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这个案例,我们首先来探寻一下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教师也许因为忽视幼儿发展上存在的个体差异而断定他们在捣乱,也许因为不理解幼儿独特的表达方式而认定他们在捣乱,甚至可能因为不了解幼儿的生理特点而把他们疲乏的表现说成是捣乱。
在这个案例中。角色表演是为了让幼儿在感受乐曲的基础上发挥剑造性。毫无疑问。这一环节没有标准答案。而教师的指导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指导应建立在观察之上。有效指导的关键是准确估计幼儿的行为意向,并以合适的方式顺应和扩展。因此,学会观察非常重要。教师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为何时以及如何介入活动提供依据。观察时,教师需要具备有关幼儿心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并以欣赏、忍耐、研究的态度提高指导的有效性。而在案例中,教师判断幼儿行为时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并非建立在观察之上。
第二。明确指导的‘目的。我们都知道指导是为了使活动顺利进行。案例中教师因指导而中断活动。使幼儿兴致索然甚至噤若寒蝉,显然与指导的初衷南辕北辙。
第三,掌握指导的尺度。在案例中,教师似乎没有觉察这几个幼儿的需要。也许小A正努力想模仿一爬行动物但尚未成功,小B想借仰卧获得灵感。小C则希望通过观察他人得到启示……此时教师温和的、个性化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注意:当你的点拨成功时,你得适时退出;当你的点拨无效时。你也应该退出。因为过多干预往往会阻碍幼儿的自主活动,而适时退出则反映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
(安徽芜湖 吴 玲)
该案例恰恰反映了教师在贯彻《纲要》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观念和教育行为脱节。在观念上。教师知道自由表现的意义,也设计了实践环节——角色表演,并鼓励幼儿“想模仿哪个小动物就模仿哪个”。但当幼儿真正“愉快表演”时,教师却予以制止。并把“表演”定性为“捣乱”。结合这一案例,我会尝试这样引导教师思考问题。
1 设计问题,使教师意识到“想”与“做”之间存在差异。如,可以与教师讨论如下问题:“你为什么要设计角色表演环节?”(目的是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初衷。)“你前面提到‘想模仿哪个小动物就模仿哪个’,为何后来又说他们是‘捣乱’呢?”(目的是使教师意识到想法和做法的差距,并且外化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看法。)
2 提供技术支持。使教师知道在新理念指导下该“如何做”。如。可以在表演结束后请幼儿讲讲“自己模仿的是谁,它在做什么”等。了解幼儿的想法,然后启发幼儿讨论“还有没有其他动作可以表现”。在讨论中。教师可作为“同伴”自然地把需要幼儿掌握的内容传递给幼儿。这样既不会破坏活动气氛,又保护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有利于实现活动目标。
(北京 孙红芬)
我认为案例中幼儿的表现值得肯定。他们的多种表演姿态反映了他们对乐曲的认知和理解。这是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一种再现,是幼儿用肢体语言想象和创造动物形态和神态的一种表现,是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小动物的一种表白……我们没有理由扼杀它。如果是我,我会从以下几方面调整活动。
一、调整活动目标,强调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突出幼儿的情感体验、想象创造、交流与合作。这样能使教师欣赏幼儿的表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行为。
二、让幼儿充分感知乐曲。在每次欣赏乐曲后,我会引导幼儿用语言、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适时的总结和提升。这样做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能够促进幼儿对乐曲所表达内容的理解,为后面的表演作好经验准备。
三、让幼儿在表演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我们只有将人文性、愉悦性和游戏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幼儿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北京 单银雪)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在艺术教育中应重视幼儿的自然学习、快乐学习、创造性学习,将知识技能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有机地整合起来。在具体指导时,我们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理解幼儿的行-为,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沉浸在大胆想象、创造的快乐之中。相信在幼儿各自的兴趣、学习需要、已有经验、发展水平都备受尊重的环境中,幼儿会潜移默化地懂得欣赏自己和他人,变得更加积极、乐观,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
教育从某种角度讲,是一种充满愉悦感和满足感的审美过程。在艺术活动中。离开了审美欣赏,所谓的“创造”“智慧”都将是苍白的。我们宁可弱化知识技能教育,也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关心幼儿的身心健康。我想。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1)保持音乐的完整性,给幼儿以美的享受。(2)用鼓励的眼神与幼儿互动。不破坏幼儿的情绪,以自己的行动表明对他人的尊重。(3)引导幼儿为自己的表演解说,唤起幼儿互相学习的愿望。
(浙江临安 徐坚贞)
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幼儿参与活动并积极探索的重要保障。在出现突发情况时,教师既要维护好教学常规,又要使幼儿自主的表达活动不受干扰。
