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类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制约了专业的发展。文章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一所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对该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旨在了解中医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并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确定了专业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为该类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性信息和建议。
关键词:中医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医院校英语专业中医英语课程模块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内一些中医院校相继开设了英语专业,并具备了一定规模。其中,课程设置是英语专业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教育方针的贯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改进都必须以课程体系为载体才能得到实现。(刘毅,2000)本文将在调查中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对现有课程设置的评价、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讨论了中医类院校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如何体现其特点,通过课程设置改革来实现《大纲》所要求的培养目标。
二、研究设计
(一)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湖北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08级108名学生以及英语教师。2008级学生目前已经结束所有在校课程,对我校英语专业所有的课程设置情况比较熟悉,能够对课程设置情况做出总体评价;他们有实习求职经历,能够比较客观准确的对社会和市场对中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有哪些具体要求做出判断,因此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对英语专业教研室教师的访谈和意见仅作为本文的参考性信息。
(二)调查工具: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与访谈形式。问卷是本次调查数据的主要参考数值。在问卷设计之前,本课题组成员比较了多所中医类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方案,并针对我系目前课程设置的现状,经过讨论、修改,综合设计了调查问卷。
(三)调查内容: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一、针对目前我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作出具体评价;二、经过四年系统的在校课程学习,学生对自己语言水平的各项具体评价;三、通过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合理调整我系课程设置,以适应现在的市场需要。
对学生的访谈主要是针对一些反映非常集中的问卷问题,请学生作出更加详尽的解释说明,以揭示数据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实质。
针对任课教师的访谈是希望任课教师就课程教学中所反映出的课程设置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把学生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综合,希望对今后的课程设置改革有所帮助。本文中,教师访谈意见仅作为参考性意见。
(四)问卷调查实施过程:本次问卷调查于2011年4月17日完成。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108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为104份。从抽查的问卷来看,学生们能够比较真实客观地作出选择。
三、调查结果
(一)课程设置与专业定位评价
1.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评价:题1-5分别调查了学生对目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8%的学生对目前的课程体系不大满意,认为课程设置从总体上看不大合理。但学生普遍认同目前我系在各个学期课时量分布方面的安排,即课时量从高到低为2-1-3-4。同时,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课时偏多。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课程种类较多,但重点不够突出,英语类课程与医学类课程比例不合理。我们注意到,有70%以上的学生认为“英语专业+第二专业”的双学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他们的需要。原因是多数学生认为把外语与另一专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更能体现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对外语类人才的实际需求。
2.课程设置评价与需求:问卷题6-9主要调查学生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和需求。调查反映出学生认为收获最大的课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口语、综英和文学,分别属于专业技能课和专业知识课程模块。该结果与学生对希望增加与减少的课程类别基本吻合。有近半数的学生希望增加专业技能课的学时数量,这一结果表明学生认为该类课程能够比较显著地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有切实的收获感。同时也反映出中医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语言技能方面渴望进一步提高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有69%左右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中医药类的课程,而建议增设经贸类、商务营销类及口译、笔译类课程。
表1 希望减少学时数量的课程
专业技能课 专业知识课 中医药类课 小语种
比例(%) 7.69 13.46 69.23 9.61
该结果首先肯定了英语专业学生自身有开设相关专业知识类课程的需求,但目前开设的中医类课程显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而未开设的经贸类、商务类课程却更受学生欢迎。学生积极要求开设经贸类课程的主要原因是受就业市场导向所致,在求职过程中,大多单位希望外语类学生具备商贸知识背景。而中医类课程一方面由于在就业过程中需求不多,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没有医学基础,学习起来相当吃力,所以学生对此类课程缺乏学习的热情。
(二)英语语言能力评价
该部分调查通过学生在结束学业时对自己的英语语言水平和各项语言技能的评价来考察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比较有信心,认为达到了合格水平,但也有4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外语综合能力还有欠缺,表明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外语水平还有相当的改善和提高空间。分别有33%和56%的学生认为经过四年系统的语言学习,自己的英语语言水平有显著或一定的进步。这两项调查也从侧面反映出以下两个问题:
1.我校英语专业在招生头几年的生源方面的一个特点是学生英语语言水平普遍不高,基础弱、底子薄,这与我们对学生高考英语成绩的统计结果完全吻合。2.我校英语專业这些年一直沿用的课程体系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加强技能训练的客观要求,并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帮助。这一点也从我校近几年专业四级成绩和通过率得以印证。 通过调查学生对自己最薄弱和最具优势的语言技能的评价,我们发现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被认为是最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口语表达技能十分欠缺。相对来说,学生在写作技能方面稍具优势。这一结果也与各类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所反映的技能水平基本吻合。
(三)社会需求分析
此部分从社会需求角度来考察该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数据上看,学生毕业求职的选择比较分散,职业覆盖面比较广,选择最多的是私营企业和外位,主要从事外贸、翻译类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学生把医药行业作为求职。这与我们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就業方向背道而驰。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
(1) 学生对于自己所学医药类课程感到不够系统,不具备竞争力,学生缺乏信心。
(2) 医药行业更加注重学生对医药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该能力学生在学习医药课程过程中鲜少得到有效锻炼。
(3) 市场上医药行业的结构不合理,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
调查英语专业知识与中医药背景在求职中各自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多数单位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近半数学生认为中医药知识对他们的求职有一定帮助。经过进一步询问我们得知,在求职中会遇到医药相关行业单位,中医药方面的基础知识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就业优势。
之后我们调查了市场对英语类人才的具体要求和能力需求。表2显示,在就业市场上,受欢迎的英语类人才分别为“英语+其他方向”或“其他专业+英语方向”。这也也进一步说明英语类人才要坚持走复合型人才的发展道路。即高校外语专业在打好外语基本功的同时,加大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传授量,使培养的人才既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又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戴炜栋,2007)
表2工作单位更需要哪种英语人才类型
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其他方向 其他专业+英语方向 双学位
比例(%) 11.54 36.54 32.69 19.23
这部分调查还发现,工作单位重视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工作能力。专业八级证书作为对英语水平的最常用的评判标准已经被各用人单位广泛认可。最被用人单位重视的专业技能是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听、说等英语交际能力上。这一结果与我们前面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一致,能够解释为什么听说技能是学生最希望得到提高的语言技能。
四、讨论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归纳出以下3点发现:
(一)中医类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必须拓宽培养方向,使之更加合理。
这次调查发现,目前英语专业(中医药方向)的学生愿意从事中医类工作的人数很少。一方面说明以前我们的培养方向和定位不够合理,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中医院校的特点调整培养方向,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
(二)目前的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从客观上看,绝大多数同学通过四年的学习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对他们外语水平的提高有明显的帮助,对就业有一定的帮助。这说明我系一直沿用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在客观上满足了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提高他们专业水平和英语语言能力的需要。
尽管如此,更多的学生对当前的课程设置却持否定态度。这说明,从主观上看,大部分学生和任课教师都认为目前的课程体系比较滞后,不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现有的课程体系虽然课程种类繁多,但重点不够突出。虽然有方向特色,但英语专业课程与中医药方向课程结合不紧密,实践性不强,且比例不合理。这一发现为我们今后课程体系改革指明方向,也说明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三)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明确,即要体现英语专业特点、中医药特色和复合型要求。
1.体现英语专业特点就是要突出英语作为专业的优势。从问卷结果看,学生们大都迫切希望增加英语专业课时数量,加强英语专业课程力度。因此,我们要保留培养英语语言技能、基础知识和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课程。加大专业知识课程、专业文化课程的力度,并把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结合起来。
2.体现中医药特色就是课程设置应当能够使学生获得将来从事中医药英语交流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在我们现有的课程体系中,中医药类课程本身选择不够合理,不符合市场具体需求。中医类课程与英语专业课程应该如何更加合理地结合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同时,在两类课程融会贯通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突出矛盾未能解决,如教材、师资等问题也需要考虑在内。
3.体现复合型要求是指除了设置英语专业和中医药方向的课程外,还要设置相关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并能够应用相关领域的知识为专业和方向所服务。有选择地开设贸易类、营销类、商务类课程。
五、结论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从课程设置评价、英语语言能力评价和社会需求分析三个方面调查了中医类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学生对课程体系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了课程体系改革方向。调查结果显示现有课程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但在为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也不能实现当前新型英语类人才的培养目标。这项调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初步描述了中医类院校新兴专业在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不足,也在于为今后专业课程设置和改革指明了方向。不过,目前我们所能得到的数据相当有限,今后在这方面的调查研究有必要采用更大规模的样本和更具体的测量方法。尽管本调查存在上述局限,但它所揭示出的问题对今后中医类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改革仍有某些启示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刘毅. 关于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 外语界. 2000 (3).12-17.
