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上对影子银行的定义主要集中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类信贷和融资业务领域,但就中国目前而言,其范围更为广泛,影子银行概念包含多种层面,即机构层面、业务活动层面、工具层面。不同维度口径的统计,揭示了影子银行的范围。本文梳理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对中国影子银行的作用及其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影子银行 社会融资总量 全口径融资 监管风险
一、中国“影子银行”的兴起
从目前“影子银行”结构性的角度,“影子银行”为何会在最近几年疯起,主要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受限以及在严格监管体制下商业信用屡屡出现等问题息息相关。从外部资本的流动性而言,自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出现问题,国外投资者对于国内的外汇投资开始放缓,而从而影响到国内的实体经济,对于国内商业银行,其流动性也出现下降;就国内资本流动性角度而言,一方面自2008年的40000亿信贷规模下放后,由于集聚相应产生的后果一一体现,风险预警频频响起,商业银行逐步收紧监管,同时商业银行资本压力骤然上升;另一方面,存贷比、受托支付、实贷实付等监管指标的执行又进一步对于商业银行融资投向的“紧箍咒”加紧了。
“影子银行”在上述背景下得到迅速发展,其渗透的范围也进一步的扩大,在商业银行结构性和周期性提供信用能力受限的情况下,正以惊人的扩张速度兴起。目前社会上传统的“影子银行”体系体现了可以说是银行把资产从表内转移至表外的一种手段,俗称“表内资产表外化”。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主要还是以商业银行体系融资为主导,长期的积累使得商业银行具有丰富的客户资源以及多种丰富的渠道优势,最初期,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实际上就是表内资产表外化的体系,通常表现为“银证合作”、“银证信合作”、“银信合作”、等等。
“影子银行”对应社会融资体系的结构性变化。但是,由于一直以来由银行融资所主导的金融体系,虽然流动性受限、渠道受阻等多重问题使得“影子银行”应于而生,但很多观点还是主观地将“影子银行”认为是银行体系的非优质资产所以表外化。因此,如果由银行为主导的“影子银行”体系向直接融资和非银机构的发展迈进还是需要经历一个艰辛漫长的蜕变过程。
但总体而言,影子银行的产生在对我国融资市场的结构进行重新的调整。传统的意义上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融资在向影子银行与银行并存的局面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宽以及直接融资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逐渐发展成长。
二、全口径融资角度看“影子银行”的发展
国际上对“影子银行”的定义主要集中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类信贷和融资业务领域,但在中国这一框架可能显得过于宽泛,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融资业务大部分都是以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作为通道的类信贷业务。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证券、保险、基金等机构在杠杆空间、投融资来源和渠道上具备着较大空间,因此未来在金融混业化加速的情况下,非银行、非信贷类融资扩张具备着较大的潜在空间。
根据申万研究的全口径融资统计数据结构来看,原来的间接融资模式主体中外汇占款、贷款在全口径融资余额中的比例是快速下降的;而由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波动,直接融资方式企业债券净融资的比例加速放开,而且上升速度非常快;随着近几年银监会监管政策的变化,以及证监会的相关政策的出台,这两年银银同业项下的融资余额占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信托、银证这两年由于监管力度下降和金融业务的开放,在全口径融资余额中的占比有所提升。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业务是银证合作,增速达到646%,而企业债券净融资余额和信托管理资产余额近5年增速也基本维持在40%以上。
2012年末,据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官方公布数据及部分证券公司、媒体报道数据估测,截至中国“影子银行”规模最窄口径、较窄口径、较宽口径、最宽口径分别约为14.7万亿元、22.3万亿元、28.8万亿元、32.3万亿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7.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人民币贷款6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8.2万亿元。从数字上看,相对于同期127万亿的银行总资产规模、67万亿的贷款余额,最宽口径的影子银行估测规模占同期贷款余额比例接近45%。
由于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及银监会出台的对银行信贷业务存贷比以及人民银行对于信贷额度等硬性限制,各家银行开始拓宽手段,比如通过扩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银行业间的同业拆出,以及利用同业会计科目差异调账进行资产表外化操作,以此逐步降低表内融资的消规模操作,同业代付、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银证信合作通道转出贷款资产可以有效绕开贷款额度、存贷比、资本监管。但事实上这笔资产依然在银行同业项科目下,而采用表外化得银行仍然是该资产是实质持有者,虽然这一渠道帮助贷款从表面数据上进行了隐身,但其实质并没有改变。
三、“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融资与货币增长与经济的长期潜在增长率之间是内生关系。政策的短期有效性使得短周期经济波动时货币供给具备外生性特征,就是短期内政府具备通过调整融资政策影响总需求的能力。但是从长周期来看,影子银行对冲了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全口径融资增速由此与经济增长变动方向一致,因此,长期来看,货币政策不具备影响经济潜在增长率的能力,从而无法制约实体的货币需求。
