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参与社区建设不仅促进了社区的健康发展,同时自身也获益匪浅。然而,许多高校与社区关系淡漠,彼此缺乏互动是一种常态,其根本原因就是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缺乏长效机制。因此,只有构建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才能保障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社区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策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高校作为城市社区的特殊一员,在参与社区建设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可成为社区建设管理的动力源和储备库。
一、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主要形式
在我国,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历史并不太长,发展至今主要有以下几种参与形式:
1.高校参与各级政府组织的社区科研项目
政府为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推进社区的管理制度和体系的完善,每年均牵头设立许多科研项目,而高校的专家和教师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系统的研究方法成为这些科研项目的主体。他们通过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社区建设的理论和策略,成为推动社会管理的主要动力。一些社区建设的建议被各级政府采纳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高校教师参与社区建设
高校教师可利用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以专题讲座、技能培训、成果展览、咨询辅导等形式走入社区,传播先进文化知识,提升社区成员素质,解决社区现实问题,为社会管理决策提供建议。此外,高校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还可以到社区挂职,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社区服务。
3.高校活动进社区
高校活动丰富多彩,各类高校社团越来越多地与社区联动,或把高校活动开进社区,或在社区寻求高校活动的赞助和帮助,或邀请社区居民直接参与高校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丰富了社区生活,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拉近了高校和社区的关系。
4.高校志愿者进社区
社区是高校志愿者最活跃的实践领域。从最初的清洁社区环境卫生、帮助孤寡老人、义务家教等,逐渐发展出更多的依托高校专业优势的各种特色服务。例如,许多医学高校组织义诊和健康咨询,免费为居民提供运动养身、心理咨询和体质测试等服务;师范高校开展课业辅导、英语培训等活动;工科类院校开展电器维修、技术服务等。这些服务活动能极大满足社区各类人群的需求,既有特色又有质量,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5.高校开放资源服务社区
为提高社区文化氛围、发展社区经济,许多高校为社区居民开放了餐厅、宾馆、商店、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医院、博物馆等生活文化娱乐场馆,甚至为社区兴建学校、文体设施等。
二、高校参与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作为科学文化的汇集地,参与社区建设将大大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高校自身也获益匪浅,特别是大学生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创新精神,也锻炼了实践能力。但是,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1.高校资源开放形式单一
高校拥有丰富的软、硬件教育资源。但在与社区的合作实践中,仅仅向社区开放了一些硬件资源,例如,体育文化场所、图书馆等,高校的软件资源还没有充分面向社区发挥作用,如名师讲座等。即使有教师走下讲台,走进社区,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往往也是随机的、间断的、短期的行为,不能长期有效服务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正是高校缺乏与社区的长期合作机制,没有形成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期互动模式,导致高校无法对社区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支持。
此外,传统观念认为,高校资源远比社区资源具有优势,高校因此忽视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便利因素,也影响了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2.高校参与社区活动形式单一
尽管高校进社区形式多样,但基本以文艺、科普、社区服务等为主。由于这些活动对社区居民的需求满足程度不高,范围不广,尤其是针对中青年人群开展的活动不多,导致社区居民参与度较低。在许多社区,只有为数不多的老年人,其中又以老年女性为主,对高校社区建设活动有较高的参与度,其余的居民几乎持漠视态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社区建设时间不长,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薄弱,往往只把社区当成居住场所,忽略了社区的管理作用,因而对社区活动默然。另一方面,高校和社区管理者的传统的由上至下的行政思维使得他们缺乏主动了解社区居民需求的理念和行为,造成了社区管理者与居民、社区与高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高校在设计社区建设活动的时候只能依样画葫芦,采取已有的方式,难以保证活动的长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致使社区居民参与意识薄弱,社区建设缺乏持久动力。
三、高校参与社区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
据上述分析可看出,高校参与社区建设可实现区校共赢。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使社会各方不得不探究引起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那就是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缺乏长期合作机制。如何将高校和社区之间的随机的联动转化为制度化、規范化的长期互动模式,这是提高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根本解决“社区冷漠症”,实际推动社区文化繁荣的首要问题。因此,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1.政府应加强引导,成立相关管理部门,协调高校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我国高校虽地处于某一行政区,但管理上、运作上二者互不干涉,社区只能涉足一些有关高校的户口、卫生、税收、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高校和社区彼此难以融通。
