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信息技术;智障儿童;奥尔夫音乐教学;作用;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10—0071—01
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与智障儿童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可以使特殊学生打破封闭,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学习的欲望。如,我在教授歌曲《黑猫警长》的活动中,为了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首先播放《黑猫警长》的动画视频来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让他们知道黑猫警长是干什么的;然后播放影片让智障儿童欣赏《黑猫警长》,让智障儿童通过看影片了解黑猫警长的各种动态;同时再播放音乐《黑猫警长》主题曲,让智障儿童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时间。智障儿童边听歌曲边看《黑猫警长》,在教师的启发下编出了各种不同的动作。他们时而双脚跳,时而单脚跳,尽管动作看起来有些凌乱,但表现出的想象力是那样的丰富,足以说明智障儿童创造性思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激发了学习欲望。
二、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提高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特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殊教育观念的转变,过去一幅挂图、一个游戏、一盘磁带的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活动的需求。多媒体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特殊教育教学活动中,它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声音、图像、文字有机结合在一起,为智障儿童创设了一个生动、形象、直观、视听结合的情境,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使教育手段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全新时期。如我在教授儿歌《小白兔乖乖》時,把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智障儿童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结合活动内容配上故事、动作等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画,让智障儿童边做边说,不仅能使教学过程童趣盎然,而且还唤起了智障儿童的真挚情感,激发了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这对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培养智障儿童的参与能力,降低教学难度,增强学生自信心
信息技术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把一些科学现象融入到智障儿童的生活中去,把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把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能使智障儿童得到较多的感性知识。如我在教学《生日快乐》这首歌曲时,首先准备了生日蛋糕,让学生来猜。这时候智障儿童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说出爸爸妈妈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接着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过生日画面以动画形式展示,利用这些形象生动的动画贯穿整个教学,智障儿童的注意力很容易跟着动画走。他们会拍手跟着打击乐器来唱《生日快乐》这首歌曲,动作虽不一致,也不协调,但他们的积极性挺高,谁都不甘落后,提高了他们参与活动的能力,教学活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信息技术将抽象化、概念化的知识逐步形象化、具体化,降低了智障儿童理解的坡度,使智障儿童能较轻松地掌握新的知识。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智障儿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和动态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增强了培智学生的自信心。
四、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激起学生的音乐情感,可结合音乐进行康复治疗
从事智障教育的教师都知道,在智障教育学科中,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喜欢程度比其他学科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用先进的现代教学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直观的音乐形象,对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情感体验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组织韵律活动“可爱的虫虫”时,我根据音乐性质和动作表演进行分段录音,将整个音乐分成“虫虫出来”“虫虫找朋友”“虫虫飞舞”和“虫虫回家”四段以A、B、C、D 的音乐段落形式制作成课件。当播放A段音乐时智力较好的学生就能很快表演“虫虫出来”的动作。智力较差的同学如果完不成动作,我只要再点击屏幕上的“A”,A 段音乐就会再次播放,他们可以重复听着音乐练习动作,直到接受为止。引导智障儿童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意境,逐步发展音乐欣赏水平,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注意力、反应能力、节奏感、肢体协调能力,可使他们在愉悦的体验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产生强烈的应用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10—0071—01
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与智障儿童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可以使特殊学生打破封闭,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学习的欲望。如,我在教授歌曲《黑猫警长》的活动中,为了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首先播放《黑猫警长》的动画视频来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让他们知道黑猫警长是干什么的;然后播放影片让智障儿童欣赏《黑猫警长》,让智障儿童通过看影片了解黑猫警长的各种动态;同时再播放音乐《黑猫警长》主题曲,让智障儿童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时间。智障儿童边听歌曲边看《黑猫警长》,在教师的启发下编出了各种不同的动作。他们时而双脚跳,时而单脚跳,尽管动作看起来有些凌乱,但表现出的想象力是那样的丰富,足以说明智障儿童创造性思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激发了学习欲望。
二、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提高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特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殊教育观念的转变,过去一幅挂图、一个游戏、一盘磁带的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活动的需求。多媒体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特殊教育教学活动中,它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声音、图像、文字有机结合在一起,为智障儿童创设了一个生动、形象、直观、视听结合的情境,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使教育手段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全新时期。如我在教授儿歌《小白兔乖乖》時,把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智障儿童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结合活动内容配上故事、动作等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画,让智障儿童边做边说,不仅能使教学过程童趣盎然,而且还唤起了智障儿童的真挚情感,激发了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这对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培养智障儿童的参与能力,降低教学难度,增强学生自信心
信息技术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把一些科学现象融入到智障儿童的生活中去,把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把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能使智障儿童得到较多的感性知识。如我在教学《生日快乐》这首歌曲时,首先准备了生日蛋糕,让学生来猜。这时候智障儿童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说出爸爸妈妈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接着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过生日画面以动画形式展示,利用这些形象生动的动画贯穿整个教学,智障儿童的注意力很容易跟着动画走。他们会拍手跟着打击乐器来唱《生日快乐》这首歌曲,动作虽不一致,也不协调,但他们的积极性挺高,谁都不甘落后,提高了他们参与活动的能力,教学活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信息技术将抽象化、概念化的知识逐步形象化、具体化,降低了智障儿童理解的坡度,使智障儿童能较轻松地掌握新的知识。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智障儿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和动态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增强了培智学生的自信心。
四、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激起学生的音乐情感,可结合音乐进行康复治疗
从事智障教育的教师都知道,在智障教育学科中,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喜欢程度比其他学科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用先进的现代教学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直观的音乐形象,对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情感体验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组织韵律活动“可爱的虫虫”时,我根据音乐性质和动作表演进行分段录音,将整个音乐分成“虫虫出来”“虫虫找朋友”“虫虫飞舞”和“虫虫回家”四段以A、B、C、D 的音乐段落形式制作成课件。当播放A段音乐时智力较好的学生就能很快表演“虫虫出来”的动作。智力较差的同学如果完不成动作,我只要再点击屏幕上的“A”,A 段音乐就会再次播放,他们可以重复听着音乐练习动作,直到接受为止。引导智障儿童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意境,逐步发展音乐欣赏水平,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注意力、反应能力、节奏感、肢体协调能力,可使他们在愉悦的体验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产生强烈的应用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