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金融搅局金融格局正酣之时,民营银行又横空出世。
3月11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透露,在各地转报推荐的试点方案中择优确定了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将由参与设计试点方案的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等民营资本参与试点工作。这次试点将遵循共同发起人原则,按每家试点银行不少于两个发起人的要求,开展相关筹备工作,这些试点银行将选址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等地区。
据了解,这些银行什么时候能够挂牌营业,主要取决于它们的条件是否成熟。也就是说,挂牌营业的时间主要取决于试点银行自身。
当银行业正在为“余额宝”们疯狂抢食存款而忧心忡忡时,民营银行的出现会否成为另一个抢食者呢?
银行围城
虽然民营银行牌照的发放尚需时日,但一般而言,民营银行的出现将加剧银行体系的竞争,特别是在目前银行转型攻占的中小企业市场,进而降低银行的垄断利润。
国际经验表明,发展数量众多、经营灵活的小型银行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方式。一直以来,以小微企业为主要客户的小型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短板。由于民营银行发起人股东多是企业家,而且都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经验,因而有着服务小型企业的“天然基因”。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从资产端来看,民营银行进入市场后,将以自身的优势来植根于自身更加熟悉的中小企业市场,与目前的银行体系展开竞争。
银行转型喊了很多年,信贷向中小企业倾斜也是老生常谈,但除了个别银行在个别业务领域的创新外,整个银行业的进展缓慢。
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风暴来袭,银行存款悄然流逝让其感到一丝寒意;稍显遗憾的是,一些银行不是以市场手段去应对,而是采取舆论攻击、联合抵制等非市场化手段。当那些银行家高谈阔论银行未来如何转型之时,人们很想向坐而论道者请教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找到那些能贡献高收益的小企业呢?”正如中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所言,“你们想过没有,作为银行客户的那些小企业,日子怎么过?”
过去的黄金岁月渐渐远去,长期的养尊处优让银行总是习惯从自身立场思考问题。银行总觉得放贷难,风控难,但其实企业赚钱更难,对于银行而言,换个角度考虑或许更有意义:是不是要先给企业创造赚钱的环境,先养鱼再说呢?
傅成玉说,中国国有大企业和民营大企业占用的资金最多,而数量占90%的中小企业,能从银行获得的资金很少,主要就是靠民间高利贷。如果为大企业服务、消化大企业产品的小企业赚不到钱,怎么还会融资呢?融资的目的在于赚钱,现在是赚不到钱。
当互联网金融吸纳的资金,还在银行里打转,未真正进入到实体经济时,企业界感受到的是,资金成本越来越高,赚钱比融资要难。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把小微企业比喻成给大企业提供营养的“末梢神经”,一个经济机体是否有生命力,看末梢神经。他调研的结果是,最近几年小微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实业界的另一层焦虑在于,前几年传统行业的繁荣,不少是建立在低成本获取银行资金后,转投向高收益的房地产、信托等,并没有用于企业生产。
这种实业不赚钱,就向金融跑的想法在企业界很有市场,颇让人不可思议。在一些企业家眼里,化解金融焦虑的做法,应该是尝试向金融业进军,如成立投资公司、入股银行。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表示,其金融尝试现已完成财务公司、投资公司等布局。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则坦言,该集团是浦发银行的股东之一,目前正在寻找进入其他金融机构的机会。
3月3日晚,华夏银行公告称,几家投资公司买入该行5%的股份。这笔涉及资金35亿元的收购,被传幕后人是恒大集团。实业日子不好过,意图靠多元化投资策略转移风险、增加新的利润点,便成为不少实体企业的做法,包括染指金融业。
企业申请民营银行牌照最朴实的目的,一是为了融资方便,二是认为金融业利润高。事实上,这些办银行的想法,违背了银行特有的规律,没有看到银行的流动性、可偿还性风险,以及资产利润率很低,只有0.99%。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指出,现在不是拿不拿银行牌照的问题,而是拿到牌照能不能赚钱的问题。简单算笔账,当银行间的协议存款已经在6%-7%的水平,贷款利率自然不会低于此,也就是说,只有利润在10%以上的实业,才能保证融资后还得上。
“现在利润在10%的行业还有多少?钢铁、煤炭等行业利润都快接近负值了,怎么还银行的钱?”傅成玉表示。
金融圈里的人想依靠圈外的实业来赚钱,而圈外的人说实业不赚钱,我们拼了命地想挤进金融圈里来赚钱。两拨人焦虑而方向相反的“梦想”,是不是隐藏着什么危机呢?