因此,政府应成立相关管理部门,协调高校与社区互动。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制定社区“一体化”发展战略,在政府编制各项规划时,将高校的发展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具体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全方位接轨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二是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将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效果纳入高校评估及高校管理者考核范畴,并定期对区校互动的现状进行检查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广合理有效的做法。 三是政府积极牵头,联合高校和社区共同开发互动项目,从宏观上引导高校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从体制上对区校互动予以支持。同时,政府应在资金、设施上给予高校和社区大力支持。
2.高校与社区共同组建协调机构,畅通联动渠道
高校要提高参与社区建设的效果,必然要与社区进行高效的联系与良好的沟通,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因此,必须在政府管理机构引导下,以高校为主导,以社区为中心,建立社区—高校资源共享协调机构。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成立校区联络会,由高校相关主管部门如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团委和学生处等部门成员组成,主要负责与社区居委会的联系协调,及时了解周围社区的现状和需求,对教师与学生参与社区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
二是在高校内部建立新的部门,由高校管理者、政府人员、社区管理者共同组成,专门负责高校、社区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沟通协调。
高校利用这个机构,通过经常性的磋商与协调,可以及时了解社区的发展进程和需求,从而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确保参与社区建设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3.改革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教师参与社区建设的机制
在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应是主体。但许多高校教师或一心埋头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完全忽略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或偶尔为之,但没有从战略的角度将有关项目研究同社会、城市、大学的共同进步联系起来,忽视了高校参与社区建设长效机制的研究和构建。
因此,高校领导者必须改变观念,要认识到高校只有在参与社区建设过程中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要鼓励教师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积极投身到社区建设中。为此,高校必须改革管理制度,建立一系列的激励制度,例如,将教师从事社区建设的活动和科学研究纳入绩效考核,与教师的评优评先、晋职晋升挂钩;在科研项目的审批和资金配套向社区建设研究项目倾斜等。
4.改变传统行政管理观念,共建社区工作队伍
近年来,随着社区管理体制的变革,中青年,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加入社区工作队伍,使得社区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但由于行政式的管理思维,使得他们很难主动去了解居民的需求。此外,他们大多还缺乏专业社区工作知识,因此需要专业人士来加强指导和培训。同时,由于社区工作岗位编制有限,更需要大批志愿者来弥补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人口不足,这恰好是高校可大展身手之处。因此,高校可以与社区共建社区工作队伍,专职工作人员和兼任专家相结合、专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相补充,为开展高效的社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
5.高校与社区共建专业实习基地,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要切实保障高校具有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长期性,就应当让高校在参与社区建设中有所收获和回报。高校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其教学科研实力,更取决于大学生的培养质量高低。因此,就要求社区不仅能成为锻炼高校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场所,还应该成为提高大学生专业理论实践能力的基地。高校与社区共建专业实习基地,一方面使高校能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实现了加强社区建设、为社区服务的目的。
6.高校社区共建品牌项目,进一步开放高校资源
一方面,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社区特色的、针对社区居民切身需求的高校社区共建品牌项目,有利于高校和社区全体居民对社区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的提升。只有社区活动真正针对社区居民需求,有价值有意义,而不是浮于形式,才会受到社区群众的欢迎,才会提升居民对自身“社区人”身份的认同,才能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高校应进一步开放资源。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校园开放日”,让广大社区居民走进大学校园,分享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就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居民不但社区可以走进高校,观摩课程、使用图书馆、参观实验室、参加研讨会,甚至还有机会走上大学讲坛。这些形式都将极大地增强社区居民对作为“社区人”的荣耀感,也将促进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建.波地方高校与社区互动的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3(9):69-73.
[2]邵保章.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的辩证关系[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3):69-71.
[3]黄兰,高校对社区文化的影响分析——以重庆市“五个校园”建设为例[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29(10):58-60.
[4]张菊,论高校与社区文化建设联动长效机制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8):125-126.
[5]袁媛媛,高校与社区互动的理论与实践[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6(3):37-39.
