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五人墓碑记》中“谁为哀者?”

来源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a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张溥文《五人墓碑记》中有“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一句,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196页)将“谁为哀者?”解释为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谁”作介词“为”的宾语,并提前,译为:“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众人再也不能忍受,把他们打倒在地。”笔者认为“谁为哀 者?”一句解释为“在为谁悲痛?”与整篇文意不是很符合,如果解释为一般的疑问句“谁在哀哭?”似乎更为妥当,在此试作如下分析。
其他文献
结构化的文学评论被执行在土著的北美人详细说明长期的肝疾病(CLD ) 的频率和病原学。CLD 不相称地影响土著的北美人并且现在是死亡的最普通的原因之一。含酒精的肝疾病是 CL
依托紫色土施肥方式与养分循环长期试验平台(2002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开展紫色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农田生态系统N2O和NO排放的野外原位
关于复习,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复习,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预设”与“生成”是相对于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而定的。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以预设为主。目前,教学界一般认为“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对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