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代的诗歌体制与诗歌文化

来源 :诗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u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认为,21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虽然就其精神和美学上的“历史突破”而言,比不上很多人所怀念的20世纪80年代,但还是以其独特的诗歌成就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它不仅是中国当代诗歌史,甚至也是整个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个相当独特的“诗歌时代”。
  以“诗歌时代”这样的说法来指称21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意味着后者明显有着相对的独特性、阶段性和历史完整性,有着诗歌史分期的意味。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21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它不仅有着自己的历史前提和社会背景,也有自己的诗歌史特征。就历史前提和社会背景而言,2001年的“911事件”引发了全球格局的历史性巨变,继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与紧张更加由此前的意识形态层面而被文化的层面所代替,文化与文明,似乎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包括很多诗人所迫切面对与突出考虑的问题。在中国内部,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的澳门回归、我国大陆与台湾之间于2008年基本实现的两岸“三通”,对于促进两岸三地的诗歌交流、共同营造汉语诗歌的诗歌文化与诗歌生态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要知道这些变化,并不仅仅简单地构成着我们诗歌实践的外在背景,而且从很多具体的方面,甚至是从深处与根部,影响着我们的诗歌。
  另一方面,从诗歌史自身的历史演变与发展逻辑来看,1999年4月的“盘峰论战”提出的很多重要问题,比如诗的本土传统与西方资源问题、知识分子精神与民间精神问题、诗的叙事性与口语化问题、个人写作问题等等,经过1999年和2000年近两年的拓展与深化,尤其是以王家新、孙文波所编选的《中国诗歌:90年代备忘录》和杨克主编的《1999中国新诗年鉴》《2000中国新诗年鉴》等汇集了论争中重要文章与文献的选本为标志,整体性地凸现在诗歌界面前,很难让我们忽视与回避。21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在对自身问题的关注与处理的意义上,实际上就展开于这样的背景。基本上从2001年开始,中国诗歌出现了转型,所有对诗学问题有所思考和有所自觉的诗人,都在上述背景中有所调整,他们的创作,也变得更加自觉和更加明确。所以说,无论是从外部性的历史语境,还是从自身的历史逻辑来看,似乎都是一种巧合,21世纪之初,恰好是中国诗歌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清晰节点。21世纪以来,我们的诗人和诗歌界的广大同道一起,共同开辟了一个新的“诗歌时代”。


  指出21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诗歌时代”,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在总体上对其把握与定位,要对它的总体特征有很明确的了解与认识。在此方面,曾经有论者以“常规化”的说法来予以概括,认为我们的诗歌目前正处在“常规化时代”。这位论者指出:“之所以这样定义,是相对于此前的非常规化时代而言,比如至‘文革’真正结束的前30年,由统一思想改造所贯穿的运动风暴;其后的第一个10年,以拨乱反正为主旨的思想解放大潮;截至上世纪末的第二个10年,无序竞争中的全民经商下海洪流。及至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始得步人的,则是历经剧烈的左右摇撼而渐趋明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社会,亦即与全球发展潮流相一致的常规化时代。常规化时代当然有它自己的问题,但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则是社会机制由大起大落的意识形态运动,转向恒常务实的经济发展;人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由强制性的大一统而转向多元。”在这样一种“常规化”的社会历史时期,“当下诗歌已在潜滋暗长中形成了自身新的格局。其基本特征是以往诗歌写作所依赖的轰轰烈烈的运动化、潮流化的模式已经风光不再,多元化写作中的诗人们依据各自的时代感受和艺术趣味,历史性地进入到了伏藏着深层艺术景观和精神景观的文本建设之中”。