但是从正面效应来说,“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业银行信贷供给。而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的紧张是影子银行产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正是因为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导致商业银行的信贷产品与规模已经无法满足的市场的金融需求,而在市场需要寻求更多样的融资渠道,此时的“影子银行”发挥功效,其通过不同的金融工具设计融合风险控制手段,使哪些企业在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下无法满足的融资成为可能,有利益扩大金融的边际效益,增加服务人群的广度,尤其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在银行融资渠道中无法满足需求的中小企业以及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门槛低、手续方便使得影子银行迅速发展起来。而影子银行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信用创造来满足市场融资需求,增加了市场的潜在信贷供给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业银行对实际信贷规模限制。
从负面效应来说,不利方面则主要体现于影子银行带来的诸多潜在风险:一是影子银行相关机构的杠杆风险。“影子银行”的媒介很多,不用遵守巴塞尔协议缴存保证金,所以其资本杠杆就可以很高,从一个角度来说其放大了系统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的投资通常会出现短借长用,投资产品错配。三是国际信贷风险。影子银行开始利用国际市场、汇率市场操作。四是监管风险。影子银行由于目前的范围较广,就目前传统银行的监管制度对其是不受约束的,故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的约束,影子银行的进一步扩张,会逐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风险机制,影响金融市场的拓展。预计在未来会试行两方面的监管举措:首先在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之间建立起防火墙。例如:规范理财资金投向融资类资产;银行对融资类理财的担保计入表内;压缩融资类理财的监管套利空间。二是要求金融机构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比如严禁银行从业人员参与或涉及民间借贷,避免影子银行的某些特殊风险从民间融资传递至银行。
总之,当“影子银行”的业务一旦失去了其相对于银行的高收益、低门槛的吸引力,无需取缔,市场会自然淘汰。但从另外一方面,影子银行的出现有利于鼓励现有的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合理市场竞争的方式,逐步提高现有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金融创新,实现我国金融结构的优化。中国经济才能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影子银行 社会融资总量 全口径融资 监管风险
一、中国“影子银行”的兴起
从目前“影子银行”结构性的角度,“影子银行”为何会在最近几年疯起,主要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受限以及在严格监管体制下商业信用屡屡出现等问题息息相关。从外部资本的流动性而言,自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出现问题,国外投资者对于国内的外汇投资开始放缓,而从而影响到国内的实体经济,对于国内商业银行,其流动性也出现下降;就国内资本流动性角度而言,一方面自2008年的40000亿信贷规模下放后,由于集聚相应产生的后果一一体现,风险预警频频响起,商业银行逐步收紧监管,同时商业银行资本压力骤然上升;另一方面,存贷比、受托支付、实贷实付等监管指标的执行又进一步对于商业银行融资投向的“紧箍咒”加紧了。
“影子银行”在上述背景下得到迅速发展,其渗透的范围也进一步的扩大,在商业银行结构性和周期性提供信用能力受限的情况下,正以惊人的扩张速度兴起。目前社会上传统的“影子银行”体系体现了可以说是银行把资产从表内转移至表外的一种手段,俗称“表内资产表外化”。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主要还是以商业银行体系融资为主导,长期的积累使得商业银行具有丰富的客户资源以及多种丰富的渠道优势,最初期,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实际上就是表内资产表外化的体系,通常表现为“银证合作”、“银证信合作”、“银信合作”、等等。
“影子银行”对应社会融资体系的结构性变化。但是,由于一直以来由银行融资所主导的金融体系,虽然流动性受限、渠道受阻等多重问题使得“影子银行”应于而生,但很多观点还是主观地将“影子银行”认为是银行体系的非优质资产所以表外化。因此,如果由银行为主导的“影子银行”体系向直接融资和非银机构的发展迈进还是需要经历一个艰辛漫长的蜕变过程。
但总体而言,影子银行的产生在对我国融资市场的结构进行重新的调整。传统的意义上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融资在向影子银行与银行并存的局面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宽以及直接融资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逐渐发展成长。
二、全口径融资角度看“影子银行”的发展
国际上对“影子银行”的定义主要集中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类信贷和融资业务领域,但在中国这一框架可能显得过于宽泛,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融资业务大部分都是以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作为通道的类信贷业务。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证券、保险、基金等机构在杠杆空间、投融资来源和渠道上具备着较大空间,因此未来在金融混业化加速的情况下,非银行、非信贷类融资扩张具备着较大的潜在空间。
