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对《搭配》一文进行了教学设计。从设计方案来看,结构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效果
1 课题
搭配(三年级上册数学书112页)。
2 教学任务分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九章数学广角的第1节课,它是对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延续。这节课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这节课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由2种上装搭配3种下装的着装问题,让学生经历水平数学化的过程;通过连一连,算一算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让学生经历由“物体”到“符号”(图形),再由“符号”(图形)抽象到“数”的垂直数学化的过程。
3 学情分析
我校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求知欲强,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二年级时已初步接触过排列组合知识,练习中也搭配过衣服(两件上衣和两件下衣),他们对排列与组合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进行较简单的搭配,但是缺乏有序的思考,无法进行有序的搭配。面对搭配问题,学生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他们究竟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这是教师在课前思考的问题。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着重以引导学生真正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参与全程。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计算等方式,找出简单的组合数。
4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观察、猜测、画图、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至少能用连线、图示、计算中的两个方法来出求出组合数,能用三种方法求组合数的占全班的80%。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事物组合数规律的过程中,了解有序思想和“符号化”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简单事物的组合数(乘法)规律。
5 教学准备
衣服、裤子图片,课件。
6 教学过程
6.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6.1.1 情境:起床之后,上学之前。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早上起床第一件事要干什么?
师:对,在洗漱完后,孩子们要记得吃早餐,然后才能背上小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如何选择衣服、早餐和上学的路线,这个过程当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太多了。第一个问题出现了!看,小红的衣柜里有2件上衣和3件下装,请同学们设计一下,这些衣服可以怎样搭配?
(2)学生回答。
6.1.2 揭题
2件上衣和3件下装有这么多搭配的方法,看来衣服搭配里有很大的学问。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搭配”。(板书课题:搭配)
6.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6.2.1 猜测
如果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搭配成一套衣服,请同学们猜猜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6.2.2 操作探究
(1)谈话导入,说明要求。
(2)同桌合作,动手操作。
同桌合作摆,教师巡视了解。5分钟以后,让学生停下来。
6.2.3 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搭配的过程,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倾听,引导学生开展反思、评价,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
(1)对比(无序与有序搭配的对比),引导学生有序展示、交流、搭配。
讨论:刚才按顺序同学们选定一件上装分别搭配三件下装,还可以怎样搭配?指一名学生上讲台搭配。
(2)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交流,给你什么启发?指名多个学生回答。
师:一开始就用了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好样的)
师:太厉害了,把掌声送给他!
6.2.4 教学“连线表示搭配”
(1)教师提问:谁有办法记录刚才的六种搭配方法?
(2)多指名学生说。(连线)
(3)师:他们都说“连线”,你们同意吗?(教师板书:连线)怎样连呢?请同学们在题卡上试一试。
(4)指名一学生上黑板连线:
一件上裝搭配3件下装,有2个3种
6.2.5 脱离实物,抽象提升。
(1)师:请同学们把衣服图片装进信封。现在没有了图片还能表示刚才的搭配方法吗?
教师紧接着问: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了解。
(2)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自创图,学生指自己的图讲解。
师:这幅图用图形表示,简明易懂!让人一看就清楚他的搭配方法,这就是我们画简图的目的!(板书:画简图)
(3)展示教师简图
师:想看看老师是怎样表示的吗?请看大屏幕!(教师课件出示)你们喜欢老师的表示方法吗?希望你们学会!
6.2.6 总结算法
(1)教师导言:借助图我们早就清楚地看出了2件上装、3件下装一共有六种搭配方法,能列式计算吗?怎样列式?
(2)借助黑板上的图汇报算法
指名学生说算式,你是怎么想的?(板书:计算)
(3)强化方法
现在老师增加一件上装(贴出图片),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再增加1件呢?
師:现在不看图,你会算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快速反应
师:看来你们好像发现什么小诀窍!谁能告诉老师?
6.2.7 归纳: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有顺序、有条理地搭配。
6.2.8 拓展延伸
(1)师:新的挑战来了。现在小红想戴帽子,可是她有2顶帽子,如果一顶帽子、一件上装加一件下装为一套,可以怎样搭配,有多少种方法呢?小组合作,使用连线、图示、计算的方法来试一试,四人分工合作。
(2)指名展示:三种方法各找一个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的思路,然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总结算法:大家发现计算规律了吗?谁来说一说?指名多个学生说。
6.3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6.3.1 吃早餐
(1)出示题目
师:小红穿好了衣服,现在该吃早餐了。我们来搭配早餐,请看大屏幕!(出示书上115页的第一题。)
(2)说要求
自己用连线、图示、计算中的任一种方法完成这一题,独立完成后四人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3)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教师巡视,全面了解活动情况,及时捕捉资源。
(4)指名交流
每种方法找一、二名学生交流。
(5)小结:哪种方法最简单?
6.3.2 路线搭配
(1)出示题目
师:吃完了早餐,小红该上学了,如何选择上学路线呢?看大屏幕!(出示根据书115页第二题改编的题目)
(2)说要求:你们能用计算的方法直接得出答案吗?
6.4 课堂小结,提炼知识。
(1)交流:本节课你学习到什么新的方法?
