益选择的角度来看,上述投资分析中提到的“奶牛银行”,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在储蓄、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被不少投资者看来已成明日黄花的今天,“奶牛银行”的固定高回报成就了它在市场上的“暗流涌动”。然而,在这
期刊
返乡种烟草     12月11日,32岁的罗远与同乡50余人踏上了从广州开往湖北恩施老家的最后一列火车,他们看上去比其他返乡的农民工轻松许多。“我们是回去种烟的,以后就不出来打工了。”罗远对记者说。  罗远的回乡似乎与因经济形势下滑企业倒闭被迫回乡的农民工有大不同,他们是主动放弃打工生活自愿回乡务农的农民工。而这一切只因国家烟草的“诱惑”。  “我们要再为烟农投资400多亿元,将烟地扩大到3500
期刊
9月份以来,“三聚氰胺”的曝光使中国人对食品安全的警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日,有人士问:“为什么中国出口外国的食品的合格率是9a9.8%,而中国自产自销的食品的合格率仅为70%?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在食品上享受国民待遇?”相关部门回答说:只要是现代化的安全的东西肯定是贵的,中国老百姓买不起。  上述质询,告诉我们一个起码的好信息,中国人不是不会制造高质量的合格的食品,按照他们的说法,是担心增加成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