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创造力一直是我们国家非常关注的教育问题,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责任。本文阐述了美术教学中,以视觉化图像为载体,构建教学进阶,打开学生的创意阀门,让学生自在地创造实践,形成良好的创意思维品质。
关键词:创意思维 进阶式 美术教学
根在现实美术教学中,缺少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的的教学行为。有的教师展现了“启发学生思维”的行为,但是教学理念薄弱,让学生用模仿他人作品的方式来达成,造成学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有的教师意识到要突破教学程式,要多元化呈现,但不知如何切入和如何去培养,缺乏专业方法。
“进阶式”美术教学是指教师以视觉化的图像为媒介进行的有层次的教学活动,它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根据学生思维形成的基本规律设计层层递进、融会贯通的学习流程,导思启智、寓意激趣,揭示美术作品本质及内涵,并指引学生去获得对作品新的解释和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一、教学进阶及目标
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在实践研究中发现,指向学生创意思维品质、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层次性,通过“图像感知→图式认知→创意实践”三阶段实施,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目标,层层递进。
(一)图像感知
指在美术教学中,对各种视觉化的图形、影像的欣赏,是对图像进行最初的感知,它属于直觉式、浅层性的识读,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图像呈现,感知图像的形状、色彩、材质、肌理、空间等元素及形式特征。
(二)图式认知
指通过联系、比较,进一步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和空间等形式特征,在观看基础上的深入认识,由已有图像建构延伸至相关图像,产生新的图像,使前后图像相互联系和生成,结合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进行图像感知,从主题、风格、脉络、情感、内涵和意义去形成图式。
(三)创造实践
指美术教学中教师结合创意的教学理念进行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创意表达的方式,以此来促进学生创意思维素养的形成,自由、自如地解读现实生活中的图像信息,指向自在地创意实践。
由此,建立了美术教学有序的进阶,并提出了相应的层级目标。在图像感知阶段,以化解学生感知单一为目标,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图式认知阶段,解决学生思维固化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在创造实践阶段,改变学生程式化的表达习惯,引导学生自在的表达。
二、“进阶式”美术教学策略
教师根据不同进阶的层级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创意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图像的信息和内涵,树立良好的图像思维习惯,提供适合的方法。
(一)特写式策略
特写式策略对应图像感知进阶,教师应用此策略引导学生对图像的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元素或者形式进行感知。一般采取局部到整体联想、模糊到精细对比的方式进行。在感知形状时,教师通过展示图像的局部特征,引导学生联想扩充;在色彩范畴,通过对比展示色调差异引发学生关注;在感知肌理材质时,集中多种感官在盲盒中触摸联想,以验证的方式进行。
教师对图像元素进行的特写式展示,是对图像外在形态加以突出、强调,赋予了图像新的内容,呈现不常见的特殊效果,唤起了学生独特的视觉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创意,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如在《植物的写生》一课教学中,教师对植物的局部进行特写式的呈现,以此来引导学生联想和扩充。
(二)多向式策略
用图式推测出图像隐含的、未知的信息,是图式的核心理论。多向推理图式是在图像感知的基础上,由图式框架,引发学生对图像内容、形式、内涵的多方向推理,学生的思维也从低阶向高阶提升。
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教师首先提取概括原始素材的构成图式,然后提供给学生,用来引导学生组织自己的画面或创意,完成从输入关联到多向推理,然后同化迁移的过程。学生的作品也许主体图形元素与原始素材不同,但有着相似的构成模式,又受学生的个性差异影响,千人千式,带给观者迥异的审美构式。如教学《千姿百态的水》,师生从单纯的物质本身形态迁移到丰富的视觉语言和现象,由具象到抽象转变,双向多元应用。
(三)移植法策略
在图像感知、图式认知的基础上,运用移植法策略进行教学,是最自由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原始素材所具备的审美元素,发散移植,进行创造表达。有原理移植、技术移植、结构移植、材料移植等具体方法,需要教师分门别类提供多样的、可触类旁通的图像,引导学生进行自在的创意实践。应用或移植原始图像的审美元素、构成图式产生的新图像与原始素材在形态、构成规律等方面风马牛不相及,却因流动着同样的精神内蘊,带给观者心灵震撼。如学生移植抽象派作品原理创作的花布纹样设计,又如学生将多种材料移植在某个形象上,进行多材料同主题的创意。
