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人高中课本的文章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多少专家选择后的名篇,就是单独看这些文章,其艺术感染力都很强,一本语文书可以说就是一本精美的文集。如何把这份精美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把这份精美接收并转化为另一份精美,这往往是我们有效教学的难点。
高中学生大多处于青少年时期,在学习与成长中有闭锁性、敏感性的特征,同时又具有易激动、易被感染或鼓动、渴望交流、表现,大量接收外来事物的特征,喜欢用批评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喜欢有独特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这样的性格特征决定了学生不喜欢没有声色、没有丰富内涵和不能激发他们兴趣的课堂,语文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单凭文学本身的魅力去进行有效教学,而是要多针对受教育者设计教学形式与内容。
1.别样开场,激发兴趣
高中生有易激动、易被感染或鼓动的特征,教师有必要在每节课的开始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场白。人常说“好的开场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开场,往往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例如,《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我用欣赏漫画的形式导入“全”与“粹”的内涵与关系,把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在欣赏漫画的兴奋中,又自己联系更多的形象来解读与深化课文中传递的艺术理论,教学效果良好。再如用旧知《逍遥游》导学新课《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让《逍遥游》的精美语言与物我合一的别样思想开启学生,感悟庄子带给我们的思考与震撼。
开场没有固定的形式与内容,只要能有效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导入教学内容都应是好的开场。
2.拓宽视野,创设情境
拓宽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习视野,不仅为课堂提供更好的教学情境,还符合高中生这时期的渴望接收大量信息的性格特征,所以这种方式往往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例如,教学《赤壁之战》不妨讲讲《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的精彩故事,品品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再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学生往往可以在精彩的三国故事与曹操的豪迈气概与高远志向中主动感知《赤壁之战》的精彩。学生的学习思考的视野与思维,可以更好地感受作品的魅力。
3.多给学生实践机会
教师“教”是为了学生“学”,学生“学”是为了自己“用”。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满足学生渴望被关注,喜欢表现的性格特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我曾试着每周开辟一堂课,这堂课我只对课堂提出总体要求:一要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校内外的一些重大新闻,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品质;二是利用文学欣赏栏目,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在作品中陶冶情操的品质,这也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三是课堂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四是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动手动脑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大家语文实践能力。至于课堂活动内容的具体编排和课堂形式的组织则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在我意料之中的是绝大部分学生都对这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极强的参与意识;出乎意料的是在经过几次训练、总结、品评、交流后,学生就可以把课堂组织得丰富多彩,井然有序,并且在课堂上运用了能运用的所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可贵的是他们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创造性的内容或创意。如在新闻播报中,他们先放一段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前奏曲,使课堂气氛顿显不同,也使担任新闻播报的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作播报前的心理准备;用投影仪打出有关即将播出的新闻竞猜题目作为播报的背景,进一步增强课堂气氛,也使下面的学生能集中精力来听;在文学欣赏栏目,他们有时用音乐为诗文营造格调,有时会拿着笛子或箫等乐器为大家演奏一曲荡人心弦的曲子。在新闻与文学欣赏节目当中,他们还会效仿电视中的形式插播几则广告或一两个小品节目让大家轻松一刻。尽管在整个活动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参与人员不够多,组织不严密,理解欣赏作品的水平有限等,但这样的课堂形式能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受大多数学生欢迎的一种课堂模式。
4.把老师讲的课变成学生表演的课
在进行小说或戏剧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喜欢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喜欢有独特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的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话剧片段,自编自演,然后再对文中人物及内容等进行讨论、评析,课堂上教师只需稍作串联和指导,教学的全过程便可顺利完成,且效果比按部就班地讲要好。如《茶馆》、《屈原》等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育对象的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关注文学本身,让文学与艺术结合,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1.把音乐引进课堂
进行散文教学时,把音乐引入课堂,利用艺术相通的特点,把二者结合起来。音乐是学生喜爱的,诗文的意境美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的,引进音乐,学生既汲取了语文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课堂的素质教育目的也达到了,何乐而不为呢?
