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酸地送儿子入园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e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3岁半时,家里一致决定送他上幼儿园。为了让他顺利适应新环境,我们未雨绸缪,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是心理准备,让孩子产生“向往”幼儿园的感觉,培养对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的熟悉感与认同感。报名前几个月,妻子就有意识地开展宣教工作,内容大致是描述幼儿园如何好、有很多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有老师讲故事,等等。如此灌输之下,儿子对幼儿园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大有跃跃欲试的劲头。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思想“攻势”,到开学前不久,我们又带儿子去商场买回他最喜欢的蒙面超人双肩小书包,鼓励他外出时背着。至此,儿子入园前的动员工作达到了高潮。看着他乐滋滋的样子,我们总算松了口气。
  然而,正式入园那天,还是发生了让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千算万算,谁也没料到那天首先怯场的竟然不是儿子,而是妻子。那天她起了个大早,做好早餐后又为儿子洗漱穿戴,动作却没有以前利索,还有点魂不守舍。一问,她才支支吾吾地说:“不想去送宝宝了,怕分开时难受。”
  “不是说好两个人一起送的吗?现在出尔反尔,万一小家伙不同意,赖着不肯出门,岂不前功尽弃了?”我有些生气。
  “那……”妻子犹豫不决,眼圈却倏地红了。我一看大事不妙,赶紧一边安抚妻子,一边想方设法跟儿子商量,说妈妈要上班,不能送他去上学了,回头妈妈再给他买个小礼物等等。不知是不是之前的宣教工作比较到位,平时拗性子的儿子,这回倒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一路上,儿子背着小书包兴奋地问这问那。怎料到,一到幼儿园,看到那么多的陌生小朋友和家长,刚才还兴冲冲的小家伙立马沉默起来,头也垂了下来。看到他这副模样,我心中暗叫不妙。到了小班门口,我把儿子交给老师,就跟他挥手说再见。这时儿子却突然问道:“爸爸你去哪?”“你上幼儿园,爸爸去上班,不然要被批评的哟。”想到将有一个星期见不着儿子,我心里已有些发酸。没想到儿子一听,扭头就往幼儿园门口走,哭叫着要回家,要找妈妈。我赶快追上前去,一把将他拉住,苦口婆心地劝。我知道一旦心软,以后会更艰难。一个多小时后,儿子终于知道爸爸这次是不会妥协的了,只好确定了一番我的承诺,这才抽抽搭搭跟着老师进活动室了。
  我鼻子一阵发酸,扭头出了幼儿园,这才发现妻子两眼通红躲在路边。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
  
  专家点评
  读罢这篇文章,已有些热泪盈眶。“躲开你的视线,我就可以不哭吗?”记得送儿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这么问自己。其实,我没有文中的爸爸妈妈那么狠心,把小小的宝贝送去读寄宿制幼儿园,因为,仅仅几个小时看不到儿子,也让我魂牵梦绕。
  爸爸妈妈都会和孩子一样对未知的幼儿园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担忧:孩子是否和小朋友合得来呢?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的儿子,会不会因为做不对事情而招老师生气呢?儿子向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在幼儿园这种集体教学环境中,会不会被视为故意捣乱呢?……无论如何,我要让儿子看出我的快乐和期待远远大于我的担忧和不舍,让儿子知道妈妈相信他能适应全新的生活!于是,我们创造了一个温馨的告别仪式——妈妈亲吻儿子的额头,温柔而坚定地说,“一天好心情,我爱你”;儿子亲吻妈妈的面颊,认真地说,“好好上班,早点回家”。我感觉到儿子给予的巨大力量。这个仪式进行了上千次,我们都坚信,即使时间和空间让我们分开,但我们永远在一起,因为我们相爱。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