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难飞(十一)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俄罗斯人坚信,不是美国的莱特兄弟,而是沙皇麾下的海军军官亚历山大·莫扎伊斯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早在1882年就成功上天了。尽管这点没有得到普遍公认,但到后来的红色苏联时期他们确实在航空领域取得过不少“第一”,
  只是其中有些如同流星般一闪而过就重重地直坠尘埃了。
  穿鞋子的“大鸟”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1920~30年代推行工业化的过程中,人才和技术基础尚且薄弱的航空界就掀起了追求大飞机的热潮。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打造出重型轰炸机的伊戈尔·西科尔斯基已经移居美国,但这也讓别人有了出头之日,康斯坦丁·卡里宁就是其中之一。一战时他还是飞行员,后来在哈尔科夫创办了航空学院和飞机设计局。研制过几种中小型民用飞机后,1929年卡里宁雄心勃勃地向能搭载120人的大机型发起了挑战。
  “卡”式飞机的一大特征就是椭圆形的机翼,有着相当大的机翼面积。这架最新设计的K-7单翼机也不例外,翼展接近后来美国的B-52轰炸机,厚度达到2.3米,这是因为要在机翼内部设置乘客座舱!为了撑起这么厚实的机翼,卡里宁采用了双尾撑布局和大型翼下固定式起落架。由于大量使用金属材料导致机体沉重,只靠机翼前缘一字排开的6台米库林AM-34F牵引式发动机已经不够劲了,又在机身后部加装一台同型号的推进式发动机,单台功率均为560千瓦。
  1931年K-7开始建造前,政府方面又要求优先改为轰炸机,最多能装载19吨重的炸弹。卡里宁为此做了不少修改,在机头部位和左右尾撑上各加上了一个自卫炮塔。而起落架整流罩就被放大成长条形的武器吊舱,可安装机枪和炸弹,甚至还有通向机翼供人员进出的梯子。当两年后第一架K-7完工登场时,看着就活像穿上了一双特大号的旱冰鞋!
  不管别人怎么看,这只配备7台发动机、需要19名机组乘员上下伺候的“大乌”从1933年8月11日起进行试飞。开始不过是短暂的起降测试,但K-7动力系统的低效率和飞行状态的不稳定已经显露无遗,而且发动机工作时会引起机身出现严重的共振现象。卡里宁并没有认真分析症结所在,只是简单地用钢板来焊接加固。这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却又使得机身至少超重10%,结果就悲剧了。在11月21日的速度测试中,K-7的右侧尾撑发生断裂,升降舵被卡死,飞机从100多米的低空直接坠地,造成15人遇难。
  卡里宁原本还计划从K-7发展出供军政要员使用的VIP专机、能搭载伞兵和吊挂轻型坦克的运输机等改型,但坠机事故断送了一切。另两架尚未建成的K-7在1935年被拆除,没过多久卡里宁自己也成了“人民公敌”遭到处决。直到N年之后,有好事者在模型和数码作品中重现了这只稀罕而怪异的“穿鞋大鸟”,才没有讓它完全泯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图波列夫的连连“背运”
  K-7可不是霉运当头的唯一特例,比它摔得更“灿烂”的还有安德烈·图波列夫的“大作”。在一起追大飞机的那些年,自然少不了这位“俄罗斯航空之父”。1922年他成立自己的设计局后,就陆续研制过多种大型轰炸机装备苏联空军。也是在1933年,图波列夫设计出与K-7大小相近但略轻些的ANT-16原型机,目标是要能装载最多10吨的炸弹,为此不仅在机翼前缘装有4台AM-34F发动机,还在机背上架起了一对前拉后推式的发动机组合。不过试飞结果表明这样的布局大大拖累了飞行性能,操控起来也很费劲,因此很快就被放弃了。
  无论是出于宣传目的还是实用需求,幅员辽阔的苏联都必须拥有能赶超西方的大型远程飞机。在这样的驱动下,图波列夫接着拿出了更大更重的ANT-20,以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名字命名。这是一架采用全金属机身的单翼机,共有8台AM-34FRN发动机,和ANT-16一样其中两台是串联着装在机身上方。其翼展为63米,全长33米,重达53吨,内部装有用于无线广播、摄影冲晒、电影放映和编辑印刷等进行流动宣传所需的全套设备。虽说飞行性能实在一般,但“高尔基”号公开亮相时可是气场十足,成为苏联航空成就的象征。然而在1935年5月18日的飞行展示中,一架近距离伴飞的战斗机上的飞行员心血来潮秀起了特技,不想失控撞上ANT-20,导致双双坠毁和45人丧生的惨剧。还有一架改进型的ANT-20bis作为客机运行了几年,也因操作不当在1942年失事损毁。
