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个学校的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促进一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效益的有力保证。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家庭、学校、社会都必须伸出双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作出应有的努力。客观地说,每个年级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心理问题生,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般包括: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定、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思进取,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教育这些孩子呢?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教育
案例:初二(10)班的杨磊同学破碎的家庭造成其父爱母爱得不到满足。相反,父亲的游手好闲、母亲的改嫁,造成其心理压抑。在爱的需要缺失后,行为放纵就不难理解了。作业不做、顶撞老师、自卑、嫉妒性强、爱打架、玩游戏、经常迟到早退,让代课老师非常头疼。但他还有优点:勤劳动,不怕脏不怕累;有绘画特长。
挪威作家汉姆生说:没有一件事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而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剖析杨磊同学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也是这样:
1.1 分析原因
1 家庭因素。这是造成该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其父亲参与赌博,欠下多笔债款,家庭负担非常重,缺少時间和心情去照顾孩子;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从小就缺少母爱,失去家庭的温暖,失去了父爱和母爱的他,就像迷途的羔羊一样孤独无助。
1.2 学校因素。他在学校中找不到可信任的老师和同学,心中的话无从倾吐,老师不能帮助他,反而对他的行为感到莫明其妙,对他加以训斥和批评。导致该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发展,从而对老师的教育方式感到不满,顶撞老师。另外,与同学间的关系不良,班里没有人与他交朋友,这也是他缺乏温暖的原因。故此,他老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与抑郁,总感到前途渺茫,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迟到早退对于他来说也就司空见惯了。
1.3 生活环境的影响。该生从小跟爷爷在老家生活,爷爷对他言听计从,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蛮横任性的性格。别人说他不得,碰他不得,目中无人,动不动就打人。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并没有认识到来学校是学知识、学文化的,更没想到来学校是要遵守纪律的。
1.4 心理上的变化。由于没有得到各方面及时而恰当的心理调适,该生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自卑。同班的同学都是家庭条件较好,而且倍受父母宠爱的十一、二岁孩子。在这样一群同龄人中,他的孤独感和自卑更强烈了,心里益发觉得这世界的不公,嫉妒心也随之加强,打架现象当然不可避免。
1.5 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由于该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又缺少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父亲很少在家,爷爷对他的放纵,再加上他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所以电子游戏机就成了他的玩伴,学习成了他的负担。
俗话说:教之有方,学之有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如下方面开展:
2 辅导方法
2.1 家长配合。通过家访或把孩子父亲请到“家长学校”学习的办法,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帮助他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主要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践之以行”的科学方法。并向孩子父亲坚定地表示,不管怎样,学校都会与他一起努力,共同探讨,齐心协力做好孩子思想的转变工作,让他树立起信心。
劝导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打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孩子是无辜的,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全心全意把爱献给孩子,多和孩子一起活动,一起看动画片、一起开心地笑。切莫给孩子心灵上留下创伤,要让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
2.2 教师教育。我积极地与杨磊同学进行交流,耐心地开导:“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你是被打的同学,你有什么感想?多想想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痛苦,决不可以再干!老师相信你会努力去改的!”
