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关注于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在尊重历史事实以及评价公平的前提下,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现实社会以及爱国主义情怀,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认清我国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就我国目前的高中历史情感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有效地提高了高中历史情感教育的教学效果,为今后历史教育事业提供一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 情感教育 现状与策略
0.引言
情感是一種心理现象,与精神、心灵、心理状态有相关的一种较复杂的体验。情感与人的個性以及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即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又是通过后天教育而形成的。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育的影响下,人的情感层面不断发生变化,逐渐走向新的高度。情感教育和认识教育关系紧密,情感教育与各科的教学组成部分以及学科内容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培养与尊重学生的社会情感,促进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独立人格特征。高中历史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应重视高中历史情感教育。
1.目前高中历史情感教育的现状
由于我国之前的文化大革命使得诸多相关产业受到严重的影响,我国高中的历史情感教育发展较晚,甚至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1]。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人们越来越重视历史情感教育,我国历史情感教育教学的研究仍停留在理论方面。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发展,虽在理论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实践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高考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最直接、最快、最常用的途径,大多教育都是为了通过高考考上重点大学,我国应试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忽略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社会普遍地对理论教育产生重视,重视理性,忽视情感的发展。在进行历史情感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情感与行动相分离的现象,在进行高中情感教育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负面现象,高中历史情感教育很难实行;其二,由于受到长期的制约,无法摆脱知识框架的限制。在进行历史情感教育的时候,总是想通过利用整体知识系统的形式将其情感教育讲授给学生,但情感教育具有不确定性以及不被控制性等特征,难以利用整体知识框架进行教学。
2.高中历史情感教育遵循的原则
2.1系统性原则
历史情感教育目标的设计主要涉及到系统性、整体性、情感教学目标的实施等,将其分为学年目标、学科目标、单元目标以及课时目标等,以便保证情感教育的系统性,使得情感教育贯穿于每一环节中[2]。高中情感教育的实施过程要注意将情感目标的实现作为历史教学的系统性工程,有计划、有条理地实施情感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岳麓版的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时候,就先要对我国古代各个朝代各个君王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以及措施进行系统地教学,并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够大概了解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内容以及各代君王是在怎样的形式下实行的。
2.2情感与认知相促进原则
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发展与认知活动有密切联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认识是情感产生并发展的前提基础,情感是通过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后者在发展变化时,前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情感教育离开认知,就会变得空洞和抽象,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情感与认知相互促进的原则,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其基础上进行情感的培养,教师应利用历史教材中情感因素,促进学生体验情感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
2.3师生情感相促进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起主导作用,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进行研究,形成一定的认知系统,将其传递给学生。认知可以传递给学生,但情感教育无法直接传授给学生。当情感因素满足学生的需要时,才会发生转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其学习热情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实现[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使得师生间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4适度原则
历史情感教育的适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情感教学的适当时机,根据教材的相关内容及时表达出来。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疑问也要适时进行引导并解答。适度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实际学习情况,确定适当情感教育的目标,并进行适当的情感表达。教师应认真分析历史,把握当时的历史背景,适当进行情绪控制,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
3.高中历史情感教育的相关策略
3.1用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材料以及相关书籍,从中获得情感与启示,让学生体验由产生兴趣到接受以及体验情感的过程,有效地用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讲述秦统一六国的伟大壮举时,学生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意,但讲到秦始皇实行“禁书令”时,进行焚书坑儒,学生就会感到愤慨,反对秦始皇的做法。这就将学生带入到教材中的情感世界,被其中的情感所触动,有效地通过知识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
3.2情识交融构建正确的情感态度
教师应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优化整合,深化学习,审视与感悟情感信念。情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标、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感教学的氛围,灵活运用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爱国主义情感。
3.3用情感深化知识
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有效地对高中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事件进行情感评判。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将一定意义的反思评价与自身的情感结构相结合,由浅显的外部情感体验发展到内部情感态度的确立。从而合理有效地将情感深化自身的历史知识水平。
4.总结
随着我国的新课标改革,各科目的课程教学形式也要随着改变,以便顺应改革的发展要求,高中历史情感教育就是顺应课改要求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的高中历史情感教育处于初步改革阶段,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出相关的措施,为以后我国的历史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确保我国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练.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0,23(17):56.