[3] 戴炜栋.第四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思路[J]. 外语界. 2007 (6).2-5.
关键词:中医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医院校英语专业中医英语课程模块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内一些中医院校相继开设了英语专业,并具备了一定规模。其中,课程设置是英语专业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教育方针的贯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改进都必须以课程体系为载体才能得到实现。(刘毅,2000)本文将在调查中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对现有课程设置的评价、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讨论了中医类院校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如何体现其特点,通过课程设置改革来实现《大纲》所要求的培养目标。
二、研究设计
(一)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湖北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08级108名学生以及英语教师。2008级学生目前已经结束所有在校课程,对我校英语专业所有的课程设置情况比较熟悉,能够对课程设置情况做出总体评价;他们有实习求职经历,能够比较客观准确的对社会和市场对中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有哪些具体要求做出判断,因此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对英语专业教研室教师的访谈和意见仅作为本文的参考性信息。
(二)调查工具: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与访谈形式。问卷是本次调查数据的主要参考数值。在问卷设计之前,本课题组成员比较了多所中医类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方案,并针对我系目前课程设置的现状,经过讨论、修改,综合设计了调查问卷。
(三)调查内容: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一、针对目前我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作出具体评价;二、经过四年系统的在校课程学习,学生对自己语言水平的各项具体评价;三、通过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合理调整我系课程设置,以适应现在的市场需要。
对学生的访谈主要是针对一些反映非常集中的问卷问题,请学生作出更加详尽的解释说明,以揭示数据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实质。
针对任课教师的访谈是希望任课教师就课程教学中所反映出的课程设置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把学生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综合,希望对今后的课程设置改革有所帮助。本文中,教师访谈意见仅作为参考性意见。
(四)问卷调查实施过程:本次问卷调查于2011年4月17日完成。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108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为104份。从抽查的问卷来看,学生们能够比较真实客观地作出选择。
三、调查结果
(一)课程设置与专业定位评价
1.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评价:题1-5分别调查了学生对目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8%的学生对目前的课程体系不大满意,认为课程设置从总体上看不大合理。但学生普遍认同目前我系在各个学期课时量分布方面的安排,即课时量从高到低为2-1-3-4。同时,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课时偏多。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课程种类较多,但重点不够突出,英语类课程与医学类课程比例不合理。我们注意到,有70%以上的学生认为“英语专业+第二专业”的双学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他们的需要。原因是多数学生认为把外语与另一专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更能体现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对外语类人才的实际需求。
2.课程设置评价与需求:问卷题6-9主要调查学生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和需求。调查反映出学生认为收获最大的课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口语、综英和文学,分别属于专业技能课和专业知识课程模块。该结果与学生对希望增加与减少的课程类别基本吻合。有近半数的学生希望增加专业技能课的学时数量,这一结果表明学生认为该类课程能够比较显著地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有切实的收获感。同时也反映出中医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语言技能方面渴望进一步提高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有69%左右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中医药类的课程,而建议增设经贸类、商务营销类及口译、笔译类课程。
表1 希望减少学时数量的课程
专业技能课 专业知识课 中医药类课 小语种
比例(%) 7.69 13.46 69.23 9.61
该结果首先肯定了英语专业学生自身有开设相关专业知识类课程的需求,但目前开设的中医类课程显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而未开设的经贸类、商务类课程却更受学生欢迎。学生积极要求开设经贸类课程的主要原因是受就业市场导向所致,在求职过程中,大多单位希望外语类学生具备商贸知识背景。而中医类课程一方面由于在就业过程中需求不多,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没有医学基础,学习起来相当吃力,所以学生对此类课程缺乏学习的热情。
(二)英语语言能力评价
该部分调查通过学生在结束学业时对自己的英语语言水平和各项语言技能的评价来考察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比较有信心,认为达到了合格水平,但也有4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外语综合能力还有欠缺,表明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外语水平还有相当的改善和提高空间。分别有33%和56%的学生认为经过四年系统的语言学习,自己的英语语言水平有显著或一定的进步。这两项调查也从侧面反映出以下两个问题:
1.我校英语专业在招生头几年的生源方面的一个特点是学生英语语言水平普遍不高,基础弱、底子薄,这与我们对学生高考英语成绩的统计结果完全吻合。2.我校英语專业这些年一直沿用的课程体系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加强技能训练的客观要求,并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帮助。这一点也从我校近几年专业四级成绩和通过率得以印证。 通过调查学生对自己最薄弱和最具优势的语言技能的评价,我们发现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被认为是最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口语表达技能十分欠缺。相对来说,学生在写作技能方面稍具优势。这一结果也与各类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所反映的技能水平基本吻合。
