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代汉语大词典》是一部解释唐代至清代古籍中出现的口语词的工具书,在近代汉语词典编纂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它释义中存在问题的部分词语进行商榷和补苴,可以为《近代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近代汉语大词典》;释义;商补
许少峰编撰的《近代汉语大词典》[1]是由其《近代汉语词典》修订增补而成的,出版后,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近代词语词汇研究的重要参考书。《近代汉语大词典》出版已逾10年,中华书局有意对它进行修订再版。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词典本体进行研究,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针对词典中释义不确的部分词语进行探讨,以期为《近代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哀荣
死得风光。宋·钱易《南部新书》甲集:“田神功,大历八年卒于京师,许百官吊丧。上赐屏风裀褥于灵座,并赐千僧斋以追福。至德以来,将帅不兼三事者,~无比。”[1](P5)
按:“哀荣”指死后丧事办得很隆重,有时也指死后的荣誉。如唐代褚亮《左屯卫大将军周孝范碑铭(并序)》:“薨徂之日,朝野兴悼,恩加丘陇,礼备哀荣,爰命有司,立碑隧道。”(清代陆心源《唐文拾遗》卷十五)唐代刘肃《大唐新语·政能》:“睿宗朝,追封梁国公,哀荣备于三朝,代莫与为比。”宋代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七十六:“穆宗元和十五年十二月,敕赠太保郑馀庆。家素清贫,不办丧事,宜令户部特给一月俸粮以充赙赠,用示哀荣。数日,又赐绢一百匹布一百端。”上例“哀荣”当指死后的荣誉。
2.舛差
差别,区别。宋·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诗:“退之来潮阳,始惮餐龙蛇;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二物虽可憎,性命无~。”明·刘基《老病叹》诗:“因思造物生我日,修短已定无~。”[1](P289)
按:释义有误。《汉语大字典》“舛”条义项③:“错误;差错。”[2]“舛”与“差”系同义连用,意为“差误;差错”。《汉语大词典》“舛差”条亦引此两例,正释为“差误;差错”[3]。
3.垛
②捏塑。《红楼梦》第二七回:“像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竹根儿挖的香盒儿,胶泥~的风炉子儿,就好了。”[1](P508)
按: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三:“命工人并手团握,例长三尺已下,圆径三寸。垛之得万余条,号为法烛。”清代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翻魇殃》:“二相公清闲无事,看着匠人垛楼。”“垛”当为“堆、砌、筑”之义。因此,此义应释为“堆,砌,筑”。
4.甘分
②万分,非常。《前汉书平话》中卷:“昔日濉水败时,隔散子童,辛苦~。”[1](P608)
按:此系随文释义,误。“甘分”古今均无程度副词用法。本例前后文是:“忽然,吕后来至,奏帝曰:‘梁王罪当合死。昔日濉水败时,隔散子童,辛苦甘分,被他欲夺子童为妻,子童坚意不从。既今日之间,尔又故反欺君。’高祖意欲免放,承吕后一言,令武士推转梁王,斩于长安市上。”汉高祖在犹豫要不要杀梁王彭越时,吕后说了上述一番话,致使彭越最终被斩。例中“子童”是吕后的自称。“辛苦”为“穷苦;困厄”义,“甘分”与“辛苦”并列,当是安分、甘守本分的意思。“辛苦甘分”是说“吕后我虽穷苦困厄而甘守本分”。唐代白居易《对镜吟》诗:“如今所得须甘分,腰佩银龟朱两轮。”宋代佚名《张协状元》第三出:“每甘分粗衣布裙,寻思另般格调。”清代张英《十二月二十八日蒙赐食品酒醴恭记》之二:“荣逮宗祊远,甘分稚子同。”上述例句中的“甘分”都是“安分、甘守本分”义。白维国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收录了“甘分”这一义项[4],可从。
5.甘结
愿意承担责任而在文书上画押具结。明·高则成《琵琶记》第十七出:“左右与他取了~,一面着他唤饥民来支粮。”《醒世姻缘传》第六四回:“带了本家的家亲,下了天罗地网,取了本宅的宅神、土地~,预先着落停当。”[1](P608)
按:释义中词性有误,“甘结”应为名词性词语。《近代汉语词典》同条义项②释为“甘愿具结的文书”[4],释义甚是,可从。