  与ANT-20项目同时进行的还有ANT-22水上飞机,研制目的不是像西方同类机型那样要飞越大西洋,而是作为“飞行巡洋舰”,即远程侦察一轰炸机来使用的。图波列夫这回又采用了非常规的设计,将两具船形机身以厚实的主机翼相连接,6台功率各为612千瓦的AM-34R发动机两两串联,并排安装在机身和中段机翼之上。这造型与意大利的萨沃亚·马彻迪S.66水上飞机相似,但体形就大得多,可携带6吨炸弹,设有6个自卫炮塔。可惜六六未必大顺,1934年8月这架双体机建成下水,而测试结论却是“水面航行性能颇佳”。这样的评语显然不是写给飞机的,“巡洋舰”前面那个词可以无视了。尽管ANT-22曾创下水上飞机的载重飞行高度纪录,但装上军械后各项指标都大受影响,最终还是因缺乏实用价值而彻底遭弃。
  由于缺乏高效的动力系统,在机背上安装外置发动机也是不得已之举,但这既增加了阻力,也难以抬升过于笨重的机身,失败在所难免。幸亏图波列夫同志的才气和运气要比卡里宁好得多,否则后来就没有那么多的“图”式飞机出现在蓝天之上了。
  名不副实的“野蛮人”
  喷气式发动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飞行器的速度瓶颈,但要实现超越声速的梦想也并非易事。从第一台喷气发动机投入运转到用小型试验机突破声障就花了10年的时间,大型飞机要达到这一步的难度可想而知,苏联人就没少栽跟头。这里说的是一位已经被淡忘的“怪才”设计师伏拉基米尔·米亚西舍夫,他早年曾是图波列夫的助手,参与过包括ANT-20在内的多种大飞机的研制工作。直到1951年他才得以成立由自己担纲的飞机设计局,3年后就在莫斯科红场五一节庆典上展示了被西方称为“野牛”的M-4喷气式轰炸机,唬得北约组织一愣一愣的。
  外表彪悍的“野牛”其实性能并不怎么牛,真正的“大杀器”是超声速战略轰炸机项目——M-50,可携带30吨的炸弹和巡航导弹攻击美国本土或航空母舰。为了达到高空高速超远程的技术指标,米亚西舍夫大胆采用了细长机身加大三角翼的设计方案。动力配置也很奇特,两台D-15涡轮喷气发动机吊装在翼下,另两台就套在翼尖上。此外M-50上还运用了许多全新技术,如钛合金骨架、特殊的起落装置和自动驾驶仪等,机组只需两人。可惜过于超前的理念没结出好果子,1959年10月27日进入试飞后,M-50卯足了劲也只能飞出马赫数0.99的极限。究其原因,除了发动机推力偏弱外,对高速飞行特性缺乏认识导致气动布局不合理也是一大缺陷。
  M-50后来落了个尴尬的评价——“最成功的失败”,不过它在1961年7月的苏联航空节上由两架米格-21战斗机陪伴出场时还是把西方吓得不轻,获得了“野蛮人”的绰号,装备核动力可无限巡航的传闻也讓北约紧张了好一阵。米亚西舍夫已经着手换装推力更大的发动机,以实现超声速这“临门一脚”。然而改进过的M-52却一直未能升空,因为此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宣布要优先发展弹道导弹,全面取代轰炸机发挥战略威慑作用,雄心未泯的米亚西舍夫也只有徒呼奈何了。
其他文献
亚洲的另一个忠实客户就是总部位于香港的国泰太平洋航空。康维尔的‘立等可取’交付计划和长达4年的付款计划,从一开始就打动了国泰的心。从1962年购买第1架,在超过8年的时间内,总共引进了9架,除了最早交付的VR-HFS,其余都是二手飞机(JAL有2架880就卖给了国泰)。在国泰管理层看来,彗星IV飞机太小,DC-8则过大,而处于中间的880飞机恰到好处,载客量非常匹配公司的航线需要。在飞机投入后不到
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对我国落后的航空动力具有打翻身仗意义的标志性工程——高空模拟试车台的建成,在上个世纪90年曾鼓舞了多少中国人强国复兴的信心。获得这一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第一获奖人刘大响,自那以后继续向我国航空发动机的难关隘口攻关,先后取得中推核心机与高性能核心机研制的重大成果,把我国航空动力科研水平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在追赶世界先进领域方面,近年他又创建了航空发动机数值仿真中心,为航空发动机研
2021年5月11日,北京市档案工作会议在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召开。市委常委、秘书长张家明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了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总结了2020年全市档案工作,部署了2021年重点任务。北京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市档案局局长张利民,北京市档案馆馆长程勇参加。  会议指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档案部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在加强政治建设、参与抗疫斗争、服务中心工作、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等方