三、“进阶式”美术教学的实施
(一)点状实施
传统的美术教学实行的是“点对面”的教学模式,追求的是全覆盖,往往忽视个体在全覆盖模式下的个性化学习成效。“进阶式”美术教学指向创意,尊重学生个性,教师了解不同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具体需求和学习方式,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引导适合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或合作互助学习。
1.激发需求点,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点,进行个性引导,促成张扬个性的自主探究学习。如教师辅以感知元素为主的图像,以加强学生对作品外在形式感的探究;又如辅以多种图式进行深度思考,对内容进行多角度探究与创意,引导创作直达内心震撼的作品;还有辅以图像外延的拓展,让学生找到自我表达的多元切口和方式,进行创造性表达。
2.建立联结点,合作互助学习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将不同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展现各自的特长和能力,建立联系相互影响。如完成一项作品,对作品创作意图、草图构思、材料寻找、形式确立、内涵界定、综合创作等项目进行分工,小组成员在各个层面和阶段建立起相互合作、影响的关系,每个成员对图像解读与表达,既基于个体感知、认知,又有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促发学生与自我、学生与群体、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无穷创意。 (二)“线”性实施
美术教学蕴涵着“初步感知——创意意图——创意方法——创意表现”的师生互动发展过程。在教学各个环节,图像彼此关联,相互连接,像一条线串联起来,令学生的创意思维流畅。
1.导入环节
分为直接图像导入和悬念图像导入。直接图像导入一般由教师直接板画来取代图片欣赏;采取从无到有的图像呈现过程,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2.探究环节
进行分解式的图像感知。采用一步一步地演示,一步一步对应定格图像的方法,启发学生,使学生心领神会。
3.练习环节
有修正式和量体式之分。修正式教学采用同伴之间的图像影响,引导学生了然于心;量体式教学,教师面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个性的图像,这是练习环节中,运用最多,最广的教学形式。
4.展示环节
教师、学生对作品的相互评价欣赏,对学生来说都是感知。促使学生在评价时,能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并根据同伴的建议,请学生自行改进,或者由教师在作品上添画或加工。
(三)“块面”式实施
美术学科有四大学习领域,结合领域特点进行教学,形成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块面”式教学。在“造型·表现”领域,通过图像分层,进行过程递进的教学;在“设计·应用”领域将图像定格,通过实践跟进;在“欣赏·评述”领域,通过规范学习程式,进行自如的欣赏和评述;在“综合·探索”领域,整合各项资源,融合阐释。
四、学生创意素养的形成
(一)自由感知
美术学习中引导学生在图像感知基础的学习上逐渐养成一种发散性思考,让学生在重组的图像中感知,形成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各种学习的要素进行创意组合,从而达到一种广泛变异的效果。
(二)自如破立
“进阶式”美术教学下,学生加强了图像素材的积累,增大了图式的输入能力,并为美术学习中的图像输出做好大量的素材积累。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素材,更为关键的是要他们能够通过有序的图像,形成精准的感知,养成自主创意、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对图像的整理,组织和建构,把零碎的图像串点成线、织线成网,通过积累图像来充实自己的理解。
(三)自在表达
“进阶式”美术教学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素材、图像感知的形式和方法,图式形成与破立的螺旋上升推高了学生的思维品阶,帮助学生找到图式构建、推理、重组的路径。学生进一步探究美术表现的内在原理、方法并运用于美术学习和生活实际中,开启学生创意表现的“任意门”,引发他们的自发创想,促进他们的自由畅想、实现自动表现,最终达到自在表达的目的。
结语:
指向创意思维的“进阶式”美术教学是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也是对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形成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以图像为载体,根据认知规律,依托教学活动,形成学生创意的意识,最终又将创意思维体现到行动中。
聚焦学生创意素养的美术教学研究,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雷晓东.概念流利与图式理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l82版 ),2010,(11):15—l52.
[2]石向實.论皮亚杰的图式理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3 ):1l一 16.