6.汉仗
指身体很棒的男子。犹彪形大汉。《疗妒缘》第八回:“太子见他身材强壮,语言响亮,心中大喜道:‘真英雄~!’又问他武艺,许雄一一对答如流。”《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只是我看那般人的~气概,大约本领也不弱。”[1](P720)
按:“汉仗”,白维国主编《白话小说语言词典》释为“身材个头(多指长大雄壮的)”[5];《近代汉语词典》释为“身量;个头”[4]。上述两例均是“身材、身量”义。《汉语大词典》“汉仗”条:“谓体貌雄伟。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十三:‘选将之法,与选士不同,智勇固所在先,而汉仗亦须兼顾。’《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只是我看那般人的汉仗气概,大約本领也不弱。’亦用以指身体个头。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三:‘王立堂几高的汉仗,几壮的身材,身当其境,也骇得面无人色。’”[3]《汉语大词典》把“汉仗亦须兼顾”“汉仗气概”的“汉仗”释为形容词性的“体貌雄伟”,不妥。细玩文意,不难看出,此两例的“汉仗”其实都是名词,也是“身材、身量”义。此外,“汉仗”还有“男子气概”义,如清代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禳妒咒》:“小畜生他自己没有汉仗,把不是都掀在别人身上,我以后断不能替他认账。”《近代汉语大词典》可据补。
7.见还
希望归还。《五色石》第六卷:“嗣薪欣然笑道:‘这也何难,竟将原聘~便了。’郗公听说,便向袖中取出双鱼珮来,递与嗣薪。”[1](P887)
按:释义有误。《白话小说语言词典》释为:“请人送还的敬辞”[5],亦不全面。《汉语大字典》“见”条义项:“用在动词前面,有称代作用,等于前置的‘我’。”[2]如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一:“明日,有十余人持金帛诣门求赎,甑生不与,人云:‘君得此,亦不能解用之,若写一本见还,当以口诀相授’。”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九卷:“只得在下面告道:‘尊神,崔某不知尊神是何方神圣,一时走了新罗白鹞,望尊神见还则个!’”这两例中的“见还”即“还给我”。《五色石》中的“见还”的“见”应属此义,“见还”也是“还给我”。 8.焦
③迅猛,厉害。《金瓶梅词话》第一回:“(那大虫)将那条尾巴剪了又剪,半空中猛如一个~霹雳,满山满岭尽皆震响。”[1](P913)
按:类似的例子还见于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六回:“宝玉听了,不觉打了个焦雷一般,也顾不得别的,疾忙回来穿衣服。”清代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五回:“他一闻此言,就犹如平空的打了个焦雷,只惊得目瞪痴呆,魂飞天外,半晌方透过一口气来。”清代曾朴《孽海花》第十七回:“彩云听了这信,仿佛打个焦雷,恨不立刻去见瓦德西,诉诉离情。”《汉语大词典》“焦雷”条释为“响雷”[3]。《汉语方言大词典》“焦雷”条释为“霹雳”[6]。《汉语大字典》“焦”条义项⑧:“〈形〉声音清脆。”[2]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变宫在宫、羽之间,变徵在角、徵之间,皆非正声,故其声庞杂破碎,不入本均,流以为郑、卫,但爱其清焦,而不复古人纯正之音。”此例中“焦”正为“清脆”义。南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十二:“若谓用周尺,或羊头山黍,虽应准则,不得中声,终不是。大抵声太高则焦杀,低则盎缓。”《汉语大词典》“焦杀”条义项①:“谓声调急促。”[3]南宋李攸《宋朝事实》卷十四:“其规模鄙陋,声音焦急,非惟朴之学识不能造微。盖焦急之音适与时应。”此例中“焦”与“急”为同义连用。总之,“焦”用在“雷”或“霹雳”之前,不是状程度,而是状声音,表示声音急促清脆而响亮。又,此条以“焦霹雳”出条更为妥当。“焦雷”指的是“声音响亮的雷”,“焦霹雳”指的是“声音响亮的落雷”。
9.酒头
①称赌得输红了眼不肯罢手的人。《水浒全传》第一〇四回:“那赢的意气扬扬,东摆西摇,南闯北踅的寻~儿再做。”《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那不识事的小二哥,一团高兴,好歹要赌。俗名唤作‘~’,落在套中,出身不得。”[1](P986)