[6]吕振华,构建高校与社区的新型和谐关系[J].才智,2009(32):254-256.
关键词:社区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策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高校作为城市社区的特殊一员,在参与社区建设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可成为社区建设管理的动力源和储备库。
一、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主要形式
在我国,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历史并不太长,发展至今主要有以下几种参与形式:
1.高校参与各级政府组织的社区科研项目
政府为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推进社区的管理制度和体系的完善,每年均牵头设立许多科研项目,而高校的专家和教师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系统的研究方法成为这些科研项目的主体。他们通过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社区建设的理论和策略,成为推动社会管理的主要动力。一些社区建设的建议被各级政府采纳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高校教师参与社区建设
高校教师可利用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以专题讲座、技能培训、成果展览、咨询辅导等形式走入社区,传播先进文化知识,提升社区成员素质,解决社区现实问题,为社会管理决策提供建议。此外,高校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还可以到社区挂职,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社区服务。
3.高校活动进社区
高校活动丰富多彩,各类高校社团越来越多地与社区联动,或把高校活动开进社区,或在社区寻求高校活动的赞助和帮助,或邀请社区居民直接参与高校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丰富了社区生活,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拉近了高校和社区的关系。
4.高校志愿者进社区
社区是高校志愿者最活跃的实践领域。从最初的清洁社区环境卫生、帮助孤寡老人、义务家教等,逐渐发展出更多的依托高校专业优势的各种特色服务。例如,许多医学高校组织义诊和健康咨询,免费为居民提供运动养身、心理咨询和体质测试等服务;师范高校开展课业辅导、英语培训等活动;工科类院校开展电器维修、技术服务等。这些服务活动能极大满足社区各类人群的需求,既有特色又有质量,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5.高校开放资源服务社区
为提高社区文化氛围、发展社区经济,许多高校为社区居民开放了餐厅、宾馆、商店、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医院、博物馆等生活文化娱乐场馆,甚至为社区兴建学校、文体设施等。
二、高校参与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作为科学文化的汇集地,参与社区建设将大大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高校自身也获益匪浅,特别是大学生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创新精神,也锻炼了实践能力。但是,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1.高校资源开放形式单一
高校拥有丰富的软、硬件教育资源。但在与社区的合作实践中,仅仅向社区开放了一些硬件资源,例如,体育文化场所、图书馆等,高校的软件资源还没有充分面向社区发挥作用,如名师讲座等。即使有教师走下讲台,走进社区,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往往也是随机的、间断的、短期的行为,不能长期有效服务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正是高校缺乏与社区的长期合作机制,没有形成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期互动模式,导致高校无法对社区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支持。
此外,传统观念认为,高校资源远比社区资源具有优势,高校因此忽视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便利因素,也影响了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2.高校参与社区活动形式单一
尽管高校进社区形式多样,但基本以文艺、科普、社区服务等为主。由于这些活动对社区居民的需求满足程度不高,范围不广,尤其是针对中青年人群开展的活动不多,导致社区居民参与度较低。在许多社区,只有为数不多的老年人,其中又以老年女性为主,对高校社区建设活动有较高的参与度,其余的居民几乎持漠视态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社区建设时间不长,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薄弱,往往只把社区当成居住场所,忽略了社区的管理作用,因而对社区活动默然。另一方面,高校和社区管理者的传统的由上至下的行政思维使得他们缺乏主动了解社区居民需求的理念和行为,造成了社区管理者与居民、社区与高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高校在设计社区建设活动的时候只能依样画葫芦,采取已有的方式,难以保证活动的长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致使社区居民参与意识薄弱,社区建设缺乏持久动力。
三、高校参与社区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
据上述分析可看出,高校参与社区建设可实现区校共赢。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使社会各方不得不探究引起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那就是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缺乏长期合作机制。如何将高校和社区之间的随机的联动转化为制度化、規范化的长期互动模式,这是提高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根本解决“社区冷漠症”,实际推动社区文化繁荣的首要问题。因此,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1.政府应加强引导,成立相关管理部门,协调高校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我国高校虽地处于某一行政区,但管理上、运作上二者互不干涉,社区只能涉足一些有关高校的户口、卫生、税收、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高校和社区彼此难以融通。
