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欣赏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幼儿园美术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其中美术欣赏是美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对美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一定的能力和方法,对美的欣赏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提高审美能力,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所以,通过在幼儿园、家庭、社区中的美术欣赏来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选择合适的美术欣赏内容
(一)美术欣赏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喜欢色彩鲜艳、形象鲜明的作品,因此所选择的欣赏作品要符合幼儿的欣赏特点,容易被幼儿接受。例如小班美术欣赏活动“玩球的人”,这一作品是法国著名画家卢梭的作品,画面色调明快、主题鲜明、内容简单,适合小班幼儿欣赏。活动的第一部分:初步感受画面,教师请幼儿欣赏画,“仔细看,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幼儿的回答各不相同,“我看到球了”“我看到人了”“有好多树啊”“树叶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红的”,而在这里老师并不直接提出“画上的远处或近处有什么”,而是以“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的问题引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视点对画面进行观察。活动的第二部分,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画面:“你感觉画中的事情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幼儿:“白天。”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儿:“我看到白云了。”“有人在跳舞。”“他的手是翘起来的,脚是这样的。”幼儿边说边模仿。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幼儿感知画面的色彩美与形象美。同时可以让幼儿从小接触经典,这样幼儿发展的起点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更敏感了,同时也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情感和语言。
(二)美术欣赏内容具有兴趣性,贴近幼儿生活
美术欣赏内容要考虑幼儿的兴趣与理解能力,选择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和幼儿感兴趣的美术欣赏内容。
生活即教育,艺术欣赏必须回归幼儿的生活,幼儿喜欢熟悉的物体和简洁的作品风格。作品的内容是否客观,作品的色彩是否丰富、鲜艳,是幼儿判断作品的重要标准。在中班的美术欣赏活动“奇妙的冷暖色”中,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太阳为切入点,“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可以用红、橙、黄等颜色来表现太阳;而在冷色调中由冬天为切入点,“画面上的是什么季节”“画上有什么颜色”“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可以用白、蓝、绿等颜色来表现冬天,看了以后让人觉得比较冷。试图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感受、理解冷暖色,从而充分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二、将美术欣赏延伸至游戏区,充分创造欣赏的空间
将美术欣赏作品延伸到游戏区里,给幼儿充分创造欣赏的空间,幼儿可以自由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游戏区,我们布置的还有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欣赏。比如:泥塑的欣赏——以陕西凤翔的虎头挂片、无锡惠山泥人大阿福、天津泥人张最有名;剪纸——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窗花、墙花、顶栅花、喜花、灯花等;民间玩具——孩子们平时玩的陀螺、泥哨、布老虎等。
其中在剪纸游戏中,幼儿欣赏作品《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的作品,“这幅作品上有什么”“代表什么意思”“这两幅作品可以贴到哪里”,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讨论,给幼儿充分创造欣赏的空间,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游戏中,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审美创作能力。审美创作能力是美术欣赏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眼、手和脑,让幼儿能够自由地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并运用美术材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进行审美意象的改造和加工。大班幼儿在欣赏泥塑作品《泥娃娃》后,开始动手创作,捏出的娃娃身体分别有: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各不相同。“老师,我的娃娃吃胖了”“我的娃娃最近瘦了,变漂亮了”,幼儿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去,幼儿纯真的心使得作品充满了魅力。因此,幼儿教师要将美术活动还给幼儿,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和审美创作能力。
三、家园、社区合作,共同重视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
多数家长,都比较喜欢一些能反映孩子能力水平的活动,忽视了美术欣赏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因此要想在幼儿园中充分开展美术欣赏活动,首先要引导家长改变原先错误的观念,让他们明白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重要性。家庭中的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辅助部分,也是家园合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家长开放日美术欣赏“向日葵”活动的开展中,活动的第一部分,首先出示家长带幼儿参观向日葵的照片,并与凡高的《向日葵》作品相比较自己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活动的第二部分,完整欣赏“十四朵向日葵”“画面中什么颜色最多?”“你最喜欢画面中的哪种颜色?”通过多种提问分别引导幼儿对向日葵的色彩、线条、构图进行欣赏。活动后家长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平时带孩子出去欣赏花从没有今天这样有意义,以后会多带孩子学习欣赏。
家庭中的美术欣赏可以结合幼儿园当前的美术教育活动进行一些延伸与扩展,也可以是家庭生活中所发生的、适合进行美术欣赏的活动。当幼儿感兴趣时,家长应及时地启发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活动。幼儿在家中所欣赏的美术作品可以带到幼儿园展出,供同伴欣赏。在美术欣赏“向日葵”活动结束后,我们分别将孩子欣赏的照片与凡高的作品放在园内进行了展示。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家长园地”刊登一些有关培养孩子审美能力的文章,或在“家长学校”讲解一些开展欣赏活动的益处,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开展此方面的活动。每次节假日后,我喜欢请班内的小朋友将自己去过的地方用照片的形式展出,供大家一起欣赏,照片里的内容有很多,其中的“标志性建筑物”欣赏,让幼儿认识到各种不同的建筑物,房屋等。
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合作活动,可以带领幼儿参观街道社区的画展,建筑展览以及一些工艺品的展览等。使幼儿有更多欣赏的机会,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乐于进行欣赏活动并大胆表现,从而激起幼儿审美欣赏的兴趣。