[2]王本峰.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误区和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2):39.
[3]鞠秀丽.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7(7):28.
【关键词】高中历史 情感教育 现状与策略
0.引言
情感是一種心理现象,与精神、心灵、心理状态有相关的一种较复杂的体验。情感与人的個性以及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即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又是通过后天教育而形成的。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育的影响下,人的情感层面不断发生变化,逐渐走向新的高度。情感教育和认识教育关系紧密,情感教育与各科的教学组成部分以及学科内容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培养与尊重学生的社会情感,促进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独立人格特征。高中历史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应重视高中历史情感教育。
1.目前高中历史情感教育的现状
由于我国之前的文化大革命使得诸多相关产业受到严重的影响,我国高中的历史情感教育发展较晚,甚至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1]。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人们越来越重视历史情感教育,我国历史情感教育教学的研究仍停留在理论方面。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发展,虽在理论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实践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高考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最直接、最快、最常用的途径,大多教育都是为了通过高考考上重点大学,我国应试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忽略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社会普遍地对理论教育产生重视,重视理性,忽视情感的发展。在进行历史情感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情感与行动相分离的现象,在进行高中情感教育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负面现象,高中历史情感教育很难实行;其二,由于受到长期的制约,无法摆脱知识框架的限制。在进行历史情感教育的时候,总是想通过利用整体知识系统的形式将其情感教育讲授给学生,但情感教育具有不确定性以及不被控制性等特征,难以利用整体知识框架进行教学。
2.高中历史情感教育遵循的原则
2.1系统性原则
历史情感教育目标的设计主要涉及到系统性、整体性、情感教学目标的实施等,将其分为学年目标、学科目标、单元目标以及课时目标等,以便保证情感教育的系统性,使得情感教育贯穿于每一环节中[2]。高中情感教育的实施过程要注意将情感目标的实现作为历史教学的系统性工程,有计划、有条理地实施情感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岳麓版的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时候,就先要对我国古代各个朝代各个君王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以及措施进行系统地教学,并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够大概了解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内容以及各代君王是在怎样的形式下实行的。
2.2情感与认知相促进原则
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发展与认知活动有密切联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认识是情感产生并发展的前提基础,情感是通过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后者在发展变化时,前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情感教育离开认知,就会变得空洞和抽象,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情感与认知相互促进的原则,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其基础上进行情感的培养,教师应利用历史教材中情感因素,促进学生体验情感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
2.3师生情感相促进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起主导作用,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进行研究,形成一定的认知系统,将其传递给学生。认知可以传递给学生,但情感教育无法直接传授给学生。当情感因素满足学生的需要时,才会发生转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其学习热情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实现[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使得师生间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4适度原则
历史情感教育的适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情感教学的适当时机,根据教材的相关内容及时表达出来。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疑问也要适时进行引导并解答。适度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实际学习情况,确定适当情感教育的目标,并进行适当的情感表达。教师应认真分析历史,把握当时的历史背景,适当进行情绪控制,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
3.高中历史情感教育的相关策略
3.1用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材料以及相关书籍,从中获得情感与启示,让学生体验由产生兴趣到接受以及体验情感的过程,有效地用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讲述秦统一六国的伟大壮举时,学生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意,但讲到秦始皇实行“禁书令”时,进行焚书坑儒,学生就会感到愤慨,反对秦始皇的做法。这就将学生带入到教材中的情感世界,被其中的情感所触动,有效地通过知识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
3.2情识交融构建正确的情感态度
教师应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优化整合,深化学习,审视与感悟情感信念。情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标、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感教学的氛围,灵活运用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爱国主义情感。
3.3用情感深化知识
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有效地对高中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事件进行情感评判。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将一定意义的反思评价与自身的情感结构相结合,由浅显的外部情感体验发展到内部情感态度的确立。从而合理有效地将情感深化自身的历史知识水平。
4.总结
随着我国的新课标改革,各科目的课程教学形式也要随着改变,以便顺应改革的发展要求,高中历史情感教育就是顺应课改要求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的高中历史情感教育处于初步改革阶段,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出相关的措施,为以后我国的历史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确保我国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练.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0,23(17):56.
[2]王本峰.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误区和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2):39.
[3]鞠秀丽.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7(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