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型汽车的摇篮。从1960年4月研制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JN150、1983年成功引进斯太尔重型汽车整车技术项目、2004年10月自主研发HOWO系列重卡,到2008年12月成功推出拥有13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新一代HOWO-A7系列重卡,再到2009年7月与德国曼公司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重汽的高速发展、快速成长令人称奇、引人注目。2010年中国重汽全年产销重型汽车19.5万辆,同比增长68%;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利税48亿元;连续10年企业实现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国内重卡行业运行质量最好的企业之一,从产销规模来讲,中国重汽已跻身世界重卡企业的先进行列。
2009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先后到中国重汽视察工作,体现了对中国重汽的关心与支持,激励我们奋发进取,为振兴民族重卡产业作出新的贡献。201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 “转方式、调结构”的时政方针,更加清晰地证明:中国重汽今后的企业发展和经营方向,必须实现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转变。
在2011年开始实施的中国重汽“十二五”规划中,我们继续着力坚持“四位一体”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创建思路,进一步调动和激励全体员工牢固树立“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把“中国重汽”做大做强,而且还要把“中国重汽”做精做细,并最终实现“把中国重汽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不可替代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的宏伟目标。
新动力:四位一体党建领先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的导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国重汽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创建,始终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党的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企业生产经营、职工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四位一体、党建领先”原则,着力把党建作为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导举措。中国重汽的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点就是我们企业长期坚持开展的“党员先锋号工程”和“党员先锋岗”活动。
我们通过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组织和党员在生产精益管理中,勇于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勇于实践、甘愿奉献的“榜样带动、典型示范”等方式,感召和激励广大员工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加快企业跨越式发展。中国重汽改革重组十年来,企业各级党组织相继实施了诸如2001年“斯太尔王驾驶室前围间隙质量攻关”等300多项“党员先锋号工程”,累计为企业创造价值10亿多元。这些“党员先锋号工程”,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形成了具有中国重汽特色的“党员先锋文化”。
新内涵:企业文化统领管理
改革重组以来,中国重汽一直把企业“管理文化”作为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企业文化的新内涵。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不断提炼企业“管理文化”的理念积累,并不断用先进的“管理文化”引导广大员工的具体行为,全面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向国际先进水平不断迈进。
在企业改革重组、恢复生产阶段,我们明确提出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企业发展观”,激励干部认真负责、科学务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引导员工抓住机遇、大干快上、加速发展。在企业经过三五年的发展积累、企业面临更加激烈市场竞争的关键时刻,我们提出“企业发展不仅是指标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机制的转换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的“理性发展观”,要求干部员工树立“科学发展、理性经营、精心操作、追求最佳效益”的经营理念,并形成了“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在企业成功上市、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强调提出了“成功是企业发展的阶梯,但也最容易成为企业衰退的滑梯;在荣誉和成绩面前,要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决不浮躁,决不铺张浪费;永远保持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决不自满,决不懈怠”的“三个永远”新理念。
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重汽提出了“长志气、争口气、造精品、创佳绩”的全新理念,要求全体员工在新形势下牢固树立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面对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转型要求,企业上上下下全面推动以“精益化管理”、 “质量责任落实”和“全面风险防范”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文化”再度升级。
管理是中国重汽企业发展的有效支撑;管理文化,是中国重汽企业管理的核心灵魂。中国重汽大力加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积极构建了“企业管理文化”的内容体系,所编写的以“理念篇、历程篇、规范篇、行为篇、学习篇”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国重汽员工文化手册》,在理念篇 “一步到位、步步到位”的企业管理哲学,揭示了中国重汽企业管理务实求真、简约高效的管理思维;在规范篇“中国重汽员工行为规范四字歌”,为广大员工提供了面向市场、自主改善、主动服务的管理典范;在学习篇 “中国重汽员工学习公约”,已成为重汽员工立足岗位、主动进取、建功立业的成长信条,并转化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为中国重汽理性经营、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新举措:科技领先素质优先
在中国重汽的“人本文化”建设中,我们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发挥民主决策能力,并以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统领企业的发展方向。二是大力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十、百、千”工程,积极培养选拔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三是将中国重汽的各种理念通过开展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培训和竞赛活动,推动全体员工树立强烈的精品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超强执行力和战斗力的生产一线员工队伍。四是开通多种渠道,为各类人才的竞争、晋升铺展道路,让每名员工个人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具体实现。五是开展“五统一”活动,理念、形象、铭牌、员工着装、证件实行规范统一化,从而实现了企业精神、理念与员工外在形象、精神气质的全面融合。六是注重不同层级先进典型的培养与塑造,先后树立了一批示范工厂、示范车间、示范班组、示范个人。几年来,中国重汽先后选树了30多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文明先进个人等先模人物,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风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新责任:回报社会共享成果
中国重汽在承担经济责任的同时,还承担着强烈的社会责任。企业根据效益情况,不断增加职工收入,使在职员工人均年收入较重组前增长了近四倍。为解决好员工住房问题,我们采取集资建房等方式新建住房2 000余套,通过分配新房和旧房再分配,先后为7 000余户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使大多数职工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中国重汽还全面改造职工医院的医疗条件,为员工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投入了大量资金添置新型班车,接送职工准时安全上下班;积极解决职工工作就餐、子女就近入学等实际问题,使职工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在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后,中国重汽先后举行了多次大的捐助活动,无偿捐赠灾区重建急需车辆29辆,累计捐款4 000万元。中国重汽近年来还先后向济南市慈善总会和“我的兄弟姐妹”等残疾人团体等捐赠达1 000多万元,并多次为全国重大体育赛事和大型文艺活动提供赞助,支持社会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改革重组10多年,中国重汽建设“人本文化、和谐文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开创了新形势下国有控股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新局面。(责任编辑:李万全)