  上述判断,与陈思和先生对于21世纪以来新世纪文学历史特征的概括基本一致。近几年来,陈思和教授提出中国新文学历史中存在着“先锋”与“常态”这样两种最基本的发展模式,我们目前所处身的文学时代,则应该属于“常态化”的时代。他认为,“这种常态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出现,经过一二十年的演变,新世纪文学真正完成了文学与生活的新关系,那就是在边缘立场上进行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所以,我们从现代文学史上看到的代际间的冲突、争论、更替等热闹场面,现在已经消失,作家们各就其位进行自己的创作,通过市场发表作品换取报酬,一切盘踞在文学之上的力量渐渐远离”。
  所以说,我们这个“诗歌时代”的“常规化”或“常态化”特征,不管是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历史变迁,还是在我们的诗歌史甚至是整个中国新文学历史发展的背景上,都已经得到很好的凸显。


  但是在另一方面,“常规化”与“常态化”,并不意味着我们“诗歌时代”的平庸与平常,实际上的情况反而是,21世纪以来中国诗歌在几乎是不作宣告地悄然转型为“常态化时代”的历史进程中,确实正如陈思和先生所说的,扎实地“在边缘立场上进行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多方面成就,对于这些成就的及时总结,于我们的诗歌发展,显然有着必要的意义。
  21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一项重要成就,就是在创生着一种独特的诗歌体制。一方面,以中国作家协会和各省、市、自治区的文联与作协为主干的官方文学体制,它们在诗歌界的影响仍然很巨大,各级作协与文联主办的文学刊物特别是像《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潮》《诗林》等老牌诗刊和《扬子江诗刊》《诗江南》等新创办的诗歌刊物,仍然是诗歌发表的重要阵地;以“鲁迅文学奖”中的“诗歌奖”为最高代表的诗歌评奖的“政府奖”体系,仍然会吸引较高的关注;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的诗歌界,还存在着一种“亚体制”。我一直认为,相应于官方主导的文学体制,当代中国文学中一直存在着“文学亚体制”。“文学亚体制”有自己的运作方式和体制结构,也有其多方面的形成原因和文学文化功能,其与官方性的文学体制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在我们的当代文学史上,“文学亚体制”最具历史传统和最为发达的方面,就是在诗歌界。“文化大革命”时期,流传和盛行于当时的“手抄本”和“文学沙龙”——典型的比如食指诗歌的传抄和活动于白洋淀/北京之间一些沙龙——就是这种亚体制的主要形式。及至后来,像《今天》《他们》《非非》等民间诗刊,更是开创了一种亚体制的重要传统,它们在后来不断发展与壮大,构成了我们文学史上最为独特和最具研究价值的亚体制方式。21世纪以来,网络的发达似乎“冲淡”了民间诗刊的影响力和价值,但是像《诗歌与人》《后天》《诗参考》《自行车》《剃须刀》《野外》等民间诗刊,仍然在很坚定地坚持与发展,其对中国新诗的重要贡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与评价。民间诗刊外,一些主要用于内部交流的“自印诗集”和大量民間性的诗歌网站——比如北京“汉语诗歌资料馆”所印的众多诗集和“诗生活”网站等等,同样也属于亚体制。相应于官方体制中的“政府奖”体系,亚体制也有着自己的“诗歌奖”,有影响的比如“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诗歌与人》诗人奖”“中坤诗歌奖”“海子诗歌奖”“昌耀诗歌奖”等,它们或者创设于上个世纪而今天仍在坚持,或者创设于新世纪,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诗歌趣味和诗学倡导,共同致力于中国诗歌的生态建设和健康发展。任何一个中国当代诗歌以至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者和关注者,如果忽略了上面一些亚体制因素以及它们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发挥的影响,很难称得上合格。   