按:“酒头”的“酒”这里作比喻义,指在赌场中就像喝醉了酒的人。清代翟灏《通俗编·品目》:“《元曲选·杨氏劝夫》:‘柳隆卿谓孙大糟头。’按今游闲子挟财逐匪队,屡被欺脱,不自知者,俗谓之酒头,又因糟而变也。”可见这“游闲子”容易被骗。又明代金木散人《鼓掌绝尘》第三三回:“你道他众人缘何如此奉承?都是向年将他做过酒头的。见他回来,只道还是当年行径。”明代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四回:“卖酒的淹坏了溪边田,汤里来,水里去。小弟一向亏这几个骰子,弄的是酒头,赢的是全筹。”据启光(2000)的看法,以上例子中“酒头”的共同点在于:一是贪赌;二是年轻或幼稚,易上当受骗[7]。因此,此词的解释应为:“赌场中容易被骗而不自知的人。”
10.食水
犹捞油水,获得额外的好处。《警寤钟》第五回:“因到街上访得一家姓马,是县里有名的快手,颇有~,打账到晚去下手。”[1](P1693)
按:此词应为“钱财”义,多喻指生活依靠或收入来源。《警寤钟》中的“食水”是指收入来源。又,明代佚名《梼杌闲评》第十一回:“进忠道:‘还是头家管彩,还是各人自会?’张惺道:‘头家没多食水,各人自备吧。’”此例指“钱财”。清代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五七回:“这金钟儿是萧麻子的长食水,有一个嫖客,就有他的一个分股;多少总要沾点儿光,再没个空过去的。”此例指“生活依靠”。
11.淹心
彻底,足够。《醒世姻缘传》第七四回:“依着我不该饶他。你要不治他个~,以后就再不消出去。”[1](P2141)
按:释义有误。程志兵、赵红梅(2018)认为“淹心”是心满意足的意思[8],《汉语大词典》亦释为“心满意足”[3]。《白话小说语言词典》释为:“蔫心;馁心。”[5]徐复岭(2018)释为:“形容精神萎顿,失去信心。淹,用同‘蔫’或‘恹’。”[9]《近代汉语词典》释为:“难过,难以忍受。”[4]在以上各家说法中,《近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彻底,足够”最不可取,《近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最接近原意。《汉语方言大词典》“淹心”条:“〈形〉难过;伤心。北京官话。……这件事,真让我~|老这么下雨,真叫人~……。”[6](P5759)可作旁证。此外,“淹心”还有“满心”的意思(“淹”有“满”义),辞书均不载。如清代曹去晶《姑妄言》第二二回:“不想得了这样一位外貌不扬,内才又不济的尊夫,那心中如吃了几担黄连水一般,淹心的苦也说不出口,那眼泪只好暗暗的往肚里落。”此处的“淹心”指“满心”。又第七回:“这钱癖遇有犯人进监,不管罪轻罪重,有几文淹心钱给他,虽是犯剐斩的重罪,他也不怕干系,松放着他,还满脸是笑,爷长爷短的奉承。”这里的“淹心”指“满足内心”。
12.硬挣子
有势力的撑腰人。《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你是个有意思的人,……可该拿出那做大人的体段来给人干好事,才是你做族长的道理;没要紧听人挑,挑出来做~待怎么?”[1](P2257)
按:程志兵、趙红梅(2012)认为,《近代汉语大词典》中“硬挣子”释义不妥,应是“硬汉、好汉、英雄”的意思[10]。徐复岭(2018)也将“硬挣子”释为“硬汉;好汉;英雄”[9]。《汉语大词典》释为:“强有力地替人家撑腰的人。”[3]以上词典所引例子均为这一孤例。我们知道,“子”缀在山东方言中相当发达。宋开玉在《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2007)中指出,“‘子’缀加于表示人的生理特征的形容词性词根后,指称其人,这时往往具有贬义色彩”[11]。“硬挣子”正是将“硬挣”加“子”缀而形成。《近代汉语词典》未收此条,其“硬挣”条义项③释为“勉强支撑”[4]。所举例证有: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张生见吃动了人,怎不心慌?只得硬挣起来,狼狈逃命。”清代《江南通志》卷一百九十六:“尝以二语自省曰:‘才仆即须硬挣立起,有过即须暴白不瞒。’”而《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上文为:“你们凭着甚么分得这地?就使这地不干我事,都是晁近仁自己的地,放着晁为仁亲叔伯兄弟,你们‘山核桃差着一格子’哩!老七,我再问你:你今年七十多的人了,你有几个儿,你有几个闺女?你是个有意思的人……”小说中晁思才受晁无晏挑唆,在不具备资格的情况下想争晁近仁的田地,晁夫人于是讲了这番颇具讽刺意味的话。因此,“硬挣子”应释为“盲目逞强的带头人。” 13.展樣
等样,有气派。《红楼梦》第六七回:“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又~,又大方。”[1](P2343)
