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一个热衷于拍摄自然地理题材的摄影人,进入地球的最北端,去探访冰封雪盖的北极大地,去拍摄绚丽缤纷的北极光,一直是我心中的向往。
2009年底,我决定前往北极,目的地是北极圈内的加拿大北部城市丘吉尔市。经过近20个小时的飞行,再转车到达加拿大的丘吉尔市,已是翌日当地的傍晚,这座北极圈内的小城,幽静而整洁。因为刚刚度过了北极圈的极夜期,这里依然是夜长昼短,下午5点多钟,天就全黑了。草草在宾馆用过晚餐,我和几位爱好摄影的同伴背上摄影包,由向导带领乘车到郊区,在一处空旷的雪地上支起三脚架,做好了拍摄北极光的准备。
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4月,是北极圈长达半年的严冬季节,虽然是在城市郊区,气温依然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严寒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意志,也给我们的拍摄增添了诸多困难:相机不敢提前装在三脚架上,只能紧紧地捂在胸前的防寒衣内,以防气温过低,拍摄时按不下快门;双手不敢轻易脱离厚厚的手套,给拍摄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裸露的脸颊早已麻木,以致于谁也不想开口说话。
大约是北京时间11点左右,天空突然出现紫罗兰色的光芒,耳畔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北极光悠忽而至,绚丽之光刺破天际,照亮了夜空,照亮了雪野,照亮了远处的雪松,也让在冰天雪地之中久久等待的我们激动不已。我不顾刺骨的严寒,脱掉手套,快速将相机拧在三脚架上,对着那一会儿青绿、一会儿紫红的光芒,一阵狂按快门。
最初的激动与疯狂过后,我很快冷静下来,赶紧翻看数码相机中已拍摄的照片,发现快门时间有一些过快,北极光的形态表现得不够好,地面曝光也有一些欠。好在在路上向导已经告诉我们,在这里,每次北极光出现,一般都会持续一个小时左右,时间还来得及,拍摄的机会还有。我抓紧调整曝光组合,静下心来细细观察,力求将这绚丽的奇异之光,拍摄得绮丽,拍摄得壮观,拍摄得耐人寻味……这样,在我的数码相机储存卡中,这一夜就留下了上百幅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美丽动人的北极光影像。它们有的呈银白色,凝结不动,掩去了星月的光芒;有的清清淡淡,宛若浮云,飘逸潇洒;有的呈一弯弧光,似吴钩当空,引人遐想;有的如缤纷彩绸抛向天空,像无数飘动的裙裾;有的是许多光带密聚在一起,如蛟龙腾空,绚丽壮观;有的像银蛇舞动,逶迤缠绵;有的辐射出多道光束,似打开的彩扇;有的像火炬当空,熊熊燃烧,摄人心魄;还有的汹涌澎湃,象是从地平线冲向天际的巨浪。
两次到北极,我带的都是两部尼康D3系列相机,配备了16—35mm、24—70mm、70—200mm、200—400mm四支变焦镜头。这既是我日常的装备,也是我从事自然地理摄影得心应手的工具。这款相机的长处是轻便灵活,且降噪功能极好,在光线暗淡的情况下,即使将感光度调到1200度以上,依然能够获得良好的画质。而两次南极、两次北极、数次西藏的极地之旅,更检测出了该系列相机的又一优势:相机和电池的耐寒性能都很好,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恶劣气候中,相机一次也没有发生按不下快门或电池不供电的情况。不过,作为陪伴自己远征极地的武器,我还是时时注意精心呵护着它们,不到使用的时候,尽量将相机揣在保暖衣内,既防冻又防摔。我想,这样的心情和举动,也是每一个影友都会具有的。
2009年底,我决定前往北极,目的地是北极圈内的加拿大北部城市丘吉尔市。经过近20个小时的飞行,再转车到达加拿大的丘吉尔市,已是翌日当地的傍晚,这座北极圈内的小城,幽静而整洁。因为刚刚度过了北极圈的极夜期,这里依然是夜长昼短,下午5点多钟,天就全黑了。草草在宾馆用过晚餐,我和几位爱好摄影的同伴背上摄影包,由向导带领乘车到郊区,在一处空旷的雪地上支起三脚架,做好了拍摄北极光的准备。
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4月,是北极圈长达半年的严冬季节,虽然是在城市郊区,气温依然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严寒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意志,也给我们的拍摄增添了诸多困难:相机不敢提前装在三脚架上,只能紧紧地捂在胸前的防寒衣内,以防气温过低,拍摄时按不下快门;双手不敢轻易脱离厚厚的手套,给拍摄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裸露的脸颊早已麻木,以致于谁也不想开口说话。
大约是北京时间11点左右,天空突然出现紫罗兰色的光芒,耳畔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北极光悠忽而至,绚丽之光刺破天际,照亮了夜空,照亮了雪野,照亮了远处的雪松,也让在冰天雪地之中久久等待的我们激动不已。我不顾刺骨的严寒,脱掉手套,快速将相机拧在三脚架上,对着那一会儿青绿、一会儿紫红的光芒,一阵狂按快门。
最初的激动与疯狂过后,我很快冷静下来,赶紧翻看数码相机中已拍摄的照片,发现快门时间有一些过快,北极光的形态表现得不够好,地面曝光也有一些欠。好在在路上向导已经告诉我们,在这里,每次北极光出现,一般都会持续一个小时左右,时间还来得及,拍摄的机会还有。我抓紧调整曝光组合,静下心来细细观察,力求将这绚丽的奇异之光,拍摄得绮丽,拍摄得壮观,拍摄得耐人寻味……这样,在我的数码相机储存卡中,这一夜就留下了上百幅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美丽动人的北极光影像。它们有的呈银白色,凝结不动,掩去了星月的光芒;有的清清淡淡,宛若浮云,飘逸潇洒;有的呈一弯弧光,似吴钩当空,引人遐想;有的如缤纷彩绸抛向天空,像无数飘动的裙裾;有的是许多光带密聚在一起,如蛟龙腾空,绚丽壮观;有的像银蛇舞动,逶迤缠绵;有的辐射出多道光束,似打开的彩扇;有的像火炬当空,熊熊燃烧,摄人心魄;还有的汹涌澎湃,象是从地平线冲向天际的巨浪。
两次到北极,我带的都是两部尼康D3系列相机,配备了16—35mm、24—70mm、70—200mm、200—400mm四支变焦镜头。这既是我日常的装备,也是我从事自然地理摄影得心应手的工具。这款相机的长处是轻便灵活,且降噪功能极好,在光线暗淡的情况下,即使将感光度调到1200度以上,依然能够获得良好的画质。而两次南极、两次北极、数次西藏的极地之旅,更检测出了该系列相机的又一优势:相机和电池的耐寒性能都很好,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恶劣气候中,相机一次也没有发生按不下快门或电池不供电的情况。不过,作为陪伴自己远征极地的武器,我还是时时注意精心呵护着它们,不到使用的时候,尽量将相机揣在保暖衣内,既防冻又防摔。我想,这样的心情和举动,也是每一个影友都会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