面对案例中的情境。我建议教师巧妙引导幼儿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加以表现。当幼儿趴着不动时,教师可以及时地扮演某一角色接近幼儿并轻声询问他的想法,借此判断幼儿是在积极探索还是游离在活动之外。也许这个幼儿是想扮演一块海底的“石头”,那么教师不妨扮演“海草”。围绕着“石头”随乐飘动。以引导他在倾听音乐的同时进行眼神、表情、身体动作的交流,帮助他进入表演情境,并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总之,教师要及时、自然地介入,与幼儿共同创造,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策略。
(广东深圳 季 琴)
该案例反映了教与学的矛盾,这种情况对新教师而言更为常见。结合案例,我认为教师应该反思如下问题:是否已认真思考过每一个活动环节?是否已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是否预想过幼儿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以及应对方法?是否关注了幼儿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是否思考过如何让幼儿更加投入,让活动有条不紊?幼儿在活动中的任何表现都有可能是教育契机,关键是教师能不能抓住。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特别是当幼儿的表现与预期不一样时。教师更要敏锐地捕捉闪现出来的教育契机,机智地调整计划。
(广东广州 李艳仪)
趴在地板上的小A可能是玩累了的小海龟,躺在地上的小B可能是美丽的海星,跪趴在椅子上的小C也许是寄居在螺里的小蟹。在幼儿的经验中。水族馆里不但有鱼虾和水草,还有柔软的水母、巨大的章鱼、长嘴巴的海马等,所以他们大胆地借助椅子、 地板,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加以表现。如果是我,我不会打断他们的表演,而会留心他们接下来的举动。在音乐终止后,我会把我的好奇和喜悦传递给他们,并表扬他们的表演富有创意。我想。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幼儿的表演一定会更加精彩。
(山东青岛 王琼瑜)
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平时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都应静下心来“看孩子所看”“听孩子所听”“研究孩子所研究的”。如果我是那位教师,我会在观察、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如果他们是在“闹着玩”,我会自然地把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到活动中来,请他们模仿某一动物;如果他们是在进行创造性模仿活动,我会及时给予肯定。同时启发他们更优美、更形象地加以表现,达到艺术教育中体验美、创造美的目标。
(重庆 蓸映娟)
美国的约翰·费尔阿班德博士认为。“好的儿童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音乐教师,他(她)能够选择高质量的音乐作品,还必须了解孩子不同阶段音乐能力的发展状况以及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到安全、舒适……”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注意观察、倾听。考虑幼儿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其实在艺术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画家”“表演家”,他们不是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不愿按照成人的方式去表达。如果我们接纳幼儿表达的差异性、独特性。他们就会感到安全、舒适,进而无拘无束地发挥想象,表达所见所感。
(浙江嘉兴 李丹霞)
在活动中,教师总希望幼儿围着自己的教学设计转,倘若幼儿不按预设的去表现、去配合,教师就会以自我为中心,摆出权威者的姿态,不由分说地加以制止,这会使幼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长此以往形成畏惧、胆怯、过分依赖的人格特征。我们知道,幼儿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是积极的幻想家和创造者。因此,教师应以开放、接纳的心态对待幼儿,让幼儿由关注如何取悦教师转变为关注探索活动本身。教师还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活动环节来满足幼儿的需要,鼓励其大胆尝试,不断积累经验。
(山东肥城张丽)
三言两语
在案例中。教师忽视了幼儿在表演中展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忽视了幼儿正在用自己喜欢的、个性化的形式表达对乐曲、对水族馆动物的认知与理解。其实幼儿的表现正是新《纲要》艺术领域所追求的境界,看来教师有待进一步理解新《纲要》中的教育理念,使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自觉的教育行为。
(江苏南京 方兴椿)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并不真正了解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儿不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丰富多彩的人,而是静止的、被动的、可以填充的容器。我建议这位教师认真观察、记录本班幼儿的言行,分析幼儿是怎样学习的,什么时候最投入。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进一步了解幼儿,反思并最终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江苏南京 杜丽静)
每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往往会把原因归咎到幼儿身上。认为幼儿捣乱、不肯配合,等等。其实幼儿出现各种问题都可能与教师有关。如活动的目标是否合理,材料的摆放是否合适,等等。在案例中。教师需要反思这一环节的目标。如果目标是让幼儿创造性地表演,那么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示范可以让幼儿的探索更深入。
(江苏江阴 张 芳)
在案例中。教师的评价注重幼儿是否达到目标。而忽视幼儿的需要。我想,若教师予以巧妙的引导,如“如果你是水族馆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幼儿可能会注意与同伴沟通,既努力表现自己。又学会欣赏他人,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
(河南商丘 刘新华)