但是在21世纪以来,也出现了一种新的状况,那就是官方性的诗歌体制和亚体制在各自运作的同时,经常会走向合作与融合。如果我们单纯地从字面上来看,“亚体制”往往会意味着与“体制”的对抗与紧张,在我们的诗歌史上,比如在“文革”时期,亚体制也确实是对当时的精神反抗,但是在当下,亚体制和体制之间经常会在有些方面互相借重、互相合作,体制性的诗歌刊物经常会介绍民间诗刊,选发一些民间诗刊上的作品,有时甚至会以专栏、专题或专刊的方式突出后者;亚体制的诗歌奖,特别是他们的颁奖活动,也经常会充分“整合”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各级文联与作协以及政府文化部门的丰富资源。体制性的边界变得很模糊,以至于在诗歌界,近乎形成了一种类似于经济领域中“混合所有制”的“混合体制”。我们可以说,21世纪以来中国的诗歌实践,实际上已经在自觉不自觉和有意无意地探索与创生着一种新的诗歌体制,这样的实践相信经过进一步的努力,一定会探索出一种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诗歌,更有利于我们的文学与文化的体制创新。


  21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不仅在探索与创生着新的诗歌体制,也在创生着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的诗歌文化。中华民族一直具有深厚悠久的诗歌文化传统,从古代的乐府采诗、以诗取仕,和文人间的结社、雅集与唱酬应答、诗酒风流,到现代时期的朗诵运动等等,都是诗歌文化的不同表现。21世纪中国的诗歌文化,除了我们在前面所说的诗歌体制与亚体制意义上的制度文化,还有其他丰富的表现。
  21世纪以来,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地方都在举办形形色色的诗歌活动,最为典型的,就是各种“诗歌节”的举办,这些“诗歌节”名目繁多,动机不一,操办者也构成复杂,往往由“主办”“联合主办”“协办”“承办”和“媒体支持”等很多方面“整合”而成。“诗歌”而成“庆典”,而成“节”,是其不同于小说和散文等其他文学艺术门类的独特“待遇”与独特荣光,虽然它也会引发或伴生着一些应景性的诗歌写作和诗人们的奔走与浮躁等问题,但是它对整个社会诗歌氛围的形成、诗歌文化生态的营建,对诗歌交流的促进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我个人对“诗歌节”的参与中,印象最深也最为看重的,是其中的“诗歌朗诵”和“诗歌研讨”环节。很多诗人不远千里、鞍马劳顿地去参加一个诗歌節,往往就是为了一两首诗的朗诵。我们这个时代,这种似乎让人有点不可思议的行为与现象,实际上更让我们感觉到诗的珍贵。在那样一个仪式性的场合,诗人之间因为诗、因为语言、因为诗与语言与我们的灵魂与世界之间千变万化难以穷究而又无比迷人的可能而深深认同。诗歌与声音,与我们的肉声,它们之间源于原初的内在同一,也在那样的场合被我们深深领会和再一次分享。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哪怕语言不通,一些国际性的诗歌节中诗人们仍然热衷于一场又一场的诗歌朗诵。很多时候,仅仅是以声音,诗人们就能找到自己的同志,自己的知音。至于“诗歌研讨”,很多诗歌节并不安排,而安排了这一环节的诗歌活动中,名目也不统一,有的叫“论坛”,有的则就叫“研讨会”。在我看来,“诗歌研讨”之有无,特别是其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所取得的成效,应该是衡量一个诗歌活动的内在品质和文化含量的重要方面。
  在可以称之为诗歌的“节庆文化”之外,包括印刷文化和网络文化在内的媒介文化,同样也是21世纪以来值得关注的诗歌文化现象。就诗歌的印刷文化而言,虽然我们的出版制度特别是其中的书号制度加大了出书的成本,置难以盈利的诗集出版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但由于不少出版人对诗歌的热爱与责任.加之一些社会力量的支持和一些诗人自身经济状况的允许,21世纪以来的诗集出版无论是种类与数量,还是在装帧设计方面,都要远比此前的上世纪90年代繁多与优秀。长江文艺出版社和江苏文艺出版社在诗集的出版方面投入较多,建立了相应的品牌诗歌文化中的选本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诗歌文化传统,21世纪以来也较为发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春风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和漓江出版社,一直坚持不懈地出版诗歌年选,各自拥有着已成品牌的谭五昌、张清华、李少君、王光明、杨克和宗仁发等人的年度选本。《诗刊》《诗歌月刊》《星星》和《诗选刊》等诗歌刊物,从2001年开始,先后分身扩容,开办各自的“下半月版”,《星星》诗刊还专门开辟了“理论批评”版和“散文诗”版,扩大为实际上的“旬刊”;与这些官方诗刊相比,民间力量也不示弱,在很多企业家的赞助下,《新诗评论》《当代国际诗坛》《中国诗歌》《诗建设》《读诗》《译诗》《飞地》和《诗国际》等诗歌研究与批评、诗歌翻译、诗歌创作类刊物也应运而生,它们往往定位高端,趣味纯正,具有很好的诗歌品质和学术品质。