审美既有经验性,又有超经验性;审美的人生既是现实的人生,又是艺术的人生。因此,儿童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性教育,更是一种目的性教育,即要使幼儿在审美活动中逐渐完善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在肉体与精神、感觉与意味的协调平衡中健康成长。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发现美、认识美,观察美的存在价值,从而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孔起英.幼儿园艺术、健康和社会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一、选择合适的美术欣赏内容
(一)美术欣赏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喜欢色彩鲜艳、形象鲜明的作品,因此所选择的欣赏作品要符合幼儿的欣赏特点,容易被幼儿接受。例如小班美术欣赏活动“玩球的人”,这一作品是法国著名画家卢梭的作品,画面色调明快、主题鲜明、内容简单,适合小班幼儿欣赏。活动的第一部分:初步感受画面,教师请幼儿欣赏画,“仔细看,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幼儿的回答各不相同,“我看到球了”“我看到人了”“有好多树啊”“树叶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红的”,而在这里老师并不直接提出“画上的远处或近处有什么”,而是以“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的问题引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视点对画面进行观察。活动的第二部分,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画面:“你感觉画中的事情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幼儿:“白天。”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儿:“我看到白云了。”“有人在跳舞。”“他的手是翘起来的,脚是这样的。”幼儿边说边模仿。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幼儿感知画面的色彩美与形象美。同时可以让幼儿从小接触经典,这样幼儿发展的起点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更敏感了,同时也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情感和语言。
(二)美术欣赏内容具有兴趣性,贴近幼儿生活
美术欣赏内容要考虑幼儿的兴趣与理解能力,选择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和幼儿感兴趣的美术欣赏内容。
生活即教育,艺术欣赏必须回归幼儿的生活,幼儿喜欢熟悉的物体和简洁的作品风格。作品的内容是否客观,作品的色彩是否丰富、鲜艳,是幼儿判断作品的重要标准。在中班的美术欣赏活动“奇妙的冷暖色”中,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太阳为切入点,“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可以用红、橙、黄等颜色来表现太阳;而在冷色调中由冬天为切入点,“画面上的是什么季节”“画上有什么颜色”“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可以用白、蓝、绿等颜色来表现冬天,看了以后让人觉得比较冷。试图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感受、理解冷暖色,从而充分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二、将美术欣赏延伸至游戏区,充分创造欣赏的空间
将美术欣赏作品延伸到游戏区里,给幼儿充分创造欣赏的空间,幼儿可以自由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游戏区,我们布置的还有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欣赏。比如:泥塑的欣赏——以陕西凤翔的虎头挂片、无锡惠山泥人大阿福、天津泥人张最有名;剪纸——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窗花、墙花、顶栅花、喜花、灯花等;民间玩具——孩子们平时玩的陀螺、泥哨、布老虎等。
其中在剪纸游戏中,幼儿欣赏作品《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的作品,“这幅作品上有什么”“代表什么意思”“这两幅作品可以贴到哪里”,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讨论,给幼儿充分创造欣赏的空间,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游戏中,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审美创作能力。审美创作能力是美术欣赏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眼、手和脑,让幼儿能够自由地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并运用美术材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进行审美意象的改造和加工。大班幼儿在欣赏泥塑作品《泥娃娃》后,开始动手创作,捏出的娃娃身体分别有: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各不相同。“老师,我的娃娃吃胖了”“我的娃娃最近瘦了,变漂亮了”,幼儿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去,幼儿纯真的心使得作品充满了魅力。因此,幼儿教师要将美术活动还给幼儿,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和审美创作能力。
三、家园、社区合作,共同重视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
多数家长,都比较喜欢一些能反映孩子能力水平的活动,忽视了美术欣赏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因此要想在幼儿园中充分开展美术欣赏活动,首先要引导家长改变原先错误的观念,让他们明白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重要性。家庭中的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辅助部分,也是家园合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家长开放日美术欣赏“向日葵”活动的开展中,活动的第一部分,首先出示家长带幼儿参观向日葵的照片,并与凡高的《向日葵》作品相比较自己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活动的第二部分,完整欣赏“十四朵向日葵”“画面中什么颜色最多?”“你最喜欢画面中的哪种颜色?”通过多种提问分别引导幼儿对向日葵的色彩、线条、构图进行欣赏。活动后家长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平时带孩子出去欣赏花从没有今天这样有意义,以后会多带孩子学习欣赏。
家庭中的美术欣赏可以结合幼儿园当前的美术教育活动进行一些延伸与扩展,也可以是家庭生活中所发生的、适合进行美术欣赏的活动。当幼儿感兴趣时,家长应及时地启发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活动。幼儿在家中所欣赏的美术作品可以带到幼儿园展出,供同伴欣赏。在美术欣赏“向日葵”活动结束后,我们分别将孩子欣赏的照片与凡高的作品放在园内进行了展示。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家长园地”刊登一些有关培养孩子审美能力的文章,或在“家长学校”讲解一些开展欣赏活动的益处,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开展此方面的活动。每次节假日后,我喜欢请班内的小朋友将自己去过的地方用照片的形式展出,供大家一起欣赏,照片里的内容有很多,其中的“标志性建筑物”欣赏,让幼儿认识到各种不同的建筑物,房屋等。
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合作活动,可以带领幼儿参观街道社区的画展,建筑展览以及一些工艺品的展览等。使幼儿有更多欣赏的机会,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乐于进行欣赏活动并大胆表现,从而激起幼儿审美欣赏的兴趣。
审美既有经验性,又有超经验性;审美的人生既是现实的人生,又是艺术的人生。因此,儿童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性教育,更是一种目的性教育,即要使幼儿在审美活动中逐渐完善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在肉体与精神、感觉与意味的协调平衡中健康成长。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发现美、认识美,观察美的存在价值,从而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孔起英.幼儿园艺术、健康和社会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