幼儿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教师不当法官当律师,热情细致地了解幼儿的内心需求。维护其权利;不当裁判当拉拉队员,欣赏和赞美幼儿,保护他们的创造天分。
(山东平原 李 燕)
在这个案例中。角色表演是为了让幼儿在感受乐曲的基础上发挥剑造性。毫无疑问。这一环节没有标准答案。而教师的指导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指导应建立在观察之上。有效指导的关键是准确估计幼儿的行为意向,并以合适的方式顺应和扩展。因此,学会观察非常重要。教师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为何时以及如何介入活动提供依据。观察时,教师需要具备有关幼儿心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并以欣赏、忍耐、研究的态度提高指导的有效性。而在案例中,教师判断幼儿行为时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并非建立在观察之上。
第二。明确指导的‘目的。我们都知道指导是为了使活动顺利进行。案例中教师因指导而中断活动。使幼儿兴致索然甚至噤若寒蝉,显然与指导的初衷南辕北辙。
第三,掌握指导的尺度。在案例中,教师似乎没有觉察这几个幼儿的需要。也许小A正努力想模仿一爬行动物但尚未成功,小B想借仰卧获得灵感。小C则希望通过观察他人得到启示……此时教师温和的、个性化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注意:当你的点拨成功时,你得适时退出;当你的点拨无效时。你也应该退出。因为过多干预往往会阻碍幼儿的自主活动,而适时退出则反映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
(安徽芜湖 吴 玲)
该案例恰恰反映了教师在贯彻《纲要》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观念和教育行为脱节。在观念上。教师知道自由表现的意义,也设计了实践环节——角色表演,并鼓励幼儿“想模仿哪个小动物就模仿哪个”。但当幼儿真正“愉快表演”时,教师却予以制止。并把“表演”定性为“捣乱”。结合这一案例,我会尝试这样引导教师思考问题。
1 设计问题,使教师意识到“想”与“做”之间存在差异。如,可以与教师讨论如下问题:“你为什么要设计角色表演环节?”(目的是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初衷。)“你前面提到‘想模仿哪个小动物就模仿哪个’,为何后来又说他们是‘捣乱’呢?”(目的是使教师意识到想法和做法的差距,并且外化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看法。)
2 提供技术支持。使教师知道在新理念指导下该“如何做”。如。可以在表演结束后请幼儿讲讲“自己模仿的是谁,它在做什么”等。了解幼儿的想法,然后启发幼儿讨论“还有没有其他动作可以表现”。在讨论中。教师可作为“同伴”自然地把需要幼儿掌握的内容传递给幼儿。这样既不会破坏活动气氛,又保护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有利于实现活动目标。
(北京 孙红芬)
我认为案例中幼儿的表现值得肯定。他们的多种表演姿态反映了他们对乐曲的认知和理解。这是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一种再现,是幼儿用肢体语言想象和创造动物形态和神态的一种表现,是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小动物的一种表白……我们没有理由扼杀它。如果是我,我会从以下几方面调整活动。
一、调整活动目标,强调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突出幼儿的情感体验、想象创造、交流与合作。这样能使教师欣赏幼儿的表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行为。
二、让幼儿充分感知乐曲。在每次欣赏乐曲后,我会引导幼儿用语言、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适时的总结和提升。这样做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能够促进幼儿对乐曲所表达内容的理解,为后面的表演作好经验准备。
三、让幼儿在表演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我们只有将人文性、愉悦性和游戏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幼儿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北京 单银雪)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在艺术教育中应重视幼儿的自然学习、快乐学习、创造性学习,将知识技能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有机地整合起来。在具体指导时,我们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理解幼儿的行-为,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沉浸在大胆想象、创造的快乐之中。相信在幼儿各自的兴趣、学习需要、已有经验、发展水平都备受尊重的环境中,幼儿会潜移默化地懂得欣赏自己和他人,变得更加积极、乐观,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
教育从某种角度讲,是一种充满愉悦感和满足感的审美过程。在艺术活动中。离开了审美欣赏,所谓的“创造”“智慧”都将是苍白的。我们宁可弱化知识技能教育,也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关心幼儿的身心健康。我想。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1)保持音乐的完整性,给幼儿以美的享受。(2)用鼓励的眼神与幼儿互动。不破坏幼儿的情绪,以自己的行动表明对他人的尊重。(3)引导幼儿为自己的表演解说,唤起幼儿互相学习的愿望。
(浙江临安 徐坚贞)
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幼儿参与活动并积极探索的重要保障。在出现突发情况时,教师既要维护好教学常规,又要使幼儿自主的表达活动不受干扰。
面对案例中的情境。我建议教师巧妙引导幼儿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加以表现。当幼儿趴着不动时,教师可以及时地扮演某一角色接近幼儿并轻声询问他的想法,借此判断幼儿是在积极探索还是游离在活动之外。也许这个幼儿是想扮演一块海底的“石头”,那么教师不妨扮演“海草”。围绕着“石头”随乐飘动。以引导他在倾听音乐的同时进行眼神、表情、身体动作的交流,帮助他进入表演情境,并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总之,教师要及时、自然地介入,与幼儿共同创造,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策略。