2009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先后到中国重汽视察工作,体现了对中国重汽的关心与支持,激励我们奋发进取,为振兴民族重卡产业作出新的贡献。201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 “转方式、调结构”的时政方针,更加清晰地证明:中国重汽今后的企业发展和经营方向,必须实现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转变。
在2011年开始实施的中国重汽“十二五”规划中,我们继续着力坚持“四位一体”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创建思路,进一步调动和激励全体员工牢固树立“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把“中国重汽”做大做强,而且还要把“中国重汽”做精做细,并最终实现“把中国重汽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不可替代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的宏伟目标。
新动力:四位一体党建领先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的导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国重汽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创建,始终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党的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企业生产经营、职工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四位一体、党建领先”原则,着力把党建作为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导举措。中国重汽的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点就是我们企业长期坚持开展的“党员先锋号工程”和“党员先锋岗”活动。
我们通过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组织和党员在生产精益管理中,勇于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勇于实践、甘愿奉献的“榜样带动、典型示范”等方式,感召和激励广大员工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加快企业跨越式发展。中国重汽改革重组十年来,企业各级党组织相继实施了诸如2001年“斯太尔王驾驶室前围间隙质量攻关”等300多项“党员先锋号工程”,累计为企业创造价值10亿多元。这些“党员先锋号工程”,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形成了具有中国重汽特色的“党员先锋文化”。
新内涵:企业文化统领管理
改革重组以来,中国重汽一直把企业“管理文化”作为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企业文化的新内涵。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不断提炼企业“管理文化”的理念积累,并不断用先进的“管理文化”引导广大员工的具体行为,全面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向国际先进水平不断迈进。
在企业改革重组、恢复生产阶段,我们明确提出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企业发展观”,激励干部认真负责、科学务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引导员工抓住机遇、大干快上、加速发展。在企业经过三五年的发展积累、企业面临更加激烈市场竞争的关键时刻,我们提出“企业发展不仅是指标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机制的转换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的“理性发展观”,要求干部员工树立“科学发展、理性经营、精心操作、追求最佳效益”的经营理念,并形成了“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在企业成功上市、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强调提出了“成功是企业发展的阶梯,但也最容易成为企业衰退的滑梯;在荣誉和成绩面前,要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决不浮躁,决不铺张浪费;永远保持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决不自满,决不懈怠”的“三个永远”新理念。
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重汽提出了“长志气、争口气、造精品、创佳绩”的全新理念,要求全体员工在新形势下牢固树立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面对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转型要求,企业上上下下全面推动以“精益化管理”、 “质量责任落实”和“全面风险防范”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文化”再度升级。
管理是中国重汽企业发展的有效支撑;管理文化,是中国重汽企业管理的核心灵魂。中国重汽大力加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积极构建了“企业管理文化”的内容体系,所编写的以“理念篇、历程篇、规范篇、行为篇、学习篇”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国重汽员工文化手册》,在理念篇 “一步到位、步步到位”的企业管理哲学,揭示了中国重汽企业管理务实求真、简约高效的管理思维;在规范篇“中国重汽员工行为规范四字歌”,为广大员工提供了面向市场、自主改善、主动服务的管理典范;在学习篇 “中国重汽员工学习公约”,已成为重汽员工立足岗位、主动进取、建功立业的成长信条,并转化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为中国重汽理性经营、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新举措:科技领先素质优先
在中国重汽的“人本文化”建设中,我们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发挥民主决策能力,并以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统领企业的发展方向。二是大力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十、百、千”工程,积极培养选拔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三是将中国重汽的各种理念通过开展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培训和竞赛活动,推动全体员工树立强烈的精品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超强执行力和战斗力的生产一线员工队伍。四是开通多种渠道,为各类人才的竞争、晋升铺展道路,让每名员工个人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具体实现。五是开展“五统一”活动,理念、形象、铭牌、员工着装、证件实行规范统一化,从而实现了企业精神、理念与员工外在形象、精神气质的全面融合。六是注重不同层级先进典型的培养与塑造,先后树立了一批示范工厂、示范车间、示范班组、示范个人。几年来,中国重汽先后选树了30多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文明先进个人等先模人物,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风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新责任:回报社会共享成果
中国重汽在承担经济责任的同时,还承担着强烈的社会责任。企业根据效益情况,不断增加职工收入,使在职员工人均年收入较重组前增长了近四倍。为解决好员工住房问题,我们采取集资建房等方式新建住房2 000余套,通过分配新房和旧房再分配,先后为7 000余户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使大多数职工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中国重汽还全面改造职工医院的医疗条件,为员工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投入了大量资金添置新型班车,接送职工准时安全上下班;积极解决职工工作就餐、子女就近入学等实际问题,使职工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在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后,中国重汽先后举行了多次大的捐助活动,无偿捐赠灾区重建急需车辆29辆,累计捐款4 000万元。中国重汽近年来还先后向济南市慈善总会和“我的兄弟姐妹”等残疾人团体等捐赠达1 000多万元,并多次为全国重大体育赛事和大型文艺活动提供赞助,支持社会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改革重组10多年,中国重汽建设“人本文化、和谐文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开创了新形势下国有控股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新局面。(责任编辑:李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