2.3 多元评价。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让他通过自评、小组评,在评价中,得到他人的肯定从而获得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他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他以正确的评价,把他突出的进步告诉他的家人,使其家长对他更有信心,同时从家庭方面给与正确积极的评价。这样会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2.4 拉长优点。发挥他个性特长,吸收他参加班上宣传小组,为墙报绘画,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美术兴趣活动,给以适合的土壤,让其拉长优点缩小缺点,正确面对自己,克服自卑。并且在学雷锋做好事时邀请他也参加活动,并分配适当的任务给他,给予他积极进步的机会。
2.5 理解激励。很多任课老师在本班上完课后,都到我这儿告该生的状,我尽量给老师们解释,并力求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事后,我再找该生谈心,告诉老师对他的期望:做个爱学习、守纪律的好孩子。有时,我上课遇到他站起来东张西望时,悄悄走过去,用双手扶着他坐下,并用眼睛看着他,他马上坐端正。过一段时间,与他交流谈心,让他时时感觉到有很多人在关注他并关心着他。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行为习惯有很大进步:语言文明了,口头语少了,集体观念增强了,与同学关系融洽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滴水穿石,长期持久的支持信任很重要,一旦放弃,他就可能会重蹈覆辙,自暴自弃,我的工作也会前功尽弃。所以我认为爱心、责任心、细心、宽心、耐心和适合的教育方法是教育好心理问题生工作的关键。
3 获得启示
3.1 爱心。“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应该是爱学生的。以心交心,只有你用心去和学生交流,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孩子之中。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多到学生中去,发现和了解学生们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生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对 “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同学,更要有爱心,找出他们身上的优点,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有用武之地。 “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灵。”但爱并不是一味的纵容,要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宽在当宽处。 3.2 责任心。和科任老师配合,主动与班主任老师密切联系,以了解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是否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等。比如:对于懒散、一直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自己心底都要有数,这样才有利于更好的、恰当的教育帮扶他们。坚持启迪与内省相结合,外因与内因相结合,循序渐进,做好问题生阶段性的思想跟踪,那么,教师就能够及时发现其“火花”,并适时的、适量的泼上点儿“油”,这个火花就有可能燃起来,以至成为他成长进步的不竭动力。
3.3 细心。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老师要在心理教育过程工作中要特别细心,注意从小处着手,把小事做细,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对每一位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都要进行详细了解,细心观察,仔细分析每一个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3.4 宽心。对“问题生”一味地讲道理,那是很难有效果的,结果不仅使学生对教师越来越无所谓,越来越厌烦,而且连教师自己也会愈加的苦恼,步入自我抗拒的心理泥潭:不讲道理,难受;讲了道理,也是難受。可谓是进退两难,不进不退更是难。于是,教师必须要有宽容之心。因为,宽心是一种修养,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是塑造学生健康心理的有力保障。
3.5 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心理健康有问题学生的工作是长期而又复杂的。作为教师必须看清这一点,并坚信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即使我们的转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孩子也一定会在转化过程中有所进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孩子情绪常常不稳定,容易波动,他们的行为心理反复、反差较大。我们教育转化他们不能急于求成。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心理有问题的孩子,都不可能通过老师的一两次谈话,三五次的思想工作在三两周内改掉的,有些可能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有所长进。不能对这些学生短期内出现的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现象丧失信心,给他一定的时间,让他感觉到老师会长期持久地支持信任他。
3.6 对症下药,教而有方。对于心理有问题的同学,一定要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比如: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要和各科任老师配合开导他们,正面说服,思想转变了才有行动;非常认真但学习不进步的学生,从侧面了解和观察,发现这些学生只是对学习没有目标、学习方法不对,那就要鼓励他们,找同学帮助他们,并辅导学习的方法;有的学生对学习缺乏自觉性,对这样的学生必须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多督促,必要时还可给予批评;有些学生不是不努力,而是基础差或者接受能力差,对这样的学生应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与他们共同讨论促其奋进。
4 问题思索
如今,老师把这位同学的心理辅导健康了,明天怎么又会出现一个呢?就其原因是我们的德育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为了减少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学校还应对学生加大道德方面的教育。
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潜藏着复杂的社会成因。社会上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在给学生带来收获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烦恼。这个时候,学校要及时和家庭联手应对挑战和影响,解除学生的思想困惑。但学校教育已经和社会生活割裂开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很少,德育只是停留在课堂和校内活动上。故学校应该采取有效办法,利用班级、年级为单位,在开班会或升旗的时间,开展讨论,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传递正能量,因为学生需要正能量的支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努力、快乐、自信。
社会是复杂的,各种不同的信息都在对他们进行浸染。一些学生因缺乏分辨是非能力而走上违法之路。这再次提醒我们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从小学会分辨良莠的本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有,成长于信息时代的青少年,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德育的手段必须多样化。通过开展体育运动会、歌咏比赛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和团结力;通过向灾区和贫困山区学生的捐赠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此外,当下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整天深陷题海之中,学生没有时间去图书馆看书,也没有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分数。家庭教育也被学校升学率和分数裹挟着,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所以,要改变目前以分数和升学率为唯一标准的评估考核方式,使教育回归到它的本真,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问题生的心理垃圾转化为积极温暖的活力,自动开启心理健康之门,驱散心理阴影,让学生的人生走向精彩!