(广东深圳 季 琴)
该案例反映了教与学的矛盾,这种情况对新教师而言更为常见。结合案例,我认为教师应该反思如下问题:是否已认真思考过每一个活动环节?是否已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是否预想过幼儿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以及应对方法?是否关注了幼儿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是否思考过如何让幼儿更加投入,让活动有条不紊?幼儿在活动中的任何表现都有可能是教育契机,关键是教师能不能抓住。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特别是当幼儿的表现与预期不一样时。教师更要敏锐地捕捉闪现出来的教育契机,机智地调整计划。
(广东广州 李艳仪)
趴在地板上的小A可能是玩累了的小海龟,躺在地上的小B可能是美丽的海星,跪趴在椅子上的小C也许是寄居在螺里的小蟹。在幼儿的经验中。水族馆里不但有鱼虾和水草,还有柔软的水母、巨大的章鱼、长嘴巴的海马等,所以他们大胆地借助椅子、 地板,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加以表现。如果是我,我不会打断他们的表演,而会留心他们接下来的举动。在音乐终止后,我会把我的好奇和喜悦传递给他们,并表扬他们的表演富有创意。我想。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幼儿的表演一定会更加精彩。
(山东青岛 王琼瑜)
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平时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都应静下心来“看孩子所看”“听孩子所听”“研究孩子所研究的”。如果我是那位教师,我会在观察、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如果他们是在“闹着玩”,我会自然地把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到活动中来,请他们模仿某一动物;如果他们是在进行创造性模仿活动,我会及时给予肯定。同时启发他们更优美、更形象地加以表现,达到艺术教育中体验美、创造美的目标。
(重庆 蓸映娟)
美国的约翰·费尔阿班德博士认为。“好的儿童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音乐教师,他(她)能够选择高质量的音乐作品,还必须了解孩子不同阶段音乐能力的发展状况以及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到安全、舒适……”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注意观察、倾听。考虑幼儿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其实在艺术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画家”“表演家”,他们不是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不愿按照成人的方式去表达。如果我们接纳幼儿表达的差异性、独特性。他们就会感到安全、舒适,进而无拘无束地发挥想象,表达所见所感。
(浙江嘉兴 李丹霞)
在活动中,教师总希望幼儿围着自己的教学设计转,倘若幼儿不按预设的去表现、去配合,教师就会以自我为中心,摆出权威者的姿态,不由分说地加以制止,这会使幼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长此以往形成畏惧、胆怯、过分依赖的人格特征。我们知道,幼儿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是积极的幻想家和创造者。因此,教师应以开放、接纳的心态对待幼儿,让幼儿由关注如何取悦教师转变为关注探索活动本身。教师还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活动环节来满足幼儿的需要,鼓励其大胆尝试,不断积累经验。
(山东肥城张丽)
三言两语
在案例中。教师忽视了幼儿在表演中展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忽视了幼儿正在用自己喜欢的、个性化的形式表达对乐曲、对水族馆动物的认知与理解。其实幼儿的表现正是新《纲要》艺术领域所追求的境界,看来教师有待进一步理解新《纲要》中的教育理念,使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自觉的教育行为。
(江苏南京 方兴椿)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并不真正了解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儿不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丰富多彩的人,而是静止的、被动的、可以填充的容器。我建议这位教师认真观察、记录本班幼儿的言行,分析幼儿是怎样学习的,什么时候最投入。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进一步了解幼儿,反思并最终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江苏南京 杜丽静)
每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往往会把原因归咎到幼儿身上。认为幼儿捣乱、不肯配合,等等。其实幼儿出现各种问题都可能与教师有关。如活动的目标是否合理,材料的摆放是否合适,等等。在案例中。教师需要反思这一环节的目标。如果目标是让幼儿创造性地表演,那么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示范可以让幼儿的探索更深入。
(江苏江阴 张 芳)
在案例中。教师的评价注重幼儿是否达到目标。而忽视幼儿的需要。我想,若教师予以巧妙的引导,如“如果你是水族馆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幼儿可能会注意与同伴沟通,既努力表现自己。又学会欣赏他人,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
(河南商丘 刘新华)
幼儿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教师不当法官当律师,热情细致地了解幼儿的内心需求。维护其权利;不当裁判当拉拉队员,欣赏和赞美幼儿,保护他们的创造天分。
(山东平原 李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