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印迹,是记忆,是历史,也是文化

来源 :杭州·党政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发展过程,保留于大地之上,就是印迹;存在于人的脑海心田之间,就是记忆;记录在音像图书之内,就是历史;体现在国家建设之中,就是文化。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
  淡淡的乡愁,就是人有别于动物的一种情感。
  乡愁,随着时代的进步,已非农村乡野之愁,已成为自己的儿童少年时代、青春拼搏时代所处环境与今天有时间空间距离的一种情感。
  乡愁,其实是对自己已经逝去的历史的一种追忆、遐想和怀念。
  城市的乡愁,就是城市的印迹。
  城市的发展过程,保留于大地之上,就是印迹;存在于人的脑海心田之间,就是记忆;记录在音像图书之内,就是历史;体现在国家建设之中,就是文化。
  我曾经感叹,打开一张河南地图,读其地名就如同打开了一本《东周列国志》;打开一张湖北、四川地图,读其地名就如同打开了一本《三国演义》。这就是历史的印迹。
  我曾到江苏镇江的长江边寻访晋·郭璞之墓;曾到海南儋州寻找破天荒的宋·东坡书院;曾到贵州修文寻找明·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之处。这都尚有建筑实物存在。但是更多的是随着时光的推移,实物多已被从大地上抹去,只剩下乡间野老传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我记忆尤深的是:北京,1644年,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逃出皇宫,在皇城北的景山上吊殉国。后人在此地设立一碑:明思宗朱由检殉国处。没有坟墓,没有建筑物,连这棵老槐树,都有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也是历史的印迹。
  杭州的历史印迹,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有十大城门。古城门早已毁弃,古城墙早已被改造成为通衢大道,整日车如流水马如龙。但是,一块城门纪念碑(姑且这样称呼),给人留下了遐思。也算是拂拭残碑、依稀堪读,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抒旧年之乡愁。
  杭州城市印迹较大也做得比较好的,当属城北诸多的工业遗存。这是因为年代相近,尚留有一般印迹所无的实体建筑物。杭州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步入工业化的步伐,大多留在了城北工业区。改革开放之后,这些当年辉煌一时的大厂,转的转了,搬的搬了,留在原地的几乎一家没有。但是,高大的厂房,残留的树木,破旧的道路,依稀让人回忆起当年的红旗猎猎、机声隆隆。即使建于八十年代的热电厂,也已夷为平地,只留下一根指天的烟囱,无言地诉说着当年对城北工业区的动力支撑。如今上了年纪的人,谁不对当年的城北工业区记忆犹新?谁不感叹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杭州还曾是南宋的首都。虽然当年为了表示不忘家国之耻,把首都叫作行在、把年号定为绍兴、把城市命名临安。但数百年过去,人们还是依稀从一些保留至今的地名中凭吊当年的繁华:六部桥、新宫桥、清河坊、保佑坊、弼教坊……面貌全非之后,这些蕴藏着历史涵义、体现着历史印迹的地名,不知还能保留多久不被改去?更有许许多多的弄、巷、桥、河,名实俱失。杭州至今唯一名副其实、名副其“史”、依旧存在的,大概只有八卦田一处了。
  城市的记忆不应当被遗忘,城市的印迹不应当被抹去。
  我觉得杭州应该保留几大类城市的印迹。
  一是建城的印迹。秦始皇公元前222年设钱唐县时,据说县治是在现在的西湖西面山中(如果按当年命名,西湖当称东湖。当然,当年的西湖还只是一个海湾);秦始皇东巡据说曾在宝石山上系过海船之缆;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杭州,州治迁至湖东之后,至唐仍无饮用淡水,李泌凿六井,杭州方为宜居之地;白居易、苏东坡疏浚西湖,“唯留一湖水、与汝度荒年”。相国井、白沙堤(淳朴的杭州市民,宁可牵强附会地把这条堤和白居易挂钩)、苏堤……能通过考证梳理出一些印迹吗?这种印迹的关键是考有实据。
  二是皇城的印迹。南宋一朝,杭州皇宫一直在城南凤凰山中,据说是为了战备的需要。但市区主要地域,还是在湖东地区,北面一直到武林门。这个广阔地区,衙门、军营、教坊、学校、庙宇为数不少,仍有许多印迹可寻。这种印迹的关键是史有明载。
  三是元明清和民国的印迹。南宋以降,杭州一直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历朝历代的印迹如珠遗地。比如弼教坊的张苍水就义处,湖滨街道的旗营,西湖大道的“四世同堂人家”群雕。这种印迹的关键是实地实址。
  四是大运河的印迹。杭州作为大运河这条中国交通命脉的南方端点,留下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多方面的种种印迹。这种印迹的关键是与运河专业相连。
  五是解放后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城建等印迹。这种印迹的关键是具有纪念意义。比如这次浙医大旧址的校址铭。
  六是市井生活的印迹。比如现在河坊街中段的“小井人家”群雕,鼓楼北边“杭城九墙系列”的杂院轶事、河坊阁楼、石库门、高宗壁书(忠实)。这种印迹的关键是与杭州的特色生活有关。
  七是历史名人的印迹。比如清代词人杭州人陈端生,著有与《红楼梦》并称南缘北梦的《再生缘》,她曾居住过的清波门边的勾山樵舍,现在留有石刻再生缘三字和简介牌一块。还有清初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民国美籍“杭州”人燕京大学创始人司徒雷登。这种印迹的关键是名人有某个方面的代表性,且知名度较高。
  印迹不是尚存的建筑物,只是文明传承的碎片,所以更为可贵。
  印迹只需一块碑、几行字,让人有思维的拓展、文化的联想。
  印迹不能建新如“旧”,搞文物再造,那就成了东施效颦。
  印迹的载体大多是物质,但其记载的是历史,传承的是文化,昌兴的是精神。
  a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