因此,政府应成立相关管理部门,协调高校与社区互动。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制定社区“一体化”发展战略,在政府编制各项规划时,将高校的发展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具体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全方位接轨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二是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将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效果纳入高校评估及高校管理者考核范畴,并定期对区校互动的现状进行检查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广合理有效的做法。 三是政府积极牵头,联合高校和社区共同开发互动项目,从宏观上引导高校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从体制上对区校互动予以支持。同时,政府应在资金、设施上给予高校和社区大力支持。
2.高校与社区共同组建协调机构,畅通联动渠道
高校要提高参与社区建设的效果,必然要与社区进行高效的联系与良好的沟通,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因此,必须在政府管理机构引导下,以高校为主导,以社区为中心,建立社区—高校资源共享协调机构。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成立校区联络会,由高校相关主管部门如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团委和学生处等部门成员组成,主要负责与社区居委会的联系协调,及时了解周围社区的现状和需求,对教师与学生参与社区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
二是在高校内部建立新的部门,由高校管理者、政府人员、社区管理者共同组成,专门负责高校、社区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沟通协调。
高校利用这个机构,通过经常性的磋商与协调,可以及时了解社区的发展进程和需求,从而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确保参与社区建设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3.改革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教师参与社区建设的机制
在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应是主体。但许多高校教师或一心埋头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完全忽略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或偶尔为之,但没有从战略的角度将有关项目研究同社会、城市、大学的共同进步联系起来,忽视了高校参与社区建设长效机制的研究和构建。
因此,高校领导者必须改变观念,要认识到高校只有在参与社区建设过程中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要鼓励教师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积极投身到社区建设中。为此,高校必须改革管理制度,建立一系列的激励制度,例如,将教师从事社区建设的活动和科学研究纳入绩效考核,与教师的评优评先、晋职晋升挂钩;在科研项目的审批和资金配套向社区建设研究项目倾斜等。
4.改变传统行政管理观念,共建社区工作队伍
近年来,随着社区管理体制的变革,中青年,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加入社区工作队伍,使得社区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但由于行政式的管理思维,使得他们很难主动去了解居民的需求。此外,他们大多还缺乏专业社区工作知识,因此需要专业人士来加强指导和培训。同时,由于社区工作岗位编制有限,更需要大批志愿者来弥补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人口不足,这恰好是高校可大展身手之处。因此,高校可以与社区共建社区工作队伍,专职工作人员和兼任专家相结合、专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相补充,为开展高效的社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
5.高校与社区共建专业实习基地,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要切实保障高校具有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长期性,就应当让高校在参与社区建设中有所收获和回报。高校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其教学科研实力,更取决于大学生的培养质量高低。因此,就要求社区不仅能成为锻炼高校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场所,还应该成为提高大学生专业理论实践能力的基地。高校与社区共建专业实习基地,一方面使高校能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实现了加强社区建设、为社区服务的目的。
6.高校社区共建品牌项目,进一步开放高校资源
一方面,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社区特色的、针对社区居民切身需求的高校社区共建品牌项目,有利于高校和社区全体居民对社区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的提升。只有社区活动真正针对社区居民需求,有价值有意义,而不是浮于形式,才会受到社区群众的欢迎,才会提升居民对自身“社区人”身份的认同,才能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高校应进一步开放资源。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校园开放日”,让广大社区居民走进大学校园,分享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就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居民不但社区可以走进高校,观摩课程、使用图书馆、参观实验室、参加研讨会,甚至还有机会走上大学讲坛。这些形式都将极大地增强社区居民对作为“社区人”的荣耀感,也将促进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建.波地方高校与社区互动的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3(9):69-73.
[2]邵保章.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的辩证关系[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3):69-71.
[3]黄兰,高校对社区文化的影响分析——以重庆市“五个校园”建设为例[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29(10):58-60.
[4]张菊,论高校与社区文化建设联动长效机制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8):125-126.
[5]袁媛媛,高校与社区互动的理论与实践[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6(3):37-39.
[6]吕振华,构建高校与社区的新型和谐关系[J].才智,2009(32):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