[3]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胡家祥.试论艺术思维的内在结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5]黄贤辉.艺术教育中的艺术思维培养[J].艺术教育,2014,(12):22-23.
关键词:创意思维 进阶式 美术教学
根在现实美术教学中,缺少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的的教学行为。有的教师展现了“启发学生思维”的行为,但是教学理念薄弱,让学生用模仿他人作品的方式来达成,造成学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有的教师意识到要突破教学程式,要多元化呈现,但不知如何切入和如何去培养,缺乏专业方法。
“进阶式”美术教学是指教师以视觉化的图像为媒介进行的有层次的教学活动,它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根据学生思维形成的基本规律设计层层递进、融会贯通的学习流程,导思启智、寓意激趣,揭示美术作品本质及内涵,并指引学生去获得对作品新的解释和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一、教学进阶及目标
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在实践研究中发现,指向学生创意思维品质、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层次性,通过“图像感知→图式认知→创意实践”三阶段实施,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目标,层层递进。
(一)图像感知
指在美术教学中,对各种视觉化的图形、影像的欣赏,是对图像进行最初的感知,它属于直觉式、浅层性的识读,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图像呈现,感知图像的形状、色彩、材质、肌理、空间等元素及形式特征。
(二)图式认知
指通过联系、比较,进一步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和空间等形式特征,在观看基础上的深入认识,由已有图像建构延伸至相关图像,产生新的图像,使前后图像相互联系和生成,结合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进行图像感知,从主题、风格、脉络、情感、内涵和意义去形成图式。
(三)创造实践
指美术教学中教师结合创意的教学理念进行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创意表达的方式,以此来促进学生创意思维素养的形成,自由、自如地解读现实生活中的图像信息,指向自在地创意实践。
由此,建立了美术教学有序的进阶,并提出了相应的层级目标。在图像感知阶段,以化解学生感知单一为目标,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图式认知阶段,解决学生思维固化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在创造实践阶段,改变学生程式化的表达习惯,引导学生自在的表达。
二、“进阶式”美术教学策略
教师根据不同进阶的层级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创意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图像的信息和内涵,树立良好的图像思维习惯,提供适合的方法。
(一)特写式策略
特写式策略对应图像感知进阶,教师应用此策略引导学生对图像的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元素或者形式进行感知。一般采取局部到整体联想、模糊到精细对比的方式进行。在感知形状时,教师通过展示图像的局部特征,引导学生联想扩充;在色彩范畴,通过对比展示色调差异引发学生关注;在感知肌理材质时,集中多种感官在盲盒中触摸联想,以验证的方式进行。
教师对图像元素进行的特写式展示,是对图像外在形态加以突出、强调,赋予了图像新的内容,呈现不常见的特殊效果,唤起了学生独特的视觉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创意,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如在《植物的写生》一课教学中,教师对植物的局部进行特写式的呈现,以此来引导学生联想和扩充。
(二)多向式策略
用图式推测出图像隐含的、未知的信息,是图式的核心理论。多向推理图式是在图像感知的基础上,由图式框架,引发学生对图像内容、形式、内涵的多方向推理,学生的思维也从低阶向高阶提升。
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教师首先提取概括原始素材的构成图式,然后提供给学生,用来引导学生组织自己的画面或创意,完成从输入关联到多向推理,然后同化迁移的过程。学生的作品也许主体图形元素与原始素材不同,但有着相似的构成模式,又受学生的个性差异影响,千人千式,带给观者迥异的审美构式。如教学《千姿百态的水》,师生从单纯的物质本身形态迁移到丰富的视觉语言和现象,由具象到抽象转变,双向多元应用。
(三)移植法策略
在图像感知、图式认知的基础上,运用移植法策略进行教学,是最自由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原始素材所具备的审美元素,发散移植,进行创造表达。有原理移植、技术移植、结构移植、材料移植等具体方法,需要教师分门别类提供多样的、可触类旁通的图像,引导学生进行自在的创意实践。应用或移植原始图像的审美元素、构成图式产生的新图像与原始素材在形态、构成规律等方面风马牛不相及,却因流动着同样的精神内蘊,带给观者心灵震撼。如学生移植抽象派作品原理创作的花布纹样设计,又如学生将多种材料移植在某个形象上,进行多材料同主题的创意。
三、“进阶式”美术教学的实施
(一)点状实施