  21世纪以来,网络文化的兴盛使我们的诗歌文化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景观。诗歌网站、虚拟性的诗歌社区与网络论坛、个人博客、微博、微信和电子刊物等等,极大地改观了我们的诗歌文化生态,诗歌写作和诗的发表、诗歌信息和诗学观点的表达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传统纸媒所必然具有的发表门槛及发表周期与容量方面的限制一下子被冲破的同时,以一些诗歌网站的虚拟论坛为阵地,形形色色的诗歌论争此起彼伏,仿佛一扇巨大的闸门被轰然打开,洪水滔滔,泥沙俱下,出现了很多“粗鄙”“即兴”和“口水化”的、基本没有艺术难度的“无难度的亚文学写作”。在网络论坛中,还曾出现过很多情绪性的越过了基本的文明底线的宣泄与哄闹,甚至一度还引发过诸如“梨花体事件”和“羊羔体事件”之类的网络狂欢。但这一切,我以为都不过是我们诗歌文化转型中的暂时性问题,我们也很欣慰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推衍和我们对网络媒介的逐步适应,这些负面性的问题正趋消失,一种更加清明、健康和更加理性有序的网络文化生态已经出现,比如“诗生活”网站,已经赢得了诗歌界的广泛信任。


  每一代人都会有一代人的命运,形成具有代际特征的精神文化性格。从代际文化的角度来看,21世纪以来,中国诗歌几代同堂,老一辈诗人如“中国新诗派”的郑敏、唐湜,“七月派”的牛汉、绿原、彭燕郊和“右派诗人”白桦、公刘、孙静轩、邵燕祥、郑玲等人,和身处台湾或客居海外的余光中、杨牧、洛夫、郑愁予、痖弦、张默等一起,不仅诗心不减当年,仍然坚持写作,奉献出很多晚年期的杰作,还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诗与诗学有着更加透彻、更加深邃和玄远的思考。前“朦胧诗”“朦胧诗”一代和后来的许多“第三代诗人”,如陈建华、黄翔、北岛、多多、林莽、食指、杨炼、王家新、王小妮、欧阳江河、翟永明、西川、黄灿然、柏桦、陈东东、周伦佑、于坚、孙文波、肖开愚、韩东和臧棣等诗人,虽然在目前的诗歌史编纂中已入正典,但仍然在诗歌创作、诗歌翻译、诗学研究和诗歌理论批评等诸多方面多向探索,体现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高度。21世纪以来十多年的诗歌历史,涌现出了很多相当优秀的诗人,他们的写作,或者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或者开始于本世纪,他们的年龄,有的是60后,有的则是70后与80后,他们中的最杰出者,实际上已具有经典性的品质。
  与整个文学界一样,21世纪以来,诗歌界也经常会以代际文化的方式来划分和把握诗歌潮流与诗歌格局,因此,“80后诗人”“70后诗人”和“60年代生诗人”等等,就先后被用来作简单化的命名或自我命名,各自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但我个人认为,这些命名,由于很难明确地指称或概括出有关写作的精神实质与诗学品格,对于它们的命名对象与社会历史和诗歌史间的内在关联实际上也无从揭示,所以在最后,它们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置身于历史、扎根于历史,命名便显得空洞与无效,带有很强的“强扭感”与人为色彩。与此不同,像“下半身写作”“打工诗歌”和“草根写作”等之类的命名,不管我们对它们作怎样的评价,精神、美学和文化方面有所确指——哪怕是一种破坏性的精神和破坏性的美学——却都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只是在我们这个“常态化”的诗歌时代,这些命名和它们所指称的写作,已经不再可能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会凭一股潮流——或者一位诗人,会借助和裹挟于一股潮流——而荣登史册,纳入正典。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21世纪以来的诗歌界,虽然不无很多打造流派的努力与尝试,有的还不惜投入巨大资金,调动许多社会资源,最后却总难奏效。所以说,专注于“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便不仅是整个诗歌界,也是每一个具体的诗人最应作出的明智选择。只有一个又一个卓越的诗人、卓越的个体,才会在中国以至于在整个世界的诗歌史上真正确立属于我们自己的诗歌时代。