按:“等样”为方言词,用来解释“展样”,不妥。《近代汉语词典》释为“气韵容貌出众”[4],也不是很准确。清代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翻魇殃》:“按上一张镢头床,破矮桌安上也不展样。”又同篇:“从新盖了几间房,安上吻兽才展样。”从中可以看出,“展样”并非只用来修饰人。《汉语方言大词典》“展样”条释为“大方,好看,气派”[6]。从《红楼梦》第六七回“又展样,又大方”来看,“展样”与“大方”并非完全同义。因此,“展样”应释为“好看,漂亮,气派。”
14.张
⑦恣肆,猖獗。清王誉昌《崇祯宫词》第一四〇首:“洛阳才陷又襄阳,资帑沦来寇愈~。”[1](P2346)
按:释义偏狭。《汉语大字典》“张”条义项释为“强;盛”[2],所引例证有:《辽史·萧陶苏斡传》:“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愈张。”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吴县志》:“贼势方张,士民骇愕。”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余韵》:“中兴朝市繁华续,遗孽儿孙气焰张。”《近代汉语词典》释为“强盛”,引例也是《辽史·萧陶苏斡传》。《大唐故冠军将军左羽林军大将军东莞郡开国公上柱国臧府君墓志铭并序》:“君乃深其钩以图艰,锐其武以御敌。遂愤习弦矢,厉逾蹶张,控六钧而当选,彻七札而标特。”此文中的“张”指的是“愤习弦矢”之后,进步迅速,因而用“恣肆,猖獗”来解释很不恰当,释作“强;盛”更为准确。综上,这类用法的“张”应解释为“强;盛”。
15.折蹬
受挫,蹉跌。《老残游记》第十三回:“他为自小儿没受过这个~,所以就种种的不讨好。”[1](P2364)
按:肖燕飞(2007)认为,“蹬,一般与动词性词根结合构成动词,表示‘因没有目的地做某事而导致零乱使人产生厌烦情绪’的意味。”[12]宋开玉(2007)认为,“‘登’作动词词缀,用于单音节动词性词根后,使得这个动作、行为具有令人讨厌的语义色彩。”[11]《汉语方言大词典》“折蹬”条引《胶澳志》:“折蹬,耍弄人之谓。”[6]张泰(2015)认为,“折蹬”应有三个义项:①折磨;②变卖;③折腾[13]。“折腾”本含“折磨”之义,因此,将“折蹬”释为“折腾”更为准确。另可补例:清代蒲松龄《聊斋俚曲集·慈悲曲》:“譬如有一个前窝儿,若是打骂起来,人就说是折蹬;若是任凭他做贼当忘八,置之不管,人又说是他亲娘着,他那有不关情的:谓之左右两难。”《聊斋俚曲集·寒森曲》:“赵歪子甚杂毛,又好赌又好嫖,器皿田园折蹬着撂。”
16.棕缆
用棕树皮加工制成的绳子。《警世通言》第十一卷:“便将~捆做一团,如一只馄饨相似,向水面扑通的撺将下去。”[1](P2465)
按:根据生活常识,棕树皮不能加工制成绳子,只有棕毛才能加工制成绳子。此外,缆也不是一般的绳子,而是粗绳。因此,“棕缆”的释义可改为“用棕毛加工制成的粗绳。”“棕缆”一词文献用例很多,再补充两例: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七七回:“行者笑道:‘莫说是麻绳捆的,就是碗粗的棕缆,只也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明代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十八回:“少监道:‘开船之时,因为掉了一根棕缆,左捞右捞捞不上来,故此忙迫,不曾来禀。’”
参考文献:
[1]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Z].武汉:崇文书局,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4]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5]白维国主编.白话小说语言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许宝华,[日]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7]启光.“相识”、“酒头”考辨[J].辞书研究,2000,(4).
[8]程志兵,赵红梅.《醒世姻缘传》语言词典探讨——兼评《〈醒世姻缘传〉语词例释》[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9]徐复岭.《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语言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
[10]程志兵,赵红梅.《近代汉语大词典》部分词语释义、立目商榷[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5).