根据申万研究的全口径融资统计数据结构来看,原来的间接融资模式主体中外汇占款、贷款在全口径融资余额中的比例是快速下降的;而由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波动,直接融资方式企业债券净融资的比例加速放开,而且上升速度非常快;随着近几年银监会监管政策的变化,以及证监会的相关政策的出台,这两年银银同业项下的融资余额占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信托、银证这两年由于监管力度下降和金融业务的开放,在全口径融资余额中的占比有所提升。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业务是银证合作,增速达到646%,而企业债券净融资余额和信托管理资产余额近5年增速也基本维持在40%以上。
2012年末,据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官方公布数据及部分证券公司、媒体报道数据估测,截至中国“影子银行”规模最窄口径、较窄口径、较宽口径、最宽口径分别约为14.7万亿元、22.3万亿元、28.8万亿元、32.3万亿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7.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人民币贷款6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8.2万亿元。从数字上看,相对于同期127万亿的银行总资产规模、67万亿的贷款余额,最宽口径的影子银行估测规模占同期贷款余额比例接近45%。
由于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及银监会出台的对银行信贷业务存贷比以及人民银行对于信贷额度等硬性限制,各家银行开始拓宽手段,比如通过扩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银行业间的同业拆出,以及利用同业会计科目差异调账进行资产表外化操作,以此逐步降低表内融资的消规模操作,同业代付、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银证信合作通道转出贷款资产可以有效绕开贷款额度、存贷比、资本监管。但事实上这笔资产依然在银行同业项科目下,而采用表外化得银行仍然是该资产是实质持有者,虽然这一渠道帮助贷款从表面数据上进行了隐身,但其实质并没有改变。
三、“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融资与货币增长与经济的长期潜在增长率之间是内生关系。政策的短期有效性使得短周期经济波动时货币供给具备外生性特征,就是短期内政府具备通过调整融资政策影响总需求的能力。但是从长周期来看,影子银行对冲了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全口径融资增速由此与经济增长变动方向一致,因此,长期来看,货币政策不具备影响经济潜在增长率的能力,从而无法制约实体的货币需求。
但是从正面效应来说,“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业银行信贷供给。而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的紧张是影子银行产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正是因为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导致商业银行的信贷产品与规模已经无法满足的市场的金融需求,而在市场需要寻求更多样的融资渠道,此时的“影子银行”发挥功效,其通过不同的金融工具设计融合风险控制手段,使哪些企业在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下无法满足的融资成为可能,有利益扩大金融的边际效益,增加服务人群的广度,尤其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在银行融资渠道中无法满足需求的中小企业以及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门槛低、手续方便使得影子银行迅速发展起来。而影子银行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信用创造来满足市场融资需求,增加了市场的潜在信贷供给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业银行对实际信贷规模限制。
从负面效应来说,不利方面则主要体现于影子银行带来的诸多潜在风险:一是影子银行相关机构的杠杆风险。“影子银行”的媒介很多,不用遵守巴塞尔协议缴存保证金,所以其资本杠杆就可以很高,从一个角度来说其放大了系统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的投资通常会出现短借长用,投资产品错配。三是国际信贷风险。影子银行开始利用国际市场、汇率市场操作。四是监管风险。影子银行由于目前的范围较广,就目前传统银行的监管制度对其是不受约束的,故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的约束,影子银行的进一步扩张,会逐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风险机制,影响金融市场的拓展。预计在未来会试行两方面的监管举措:首先在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之间建立起防火墙。例如:规范理财资金投向融资类资产;银行对融资类理财的担保计入表内;压缩融资类理财的监管套利空间。二是要求金融机构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比如严禁银行从业人员参与或涉及民间借贷,避免影子银行的某些特殊风险从民间融资传递至银行。
总之,当“影子银行”的业务一旦失去了其相对于银行的高收益、低门槛的吸引力,无需取缔,市场会自然淘汰。但从另外一方面,影子银行的出现有利于鼓励现有的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合理市场竞争的方式,逐步提高现有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金融创新,实现我国金融结构的优化。中国经济才能更好更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