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胆熊的归宿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feng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忍的活熊取胆,一次又一次地拷问着人性的底线。目前中国仍有近万只熊,正在每天“生产”胆汁,这些熊被终生囚禁在铁笼中,腹部留着永不愈合的创口,以供人类随时的需求。那些已经疾病缠身无法再“生产”胆汁的熊,在养熊主眼中,只是负担,它们最终的归宿,可能是一些人盘中的美食。这些曾经或者正在被取胆的熊,是否可能在饱受折磨后,得到安全和宁静的余生?
  
  山东最后的熊场
  
  一只黑熊刚刚被医生麻醉,正四角朝天躺在地上,亚洲黑熊的标志——胸前一弯白色月牙状的白毛,优雅地展示给围观的人,同时,它腹部溃烂的创口,也残忍地暴露出来。
  医生用电动剃毛刀剃光了创口周边的黑毛,创口的样子让人不敢多看:黄色和绿色的脓液,弥漫在一根筷子头大小的管子周边,管子露出腹部大约三四厘米,体内的一截则直接通向黑熊的胆囊。医生来自四川龙桥黑熊救助中心,她们见过太多取胆黑熊的创口,所以很容易看出,这根管子插在黑熊的腹部已经很多年了。这些看上去脏兮兮的液体,有的是创口感染化脓的产物,有的则是黑熊的胆汁。
  围观的熊场工人一点也没有对这样场面感到震惊,他们用文登方言闲聊着,神态仿佛欣赏大戏。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这些熊从未走出牢笼,在给熊取胆的时候,工人们早就熟悉了每一只熊腹部永不愈合的创口。
  森宝熊场位于山东省文登市的郊外,尽管位置偏僻,但远近闻名。上世纪90年代,一家东北人创建了这个养熊场,那是熊胆市场最为红火的阶段,顶峰时期熊场有取胆熊20多只。
  正在给黑熊体检的医生,来自挪威、英国、美国等国家,她们都属于“亚洲动物基金”,救助中国取胆熊,是这家注册在香港的非营利组织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亚洲动物基金”在成都市郊龙桥镇,建了一座黑熊救助中心,森宝熊场全部10只取胆熊,将在接受体检后,启程前往2000公里之外的黑熊救助中心,这是“亚洲动物基金”第三次跨省拯救取胆熊,也是迄今为止长途救助取胆熊数量最多的一次行动。
  熊场工人王青芳(化名),也一直在围观的人群中,但她始终没有明白,这些外国人千里迢迢把黑熊接到四川去,为的是什么。“在俺们这儿要吃有吃,要喝有喝,不知道去那边能不能吃饱,我还担心呢。”王青芳告诉记者,熊场的熊每天喂两顿,主要是玉米粉之类的饲料,与猪饲料类似。黑熊唯一的“营养品”是蚂蚁,当然,喂蚂蚁的目的性很强——黑熊吃了蚂蚁能产更多的胆汁。蚂蚁很贵,不到万不得已,熊场主是不会给熊喂蚂蚁的。
  关熊的铁笼,一字排开放在一排平房里,笼子下方的水泥地上做了一条渠,方便工人打扫熊的粪便。平房建了十多年了,年久失修,一只熊笼上方的天花板,欲塌未塌,被两根铁棒支撑着,但最终还是在熊们将要离开的这一天,塌了下来,所幸没有砸到笼中的黑熊。
  “不疼,就跟病人接导尿管是一样的,拿个袋儿往管子上一接,一会儿胆汁就流出来了。”即使眼前黑熊腹部创口流着绿色的脓液,王青芳也不承认取胆会给黑熊带来痛苦,在她看来,取胆熊的命运,并没有外界所说的那样悲惨。或者说,她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熊就认吃的,给它吃点儿,它就不动了。”关于取胆,熊场工人觉得很简单,一位50多岁的工人告诉记者,熊场的取胆熊身上勒着“背心”,取胆的时候,工人用棍子穿过背心后面的铁环,把熊固定在笼中,熊就动弹不得了。再加上食物的引诱,取胆在工人们看来并不困难。
  熊舍一角堆放着铁“背心”,给取胆熊穿“背心”,曾经被国家主管部门命令禁止,尽管工人们对使用“背心”的时间语焉不详,但从熊腰腹处黑毛被挤压的形状看,这些熊很可能在不久以前,还穿过“背心”。
  一只熊一般每天取胆一次,取胆的次数和量,取决于熊胆制品的销售情况和熊的身体状况。一位工人指着被叫做“大黄”的棕熊说,过去每天从“大黄”身上取胆一斤,到去年年底之前,“大黄”一直在“生产”胆汁,它是熊场里体格最大的一只熊,也是“生产”能力最强的一只,而其他四五只熊,几年前就不再取胆了,原因是“不出胆”。