小品文经常是教学中的难点,如《杜鹃枝上杜鹃啼》,我在教授此文时,没有过多讲解,只在学生介绍小品文的知识后,让学生先自读三遍课文,品悟文章的情趣,然后播放三首乐曲,让学生欣赏并从中选出一首可以作为朗诵该文的背景乐的乐曲,并说出选择的理由。在学生说选曲理由时,其实也就是学生赏析该文情趣时。整节课在一种和谐、优美的氛围中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
2.把漫画引进课堂
如教学《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选取了几幅漫画,学生在欣赏。了解漫画这种艺术特点的同时了解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这个艺术创作与欣赏的理论。全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涨,欣赏完漫画后的联系思考,又使本节教学活动有了纵深度。
3.把影视引入课堂
影视也与我们的课堂紧密联系,在教学中也不回避把易于让学生热闹起来的影视内容引进课堂。如《林黛玉进贾府》、《边城》、《祝福》等小说改编的电视与电影片断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影视及文字对比,欣赏与评价中,提高了审美、知美能力。另外学生的生活是平面的、灰色的,他们往往缺少生活,更缺少感悟生活的意识与能力,把影视引入课堂,除可以训练学生写好影评之外,还可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观察、感悟生活。如把一段表现母亲对孩子无私奉献的视频给学生,学生无声地回味着自己母亲的对自己点点滴滴真挚的爱。再如选播《鸡毛蒜皮无小事》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在小生活中发现大生活大乐趣大文章。
把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对文学本身的欣赏艺术的欣赏有机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的课堂形式灵活多样,让文学的感染力与课堂的多样形式紧密结合,让教师在形与神双重的魅力下进行有效教学,学生进行有效活动,有效学习,教学会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 杨博
高中学生大多处于青少年时期,在学习与成长中有闭锁性、敏感性的特征,同时又具有易激动、易被感染或鼓动、渴望交流、表现,大量接收外来事物的特征,喜欢用批评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喜欢有独特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这样的性格特征决定了学生不喜欢没有声色、没有丰富内涵和不能激发他们兴趣的课堂,语文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单凭文学本身的魅力去进行有效教学,而是要多针对受教育者设计教学形式与内容。
1.别样开场,激发兴趣
高中生有易激动、易被感染或鼓动的特征,教师有必要在每节课的开始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场白。人常说“好的开场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开场,往往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例如,《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我用欣赏漫画的形式导入“全”与“粹”的内涵与关系,把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在欣赏漫画的兴奋中,又自己联系更多的形象来解读与深化课文中传递的艺术理论,教学效果良好。再如用旧知《逍遥游》导学新课《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让《逍遥游》的精美语言与物我合一的别样思想开启学生,感悟庄子带给我们的思考与震撼。
开场没有固定的形式与内容,只要能有效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导入教学内容都应是好的开场。
2.拓宽视野,创设情境
拓宽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习视野,不仅为课堂提供更好的教学情境,还符合高中生这时期的渴望接收大量信息的性格特征,所以这种方式往往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例如,教学《赤壁之战》不妨讲讲《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的精彩故事,品品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再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学生往往可以在精彩的三国故事与曹操的豪迈气概与高远志向中主动感知《赤壁之战》的精彩。学生的学习思考的视野与思维,可以更好地感受作品的魅力。
3.多给学生实践机会
教师“教”是为了学生“学”,学生“学”是为了自己“用”。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满足学生渴望被关注,喜欢表现的性格特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我曾试着每周开辟一堂课,这堂课我只对课堂提出总体要求:一要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校内外的一些重大新闻,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品质;二是利用文学欣赏栏目,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在作品中陶冶情操的品质,这也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三是课堂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四是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动手动脑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大家语文实践能力。至于课堂活动内容的具体编排和课堂形式的组织则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在我意料之中的是绝大部分学生都对这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极强的参与意识;出乎意料的是在经过几次训练、总结、品评、交流后,学生就可以把课堂组织得丰富多彩,井然有序,并且在课堂上运用了能运用的所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可贵的是他们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创造性的内容或创意。如在新闻播报中,他们先放一段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前奏曲,使课堂气氛顿显不同,也使担任新闻播报的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作播报前的心理准备;用投影仪打出有关即将播出的新闻竞猜题目作为播报的背景,进一步增强课堂气氛,也使下面的学生能集中精力来听;在文学欣赏栏目,他们有时用音乐为诗文营造格调,有时会拿着笛子或箫等乐器为大家演奏一曲荡人心弦的曲子。在新闻与文学欣赏节目当中,他们还会效仿电视中的形式插播几则广告或一两个小品节目让大家轻松一刻。尽管在整个活动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参与人员不够多,组织不严密,理解欣赏作品的水平有限等,但这样的课堂形式能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受大多数学生欢迎的一种课堂模式。
4.把老师讲的课变成学生表演的课
在进行小说或戏剧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喜欢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喜欢有独特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的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话剧片段,自编自演,然后再对文中人物及内容等进行讨论、评析,课堂上教师只需稍作串联和指导,教学的全过程便可顺利完成,且效果比按部就班地讲要好。如《茶馆》、《屈原》等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育对象的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关注文学本身,让文学与艺术结合,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1.把音乐引进课堂
进行散文教学时,把音乐引入课堂,利用艺术相通的特点,把二者结合起来。音乐是学生喜爱的,诗文的意境美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的,引进音乐,学生既汲取了语文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课堂的素质教育目的也达到了,何乐而不为呢?
小品文经常是教学中的难点,如《杜鹃枝上杜鹃啼》,我在教授此文时,没有过多讲解,只在学生介绍小品文的知识后,让学生先自读三遍课文,品悟文章的情趣,然后播放三首乐曲,让学生欣赏并从中选出一首可以作为朗诵该文的背景乐的乐曲,并说出选择的理由。在学生说选曲理由时,其实也就是学生赏析该文情趣时。整节课在一种和谐、优美的氛围中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
2.把漫画引进课堂
如教学《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选取了几幅漫画,学生在欣赏。了解漫画这种艺术特点的同时了解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这个艺术创作与欣赏的理论。全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涨,欣赏完漫画后的联系思考,又使本节教学活动有了纵深度。
3.把影视引入课堂
影视也与我们的课堂紧密联系,在教学中也不回避把易于让学生热闹起来的影视内容引进课堂。如《林黛玉进贾府》、《边城》、《祝福》等小说改编的电视与电影片断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影视及文字对比,欣赏与评价中,提高了审美、知美能力。另外学生的生活是平面的、灰色的,他们往往缺少生活,更缺少感悟生活的意识与能力,把影视引入课堂,除可以训练学生写好影评之外,还可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观察、感悟生活。如把一段表现母亲对孩子无私奉献的视频给学生,学生无声地回味着自己母亲的对自己点点滴滴真挚的爱。再如选播《鸡毛蒜皮无小事》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在小生活中发现大生活大乐趣大文章。
把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对文学本身的欣赏艺术的欣赏有机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的课堂形式灵活多样,让文学的感染力与课堂的多样形式紧密结合,让教师在形与神双重的魅力下进行有效教学,学生进行有效活动,有效学习,教学会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