参考文献
1 孙平.学校德育的困境与出路.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5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
3 睢文龙,冯忠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教育学.高等学校文科
教材
4 张召永,傅维春.成功心理体验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及其运用.中学
政治教学参考,2012,12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教育
案例:初二(10)班的杨磊同学破碎的家庭造成其父爱母爱得不到满足。相反,父亲的游手好闲、母亲的改嫁,造成其心理压抑。在爱的需要缺失后,行为放纵就不难理解了。作业不做、顶撞老师、自卑、嫉妒性强、爱打架、玩游戏、经常迟到早退,让代课老师非常头疼。但他还有优点:勤劳动,不怕脏不怕累;有绘画特长。
挪威作家汉姆生说:没有一件事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而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剖析杨磊同学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也是这样:
1.1 分析原因
1 家庭因素。这是造成该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其父亲参与赌博,欠下多笔债款,家庭负担非常重,缺少時间和心情去照顾孩子;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从小就缺少母爱,失去家庭的温暖,失去了父爱和母爱的他,就像迷途的羔羊一样孤独无助。
1.2 学校因素。他在学校中找不到可信任的老师和同学,心中的话无从倾吐,老师不能帮助他,反而对他的行为感到莫明其妙,对他加以训斥和批评。导致该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发展,从而对老师的教育方式感到不满,顶撞老师。另外,与同学间的关系不良,班里没有人与他交朋友,这也是他缺乏温暖的原因。故此,他老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与抑郁,总感到前途渺茫,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迟到早退对于他来说也就司空见惯了。
1.3 生活环境的影响。该生从小跟爷爷在老家生活,爷爷对他言听计从,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蛮横任性的性格。别人说他不得,碰他不得,目中无人,动不动就打人。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并没有认识到来学校是学知识、学文化的,更没想到来学校是要遵守纪律的。
1.4 心理上的变化。由于没有得到各方面及时而恰当的心理调适,该生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自卑。同班的同学都是家庭条件较好,而且倍受父母宠爱的十一、二岁孩子。在这样一群同龄人中,他的孤独感和自卑更强烈了,心里益发觉得这世界的不公,嫉妒心也随之加强,打架现象当然不可避免。
1.5 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由于该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又缺少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父亲很少在家,爷爷对他的放纵,再加上他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所以电子游戏机就成了他的玩伴,学习成了他的负担。
俗话说:教之有方,学之有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如下方面开展:
2 辅导方法
2.1 家长配合。通过家访或把孩子父亲请到“家长学校”学习的办法,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帮助他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主要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践之以行”的科学方法。并向孩子父亲坚定地表示,不管怎样,学校都会与他一起努力,共同探讨,齐心协力做好孩子思想的转变工作,让他树立起信心。
劝导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打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孩子是无辜的,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全心全意把爱献给孩子,多和孩子一起活动,一起看动画片、一起开心地笑。切莫给孩子心灵上留下创伤,要让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
2.2 教师教育。我积极地与杨磊同学进行交流,耐心地开导:“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你是被打的同学,你有什么感想?多想想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痛苦,决不可以再干!老师相信你会努力去改的!”
2.3 多元评价。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让他通过自评、小组评,在评价中,得到他人的肯定从而获得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他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他以正确的评价,把他突出的进步告诉他的家人,使其家长对他更有信心,同时从家庭方面给与正确积极的评价。这样会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2.4 拉长优点。发挥他个性特长,吸收他参加班上宣传小组,为墙报绘画,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美术兴趣活动,给以适合的土壤,让其拉长优点缩小缺点,正确面对自己,克服自卑。并且在学雷锋做好事时邀请他也参加活动,并分配适当的任务给他,给予他积极进步的机会。
2.5 理解激励。很多任课老师在本班上完课后,都到我这儿告该生的状,我尽量给老师们解释,并力求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事后,我再找该生谈心,告诉老师对他的期望:做个爱学习、守纪律的好孩子。有时,我上课遇到他站起来东张西望时,悄悄走过去,用双手扶着他坐下,并用眼睛看着他,他马上坐端正。过一段时间,与他交流谈心,让他时时感觉到有很多人在关注他并关心着他。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行为习惯有很大进步:语言文明了,口头语少了,集体观念增强了,与同学关系融洽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滴水穿石,长期持久的支持信任很重要,一旦放弃,他就可能会重蹈覆辙,自暴自弃,我的工作也会前功尽弃。所以我认为爱心、责任心、细心、宽心、耐心和适合的教育方法是教育好心理问题生工作的关键。
3 获得启示
