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后路C2/3融合内固定术与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联合后路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7年8月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34例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患者.20例患者接受后路C2/3融合内固定术(P组),14例患者接受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联合后路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AP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的脊髓损伤分级(ASIA)、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患者满意度评价(Odom分级);以及入院时、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颈椎矢状面平衡影像学相关参数:枕颈角、C2/3 Cobb角、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2~C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颈痛及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组手术时间(105.7±13.8min)较AP组(177.9±14.7min)短(P<0.05),P组共3例ASIA D级患者恢复至E级,AP组共2例ASIA D级患者恢复至E级.两组末次随访的VAS、N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各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与术前的VAS、NDI变化量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的Odom分级示P组有17例评价优良,优良率为85.0%;AP组有13例评价优良,优良率为92.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枕颈角、C2/3 Cobb角、CL、cS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枕颈角与cSVA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末次随访的C2/3Cobb角与CL均较术前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手术前后各影像学参数的变化量进行组间比较,AP组改变程度均较P组显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C2/3融合内固定术与ACDF联合后路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然而前后路联合术式更加有利于恢复颈椎矢状位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