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思考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265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以及自己对以往阅读教学不断反思的情况下,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的思考:
  一、要处理好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关系,让学生的每一次阅读都能目标明确,高效完成
  阅读教学讲究的是“用教材教”,而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存在与每一个单元中,存在于每一册课本中。因此,每一篇课文的阅读都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把每一篇课文与单元其他课文联系起来进行一定程度的类文阅读,往往相得益彰,事半功倍。为此,在每一个单元教学之初,我都会引导学生关注单元提示与导读,先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其中涉及文章内容,语文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这样,在进行课时目标的设定时,就有章可循,并且,各篇课文的阅读能相互联系,学生学习起来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二、认真研究学情,以学定教
  就我目前所教学的班级现状来看,亟待解决的不是老师怎么教的问题,而是程度不一、良莠不齐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怎么学的问题。从学情出发,以学定教,让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因此,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否则,就容易产生教师自认为教了不少,学生却没有多少收获的结果。
  我所带的七年级四班,大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语文功底薄,加之从小学刚升入初中,对初中的语文学习还不太适应。针对他们这种情况,在阅读方法的采用上,主要以朗读,诵读为主,让学生的嘴巴忙碌起来,不要让他们的思维有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机会。必要时,文言文的学习还采用教师领读和学生领读的方式,均收到了不错的阅读效果。相对而言,八年级一班的情况就稍好一些。默读,浏览,精读,品读可以多项选择。但是,重点就放在阅读问题的设定上。
  总之 ,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真正的学习需要,才知道确定怎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明确教学得失,让阅读教学发挥实际作用。
  三、 教会学生正确的使用教学参考书,使课本与资料互为补充,让阅讀效应最大化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而语文学科作为母语教育,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方面,要深刻认识母语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增强资源意识,让所有适用的资源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而另一方面,要清醒的认识到,教科书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体现了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应以教科书为主,用好教科书。但是,如果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教科书,这样的语文教学单薄、狭窄、封闭,容易脱离学生实际和沸腾的生活。而过多地引进其他课程资源,少用甚至不用教科书,活是活了,但教学轻飘飘,语文训练难以落实,各项要求难以达到。
  正确的做法是,以教科书为主要凭借,适当引进相关资源,适当拓宽教学途径与形式,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在学好教科书、实现基本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学得更多一点、更活一点、更好一点。也就是说,课前课后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适当的参考教学资料,要让学生能动的利用资源,作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的有效手段,坚决不做搬运工,变成抄写资料的工具。
  四、勤朗读,多诵读,牢牢把握 “读”的环节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读的过程中,学生欣赏美,学习语言,吸收写法。文章作品丰富的意蕴,存在于字里行间,隐藏在文字背后,存在于空白处留下的巨大审美空间之中。学生在反复吟诵课文中,随着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的“复活”,必然会触动他们的情感,使他们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握全文内容,受到艺术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但实际情况是,在不少阅读教学中,教师忽略“读”这一环节,热衷于引导学生以获取答案和结论为满足。在让学生草率读过课文后,便迫不及待地就文章词句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讨论,表现了什么思想,给了我们什么教育。或者机械地挑出文章中的一些词句,要求分析“为什么”。这种用所谓“启发”直接代替学生理解的做法,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浮光掠影,囫囵吞枣。这样做的结果,即使再美的文章也会被教得索然无味。
  以上的实践与摸索,使我上课轻松了,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语言表达顺畅了。阅读教学使学生接受了人格上的熏陶,同时还培养了各种阅读技能。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用教。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运用以上技能,面对人类文化瑰宝,就不会无所适从,他们将在海阔天空中任意驰骋,实现他们的理想。
其他文献
一次成功的家长会能使家庭教育很好的配合学校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的深化与完善。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深入。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金色的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  新学期的开始,
期刊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报告集》中针对现实教育中对“人”的忽视,提出了“生命体”的概念。的确,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与主体权利的鲜活生命。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只有把学生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有机地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优化教与学的策略,让教学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构建新型的、自主开放的、感性化、生活化的语文阅读
期刊
独生子女时代已经来临,这些学生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较差,教师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来难教,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的执政理念,那么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作为非班主任的专任教师,如何来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是值得广大教师所探讨的,大家知道简单的说教,讲空洞
期刊
当下社会对人们思维的创新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应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品质,实施创新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如何在习作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积累——创新的前提  古人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可见积累对学
期刊
怎样来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但也是很棘手的一个难题。英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在此发表我的几点拙见:  一、让快乐伴随教学  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也就是说,使教学在学生乐于接受的状态中进行。老师在贯彻寓教于乐的
期刊
摘要:加强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及器具建设,营造和谐、文明、高雅、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学校艺术活动教育的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它陶冶了人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并且它能够与其他科目互相渗透,尤其是对德育工作的展开和落实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和谐 文明 高雅 活泼 感受美 表现美 鉴赏美  艺术活动的开展和艺术教育的实施,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在开笔之前我一直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新课的引入尤其重要,通过师生的互动,把学生领到未知的数学世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求知识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与各位共勉。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根据课题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产生质疑,及于寻求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新知的欲望,这种方法较为常用
期刊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备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是以”阅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  小学阅读教学活动,由于多种历史因素的制约,使我们阅读教学演绎成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片面性的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顾学生个体的理解能力的差异,统一的强调阅读的材料。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非但没有接受到阅读的愉悦,反而如同嚼
期刊
初中數学锐角三角函数值巧记
期刊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波斯纳  本学年我教高二,因此又一次接触到了《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算这次此文我应是教过四次了,三节课下来,比我预期的还要好,很是满意。为什么说比我预期的还要好呢?总结分析后,我把功劳归于这几年不断的教学反思,使得目标定位准确,课堂问题设计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我真正的重视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从那难忘的一课开始的。下面我以选入中学文本中平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