(三)社会需求分析
此部分从社会需求角度来考察该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数据上看,学生毕业求职的选择比较分散,职业覆盖面比较广,选择最多的是私营企业和外位,主要从事外贸、翻译类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学生把医药行业作为求职。这与我们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就業方向背道而驰。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
(1) 学生对于自己所学医药类课程感到不够系统,不具备竞争力,学生缺乏信心。
(2) 医药行业更加注重学生对医药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该能力学生在学习医药课程过程中鲜少得到有效锻炼。
(3) 市场上医药行业的结构不合理,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
调查英语专业知识与中医药背景在求职中各自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多数单位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近半数学生认为中医药知识对他们的求职有一定帮助。经过进一步询问我们得知,在求职中会遇到医药相关行业单位,中医药方面的基础知识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就业优势。
之后我们调查了市场对英语类人才的具体要求和能力需求。表2显示,在就业市场上,受欢迎的英语类人才分别为“英语+其他方向”或“其他专业+英语方向”。这也也进一步说明英语类人才要坚持走复合型人才的发展道路。即高校外语专业在打好外语基本功的同时,加大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传授量,使培养的人才既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又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戴炜栋,2007)
表2工作单位更需要哪种英语人才类型
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其他方向 其他专业+英语方向 双学位
比例(%) 11.54 36.54 32.69 19.23
这部分调查还发现,工作单位重视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工作能力。专业八级证书作为对英语水平的最常用的评判标准已经被各用人单位广泛认可。最被用人单位重视的专业技能是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听、说等英语交际能力上。这一结果与我们前面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一致,能够解释为什么听说技能是学生最希望得到提高的语言技能。
四、讨论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归纳出以下3点发现:
(一)中医类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必须拓宽培养方向,使之更加合理。
这次调查发现,目前英语专业(中医药方向)的学生愿意从事中医类工作的人数很少。一方面说明以前我们的培养方向和定位不够合理,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中医院校的特点调整培养方向,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
(二)目前的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从客观上看,绝大多数同学通过四年的学习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对他们外语水平的提高有明显的帮助,对就业有一定的帮助。这说明我系一直沿用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在客观上满足了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提高他们专业水平和英语语言能力的需要。
尽管如此,更多的学生对当前的课程设置却持否定态度。这说明,从主观上看,大部分学生和任课教师都认为目前的课程体系比较滞后,不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现有的课程体系虽然课程种类繁多,但重点不够突出。虽然有方向特色,但英语专业课程与中医药方向课程结合不紧密,实践性不强,且比例不合理。这一发现为我们今后课程体系改革指明方向,也说明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三)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明确,即要体现英语专业特点、中医药特色和复合型要求。
1.体现英语专业特点就是要突出英语作为专业的优势。从问卷结果看,学生们大都迫切希望增加英语专业课时数量,加强英语专业课程力度。因此,我们要保留培养英语语言技能、基础知识和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课程。加大专业知识课程、专业文化课程的力度,并把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结合起来。
2.体现中医药特色就是课程设置应当能够使学生获得将来从事中医药英语交流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在我们现有的课程体系中,中医药类课程本身选择不够合理,不符合市场具体需求。中医类课程与英语专业课程应该如何更加合理地结合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同时,在两类课程融会贯通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突出矛盾未能解决,如教材、师资等问题也需要考虑在内。
3.体现复合型要求是指除了设置英语专业和中医药方向的课程外,还要设置相关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并能够应用相关领域的知识为专业和方向所服务。有选择地开设贸易类、营销类、商务类课程。
五、结论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从课程设置评价、英语语言能力评价和社会需求分析三个方面调查了中医类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学生对课程体系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了课程体系改革方向。调查结果显示现有课程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但在为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也不能实现当前新型英语类人才的培养目标。这项调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初步描述了中医类院校新兴专业在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不足,也在于为今后专业课程设置和改革指明了方向。不过,目前我们所能得到的数据相当有限,今后在这方面的调查研究有必要采用更大规模的样本和更具体的测量方法。尽管本调查存在上述局限,但它所揭示出的问题对今后中医类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改革仍有某些启示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刘毅. 关于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 外语界. 2000 (3).12-17.
[3] 戴炜栋.第四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思路[J]. 外语界. 2007 (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