[11]宋开玉.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2]肖燕飞.淄博方言词缀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张泰.《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
Discussion and Supplement on Interpretation of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Li Zemin
(Faculty of Liberal Arts and Communication, Ningbo Universtiy,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edited by Mr.Xu Shaofeng, is a reference book explaining the spoken words in the ancient books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Qing Dynasty. It has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exicograph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accuracies of its interpretation,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revision of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Key words: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interpretation;discussion and supplement
关键词:《近代汉语大词典》;释义;商补
许少峰编撰的《近代汉语大词典》[1]是由其《近代汉语词典》修订增补而成的,出版后,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近代词语词汇研究的重要参考书。《近代汉语大词典》出版已逾10年,中华书局有意对它进行修订再版。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词典本体进行研究,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针对词典中释义不确的部分词语进行探讨,以期为《近代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哀荣
死得风光。宋·钱易《南部新书》甲集:“田神功,大历八年卒于京师,许百官吊丧。上赐屏风裀褥于灵座,并赐千僧斋以追福。至德以来,将帅不兼三事者,~无比。”[1](P5)
按:“哀荣”指死后丧事办得很隆重,有时也指死后的荣誉。如唐代褚亮《左屯卫大将军周孝范碑铭(并序)》:“薨徂之日,朝野兴悼,恩加丘陇,礼备哀荣,爰命有司,立碑隧道。”(清代陆心源《唐文拾遗》卷十五)唐代刘肃《大唐新语·政能》:“睿宗朝,追封梁国公,哀荣备于三朝,代莫与为比。”宋代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七十六:“穆宗元和十五年十二月,敕赠太保郑馀庆。家素清贫,不办丧事,宜令户部特给一月俸粮以充赙赠,用示哀荣。数日,又赐绢一百匹布一百端。”上例“哀荣”当指死后的荣誉。
2.舛差
差别,区别。宋·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诗:“退之来潮阳,始惮餐龙蛇;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二物虽可憎,性命无~。”明·刘基《老病叹》诗:“因思造物生我日,修短已定无~。”[1](P289)
按:释义有误。《汉语大字典》“舛”条义项③:“错误;差错。”[2]“舛”与“差”系同义连用,意为“差误;差错”。《汉语大词典》“舛差”条亦引此两例,正释为“差误;差错”[3]。
3.垛
②捏塑。《红楼梦》第二七回:“像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竹根儿挖的香盒儿,胶泥~的风炉子儿,就好了。”[1](P508)
按: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三:“命工人并手团握,例长三尺已下,圆径三寸。垛之得万余条,号为法烛。”清代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翻魇殃》:“二相公清闲无事,看着匠人垛楼。”“垛”当为“堆、砌、筑”之义。因此,此义应释为“堆,砌,筑”。
4.甘分
②万分,非常。《前汉书平话》中卷:“昔日濉水败时,隔散子童,辛苦~。”[1](P608)
按:此系随文释义,误。“甘分”古今均无程度副词用法。本例前后文是:“忽然,吕后来至,奏帝曰:‘梁王罪当合死。昔日濉水败时,隔散子童,辛苦甘分,被他欲夺子童为妻,子童坚意不从。既今日之间,尔又故反欺君。’高祖意欲免放,承吕后一言,令武士推转梁王,斩于长安市上。”汉高祖在犹豫要不要杀梁王彭越时,吕后说了上述一番话,致使彭越最终被斩。例中“子童”是吕后的自称。“辛苦”为“穷苦;困厄”义,“甘分”与“辛苦”并列,当是安分、甘守本分的意思。“辛苦甘分”是说“吕后我虽穷苦困厄而甘守本分”。唐代白居易《对镜吟》诗:“如今所得须甘分,腰佩银龟朱两轮。”宋代佚名《张协状元》第三出:“每甘分粗衣布裙,寻思另般格调。”清代张英《十二月二十八日蒙赐食品酒醴恭记》之二:“荣逮宗祊远,甘分稚子同。”上述例句中的“甘分”都是“安分、甘守本分”义。白维国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收录了“甘分”这一义项[4],可从。
