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围绕身边,发掘闪光之点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p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师,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而学生又总是会犯一些错误,那么如何对待身边这些称之为有问题的学生呢?
  所谓的行为都是一种“总合行为”,并且,总合行为是个人的选择。既然是一种选择,那么也就意味着还会有更好的选择出现。比如,面对因调皮多次给班级扣分的学生,老师固然是恨铁不成钢,但是如果仅仅选择了体罚和做思想工作,就表示老师已经束手无策。所面对的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做事风格,有了自己的思想,这时候教师应该自问一下:除了选择简单的体罚和做枯燥的思想工作,就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要明白一个不容怀疑的道理,就是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以挖掘,关键是怎样挖掘,何时挖掘。这就需要怀着一颗爱学生的心去思考:也许这样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会上有别的同学没有的拼搏精神,也许他会默默地帮助他人,也许他会在老师嗓子嘶哑时悄悄递上一片药。应该告诉这样的学生:你并不是问题学生,你也有自己的闪光点,你可以选择展示你的优点,也可以选择展示你的缺点,选择权在你自己的手中。你也许无法选择你想要的生活,但是,你完全可以为你现在的生活选择方式!
  教师不要吝惜,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学生就会释放出巨大的潜能。给点阳光就灿烂,给份权力就绽放,成长中的学生,需要各项权力,以便让他们发挥更多的潜能。有这样一句话总是在脑中不断闪现: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需要给学生选择打破鸡蛋方式的权利,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旅途上绽放出自己的风采。
  生命不像机器,可以由操纵者来掌控,所有的生物都有自我意识,都会自我控制。上述诸如此类的话,就可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他们当然更喜欢自己的优点。所以,一个有思想的学生会慢慢地展现自己的优点多一些。这样会让学生明白,原来生活是可以选择的,原来生活方式也是可以选择的,原来他也可以选择不做问题学生。对学生而言,自身的闪光点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和同学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了解你的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内心世界的阴晴圆缺,进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就能实现师生的双赢。愿每个人都能为自己构建一副成功的教学图像,在教育神圣的光辉下走得更深更远!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中,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文体的作文,首要的就是认真审题。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就叫审题。命题作文要深刻理解题目含义、要求,抓住题眼;给材料作文要全面理解材料,完全消化材料。审题稍有编差,便全盘皆输。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考试时即使时间不够,宁可字数达不到要求,长文短写,让他扣分,也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地审题。  新材料作文提炼
期刊
理趣诗,顾名思义,就是要说理而有趣的诗。那么,何为理趣?前人并没有明确的解释。“理趣”一语,来源于佛典。较早拈出“理趣”一词论诗的似乎是南宋理学家包恢,他在《敝帚稿略》卷二《答鲁子华论诗》中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他认为凡“状理”好的诗,必能做到“理趣浑然”。葛晓音先生认为:“蕴涵在诗歌感性观照和形象描写之中的哲
期刊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原则是创新原则,这一模式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设置的。而“疑”和“探”两个关键词中,“疑”超出传统的课堂形式,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之处。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结合语文学习的目标,怎么引导学生问对方向,让学生问出广度,问出深度,问出水平,无疑是上好三疑三探课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首先解放思想
期刊
阅读既可以激发兴趣,又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阅读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应在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教会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加以提炼、分析和综合,来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对此,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一、重视阅读教学  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
期刊
对《劝学》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内容的分析,众评家基本一致,即两段都在说“为什么”即学习的重要性。当然,有些评家认为第一自然段是说“学习的意义”,第二自然段是说“学习的作用”。但“意义”和“作用”的分界一直比较模糊,想把这一点对高中生说清楚更是不易,也无太多必要。那么,荀子是在反复说理吗?用这样大的篇幅和如此多的比喻论证,只在同一层次展开,似乎没这必要。  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第一自然段用“青与
期刊
今年担任高一语文教学工作,开学后不久,便发现这批学生写作能力特别差。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时,不是翻开作文书东抄一句、西摘一段,拼凑起一篇应付了事,就是胡编乱造,文不对题。更有甚者,干脆就一直不动笔,几次催促也不交作文。逼急了,就说不会写,一切惩罚随你便,一副顽抗到底的神情。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生中展开调查,通过和他们谈心,了解到他们对写作有抵触情绪的原因。原来,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很多老师忽视作文课的教学,
期刊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有很多的快乐,成为串串记忆的明珠。这是接近十年的工作生涯中的点滴幸福,现记录一次与学生同题写作的乐趣。  一直比较青睐晚自习时段的写作教学,在进行完方法点拨和完成师生智慧的碰撞后,布置给学生写作任务,学生便可以在接下来的50分钟里进行写作练习了。这样学生便有了一种紧迫感,临场发挥的优势便会发挥出来了。  这次的作文题目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
期刊
语感是什么?王尚文先生这样精辟地概括:“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的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人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表达个人情意的需要和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总之,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语言环境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
期刊
高三一轮复习扣紧课本、回归教材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很多时候,发现从头到尾把课本复习一遍,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一些字词、几篇文言文和几首诗而已;其他方面收效甚微,至于应试能力,还要靠课外的习题来训练。其实,语文课本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它们与高考考点结合紧密。只要仔细研究,认真挖掘,就会发现它是一块相当不错的宝石。  一、打破常规,以本为本,以本带点  在一轮复习中,打破原先从必修一到必修五,从必修
期刊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认为可达到的成就。高中阶段,随着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将逐步形成稳定的态度倾向。在语言交际活动中,教育者应抓住这一关键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大胆探索、活泼进取的良好个性形成。  现今高中生自信心不足表现在:①没有学习积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