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中央一号文件在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同时对农民的权益保护提出了特别要求。文件指出要“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并且要求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愿意流转。因为,农民缺少安全感。土地转让之后主动权掌握在了投资者的手里,农民自己没有了“退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买房甚至扎根也不愿意放弃农村的土地的原因。农民缺少安全感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地方擅自改变土地的用途,将土地用来开矿、建厂甚至用于房地产开发,成为建设用地。这种流转被称作“黑色流转”,经过了这样流转之后,要么是土地回到农民手中时已经成为不能耕作的土地,要么使农民永久性失去土地。
当然,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不少地方已有非常成功的案例。
比如:在外打拼19年的河南博爱县金城乡南庄村村民孙永利回到家乡,他回乡的第一个举动,是投入120多万元成立金城农机合作社,购进30多部大马力、最先进的拖拉机,玉米、小麦收获机等农机具,引来人们羡慕的目光。接着,他投入100多万元一次性流转全村土地1160亩。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外拥有千万资产、开着高级轿车、住着高级别墅的孙永利,为何要回乡当农民?而且一当就当上了全村的“地主”。这个“地主”能把土地经营好吗?他能够给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带来怎样的变化和收益?
话说南庄村有200多户农民900多口人,土地1400多亩。土地流转前,长年在外打工的有100多人,其中有20多户在外打工农民的近100亩土地撂荒。
当孙永利提出金城农机合作社要流转全村土地的时候,那些长年在外打工或半在外打工的农民积极响应。村民王四新一年四季有一半时间在外打工,为了家里的两亩多地,他半年时间要在家务农,造成打工不稳定。他回家听说金城农机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的消息后,主动找上门,把两亩多土地流转给了该合作社。王四新说:“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我可以找份固定的工作,不用再来回折腾啦。”
与此同时,那些靠土地生存的村民则心存疑虑:我们靠种地过日子,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等于把命根子交了出去,以后的收入和生活有保障吗?
面对部分村民的疑虑,金城农机合作社采用了当地土地流转最高的标准对农民进行补偿。农民把土地转包给合作社,每年可以得到每亩800元的补偿金,国家给农民的各种补贴仍归农民所有。
面对丰厚回报的“诱惑”,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全村90%的农户与金城农机合作社签订了510亩土地转包合同和650亩土地托管合同,共计1160亩,占全村土地的近90%。
俗话说,“经商一本十利,经农一本一利。”孙永利说:“我就是要实现经农同样能够一本十利的目标。”坚信“土地生金”的孙永利说,一家一户进行土地种植,机械化程度低,投入少,加上种植思路狭隘、科技程度低,使得土地产出高效的路子狭窄。他进行土地流转,就是要用经商的理念来经营土地,让“土地生金”成为现实。
流转来的1160亩地,合作社先后种植优质小麦960亩、怀药60亩、生姜30亩,建立绿色蔬菜种植弓棚12个、温室大棚3个。
合作社土地流转的第一年,经初步测算,60亩高产小麦试验田的产量每亩是700公斤到750公斤,900亩优质小麦每亩收成600公斤,与该村过去小麦的亩平均收成450公斤相比,提高了150公斤至200公斤,每亩增加收益150元至200元。加上怀山药、生姜、绿色蔬菜等收入,算下来合作社一年有100万元的净收入。
如此同时,对于一个个农民家庭来讲,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就拿已经50多岁的孙长青一家来讲,全家6亩土地全部流转给金城农机合作社。流转前全家靠种地生活,年收入不过6000元。流转后,老孙和老伴在合作社打工,老孙年薪1万元,老伴半年薪3600元,共计13600元。加上6亩土地流转的租赁金4800元,一年下来共有18400元的收入,比过去的年收入增加了12400元。当然,老孙的生活开支是否比以前多了,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老孙对流转后的生活表示满意。
——愿土地流转政策能给天下农民带来实惠!
中央一号文件在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同时对农民的权益保护提出了特别要求。文件指出要“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并且要求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愿意流转。因为,农民缺少安全感。土地转让之后主动权掌握在了投资者的手里,农民自己没有了“退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买房甚至扎根也不愿意放弃农村的土地的原因。农民缺少安全感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地方擅自改变土地的用途,将土地用来开矿、建厂甚至用于房地产开发,成为建设用地。这种流转被称作“黑色流转”,经过了这样流转之后,要么是土地回到农民手中时已经成为不能耕作的土地,要么使农民永久性失去土地。
当然,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不少地方已有非常成功的案例。
比如:在外打拼19年的河南博爱县金城乡南庄村村民孙永利回到家乡,他回乡的第一个举动,是投入120多万元成立金城农机合作社,购进30多部大马力、最先进的拖拉机,玉米、小麦收获机等农机具,引来人们羡慕的目光。接着,他投入100多万元一次性流转全村土地1160亩。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外拥有千万资产、开着高级轿车、住着高级别墅的孙永利,为何要回乡当农民?而且一当就当上了全村的“地主”。这个“地主”能把土地经营好吗?他能够给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带来怎样的变化和收益?
话说南庄村有200多户农民900多口人,土地1400多亩。土地流转前,长年在外打工的有100多人,其中有20多户在外打工农民的近100亩土地撂荒。
当孙永利提出金城农机合作社要流转全村土地的时候,那些长年在外打工或半在外打工的农民积极响应。村民王四新一年四季有一半时间在外打工,为了家里的两亩多地,他半年时间要在家务农,造成打工不稳定。他回家听说金城农机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的消息后,主动找上门,把两亩多土地流转给了该合作社。王四新说:“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我可以找份固定的工作,不用再来回折腾啦。”
与此同时,那些靠土地生存的村民则心存疑虑:我们靠种地过日子,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等于把命根子交了出去,以后的收入和生活有保障吗?
面对部分村民的疑虑,金城农机合作社采用了当地土地流转最高的标准对农民进行补偿。农民把土地转包给合作社,每年可以得到每亩800元的补偿金,国家给农民的各种补贴仍归农民所有。
面对丰厚回报的“诱惑”,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全村90%的农户与金城农机合作社签订了510亩土地转包合同和650亩土地托管合同,共计1160亩,占全村土地的近90%。
俗话说,“经商一本十利,经农一本一利。”孙永利说:“我就是要实现经农同样能够一本十利的目标。”坚信“土地生金”的孙永利说,一家一户进行土地种植,机械化程度低,投入少,加上种植思路狭隘、科技程度低,使得土地产出高效的路子狭窄。他进行土地流转,就是要用经商的理念来经营土地,让“土地生金”成为现实。
流转来的1160亩地,合作社先后种植优质小麦960亩、怀药60亩、生姜30亩,建立绿色蔬菜种植弓棚12个、温室大棚3个。
合作社土地流转的第一年,经初步测算,60亩高产小麦试验田的产量每亩是700公斤到750公斤,900亩优质小麦每亩收成600公斤,与该村过去小麦的亩平均收成450公斤相比,提高了150公斤至200公斤,每亩增加收益150元至200元。加上怀山药、生姜、绿色蔬菜等收入,算下来合作社一年有100万元的净收入。
如此同时,对于一个个农民家庭来讲,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就拿已经50多岁的孙长青一家来讲,全家6亩土地全部流转给金城农机合作社。流转前全家靠种地生活,年收入不过6000元。流转后,老孙和老伴在合作社打工,老孙年薪1万元,老伴半年薪3600元,共计13600元。加上6亩土地流转的租赁金4800元,一年下来共有18400元的收入,比过去的年收入增加了12400元。当然,老孙的生活开支是否比以前多了,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老孙对流转后的生活表示满意。
——愿土地流转政策能给天下农民带来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