5.甘结
愿意承担责任而在文书上画押具结。明·高则成《琵琶记》第十七出:“左右与他取了~,一面着他唤饥民来支粮。”《醒世姻缘传》第六四回:“带了本家的家亲,下了天罗地网,取了本宅的宅神、土地~,预先着落停当。”[1](P608)
按:释义中词性有误,“甘结”应为名词性词语。《近代汉语词典》同条义项②释为“甘愿具结的文书”[4],释义甚是,可从。
6.汉仗
指身体很棒的男子。犹彪形大汉。《疗妒缘》第八回:“太子见他身材强壮,语言响亮,心中大喜道:‘真英雄~!’又问他武艺,许雄一一对答如流。”《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只是我看那般人的~气概,大约本领也不弱。”[1](P720)
按:“汉仗”,白维国主编《白话小说语言词典》释为“身材个头(多指长大雄壮的)”[5];《近代汉语词典》释为“身量;个头”[4]。上述两例均是“身材、身量”义。《汉语大词典》“汉仗”条:“谓体貌雄伟。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十三:‘选将之法,与选士不同,智勇固所在先,而汉仗亦须兼顾。’《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只是我看那般人的汉仗气概,大約本领也不弱。’亦用以指身体个头。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三:‘王立堂几高的汉仗,几壮的身材,身当其境,也骇得面无人色。’”[3]《汉语大词典》把“汉仗亦须兼顾”“汉仗气概”的“汉仗”释为形容词性的“体貌雄伟”,不妥。细玩文意,不难看出,此两例的“汉仗”其实都是名词,也是“身材、身量”义。此外,“汉仗”还有“男子气概”义,如清代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禳妒咒》:“小畜生他自己没有汉仗,把不是都掀在别人身上,我以后断不能替他认账。”《近代汉语大词典》可据补。
7.见还
希望归还。《五色石》第六卷:“嗣薪欣然笑道:‘这也何难,竟将原聘~便了。’郗公听说,便向袖中取出双鱼珮来,递与嗣薪。”[1](P887)
按:释义有误。《白话小说语言词典》释为:“请人送还的敬辞”[5],亦不全面。《汉语大字典》“见”条义项:“用在动词前面,有称代作用,等于前置的‘我’。”[2]如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一:“明日,有十余人持金帛诣门求赎,甑生不与,人云:‘君得此,亦不能解用之,若写一本见还,当以口诀相授’。”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九卷:“只得在下面告道:‘尊神,崔某不知尊神是何方神圣,一时走了新罗白鹞,望尊神见还则个!’”这两例中的“见还”即“还给我”。《五色石》中的“见还”的“见”应属此义,“见还”也是“还给我”。 8.焦
③迅猛,厉害。《金瓶梅词话》第一回:“(那大虫)将那条尾巴剪了又剪,半空中猛如一个~霹雳,满山满岭尽皆震响。”[1](P913)
按:类似的例子还见于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六回:“宝玉听了,不觉打了个焦雷一般,也顾不得别的,疾忙回来穿衣服。”清代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五回:“他一闻此言,就犹如平空的打了个焦雷,只惊得目瞪痴呆,魂飞天外,半晌方透过一口气来。”清代曾朴《孽海花》第十七回:“彩云听了这信,仿佛打个焦雷,恨不立刻去见瓦德西,诉诉离情。”《汉语大词典》“焦雷”条释为“响雷”[3]。《汉语方言大词典》“焦雷”条释为“霹雳”[6]。《汉语大字典》“焦”条义项⑧:“〈形〉声音清脆。”[2]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变宫在宫、羽之间,变徵在角、徵之间,皆非正声,故其声庞杂破碎,不入本均,流以为郑、卫,但爱其清焦,而不复古人纯正之音。”此例中“焦”正为“清脆”义。南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十二:“若谓用周尺,或羊头山黍,虽应准则,不得中声,终不是。大抵声太高则焦杀,低则盎缓。”《汉语大词典》“焦杀”条义项①:“谓声调急促。”[3]南宋李攸《宋朝事实》卷十四:“其规模鄙陋,声音焦急,非惟朴之学识不能造微。盖焦急之音适与时应。”此例中“焦”与“急”为同义连用。总之,“焦”用在“雷”或“霹雳”之前,不是状程度,而是状声音,表示声音急促清脆而响亮。又,此条以“焦霹雳”出条更为妥当。“焦雷”指的是“声音响亮的雷”,“焦霹雳”指的是“声音响亮的落雷”。
9.酒头
①称赌得输红了眼不肯罢手的人。《水浒全传》第一〇四回:“那赢的意气扬扬,东摆西摇,南闯北踅的寻~儿再做。”《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那不识事的小二哥,一团高兴,好歹要赌。俗名唤作‘~’,落在套中,出身不得。”[1](P986)
按:“酒头”的“酒”这里作比喻义,指在赌场中就像喝醉了酒的人。清代翟灏《通俗编·品目》:“《元曲选·杨氏劝夫》:‘柳隆卿谓孙大糟头。’按今游闲子挟财逐匪队,屡被欺脱,不自知者,俗谓之酒头,又因糟而变也。”可见这“游闲子”容易被骗。又明代金木散人《鼓掌绝尘》第三三回:“你道他众人缘何如此奉承?都是向年将他做过酒头的。见他回来,只道还是当年行径。”明代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四回:“卖酒的淹坏了溪边田,汤里来,水里去。小弟一向亏这几个骰子,弄的是酒头,赢的是全筹。”据启光(2000)的看法,以上例子中“酒头”的共同点在于:一是贪赌;二是年轻或幼稚,易上当受骗[7]。因此,此词的解释应为:“赌场中容易被骗而不自知的人。”
