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阈下《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爱米莉亚形象再解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5wm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叙述了炎热的南方小镇上,女主人公爱米莉亚,罗锅莱蒙表哥和镇上的年轻恶棍马文·马西之间的三角畸恋.小说女主人公爱米莉亚的房屋这一空间元素的功能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杂货店——咖啡馆——封闭的老房子,而在这样的转变下,爱米莉亚的形象也在不断变化.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和福柯的异质空间理论,本文对爱米莉亚的形象进行再解读,认为在房屋功能的转变过程中,她对父权文化的抗争暂时取得了成果,但她缺乏女性主体意识和抗争意识,不仅没能摆脱父权文化的樊笼,反而一步步重新掉入父权规训的陷阱.最终被其打败,困于孤独的老房子中.
其他文献
乌托邦是人类对社会的一种美好愿景,在许多的著作中都蕴含着乌托邦思想.《鲁滨逊漂流记》属于西方乌托邦思想作品中的重要典范,开启了西方乌托邦思想的历史进程,对于乌托邦思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英美文学中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小说中的人物角色鲜明,有着多重象征意义,作品语言简洁明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本文主要通过剖析《老人与海》的象征
1932年,美国著名作家劳拉 ?亚当斯 ?阿默的作品《荒泉山》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小说《荒泉山》中的印第安元素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劳拉?亚当斯?阿默以细腻的笔触,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