传统的美术教学实行的是“点对面”的教学模式,追求的是全覆盖,往往忽视个体在全覆盖模式下的个性化学习成效。“进阶式”美术教学指向创意,尊重学生个性,教师了解不同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具体需求和学习方式,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引导适合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或合作互助学习。
1.激发需求点,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点,进行个性引导,促成张扬个性的自主探究学习。如教师辅以感知元素为主的图像,以加强学生对作品外在形式感的探究;又如辅以多种图式进行深度思考,对内容进行多角度探究与创意,引导创作直达内心震撼的作品;还有辅以图像外延的拓展,让学生找到自我表达的多元切口和方式,进行创造性表达。
2.建立联结点,合作互助学习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将不同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展现各自的特长和能力,建立联系相互影响。如完成一项作品,对作品创作意图、草图构思、材料寻找、形式确立、内涵界定、综合创作等项目进行分工,小组成员在各个层面和阶段建立起相互合作、影响的关系,每个成员对图像解读与表达,既基于个体感知、认知,又有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促发学生与自我、学生与群体、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无穷创意。 (二)“线”性实施
美术教学蕴涵着“初步感知——创意意图——创意方法——创意表现”的师生互动发展过程。在教学各个环节,图像彼此关联,相互连接,像一条线串联起来,令学生的创意思维流畅。
1.导入环节
分为直接图像导入和悬念图像导入。直接图像导入一般由教师直接板画来取代图片欣赏;采取从无到有的图像呈现过程,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2.探究环节
进行分解式的图像感知。采用一步一步地演示,一步一步对应定格图像的方法,启发学生,使学生心领神会。
3.练习环节
有修正式和量体式之分。修正式教学采用同伴之间的图像影响,引导学生了然于心;量体式教学,教师面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个性的图像,这是练习环节中,运用最多,最广的教学形式。
4.展示环节
教师、学生对作品的相互评价欣赏,对学生来说都是感知。促使学生在评价时,能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并根据同伴的建议,请学生自行改进,或者由教师在作品上添画或加工。
(三)“块面”式实施
美术学科有四大学习领域,结合领域特点进行教学,形成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块面”式教学。在“造型·表现”领域,通过图像分层,进行过程递进的教学;在“设计·应用”领域将图像定格,通过实践跟进;在“欣赏·评述”领域,通过规范学习程式,进行自如的欣赏和评述;在“综合·探索”领域,整合各项资源,融合阐释。
四、学生创意素养的形成
(一)自由感知
美术学习中引导学生在图像感知基础的学习上逐渐养成一种发散性思考,让学生在重组的图像中感知,形成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各种学习的要素进行创意组合,从而达到一种广泛变异的效果。
(二)自如破立
“进阶式”美术教学下,学生加强了图像素材的积累,增大了图式的输入能力,并为美术学习中的图像输出做好大量的素材积累。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素材,更为关键的是要他们能够通过有序的图像,形成精准的感知,养成自主创意、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对图像的整理,组织和建构,把零碎的图像串点成线、织线成网,通过积累图像来充实自己的理解。
(三)自在表达
“进阶式”美术教学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素材、图像感知的形式和方法,图式形成与破立的螺旋上升推高了学生的思维品阶,帮助学生找到图式构建、推理、重组的路径。学生进一步探究美术表现的内在原理、方法并运用于美术学习和生活实际中,开启学生创意表现的“任意门”,引发他们的自发创想,促进他们的自由畅想、实现自动表现,最终达到自在表达的目的。
结语:
指向创意思维的“进阶式”美术教学是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也是对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形成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以图像为载体,根据认知规律,依托教学活动,形成学生创意的意识,最终又将创意思维体现到行动中。
聚焦学生创意素养的美术教学研究,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雷晓东.概念流利与图式理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l82版 ),2010,(11):15—l52.
[2]石向實.论皮亚杰的图式理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3 ):1l一 16.
[3]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胡家祥.试论艺术思维的内在结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5]黄贤辉.艺术教育中的艺术思维培养[J].艺术教育,2014,(1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