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了解龙泉驿区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结合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以及汽车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出龙泉驿区汽车产业所存在的问题及即将面临的汽车发展趋势,研究龙泉驿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关键词:成都汽车产业 龙泉汽车产业园 发展重点 趋势
一、龙泉驿区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成都市龙泉驿区汽车产业园随着各产业阶段发展而逐步形成,从2000年开始,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入驻。2006年,川汽集团、一汽客车入驻经开区,初步形成了围绕汽车生产制造,零部件配套的产业格局。2011年,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大型的汽车生产企业引入,龙泉驿区汽车产业初具规模,随着沃尔沃、大运汽车等企业先后进入,目前经开区已经形成年产百万台汽车生产基地,以汽车生产制造为核心,形成了基础设备制造、零部件生产制造、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集聚。目前,经开区汽车零部件企业可配套发动机、变速器、车桥、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近千个零部件,已入驻汽车零部件企业72余家,其中世界500强零部件企业14家,形成了较强的配套基础,可提供较完善的配套服务。
二、龙泉驿区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有机无芯”:空有整车制造,缺乏核心技术。龙泉驿区汽车产业目前仍是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从外地引进了大量的整车企业以及零部件企业,本土企业相对较少,尤其是零部件企业,而本地企业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因此其研发和设计相对落后。
2.“有造缺市”:制造环节发达,后市场服务落后。龙泉驿区汽车企业分布离散,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区内中低端产品占主要,产业高端化不足,汽车服务业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当地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要求。
3.“嵌而未合”:产业异军嵌入,融合带动不够。龙泉驿区整车组装已形成规模,但很多凝聚在汽车零配件上的核心技术、关键工艺、产品品牌等基本上都控制在省外公司手里,使龙泉驿该产业未来有空心化的风险。
4.“有量缺质”:产能产量较高,产品结构不优。龙泉驿区汽车品牌多属于中低档次,且占比重高,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数量少,龙泉驿区汽车零部件多集中于车身及附件,对于制动、传动等核心零部件少有涉及。
三、龙泉驿区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首先,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未来汽车将会逐步普及到各个家庭,因此汽车安全技术是未来社会关注的一大重点。其次,节能技术的重要性凸显。目前,我过石油资源情况并不容乐观,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进口,石油的巨大压力会促使汽车企业逐步探索节能技术,尤其是本土企业。最后,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提升,应用在汽车上的电子技术也会越来越广,其车联网、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将会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
四、龙泉驿区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重点
1.整车产品升级工程。从传统整车和新能源汽车两方面进一步做大龙泉驿区整车规模,同时引导企业发展高端产品。
1.1促进增资扩产。在整车方面,全力争取投放更多的新车型、新品种的投资项目。
1.2推进重组嫁接。鼓励现有汽车企业联合重组,积极支持本地规模较小的整车企业,与国家鼓励“四大四小”整车集团联姻,多与国外大企业合资合作,做大做强本地汽车产业。
1.3鼓励海外收购。积极支持本地企业收购国外优质整车企业或先进技术,打造专用车龙头产品。
1.4发展智能制造。学习借鉴德国工业4.0经验,在整车企业中发展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打造智慧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促进装备和产品与智能制造、信息化等技术融合,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汽车制造流程,提高汽车企业生产效率。
2.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围绕整车企业,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提升本地整零配套率,支撑汽车产业发展。
2.1扶持龙头。通过扶持区域现有的零部件优势企业,以之为核心,带动本地零部件企业集群发展。
2.2供应商升级。通过提升零部件企业自身能力,扶持目前的单一零部件制造商向分总成供应商、分总成供应商向系统集成供应商转变、三级供应商向二级供应商发展、二级供应商向一级供应商发展。最终实现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具有同步开发能力,建立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同步开发、技改、配套的联动协作。
2.3鼓励新产品研发。在汽车电子方面,支持科技企业产业化,推动汽车燃气系统及尾气后处理SCR系统等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进度。在车联网和大数据方面,积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重点扶持车联网和大数据领域的产品研发,促进车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现代物流、智能交通、汽车智能控制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3.高端产业引育工程。围绕汽车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大力引进发展汽车后市场产业和汽车新兴服务产业。
3.1发展汽车商贸产业。构建融整车贸易、零部件贸易等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平台整合优化本地零部件供应商,吸引周边供应商,实现网络营销。