其他文献
再來跑一趟野马  我们在平原上走着  地里的庄稼填平了我心中的沟壑  或者,是那些没人攀摘的柿子林  榆钱树下,老人的手翻捡着棉花  棉花一朵白过一朵  凌晨四点,就听见打井水的声音  我害怕这样清醒的衰老  即使是在平原,也不愿度过  一望无垠的、坦白的一生  花生地连着玉米地,废弃的砖窑布满青苔  四季总是从头教诲我  我却渴望秋天,压低的枝条灌满心房  我的心,曾在深涧跌宕  平原喂养它,如
期刊
时间,掉落的声音  昨夜  我听到月光掉在茶杯里  思乡的阴影,在银色的涟漪里  呈九十五度半的叫喊  今晨  我看到阳光掉在露珠里  嫩绿色水雾  在热带雨林的速写中  嗞嗞地响  时间,很简单  一不小心就能听到掉落的声音  砸碎在生命的路上时间的轮子  转动光阴的年轮  想起小时候的轴轮车  比木轮车快了很多  那时候  没有想到时间快了几许  只知道快乐增加了多少让生活越来越简单  让生活
期刊
过龙栖湖  仿佛是一次迁徙,经过了黄河的辽阔  在早已安排好的秩序中  疾驰如风——  被一湖碧波的明澈照亮,被光焰吸引  被柔软的芦笛、蒲草  牵住了心魂。绿——  绿得清澈,绿得迷茫,绿得恍惚  盐垛斗虎、短穗花鼓  还有那些同行的人,都撤回到了远去的梦中  这里只有我,辗转流连  头顶的天空,蓝得如深渊  “我曾来过这里,深深迷醉过、眷恋过”黄河在龙居  黄河在龙居,拐了90度的弯  改变了
期刊
冬天不恋爱  冬天不恋爱  我要上山去打鸟  鸟坐在树上睡了  我坐在悬崖上难以入眠  这样的时刻一生中不会很多  我朝天连放两枪  像鸟一样大笑  鸟一只只从我的肩上走过  我不忍心伤害他们  他们也许知道我付出多大的代价  才在空寂的山中  既不恋爱  又纯粹地盘腿而坐  让雪落满一身水电站  回乡的路上,水电站不断抽我体内的流水。  我昏昏沉沉,  车过长沙,我猛地惊醒  好像我被电击了。 
期刊
何言宏是一位活跃于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中的批评家,他稳健扎实又犀利敏锐的批评风格、坚定执着的精神立场和思想原则,与他对很多文学作品、文坛大家和文学现象的精深见地深得学界的关注与好评。在他的批评世界中,诗歌批评或许只能是他的“业余爱好”,但是这“业余”的声音成为了众声喧哗的诗歌界一分独特的精神引领。他的诗歌批评不仅表达了他一以贯之的批评立场和对诗歌现象的冷静审视,其所带来的对精神细节的质询和对精神深度
期刊
朝圣者  一定是这个清晨,一定是玉簪花铺开白色的香阵,他们才会怀抱太阳一同诞生。  一定是无数条道路一起铺开,露水点亮沿途的草尖,温和的阳光作为他们的指引,他们才能找到要走的那条朝圣之路。  每一条道路,都有可能遇到菩提,他们一定是从不同的崎岖道路上采撷了无数善因,才有了河边的青柳低垂、水草的香气蔓延,奔驰千年的时光马匹停驻于净水流深的河畔,与心仪已久的真善美执手相认。  一定还有些别的原因不可问
期刊
在一个大湖边  你把胸膛尽可能地靠近大湖  如果大湖允许  你想让它做你的胸膛  天堂的泪水属于你了  地狱的泪水也属于你了  你变得越来越开阔,越来越深邃  即使这样,你仍然不是大海  大海的胸膛里  装了全世界的苦  你用闪电的眼睛  看见了自己的卑微、寡淡  和狭隘在行走中  在爬动、行走、奔跑、骑马、骑驴  坐轿、坐车、坐飞机……  各种人类移动方式中  你赞美的是行走  和流浪者、农夫、
期刊
隐藏的生活  车窗外不着边际的湿雾  如何将它拆分  内在的痛在更真实的记忆  更清新的玫瑰花生活的地方,向外扩张  它是自觉的  那里生发出来语言,生活的经验  那些优雅,被孤立出来  呆板的脸加剧了除植物之外的空无一人  化身在白日梦  像磐石样无法蠕动  在现实之中,车辆是孤岛是不动的  从梦境伸出笑脸——是一封情书  面孔,如同那封信字迹模糊  有些东西会永远存在  高楼向水中坠落  海浪
期刊
村庄  转弯处,被一条土路拦腰抱住,  月亮,影子的布道者,  一枚江南印章,失足到河里——  风卷起变形的声音,  鸟,风的孩子,回到夜晚的乡村。  蛙鸣藏得深,像极了归宿,  心中磨了多年的刀应声放下。  ——睡眠的沉香荡,  萤火虫,带着人性一闪。黎明村  在老家,熟悉的老人越来越少,  而记忆中的黎明村,只剩下几个地名——  沙家木桥,独圩,荡浜。  老宅被征迁,桑地没了,  竹林,炊烟,
期刊
夜火  在巨大的黑夜中摇曳  既不能穿透又不能覆没  刚逃脱重压 又退进阴影  被黑夜融化又融化着黑夜  在襁褓中沉沦又在夜气中骚动  无声,却有痕  无影,却有魂  用热辣辣之舌  舔破層层玄纸  如花逐水。冬寒凋萎  只剩一个白色轮廓  光圈扩散。一棵树站起  一朵花绽放  一片草返青  在最高处与最低点  回忆昨夜的闪电  怎样撕裂记忆之幕  守望今朝的雷声  何时爆亮万众的目光秘密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