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多中心应用分析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q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主要分析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多中心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的45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在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风险管理方法,并于2018年2月开始实施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选择2018年2月-12月间的230例患者,评价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结果: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我院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情况,发现实施风险管理后,我院心血管外科的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以及医疗投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实施前后数据相比,P<0.05。结论: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具有可行性,该护理模式能够推动护理管理变革,满足患者需求,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风险管理;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
  前言:心血管外科是医院重要科室,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心血管外科所收治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患者对其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到心血管外科的护理管理中,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满意,具体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心血管外科收治的450例患者,包括男265例,女185例,平均年龄(62.5±4.6)岁。同时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12月间间的230例患者,包括男148例,女82例,平均年龄(63.1±5.2)岁。
  1.2方法
  我院于2018年2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措施包括:(1)对患者的风险问题进行识别。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不同病史等,遵照预见性工作要求,判断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对高危患者实施24h动态监测,并強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介绍心血管外科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强化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对心力衰竭、冠心病等突发疾病患者采取全程监护的方法,并警惕疾病变化;行动不便患者做好防护,在保证地面干燥清洁的基础上,增设床栏等保护设施,避免跌倒。(2)护理风险预防。在医院内部构建完整的护理风险预防机制,定期对全体患者开展护理风险培训,采用案例分析法,详细阐述案例患者护理期间的风险问题,在深化护理人员认知的基础上,介绍各项护理手段在风险预防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护理功重点。同时,需要将护理手段体现在临床上,如针对心血管外科术后需要多通路静脉泵入血管患者,应该将管道护理作为其中的重点,注意观察管道是否牢固、管道插入深度是否到位等。在风险处置期间,重视对抢救设备以及药品的管理,并指派专人负责,确保在意外事件发生之后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针对护理管理期间患者的负性心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保持沟通,避免冲突。
  1.3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我院心血管外科的护理工作质量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以X2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我院心血管外科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以及医疗投诉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前后数据相比,P<0.05,具体资料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我国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逐年升高,且部分患者因为年龄大、基础病多以及心脏病情严重等,其整体临床干预难度大,因此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就目前而言,心血管外科一直是临床护理的重难点区域,出现医疗不良事件以及护患纠纷情况较高,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外科护理工作需求,就需要进一步创新护理管理手段,风险管理就是其中的突破口。
  在本次研究中,本文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所取得的效果满意,根据表1的数据可发现,在实施风险管理前,所选的450例患者中共有9例出现了不良事件,占总例数的2.0%;而在实施风险管理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则下降至0.87%,前后数据相比,P<0.05。
  根据本文经验,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时应该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对各类潜在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心血管外科的护理风险种类繁多,所以需要护理人员能从患者的整体进行把握,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疾病特征等作出识别,并及早作出防范措施,避免风险发生。(2)风险管理期间应该保证患方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风险管理需要患方的配合,因此在整个干预期间,护理人员应该合理运用语言艺术以及健康宣教的方法,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各项工作。(3)心血管病患者病情危重,因此护理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24h的连续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一步细化护理干预手段。
  结论: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具有可行性,该护理模式可以实现传统护理工作的变革,为改善患者预后奠定基础,因此应该成为未来护理管理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戴燕,马小平.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多中心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1):115+125.
  [2]冉娅娅,胡兴莲.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9):10-11.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顺应经济、社会及管理思想等改变.我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得到积极运用,从而使得产妇的心理、身体状态均处于良好的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血压、心率、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1-2019.3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皆40例,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全程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运动护理康复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分别设立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针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运动护理康复
生物学是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同时,应该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既要注意学科内
抑郁症又被称之为抑郁障碍,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患者表现出长时间的显著的心情低落,是心情障碍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主要类型.临床上表现为可见的与其处境不相配的心境低落,
期刊
目的 研究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围术期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价值与护理质量.方法 在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月期间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选取8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心理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solve the neutron diffusion equation by using a meshless method and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methods. This
目的 研究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羊水栓塞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019年在我院救治的30例羊水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的常规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妊娠高血压(PIH)产妇分娩结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4~2019.8期间收治的60例PIH产妇,随机分为传统组、试验组,分别予以常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分
孔子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地理课堂提问是学生疑之始,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索的欲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教师搭建学生与文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