(2)小结:有序地做事、有序的思考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很重要。
(3)作业:完成112页做一做,115页第2题
7 板书设计
有序 有条理 搭配
连线 画简图 计算
(贴图片并连线)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省昆明市 650500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对《搭配》一文进行了教学设计。从设计方案来看,结构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效果
1 课题
搭配(三年级上册数学书112页)。
2 教学任务分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九章数学广角的第1节课,它是对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延续。这节课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这节课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由2种上装搭配3种下装的着装问题,让学生经历水平数学化的过程;通过连一连,算一算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让学生经历由“物体”到“符号”(图形),再由“符号”(图形)抽象到“数”的垂直数学化的过程。
3 学情分析
我校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求知欲强,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二年级时已初步接触过排列组合知识,练习中也搭配过衣服(两件上衣和两件下衣),他们对排列与组合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进行较简单的搭配,但是缺乏有序的思考,无法进行有序的搭配。面对搭配问题,学生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他们究竟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这是教师在课前思考的问题。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着重以引导学生真正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参与全程。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计算等方式,找出简单的组合数。
4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观察、猜测、画图、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至少能用连线、图示、计算中的两个方法来出求出组合数,能用三种方法求组合数的占全班的80%。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事物组合数规律的过程中,了解有序思想和“符号化”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简单事物的组合数(乘法)规律。
5 教学准备
衣服、裤子图片,课件。
6 教学过程
6.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6.1.1 情境:起床之后,上学之前。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早上起床第一件事要干什么?
师:对,在洗漱完后,孩子们要记得吃早餐,然后才能背上小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如何选择衣服、早餐和上学的路线,这个过程当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太多了。第一个问题出现了!看,小红的衣柜里有2件上衣和3件下装,请同学们设计一下,这些衣服可以怎样搭配?
(2)学生回答。
6.1.2 揭题
2件上衣和3件下装有这么多搭配的方法,看来衣服搭配里有很大的学问。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搭配”。(板书课题:搭配)
6.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6.2.1 猜测
如果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搭配成一套衣服,请同学们猜猜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6.2.2 操作探究
(1)谈话导入,说明要求。
(2)同桌合作,动手操作。
同桌合作摆,教师巡视了解。5分钟以后,让学生停下来。
6.2.3 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搭配的过程,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倾听,引导学生开展反思、评价,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
(1)对比(无序与有序搭配的对比),引导学生有序展示、交流、搭配。
讨论:刚才按顺序同学们选定一件上装分别搭配三件下装,还可以怎样搭配?指一名学生上讲台搭配。
(2)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交流,给你什么启发?指名多个学生回答。
师:一开始就用了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好样的)
师:太厉害了,把掌声送给他!
6.2.4 教学“连线表示搭配”
(1)教师提问:谁有办法记录刚才的六种搭配方法?
(2)多指名学生说。(连线)
(3)师:他们都说“连线”,你们同意吗?(教师板书:连线)怎样连呢?请同学们在题卡上试一试。
(4)指名一学生上黑板连线:
一件上裝搭配3件下装,有2个3种
6.2.5 脱离实物,抽象提升。
(1)师:请同学们把衣服图片装进信封。现在没有了图片还能表示刚才的搭配方法吗?
教师紧接着问: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了解。
(2)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自创图,学生指自己的图讲解。
师:这幅图用图形表示,简明易懂!让人一看就清楚他的搭配方法,这就是我们画简图的目的!(板书:画简图)
(3)展示教师简图
师:想看看老师是怎样表示的吗?请看大屏幕!(教师课件出示)你们喜欢老师的表示方法吗?希望你们学会!
6.2.6 总结算法
(1)教师导言:借助图我们早就清楚地看出了2件上装、3件下装一共有六种搭配方法,能列式计算吗?怎样列式?
(2)借助黑板上的图汇报算法
指名学生说算式,你是怎么想的?(板书:计算)
(3)强化方法
现在老师增加一件上装(贴出图片),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再增加1件呢?
師:现在不看图,你会算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快速反应
师:看来你们好像发现什么小诀窍!谁能告诉老师?
6.2.7 归纳: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有顺序、有条理地搭配。
6.2.8 拓展延伸
(1)师:新的挑战来了。现在小红想戴帽子,可是她有2顶帽子,如果一顶帽子、一件上装加一件下装为一套,可以怎样搭配,有多少种方法呢?小组合作,使用连线、图示、计算的方法来试一试,四人分工合作。
(2)指名展示:三种方法各找一个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的思路,然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总结算法:大家发现计算规律了吗?谁来说一说?指名多个学生说。
6.3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6.3.1 吃早餐
(1)出示题目
师:小红穿好了衣服,现在该吃早餐了。我们来搭配早餐,请看大屏幕!(出示书上115页的第一题。)
(2)说要求
自己用连线、图示、计算中的任一种方法完成这一题,独立完成后四人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3)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教师巡视,全面了解活动情况,及时捕捉资源。
(4)指名交流
每种方法找一、二名学生交流。
(5)小结:哪种方法最简单?
6.3.2 路线搭配
(1)出示题目
师:吃完了早餐,小红该上学了,如何选择上学路线呢?看大屏幕!(出示根据书115页第二题改编的题目)
(2)说要求:你们能用计算的方法直接得出答案吗?
6.4 课堂小结,提炼知识。
(1)交流:本节课你学习到什么新的方法?
(2)小结:有序地做事、有序的思考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很重要。
(3)作业:完成112页做一做,115页第2题
7 板书设计
有序 有条理 搭配
连线 画简图 计算
(贴图片并连线)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省昆明市 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