中国航母和舰载机一直备受世人关注,其中关于舰载机采用单发还是双发的话题更是争议不断。这一话题涉及到的范围相当广泛,即便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也很难系统地列出全部的技术细节,网络等媒体上的讨论更是热烈。有一种观点认为,采用单发设计的歼10战机会影响其上舰前途,而双发的歼31则一定会发展出舰载型。本文中,笔者对前一段时间有关舰载机单双发之争的技术细节和结论进行了分析、汇总,相信能让感兴趣的朋友更进一步地认识
【摘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到,要将青年教师培养作为重点任务,从而促进其专业素质能力的有效提升。然而,通过反思当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可以得知,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了其专业发展。文章主要围绕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讨论,旨在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大数据;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创新  青年教师正处于专业发展的早期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空军(Lotnlctwo Wojskowe,意为军用航空,隶属陆军)的一大特点,在于其对配合陆军行动的武装侦察机的重视,它们被称作“前线”(liniowe)机,被波兰统帅部视作仅次于战斗机的重要机种。这种错误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源自1919~1920年间俄波战争的经验,当时参战双方使用的飞机很少,可以在空中自由活动,它们最为有效的用途便是近距支援和侦察。20世纪30年代伊始,这
“双环机”变形记  以莱特兄弟为代表的早期航空先驱大都从观察飞鸟获得灵感,研制出简陋的飞行器,在外形上自然就有着相似的“躯干”、“翅膀”和“尾巴”。不过也有人剑走偏锋,试图以另类的造型挑战鸟儿的能力。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国人路易斯·布莱里奥,1905年他与另一位法国航空先驱加布里埃尔·瓦赞携手创办了一家飞机公司,在此前研制和试飞过的滑翔机基础上发展动力飞机。两人的第一个合作成果是“布莱
型号背景  米格-21系列战斗机以小巧灵活、皮实耐用、方便维护、价格低廉而闻名于世。套用一句广告词“谁用谁知道,用了都说好”(说句题外话,笔者一个同学的父亲在海航退役之后就去了西非某国担任歼7教官)。从太平洋之滨到中东,从撒哈拉的沙漠到东欧的铁幕,全世界一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过或者正在使用米格-21/中国的歼7系列战斗机。直到现在,它依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主战机型。因此把它列入世界名机的行列是
我党着手空军的建设和准备,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认识到军事工作的重要性不久就开始了的。当时我军的武装力量没有条件从实践上建立空军,即使红军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了真正的飞机,因为战事环境的残酷,我军力量的弱小,飞机也不可能长久地保存,不得不废弃,而更为实际的是做着人才和航空理论教育上的准备。王弼就是我党最早从事航空事业培养的火种之一,在他的奋斗下,先是培育了几十人的航空幼苗,依靠他们创办了我党第一
无人机不用担心人员伤亡,而且留空时间比有人驾驶飞机长许多,但其续航力毕竟有限, 飞行时间通常以小时来计算。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认为,“当前无人机为全部海外驻军提供了有价值的情报,包括监视和侦察任务……然而,无人机不能保持长时间的空中停留。” 目前,美国空军现役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是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全球鹰”,但是它成本高昂,并且操作较为困难。  如果有一种能连续飞行几天甚至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