10.食水
犹捞油水,获得额外的好处。《警寤钟》第五回:“因到街上访得一家姓马,是县里有名的快手,颇有~,打账到晚去下手。”[1](P1693)
按:此词应为“钱财”义,多喻指生活依靠或收入来源。《警寤钟》中的“食水”是指收入来源。又,明代佚名《梼杌闲评》第十一回:“进忠道:‘还是头家管彩,还是各人自会?’张惺道:‘头家没多食水,各人自备吧。’”此例指“钱财”。清代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五七回:“这金钟儿是萧麻子的长食水,有一个嫖客,就有他的一个分股;多少总要沾点儿光,再没个空过去的。”此例指“生活依靠”。
11.淹心
彻底,足够。《醒世姻缘传》第七四回:“依着我不该饶他。你要不治他个~,以后就再不消出去。”[1](P2141)
按:释义有误。程志兵、赵红梅(2018)认为“淹心”是心满意足的意思[8],《汉语大词典》亦释为“心满意足”[3]。《白话小说语言词典》释为:“蔫心;馁心。”[5]徐复岭(2018)释为:“形容精神萎顿,失去信心。淹,用同‘蔫’或‘恹’。”[9]《近代汉语词典》释为:“难过,难以忍受。”[4]在以上各家说法中,《近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彻底,足够”最不可取,《近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最接近原意。《汉语方言大词典》“淹心”条:“〈形〉难过;伤心。北京官话。……这件事,真让我~|老这么下雨,真叫人~……。”[6](P5759)可作旁证。此外,“淹心”还有“满心”的意思(“淹”有“满”义),辞书均不载。如清代曹去晶《姑妄言》第二二回:“不想得了这样一位外貌不扬,内才又不济的尊夫,那心中如吃了几担黄连水一般,淹心的苦也说不出口,那眼泪只好暗暗的往肚里落。”此处的“淹心”指“满心”。又第七回:“这钱癖遇有犯人进监,不管罪轻罪重,有几文淹心钱给他,虽是犯剐斩的重罪,他也不怕干系,松放着他,还满脸是笑,爷长爷短的奉承。”这里的“淹心”指“满足内心”。
12.硬挣子
有势力的撑腰人。《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你是个有意思的人,……可该拿出那做大人的体段来给人干好事,才是你做族长的道理;没要紧听人挑,挑出来做~待怎么?”[1](P2257)
按:程志兵、趙红梅(2012)认为,《近代汉语大词典》中“硬挣子”释义不妥,应是“硬汉、好汉、英雄”的意思[10]。徐复岭(2018)也将“硬挣子”释为“硬汉;好汉;英雄”[9]。《汉语大词典》释为:“强有力地替人家撑腰的人。”[3]以上词典所引例子均为这一孤例。我们知道,“子”缀在山东方言中相当发达。宋开玉在《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2007)中指出,“‘子’缀加于表示人的生理特征的形容词性词根后,指称其人,这时往往具有贬义色彩”[11]。“硬挣子”正是将“硬挣”加“子”缀而形成。《近代汉语词典》未收此条,其“硬挣”条义项③释为“勉强支撑”[4]。所举例证有: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张生见吃动了人,怎不心慌?只得硬挣起来,狼狈逃命。”清代《江南通志》卷一百九十六:“尝以二语自省曰:‘才仆即须硬挣立起,有过即须暴白不瞒。’”而《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上文为:“你们凭着甚么分得这地?就使这地不干我事,都是晁近仁自己的地,放着晁为仁亲叔伯兄弟,你们‘山核桃差着一格子’哩!老七,我再问你:你今年七十多的人了,你有几个儿,你有几个闺女?你是个有意思的人……”小说中晁思才受晁无晏挑唆,在不具备资格的情况下想争晁近仁的田地,晁夫人于是讲了这番颇具讽刺意味的话。因此,“硬挣子”应释为“盲目逞强的带头人。” 13.展樣
等样,有气派。《红楼梦》第六七回:“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又~,又大方。”[1](P2343)
按:“等样”为方言词,用来解释“展样”,不妥。《近代汉语词典》释为“气韵容貌出众”[4],也不是很准确。清代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翻魇殃》:“按上一张镢头床,破矮桌安上也不展样。”又同篇:“从新盖了几间房,安上吻兽才展样。”从中可以看出,“展样”并非只用来修饰人。《汉语方言大词典》“展样”条释为“大方,好看,气派”[6]。从《红楼梦》第六七回“又展样,又大方”来看,“展样”与“大方”并非完全同义。因此,“展样”应释为“好看,漂亮,气派。”
14.张
⑦恣肆,猖獗。清王誉昌《崇祯宫词》第一四〇首:“洛阳才陷又襄阳,资帑沦来寇愈~。”[1](P2346)
按:释义偏狭。《汉语大字典》“张”条义项释为“强;盛”[2],所引例证有:《辽史·萧陶苏斡传》:“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愈张。”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吴县志》:“贼势方张,士民骇愕。”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余韵》:“中兴朝市繁华续,遗孽儿孙气焰张。”《近代汉语词典》释为“强盛”,引例也是《辽史·萧陶苏斡传》。《大唐故冠军将军左羽林军大将军东莞郡开国公上柱国臧府君墓志铭并序》:“君乃深其钩以图艰,锐其武以御敌。遂愤习弦矢,厉逾蹶张,控六钧而当选,彻七札而标特。”此文中的“张”指的是“愤习弦矢”之后,进步迅速,因而用“恣肆,猖獗”来解释很不恰当,释作“强;盛”更为准确。综上,这类用法的“张”应解释为“强;盛”。
