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体育教学应当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本文以初中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相关路径展开探讨,以期对体育教学效果的改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教育教学 有效性 实践路径
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德智体美都要均衡的发展,体育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培养途径。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融入校园体育文化观念,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文化不仅包含了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元素,还有人们主观意识上对体育的认识、情感、价值、理想等,是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合宜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多元思潮与多维视角共同作用下的当前,体育教学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理念与学生健康、全面的协同发展。而所谓体育文化的构建,也就是说要让学校拥有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一个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从而使师生形成正确的培养目标、文明的校风校纪、健康的价值观念。对此,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首要改善校内体育设备,为体育文化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场地、体育设备作为初中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必备设施,要想开展更多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必须要这些基本的物质设施。其次,要结合初中生的实际锻炼需求,引进符合学情的体育设备,促使体育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如,现今很多中学都已建立相应的室内体育馆,供学生进行打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活动,还有室内游泳馆等,借助多元化的体育活动项目,促使学生更积极地融入体育学习环境中。
二、发挥教学语言艺术魅力,感染学生,调动其对体育的积极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最重要的方式,也是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语言更是师生双方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在体育课上,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准确示范动作,使他们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还需要经常详细地为学生讲解动作,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也就是说,教师的语言之所以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灵,关键在于其中饱含情感性的语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教师应充分运用情感性的语言,艺术地处理语调节奏的顿错变化,以饱满的情绪和热烈、真诚的情感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体育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无穷活力,激活其运动意识,从体育教学中获得健康的、昂扬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生难以掌握某一体育动作而产生放弃念头时,教师便可借助激昂、鼓励的语言来激励学生,使学生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迎难而上,坚定信心;又或是运用符合学生认知能力、身心特点的教学语言来为其讲解具体的动作规范,化难为易,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动作细节标准。如,在初中体育太极拳教学时,其中一些抽象动作学生难以理解,如“白鹤亮翅”,对此,教师反复地完整演示动作,并同步配合缓慢的语速提示“抱掌——跟步——坐腿——转身——分手——虚步——分掌”,而不要以简单的数字1、2、3来代替形象指导。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不同项目、内容的体育课程
每一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性格、兴趣、身体素质、认知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性,所以不可能在相同的时间、体育项目中掌握相同的技术,如果不进行体育分类教学,将使得部分学生在面对自己不喜欢抑或是遇到自身素质难以完成的项目时,产生挫败感或者负面情绪,从而逐步失去对体育的兴趣和信心。因此,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来设计不同的体育项目、内容,便能使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体育课上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且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而有效带动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可参考国外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德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有62个体育项目可供学生选择;美国也有20个体育项目供选择。由此,我们也应结合本校实际需求,拓展体育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体育项目特点,制定不同的项目内容。在编排体育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以学生主体性为主导,因材施教;同时注意体育运动结束后及时总结,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特长进行分类评价,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发挥体育专长。
四、总结
综上所述,改善并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并非一日之计,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反复摸索,耐心、用心研究教案,把握新课标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措施,满足每一位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从而保障每一位学生的体育潜能都能得到开发,继而共同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季砚达.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9):246.
[2]王玉萍.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之刍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1(09):97.
[3]徐羊军.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1(09):93.
【关键词】初中教育教学 有效性 实践路径
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德智体美都要均衡的发展,体育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培养途径。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融入校园体育文化观念,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文化不仅包含了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元素,还有人们主观意识上对体育的认识、情感、价值、理想等,是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合宜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多元思潮与多维视角共同作用下的当前,体育教学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理念与学生健康、全面的协同发展。而所谓体育文化的构建,也就是说要让学校拥有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一个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从而使师生形成正确的培养目标、文明的校风校纪、健康的价值观念。对此,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首要改善校内体育设备,为体育文化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场地、体育设备作为初中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必备设施,要想开展更多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必须要这些基本的物质设施。其次,要结合初中生的实际锻炼需求,引进符合学情的体育设备,促使体育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如,现今很多中学都已建立相应的室内体育馆,供学生进行打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活动,还有室内游泳馆等,借助多元化的体育活动项目,促使学生更积极地融入体育学习环境中。
二、发挥教学语言艺术魅力,感染学生,调动其对体育的积极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最重要的方式,也是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语言更是师生双方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在体育课上,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准确示范动作,使他们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还需要经常详细地为学生讲解动作,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也就是说,教师的语言之所以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灵,关键在于其中饱含情感性的语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教师应充分运用情感性的语言,艺术地处理语调节奏的顿错变化,以饱满的情绪和热烈、真诚的情感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体育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无穷活力,激活其运动意识,从体育教学中获得健康的、昂扬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生难以掌握某一体育动作而产生放弃念头时,教师便可借助激昂、鼓励的语言来激励学生,使学生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迎难而上,坚定信心;又或是运用符合学生认知能力、身心特点的教学语言来为其讲解具体的动作规范,化难为易,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动作细节标准。如,在初中体育太极拳教学时,其中一些抽象动作学生难以理解,如“白鹤亮翅”,对此,教师反复地完整演示动作,并同步配合缓慢的语速提示“抱掌——跟步——坐腿——转身——分手——虚步——分掌”,而不要以简单的数字1、2、3来代替形象指导。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不同项目、内容的体育课程
每一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性格、兴趣、身体素质、认知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性,所以不可能在相同的时间、体育项目中掌握相同的技术,如果不进行体育分类教学,将使得部分学生在面对自己不喜欢抑或是遇到自身素质难以完成的项目时,产生挫败感或者负面情绪,从而逐步失去对体育的兴趣和信心。因此,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来设计不同的体育项目、内容,便能使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体育课上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且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而有效带动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可参考国外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德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有62个体育项目可供学生选择;美国也有20个体育项目供选择。由此,我们也应结合本校实际需求,拓展体育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体育项目特点,制定不同的项目内容。在编排体育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以学生主体性为主导,因材施教;同时注意体育运动结束后及时总结,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特长进行分类评价,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发挥体育专长。
四、总结
综上所述,改善并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并非一日之计,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反复摸索,耐心、用心研究教案,把握新课标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措施,满足每一位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从而保障每一位学生的体育潜能都能得到开发,继而共同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季砚达.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9):246.
[2]王玉萍.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之刍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1(09):97.
[3]徐羊军.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1(0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