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007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读到这一句时,阳光不偏不倚地落下来,在睫毛上绽开一朵细碎的花,身前的木地板上有浓重的阴影覆过,静静地流淌成一条蜿蜒的河。
  眼前倏尔一片璀璨的金色,融在眼眶里如同万丈光华。静默的空间里蓦地展开一幅绝世好画:在水的一边,有身着素衣的女子,浅笑灼灼,身后一片蓝的阔的天;在水的另一边,有位满目痴情的男子,长身涉水而来,身后一片远的近的山水。
  诧然惊醒。若说“诗三百”中,我最喜的莫过于这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因着这一首古老的歌谣,成了离爱情最近的草,它没有玫瑰艳丽,却独有情致,是东方人爱情的见证。而那百年又百年的白露,在瞳仁深处开成两朵亭亭的莲花,落成一片霜,覆在我的瞳上。
  自《诗经》深处拔出凝重的视线,仿佛一梦千年,恍惚间就抵临了那片浅滩,有白鹭呢喃着飞过,三千白脚丫的芦苇在晨霜中依旧不语不言,熹微的晨光氤氲开来,涉水而过,伊人依旧遥遥。
  再回首,已是千年后的今天,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驻足在古老的方块字前,侧耳倾听,那每一个似乎含着眼泪的文字里都在隐隐约约地低吟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天气寒凉,白露已降,蒹葭枯黄,秋水已瘦。而思念成了心里的苇草,日夕不枯。
  蒹葭。我悄悄柔化了眉梢,把这两个字从唇中吐出,那清雅的韵像极了此刻天边那缕淡青色的霞,霜色打在芦苇的叶上,一只船儿安静地泊在水的中央。
  那蜿蜒千里的水啊,有男子为你轻轻吟唱;那流淌万世的河啊,有生命从这里酝酿。
  《诗经》如是。那些静的纯的,在彼岸开成一朵素雅的花,即便无法采撷,也一直存活于心。时光溯回,那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那有女同车颜如舜英,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苍苍的蒹葭。曾几何时,那些所谓的宫妃论都已不值一提,只余留这满目青色淡作河边垂柳,你侬我侬。
  如此,且泅过那蒹葭的万年苍茫,轻轻吻去那洁白的露霜,悄然起帘卷起款款而过的西风,竹椅上,满斟一杯暖意的夕阳,思绪悄然飞过在河之洲,乘着关关的鸟鸣,时光静止在那卷发黄了的《诗经》上,无语望西窗,天也蒼苍,地也苍苍,今生今世,谁还能蹚过这中华古老文化河流的第一章?
  蒹葭苍苍,有白露,为霜。
其他文献
思辨导引  在一定条件下,同一事物的发展呈现的是多面性多样性,有此必有彼, 但彼此发展毕竟有主有次。所谓“主次”,指的是事物发展在趋向、体量和价值比较上,呈现出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利好(优长)为主,即对个人或社会拥有的潜在的发展价值积极而美好面居多,即便有些小的弊端,也值得肯定;反之,潜在的弊害居多,则不值肯定。所谓主流性思辨,即通过观察事物发展各个面,思考辨析其利弊主次,倚重主流所在,做出评断
期刊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咚,咚,咚”,一阵猛烈的拍门声,瞬间将清兵卫从他的图画世界里拽了出来,随之而来的便是父亲那刺耳的吼叫:“喂!你在里面做什么?你这没用的东西,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时候了,难道要等到肚子里的饭消化了,才肯出来帮我锯那些可怜的木头吗?”屁股还没坐热的清兵卫脸色苍白,完全不像是刚吃过午饭的人,他不敢不听父亲的话,只得不情愿地将自己刚调好的颜料放下,起身准备
期刊
赏叶人  赏叶人指的是在秋季合适的时间,去探寻很多或大部分叶子已经变色的区域的人们。  “赏叶人”在英语中也可以称为leafer,是新英格兰地区的俚语,常指游客在秋天慢慢开车穿过美国东北部地区,透过车窗欣赏每年的叶色变换。  续说:  做一个赏叶人,漫步于山涧河流,不经意间,就会看到浓烈的红色、黄色和橙色的阵列。做一个赏叶人,去流连秋天最斑斓的景色。然后让景色穿过你的身体,成为你记忆和思维的一部分
期刊
亲爱的同学,无论你现在身处高一、高二,还是即将高考,对于这个已经来临的9月来说,都是既新鲜又紧张的。新的学业压力,新的老师同学,新的世界,一股脑袭来。可能你会有感慨:面对这个窗内的世界都已经手忙脚乱了,我的视线真的无法从校园生活中抽离出来。但是,我要说,看窗外不仅是一种必要,更是一种必须。  看了2017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大家应该心中有数:这个世界的存在本身,就是开放的。不去接受开放,认为窗外的世
期刊
栏目开场白  作永远是个性化的,每个人遇到的写作困惑或障碍也是不同的。困惑来自思考与探索,有困惑方有进步。我们开设这个栏目,旨在搜集同学们写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有针对性地为大家解除病灶。“问道”还含有寻路的意思,旨在通过这些书信,帮助你悟得写作的基本规律,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  特邀作文名师徐飞老师为大家“坐诊”。徐飞老师有丰富的作文教学经验,出版《从此爱上写作:高中写作三十讲》、“原点作文”丛书
期刊
申遗是个老话题了,不过,看到可可西里申遗成功,我还是心里震惊了一下。一方面,可可西里无须这样的认定,它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就是神圣而独特的。但另一方面,还是为此感到由衷地欣慰。  有人这样形容可可西里:“没有去过可可西里就不知道那里有多美。那里的天空特别蓝,那里的云朵特别低,那里有数不清的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驴,那里简直就是一幅画……地处地球第三极的可可西里孕育了高原独特的物种,记载着地球演变的历史
期刊
“哐啷哐啷”,木车的轮子一圈一圈地转,车速很慢,路途也依然遥远而艰辛。  先秦的思想者们便乘着这样缓慢的牛车,在通往各国的大道上往复奔走,在触手可及的时间的流逝中沉思,在清晰可见的车辙上播下理想的种子。  那时,心是跳动的;那时的车来车往,来得慢,去得也慢,但车子上澎湃燃烧的激情却从未熄灭。它在历史长河的彼岸熊熊燃烧,然而隔着激荡的川流,远远地,却只看得见一星半点的火光摇曳。  而今,木车、牛车、
期刊
【原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题意解读】  本作文题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材料从日常生活切入,日常生活为材料作文命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材料共三句話。第一句话,“生活中离不开车”,是生活
期刊
2017年第4期《读者》刊登了汤一介先生的《世界人》一文,说他的子女在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美国籍,孙辈则都在美国出生,作为毕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汤先生对“我的子孙都变成了美国人”从感情上“较难接受”,“深感遗憾”。但他的夫人、同为北大教授的乐黛云教授看法不同,认为他们的子孙“属于新人类,是世界人,没有什么国家观念,什么地方对他们发展有利,他们就在什么地方做出贡献”,这“有什么不好?”当
期刊
最近几年,国内又兴起了一股国学热。大师们高高在上指津,世人闻风而动,各类读经班和国学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就其内容而言,他们所弘扬的大多源自古代的礼仪人文经典,通过思想熏陶和精神洗礼,进而带领人们去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和大同社会;就其形式而言,其涵蓋了宣讲会、培训班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往往也颇富仪式感和庄严感。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关“国学”的活动还是很受追捧的。  然而,在这番“国学热”的背后,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