3.2发展二手车业务。积极发展二手车鉴定、评估、整备、交易等整鏈服务。抓住二手车业务蓬勃发展的机遇,通过建立实体市场和网上交易中心,引进有实力投资者,建立二手车交易中心。
3.3发展汽车回收拆解。大力发展汽车拆解和循环经济产业,进一步拓展汽车产业循环经济,补充产业链缺失环节。
4.产业复合融合工程。围绕汽车主导产业,推进区域互动合作,促进产业复合融合发展。
4.1加强和周边地区的产业联动。利用成都已有的电子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利用资阳、新都、青白江等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大力支持本地配套。利用重庆已有的汽车产业基础,实现汽车零部件配套等资源共享、整车检测试验等技术公用。
4.2进行优势技术产业移植。利用四川省航天航空、新材料等产业已有的技术优势,进行技术移植,大力发展汽车新技术、汽车新材料、汽车新工艺等,带动汽车产业轻量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4.3依托本地资源发展汽车文化产业。以汽车体验创意为重点,发展汽车文化博览和旅游娱乐等汽车文化产业,大力开发汽车工业旅游,开发生产汽车旅游产品,开展汽车竞技运动或体验式运动,创新发展汽车旅游、餐饮、娱乐等文化产业。
五、龙泉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保障措施
1.坚持规划引领,实现区域统筹。全区范畴,围绕汽车产业的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研发设计、科技孵化、汽车物流、汽车文化创意博览、汽车运动、汽车电子商务、汽车金融保险、汽车租赁、汽车销售、汽车拆解和再制造,推动汽车全产业链条在区域空间内优化配置,向价值链高端拓展。
2.制定引进人才规划。设立人才基地管委会、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办公室、汽车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一些配套机构,以拓宽人才“入口”;针对目前高房价和创业难的情况,应落实专项资金,制定住房优惠、创业扶持和税收减免等政策,切实解决人才工作之外的后顾之忧。
3.构建创新创业基地。成立龙泉驿区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把各类优秀的汽车精英和人才资源优势聚集到龙泉驿区。同时,争取引进全球汽车精英组织秘书处、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工业协会等四大汽车行业组织,为海内外汽车精英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4.提升创新动力。推进官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强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合作,引进其特色特色优势学科、创新创业人才进入龙泉汽车城,实施学术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创新项目——创新企业等的新兴产业演化模式,孵化、产业化一批汽车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车联网、汽车电子商务等项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保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小云.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2013.
[2]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天府新区龙泉片区产城一体化调查与研究.[J].2013(5).
[3]熊阳.成都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发展策略研究.[D].2014.
关键词:成都汽车产业 龙泉汽车产业园 发展重点 趋势
一、龙泉驿区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成都市龙泉驿区汽车产业园随着各产业阶段发展而逐步形成,从2000年开始,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入驻。2006年,川汽集团、一汽客车入驻经开区,初步形成了围绕汽车生产制造,零部件配套的产业格局。2011年,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大型的汽车生产企业引入,龙泉驿区汽车产业初具规模,随着沃尔沃、大运汽车等企业先后进入,目前经开区已经形成年产百万台汽车生产基地,以汽车生产制造为核心,形成了基础设备制造、零部件生产制造、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集聚。目前,经开区汽车零部件企业可配套发动机、变速器、车桥、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近千个零部件,已入驻汽车零部件企业72余家,其中世界500强零部件企业14家,形成了较强的配套基础,可提供较完善的配套服务。
二、龙泉驿区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有机无芯”:空有整车制造,缺乏核心技术。龙泉驿区汽车产业目前仍是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从外地引进了大量的整车企业以及零部件企业,本土企业相对较少,尤其是零部件企业,而本地企业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因此其研发和设计相对落后。
2.“有造缺市”:制造环节发达,后市场服务落后。龙泉驿区汽车企业分布离散,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区内中低端产品占主要,产业高端化不足,汽车服务业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当地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要求。
3.“嵌而未合”:产业异军嵌入,融合带动不够。龙泉驿区整车组装已形成规模,但很多凝聚在汽车零配件上的核心技术、关键工艺、产品品牌等基本上都控制在省外公司手里,使龙泉驿该产业未来有空心化的风险。
4.“有量缺质”:产能产量较高,产品结构不优。龙泉驿区汽车品牌多属于中低档次,且占比重高,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数量少,龙泉驿区汽车零部件多集中于车身及附件,对于制动、传动等核心零部件少有涉及。
三、龙泉驿区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首先,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未来汽车将会逐步普及到各个家庭,因此汽车安全技术是未来社会关注的一大重点。其次,节能技术的重要性凸显。目前,我过石油资源情况并不容乐观,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进口,石油的巨大压力会促使汽车企业逐步探索节能技术,尤其是本土企业。最后,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提升,应用在汽车上的电子技术也会越来越广,其车联网、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将会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