3.1 爱心。“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应该是爱学生的。以心交心,只有你用心去和学生交流,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孩子之中。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多到学生中去,发现和了解学生们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生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对 “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同学,更要有爱心,找出他们身上的优点,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有用武之地。 “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灵。”但爱并不是一味的纵容,要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宽在当宽处。 3.2 责任心。和科任老师配合,主动与班主任老师密切联系,以了解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是否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等。比如:对于懒散、一直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自己心底都要有数,这样才有利于更好的、恰当的教育帮扶他们。坚持启迪与内省相结合,外因与内因相结合,循序渐进,做好问题生阶段性的思想跟踪,那么,教师就能够及时发现其“火花”,并适时的、适量的泼上点儿“油”,这个火花就有可能燃起来,以至成为他成长进步的不竭动力。
3.3 细心。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老师要在心理教育过程工作中要特别细心,注意从小处着手,把小事做细,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对每一位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都要进行详细了解,细心观察,仔细分析每一个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3.4 宽心。对“问题生”一味地讲道理,那是很难有效果的,结果不仅使学生对教师越来越无所谓,越来越厌烦,而且连教师自己也会愈加的苦恼,步入自我抗拒的心理泥潭:不讲道理,难受;讲了道理,也是難受。可谓是进退两难,不进不退更是难。于是,教师必须要有宽容之心。因为,宽心是一种修养,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是塑造学生健康心理的有力保障。
3.5 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心理健康有问题学生的工作是长期而又复杂的。作为教师必须看清这一点,并坚信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即使我们的转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孩子也一定会在转化过程中有所进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孩子情绪常常不稳定,容易波动,他们的行为心理反复、反差较大。我们教育转化他们不能急于求成。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心理有问题的孩子,都不可能通过老师的一两次谈话,三五次的思想工作在三两周内改掉的,有些可能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有所长进。不能对这些学生短期内出现的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现象丧失信心,给他一定的时间,让他感觉到老师会长期持久地支持信任他。
3.6 对症下药,教而有方。对于心理有问题的同学,一定要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比如: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要和各科任老师配合开导他们,正面说服,思想转变了才有行动;非常认真但学习不进步的学生,从侧面了解和观察,发现这些学生只是对学习没有目标、学习方法不对,那就要鼓励他们,找同学帮助他们,并辅导学习的方法;有的学生对学习缺乏自觉性,对这样的学生必须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多督促,必要时还可给予批评;有些学生不是不努力,而是基础差或者接受能力差,对这样的学生应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与他们共同讨论促其奋进。
4 问题思索
如今,老师把这位同学的心理辅导健康了,明天怎么又会出现一个呢?就其原因是我们的德育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为了减少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学校还应对学生加大道德方面的教育。
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潜藏着复杂的社会成因。社会上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在给学生带来收获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烦恼。这个时候,学校要及时和家庭联手应对挑战和影响,解除学生的思想困惑。但学校教育已经和社会生活割裂开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很少,德育只是停留在课堂和校内活动上。故学校应该采取有效办法,利用班级、年级为单位,在开班会或升旗的时间,开展讨论,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传递正能量,因为学生需要正能量的支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努力、快乐、自信。
社会是复杂的,各种不同的信息都在对他们进行浸染。一些学生因缺乏分辨是非能力而走上违法之路。这再次提醒我们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从小学会分辨良莠的本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有,成长于信息时代的青少年,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德育的手段必须多样化。通过开展体育运动会、歌咏比赛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和团结力;通过向灾区和贫困山区学生的捐赠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此外,当下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整天深陷题海之中,学生没有时间去图书馆看书,也没有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分数。家庭教育也被学校升学率和分数裹挟着,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所以,要改变目前以分数和升学率为唯一标准的评估考核方式,使教育回归到它的本真,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问题生的心理垃圾转化为积极温暖的活力,自动开启心理健康之门,驱散心理阴影,让学生的人生走向精彩!
参考文献
1 孙平.学校德育的困境与出路.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5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
3 睢文龙,冯忠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教育学.高等学校文科
教材
4 张召永,傅维春.成功心理体验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及其运用.中学
政治教学参考,2012,12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