15.折蹬
受挫,蹉跌。《老残游记》第十三回:“他为自小儿没受过这个~,所以就种种的不讨好。”[1](P2364)
按:肖燕飞(2007)认为,“蹬,一般与动词性词根结合构成动词,表示‘因没有目的地做某事而导致零乱使人产生厌烦情绪’的意味。”[12]宋开玉(2007)认为,“‘登’作动词词缀,用于单音节动词性词根后,使得这个动作、行为具有令人讨厌的语义色彩。”[11]《汉语方言大词典》“折蹬”条引《胶澳志》:“折蹬,耍弄人之谓。”[6]张泰(2015)认为,“折蹬”应有三个义项:①折磨;②变卖;③折腾[13]。“折腾”本含“折磨”之义,因此,将“折蹬”释为“折腾”更为准确。另可补例:清代蒲松龄《聊斋俚曲集·慈悲曲》:“譬如有一个前窝儿,若是打骂起来,人就说是折蹬;若是任凭他做贼当忘八,置之不管,人又说是他亲娘着,他那有不关情的:谓之左右两难。”《聊斋俚曲集·寒森曲》:“赵歪子甚杂毛,又好赌又好嫖,器皿田园折蹬着撂。”
16.棕缆
用棕树皮加工制成的绳子。《警世通言》第十一卷:“便将~捆做一团,如一只馄饨相似,向水面扑通的撺将下去。”[1](P2465)
按:根据生活常识,棕树皮不能加工制成绳子,只有棕毛才能加工制成绳子。此外,缆也不是一般的绳子,而是粗绳。因此,“棕缆”的释义可改为“用棕毛加工制成的粗绳。”“棕缆”一词文献用例很多,再补充两例: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七七回:“行者笑道:‘莫说是麻绳捆的,就是碗粗的棕缆,只也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明代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十八回:“少监道:‘开船之时,因为掉了一根棕缆,左捞右捞捞不上来,故此忙迫,不曾来禀。’”
参考文献:
[1]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Z].武汉:崇文书局,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4]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5]白维国主编.白话小说语言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许宝华,[日]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7]启光.“相识”、“酒头”考辨[J].辞书研究,2000,(4).
[8]程志兵,赵红梅.《醒世姻缘传》语言词典探讨——兼评《〈醒世姻缘传〉语词例释》[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9]徐复岭.《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语言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
[10]程志兵,赵红梅.《近代汉语大词典》部分词语释义、立目商榷[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5).
[11]宋开玉.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2]肖燕飞.淄博方言词缀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张泰.《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
Discussion and Supplement on Interpretation of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Li Zemin
(Faculty of Liberal Arts and Communication, Ningbo Universtiy,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edited by Mr.Xu Shaofeng, is a reference book explaining the spoken words in the ancient books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Qing Dynasty. It has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exicograph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accuracies of its interpretation,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revision of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Key words: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interpretation;discussion and supp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