  “亚洲动物基金”的朱柯介绍说,长年取胆,给取胆熊带来严重的疾病。在龙桥黑熊救助中心,取胆熊最常见的疾病,都发生在肝脏和胆囊。胆汁是由肝脏生成的,取胆熊的胆囊因长期取胆而发炎、形成肿瘤,进而引发肝脏病变,最终不再分泌胆汁。这样的熊在养熊主看来,就是无底洞一样的负担,当它们不能为主人创造财富后,它们最好的结局,就是在病痛中苟延残喘直到死亡。
  1998年,一家当地人接手了森宝熊场。文登及文登所隶属的威海市,有很多韩资企业,熊胆制品主要的客户就是这些外国人。“太贵了,当地人买不起。”熊场工人说。最近几年,一些韩资企业人员撤出中国,再加上海关加紧了对携带熊胆制品出境的限制,熊场的效益一天不如一天。
  如果没有救助机构接手,森宝熊场的这10只熊,不会有更好的命运,它们中仍能够“生产”胆汁的熊,很有可能再被贩卖到别的熊场,继续痛不欲生的生活。
  在“亚洲动物基金”创建人谢罗便臣看来,跨越2000公里的救援行动,意义不仅在于结束这10只熊的悲惨命运,更加重要的是,森宝熊场是山东唯一的合法熊场,带走这10只熊以后,山东就会成为又一个无养熊场的省份,这对于限制活熊取胆行业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从救助到禁绝
  
  “你们享福去吧。”丁福刚(化名)两手揣在胸前,有滋有味地看外国医生给一只熊做体检。丁福刚是熊场场主的朋友,过去没事儿的时候,常常溜达来看笼子里的熊。正如丁福刚所说,在中国近1万只取胆熊中,它们是10只最幸运的熊,接下来,它们就要“享福去了”。
  4月19日,两组医生对10只熊逐一体检,一共持续了12个小时。每一只熊先被麻醉,然后进行全身体检,包括血液化验和内脏的B超检查。检查结束后,熊被装进专门的运输笼内,等待苏醒。
  醒来时,被长期囚禁的熊显然没有适应日光下的生活,面对饲养员送上的苹果、梨,也感到陌生。一只熊先用鼻子闻了闻,舌头舔了舔,随意地嚼了几块,但看上去兴趣不大。饲养员解释说,很多取胆熊刚刚得到救助的时候,都像这样不适应。有一些熊被送到龙桥黑熊救助中心后,第一次踏上草地时,竟然有些惊恐,小心翼翼地踩一踩,才敢真正走上去。
  长年囚禁在狭小铁笼中的取胆熊,不仅身体上孱弱,精神上也往往很不健康。很多熊前额上有多处白色的老茧,高高地从黑毛中突出,这是它们长年用脑袋摩擦铁笼的结果。几乎所有的取胆熊,都有不停摇晃脑袋的动作,这样的状态被叫做“刻板行为”,实际上是精神疾病的一种症状。熊是凶猛的野生动物,按照天性,应该生活在树林里,当它们被囚禁,并且每天遭受取胆的折磨后,精神的压抑可想而知。
  对于取胆熊来说,龙桥救助中心可谓是“天堂”。龙桥救助中心创建于2000年,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取胆熊救助机构,前后共有近300只熊来到这里,目前存活的仍有176只。在救助中心里,每一只熊首先会得到专职医生的治疗,等身体康复以后,它们就可以在室外草地上玩耍,草地上有玩具、树林和伙伴。每天熊的食物是狗粮、水果等,它们必须服用的药物,也被拌进蜂蜜水里。
  尽管条件“优越”,但很多被救助的熊却没有机会享用。被送到救援中心的熊,绝大多数因为长年的取胆而疾病缠身,有的刚刚送到救助中心,就死亡了。“2008年最多的时候,一个月里死了11只熊。”
其他文献
市民买不起楼,在没有选择下成为租户,甚至成为公屋租户,这趋势正在发展。    日前,香港有一场“无壳蜗牛”游行,由“关怀香港”的一个团体举办,他们正策划采取下一步行动:在政府礼宾府门外露宿。他们宣扬的是,香港人置业梦破灭,蜗居斗室,怨气满腹。游行队伍中的黄先生夫妇,对着电视镜头说,1997年香港楼市泡沫爆破前,他月收入不到3万港元,以300万港元高价买入一个住宅,不久便成了负资产人士。他说:“我游
在伊朗核问题上,专家认为,中国在维护自己原则和利益的同时,也需要改变一下策略。    如果将国际社会比作一个躯体,那么伊朗核问题就是这个躯体上久治难愈的伤口之一,每逢阴雨,它便隐隐作痛,并牵动各方神经。  今年的2月11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发表演说称,伊朗已经成为“核国家”,其铀浓缩厂已能将纯度5%的铀提升为20%的浓缩铀。3月下旬,伊朗又宣布一年内将兴建2座浓缩铀工厂。  虽然伊朗坚称发展