四、龙泉驿区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重点
1.整车产品升级工程。从传统整车和新能源汽车两方面进一步做大龙泉驿区整车规模,同时引导企业发展高端产品。
1.1促进增资扩产。在整车方面,全力争取投放更多的新车型、新品种的投资项目。
1.2推进重组嫁接。鼓励现有汽车企业联合重组,积极支持本地规模较小的整车企业,与国家鼓励“四大四小”整车集团联姻,多与国外大企业合资合作,做大做强本地汽车产业。
1.3鼓励海外收购。积极支持本地企业收购国外优质整车企业或先进技术,打造专用车龙头产品。
1.4发展智能制造。学习借鉴德国工业4.0经验,在整车企业中发展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打造智慧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促进装备和产品与智能制造、信息化等技术融合,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汽车制造流程,提高汽车企业生产效率。
2.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围绕整车企业,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提升本地整零配套率,支撑汽车产业发展。
2.1扶持龙头。通过扶持区域现有的零部件优势企业,以之为核心,带动本地零部件企业集群发展。
2.2供应商升级。通过提升零部件企业自身能力,扶持目前的单一零部件制造商向分总成供应商、分总成供应商向系统集成供应商转变、三级供应商向二级供应商发展、二级供应商向一级供应商发展。最终实现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具有同步开发能力,建立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同步开发、技改、配套的联动协作。
2.3鼓励新产品研发。在汽车电子方面,支持科技企业产业化,推动汽车燃气系统及尾气后处理SCR系统等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进度。在车联网和大数据方面,积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重点扶持车联网和大数据领域的产品研发,促进车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现代物流、智能交通、汽车智能控制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3.高端产业引育工程。围绕汽车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大力引进发展汽车后市场产业和汽车新兴服务产业。
3.1发展汽车商贸产业。构建融整车贸易、零部件贸易等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平台整合优化本地零部件供应商,吸引周边供应商,实现网络营销。
3.2发展二手车业务。积极发展二手车鉴定、评估、整备、交易等整鏈服务。抓住二手车业务蓬勃发展的机遇,通过建立实体市场和网上交易中心,引进有实力投资者,建立二手车交易中心。
3.3发展汽车回收拆解。大力发展汽车拆解和循环经济产业,进一步拓展汽车产业循环经济,补充产业链缺失环节。
4.产业复合融合工程。围绕汽车主导产业,推进区域互动合作,促进产业复合融合发展。
4.1加强和周边地区的产业联动。利用成都已有的电子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利用资阳、新都、青白江等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大力支持本地配套。利用重庆已有的汽车产业基础,实现汽车零部件配套等资源共享、整车检测试验等技术公用。
4.2进行优势技术产业移植。利用四川省航天航空、新材料等产业已有的技术优势,进行技术移植,大力发展汽车新技术、汽车新材料、汽车新工艺等,带动汽车产业轻量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4.3依托本地资源发展汽车文化产业。以汽车体验创意为重点,发展汽车文化博览和旅游娱乐等汽车文化产业,大力开发汽车工业旅游,开发生产汽车旅游产品,开展汽车竞技运动或体验式运动,创新发展汽车旅游、餐饮、娱乐等文化产业。
五、龙泉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保障措施
1.坚持规划引领,实现区域统筹。全区范畴,围绕汽车产业的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研发设计、科技孵化、汽车物流、汽车文化创意博览、汽车运动、汽车电子商务、汽车金融保险、汽车租赁、汽车销售、汽车拆解和再制造,推动汽车全产业链条在区域空间内优化配置,向价值链高端拓展。
2.制定引进人才规划。设立人才基地管委会、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办公室、汽车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一些配套机构,以拓宽人才“入口”;针对目前高房价和创业难的情况,应落实专项资金,制定住房优惠、创业扶持和税收减免等政策,切实解决人才工作之外的后顾之忧。
3.构建创新创业基地。成立龙泉驿区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把各类优秀的汽车精英和人才资源优势聚集到龙泉驿区。同时,争取引进全球汽车精英组织秘书处、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工业协会等四大汽车行业组织,为海内外汽车精英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4.提升创新动力。推进官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强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合作,引进其特色特色优势学科、创新创业人才进入龙泉汽车城,实施学术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创新项目——创新企业等的新兴产业演化模式,孵化、产业化一批汽车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车联网、汽车电子商务等项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保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小云.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2013.
[2]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天府新区龙泉片区产城一体化调查与研究.[J].2013(5).
[3]熊阳.成都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发展策略研究.[D].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