未雨绸缪
危机或许尚远,但管理层加强监管的意图已很明显。
从10家发起人的主营业务来看,除了8家传统企业,阿里巴巴和腾讯是两家互联网公司。鉴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和流动性风险的冲击,金融系统性风险提升,监管层正逐步加强监管,这是将互联网金融逐步纳入传统金融监管范畴的又一举措。
尽管具体监管措施尚未出台,但从公开信息分析,由于流动性水平决定余额宝的收益率水平,近阶段央行将资金价格维持在低位的一个意图,主要是平抑“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此前过高的收益率,为互联网金融监管落地争取时间。
批准阿里、腾讯等设立民营银行试点也颇有深意。
以阿里为例,目前来看,其余额宝、阿里小贷、支付宝已间接实现了银行三大核心业务“存款、贷款和支付”的功能,但是余额宝并非存款业务,阿里小贷也非规范的信贷业务,因此当阿里银行成立后,阿里的存款利率和借贷业务将会受到监管调控,比如受到核心资本充足率、存贷比、杠杆率、上缴存款准备金等指标的约束,这就相当于将互联网金融逐步纳入传统金融监管的范畴,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
果真如此,那么阿里银行将如何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呢?
最可能的操作方法是设立阿里网络银行,实际上就是直销银行,主要大量使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业务,与传统银行相比具有很少的实体网点。目前,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已开展直销银行业务。
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冲击使得银行存款总量并未流失,改变的仅是存款的结构;以支付宝和余额宝来说,由于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大量的个人银行存款搬到了支付宝和余额宝;但个人银行存款搬到了支付宝和余额宝并不是从银行体系流出,而只是存款在不同银行之间的流动和重新分配,整个银行体系并没有因为支付宝和余额宝的存在而出现存款流失的总量问题。但是如果允许阿里吸收存款,那么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量将会出现流失;因此为了避免中小银行存款流失产生流动性风险,阿里网络银行的存款额度应该存在上限。
另外,在放贷方面,则利用大数据的运用甄别客户信用水平,以此为基础进行放贷,但是贷款额度存在上限,主要是因为通过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获得个人与企业的信用信息,能否真正全面准确地衡量被评级主体的信用风险存在疑问。因此,从不良的风控角度和存款额度存在上限的角度来说,贷款额度同样需要设置上限,即所谓的“小存小贷”模式。
而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阿里可以在网络信用卡、理财产品、保险及基金代售这方面做功课,同时提升服务水平以弥补网点的不足。
民营银行进入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积聚,倒逼存款保险制度的加速推出。鉴于金融行业的经营需要较高的专业性,而其风险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民营银行缺乏成熟的风险定价机制;同时,银行与股东之间关联交易过度发展往往会造成风险积聚,将风险转嫁给银行。
在扩大市场准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立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存款保险制度。对监管当局来说,存款保险是进行更深层次改革的先决条件,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基石,抵御不可避免的动荡,可以防止银行挤兑蔓延,将风险有效隔离。
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相当于释放一种信号,即监管当局容忍一些银行破产倒闭,从而鼓励银行方面拒绝有可能无法还款的借款者,将资金投向贷款难的民营和小微企业。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是民营银行挂牌正式经营的先决条件。
3月11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透露,在各地转报推荐的试点方案中择优确定了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将由参与设计试点方案的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等民营资本参与试点工作。这次试点将遵循共同发起人原则,按每家试点银行不少于两个发起人的要求,开展相关筹备工作,这些试点银行将选址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等地区。
据了解,这些银行什么时候能够挂牌营业,主要取决于它们的条件是否成熟。也就是说,挂牌营业的时间主要取决于试点银行自身。
当银行业正在为“余额宝”们疯狂抢食存款而忧心忡忡时,民营银行的出现会否成为另一个抢食者呢?
银行围城
虽然民营银行牌照的发放尚需时日,但一般而言,民营银行的出现将加剧银行体系的竞争,特别是在目前银行转型攻占的中小企业市场,进而降低银行的垄断利润。
国际经验表明,发展数量众多、经营灵活的小型银行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方式。一直以来,以小微企业为主要客户的小型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短板。由于民营银行发起人股东多是企业家,而且都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经验,因而有着服务小型企业的“天然基因”。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从资产端来看,民营银行进入市场后,将以自身的优势来植根于自身更加熟悉的中小企业市场,与目前的银行体系展开竞争。
银行转型喊了很多年,信贷向中小企业倾斜也是老生常谈,但除了个别银行在个别业务领域的创新外,整个银行业的进展缓慢。
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风暴来袭,银行存款悄然流逝让其感到一丝寒意;稍显遗憾的是,一些银行不是以市场手段去应对,而是采取舆论攻击、联合抵制等非市场化手段。当那些银行家高谈阔论银行未来如何转型之时,人们很想向坐而论道者请教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找到那些能贡献高收益的小企业呢?”正如中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所言,“你们想过没有,作为银行客户的那些小企业,日子怎么过?”
过去的黄金岁月渐渐远去,长期的养尊处优让银行总是习惯从自身立场思考问题。银行总觉得放贷难,风控难,但其实企业赚钱更难,对于银行而言,换个角度考虑或许更有意义:是不是要先给企业创造赚钱的环境,先养鱼再说呢?