赈灾一直是一件专业性的事情。所以,壹基金希望做到的就是一个整合,就是搭一个平台,为所有愿意通过壹基金这个平台的企业、民间组织提供方便、畅通的渠道。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县府所在地结古镇上的一处帐篷中,李连杰一身天蓝色休闲外套,盘腿坐在彩色的毡毯上,右手捻着一条檀香佛珠:“我刚从云南回来,之前不是在普洱救旱灾嘛!”  此刻,他拿着一盒红景天胶囊,叮嘱有高原反应的、面色苍白的记者服下,并不时招
“只要资本和艺术存在,《凤凰》背后的故事就永远不会完”。    4月份,艺术家徐冰历时两年、几乎全部利用建筑废弃物制作的两只大“凤凰”,在北京今日美术馆挂了20天。然后,“凤凰”被运往上海,拟于世博会中国馆的主题大厅展出。  吊装作品“凤凰”大小分别为28和27米长、8米宽,重12吨,被6台大吊车吊至15米高的空中悬挂。作为背景的是北京CBD金融区的央视新大楼、国贸三期主楼等。连美术馆对面小饭馆的
他们的建筑既精致细微,又充满力量,设计准确而流畅,独具个性而不过分,使得建筑能与文脉以及周围环境和谐共处完美融合,他们的建筑语言和合作方式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日本本土建筑界的奇才,貌不惊人,设计的建筑却总能从平静中轻轻摇曳出高潮。宁静,是通往纯粹之路。  1995年,这对黄金拍档组成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15年来,他们的作品屈指可数,可是,他们就是用这种缓慢的步
当我发现他们迷醉于五十年前梦露为钻石商做的隐性广告,却恨不得杀掉为手表商和汽车商做同样工作的新邦德,我看到了人之品位那些事先的构建和划地为牢的本性。    被多数舆论绑架    人很难用自己的眼睛看问题。一个问题等待评判时,围绕它已经绝少空白,它的周围早已有了一群守兵和暗探,他们的目的就是替代你的眼睛。最简单的替代办法就是在问题四周预置一道现成答案的围墙,但围墙是否有效取决于它的隐秘和严密,隐秘才
《全家都来赛》作为“中国式选秀”的一个典范,就是一种海派文化在传媒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式的家庭    一身红色礼服,“小张惠妹”丁臻滢站上了《欢聚世博全家都来赛》的全国总决赛舞台。就在过去7个月里,她经历过上海赛区的被淘汰,不愿服输的上海姑娘重新站在了武汉赛区的起跑线上,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总决赛。一路上,她不断地发现内心深处涌现的一个个希望:找到一个展现自己才艺的舞台;让父亲接受自己的外国
金融危机下,等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放低身段落入尘埃;如今,这批职场新人开始以跳槽“绝地反击”。    “终于不用再每天只上一次厕所,喝一次水;不用再去参加喝半斤白酒的饭局;不用再对无事生非的客户赔笑脸;不用再每晚做梦都是卖保险或者追丢失的单据凭证……”当用一堆“终于不用再”抒发了心中的愤懑之后,郭寅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正式从某银行离职,在毕业半年之后。  有人以《我们这一代人》来归纳2009届毕业生
不出几年,围着花朵团团转的不仅是蜜蜂还有机器蜜蜂。    对于勤劳的小蜜蜂,几乎人人称颂。它们嗡嗡地飞来飞去忙碌不停,它们传授花粉,使花儿鲜艳,果实累累;它们采蜜酿蜜,不仅自给还可供人食用。它们是这样地富有团队精神:工蜂担负采集花粉的职责,乳母蜂细心照料其幼虫,雄蜂不时地在嗡嗡叫,它非常明白自己肩负的传播种群的使命,而每一只幼虫都努力地在母蜂照料下确保自己茁壮成长。  但越来越不容乐观的自然环境显
未来无论是手机用户或是车主用户,对于信息服务的需求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静态、海量、被动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实时、互动和主动筛选。不管怎么说,万变不离其宗,抓住消费者心理的商家,将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它是电话,是相机,是DV,是闹钟,是图书阅读器,是游戏机,是日程表,是SNS,是地铁票,是GPS,是银行卡,是电脑……    它是——另外一个你!    2009年被业界誉为3G元年,而2010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