傅成玉说,中国国有大企业和民营大企业占用的资金最多,而数量占90%的中小企业,能从银行获得的资金很少,主要就是靠民间高利贷。如果为大企业服务、消化大企业产品的小企业赚不到钱,怎么还会融资呢?融资的目的在于赚钱,现在是赚不到钱。
当互联网金融吸纳的资金,还在银行里打转,未真正进入到实体经济时,企业界感受到的是,资金成本越来越高,赚钱比融资要难。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把小微企业比喻成给大企业提供营养的“末梢神经”,一个经济机体是否有生命力,看末梢神经。他调研的结果是,最近几年小微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实业界的另一层焦虑在于,前几年传统行业的繁荣,不少是建立在低成本获取银行资金后,转投向高收益的房地产、信托等,并没有用于企业生产。
这种实业不赚钱,就向金融跑的想法在企业界很有市场,颇让人不可思议。在一些企业家眼里,化解金融焦虑的做法,应该是尝试向金融业进军,如成立投资公司、入股银行。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表示,其金融尝试现已完成财务公司、投资公司等布局。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则坦言,该集团是浦发银行的股东之一,目前正在寻找进入其他金融机构的机会。
3月3日晚,华夏银行公告称,几家投资公司买入该行5%的股份。这笔涉及资金35亿元的收购,被传幕后人是恒大集团。实业日子不好过,意图靠多元化投资策略转移风险、增加新的利润点,便成为不少实体企业的做法,包括染指金融业。
企业申请民营银行牌照最朴实的目的,一是为了融资方便,二是认为金融业利润高。事实上,这些办银行的想法,违背了银行特有的规律,没有看到银行的流动性、可偿还性风险,以及资产利润率很低,只有0.99%。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指出,现在不是拿不拿银行牌照的问题,而是拿到牌照能不能赚钱的问题。简单算笔账,当银行间的协议存款已经在6%-7%的水平,贷款利率自然不会低于此,也就是说,只有利润在10%以上的实业,才能保证融资后还得上。
“现在利润在10%的行业还有多少?钢铁、煤炭等行业利润都快接近负值了,怎么还银行的钱?”傅成玉表示。
金融圈里的人想依靠圈外的实业来赚钱,而圈外的人说实业不赚钱,我们拼了命地想挤进金融圈里来赚钱。两拨人焦虑而方向相反的“梦想”,是不是隐藏着什么危机呢?
未雨绸缪
危机或许尚远,但管理层加强监管的意图已很明显。
从10家发起人的主营业务来看,除了8家传统企业,阿里巴巴和腾讯是两家互联网公司。鉴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和流动性风险的冲击,金融系统性风险提升,监管层正逐步加强监管,这是将互联网金融逐步纳入传统金融监管范畴的又一举措。
尽管具体监管措施尚未出台,但从公开信息分析,由于流动性水平决定余额宝的收益率水平,近阶段央行将资金价格维持在低位的一个意图,主要是平抑“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此前过高的收益率,为互联网金融监管落地争取时间。
批准阿里、腾讯等设立民营银行试点也颇有深意。
以阿里为例,目前来看,其余额宝、阿里小贷、支付宝已间接实现了银行三大核心业务“存款、贷款和支付”的功能,但是余额宝并非存款业务,阿里小贷也非规范的信贷业务,因此当阿里银行成立后,阿里的存款利率和借贷业务将会受到监管调控,比如受到核心资本充足率、存贷比、杠杆率、上缴存款准备金等指标的约束,这就相当于将互联网金融逐步纳入传统金融监管的范畴,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
果真如此,那么阿里银行将如何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呢?
最可能的操作方法是设立阿里网络银行,实际上就是直销银行,主要大量使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业务,与传统银行相比具有很少的实体网点。目前,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已开展直销银行业务。
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冲击使得银行存款总量并未流失,改变的仅是存款的结构;以支付宝和余额宝来说,由于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大量的个人银行存款搬到了支付宝和余额宝;但个人银行存款搬到了支付宝和余额宝并不是从银行体系流出,而只是存款在不同银行之间的流动和重新分配,整个银行体系并没有因为支付宝和余额宝的存在而出现存款流失的总量问题。但是如果允许阿里吸收存款,那么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量将会出现流失;因此为了避免中小银行存款流失产生流动性风险,阿里网络银行的存款额度应该存在上限。
另外,在放贷方面,则利用大数据的运用甄别客户信用水平,以此为基础进行放贷,但是贷款额度存在上限,主要是因为通过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获得个人与企业的信用信息,能否真正全面准确地衡量被评级主体的信用风险存在疑问。因此,从不良的风控角度和存款额度存在上限的角度来说,贷款额度同样需要设置上限,即所谓的“小存小贷”模式。
而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阿里可以在网络信用卡、理财产品、保险及基金代售这方面做功课,同时提升服务水平以弥补网点的不足。
民营银行进入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积聚,倒逼存款保险制度的加速推出。鉴于金融行业的经营需要较高的专业性,而其风险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民营银行缺乏成熟的风险定价机制;同时,银行与股东之间关联交易过度发展往往会造成风险积聚,将风险转嫁给银行。
在扩大市场准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立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存款保险制度。对监管当局来说,存款保险是进行更深层次改革的先决条件,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基石,抵御不可避免的动荡,可以防止银行挤兑蔓延,将风险有效隔离。
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相当于释放一种信号,即监管当局容忍一些银行破产倒闭,从而鼓励银行方面拒绝有可能无法还款的借款者,将资金投向贷款难的民营和小微企业。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是民营银行挂牌正式经营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