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天下大同”。“大同”的“同”,郑玄注《礼记·礼运》曰:“同,犹和也,平也”。“大同”社会正是人类之间“和”的理想状态,而认同教育就是学校为实现师生的“认同”把不同水平,不同情感、不同认识的个体引导到正确的道路、规范的准则、集体的意志、科学的决策上来,使之达成共识,并内化为自觉行动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形式。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认同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通过美术教育认同自己,认同同伴,从而达到师生相互认同的目的,共同构建和谐的美术课堂。
一、在宽松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
美术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的主观感受为主的课程,美术课上学生将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感受和同伴分享,通过画笔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展现在绘画本上,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认同和肯定自己的想法,也需要学生相信自己能够用相应的形式描绘出大脑里的蓝图,这就是美术课上孩子的自我认同。例如一年级上册的欣赏作品是张芝兰的农民画《花狮子》,这是一幅陕北安塞农民画,在讲授时,先分析画面的内容,它描绘的是五颜六色的狮妈妈带着两个稚嫩可爱的小狮子在玩耍,这个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光,问学生:“哪个同学愿意和我们分享你和妈妈在一起的开心时刻呢?”大部分同学不假思索的举起了小手,有的同学说:“我和妈妈玩‘躲猫猫’游戏的时候我很开心。”教师问:“你和妈妈是怎么玩‘躲猫猫’的游戏呢?能描述一下吗?”同学描述之后,老师肯定他的表述说:“你描述的很详细,看来你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深深的印刻在你的脑海里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扮演一下吧!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我们的表情和动作”。这个小互动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表演结束之后老师和这个扮演者握手并肯定他的表演:“你的表演很生动呢,有时弯腰躲在桌子后面,有时在门后露出半个脑袋”。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孩子躲猫猫时的主要姿态,开阔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肯定学生的描述,鼓励学生表演,再将孩子的动态画在黑板上,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的意识,又让其他同学受到替代强化勇于表现自己。
艺术实践也是培养学生自我认同的主要阵地,低年段学生的奇思妙想很多,作品也是充满童趣。孩子们在完成作品后很喜欢和小伙伴们“炫耀”,或者去观摩别人的作品,这时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你看我画的多棒!”或者“你画的真丑!”这样的声音,真是好气又好笑。在上《狮子大王》这一课中,孩子们用各种颜色的皱纹纸和卡纸制作威武的狮子,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迅速做出了长长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和尖尖的牙齿等狮子面具的组成部分。而有些孩子的动手能力比较弱,他们制作的狮子五官有些粗糙,这时孩子们的小矛盾就出现了。有次上课时,有一个男生在默默的抽泣,原来是他的同桌说他做的面具太丑了,男生伤心哭了,我拿起男生的作品说:“你的面具作品颜色搭配鲜艳,鬃毛长短不一,很有层次感呢,窄长的眼睛像是一头刚睡醒的狮子眯着眼睛的样子,是一件非常生动的作品。每一个同学做的狮子面具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要相信自己。”细致的作品有精致的美,粗糙的作品有质朴的美,只有孩子们相信自己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有特色的,美术课才会百花齐放。
二、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相互认同
合作学习是学生发扬团队精神,发扬集体智慧,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培养了以合作和友好的态度对待争议的精神,在学生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相互学习、相互认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合作意识甚至不会合作的现象比较普遍。著名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
美术学习中的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都需要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和认同他人,特别是小组合作,同学们相互认同的小组分配任务时更有效率、作业的完成度也更高。例如在讲《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时,教师分别讲解了头饰、项链和手链的制作方法,要求四名学生为一组,艺术实践时,有的组分工明确,分别做头饰、项链和两个手镯;有一组任务分配不了,三个同学都要做帽子,觉得自己做的帽子更漂亮,谁也不愿意让步。这时和没有分好工的學生单独聊天,讲解认同和谦让的重要性就更有针对性。在制作时,一部分先做完的同学开心的四处张望,另一部分没有做完的同学着急的跑来找我求助,我要求学生回到座位上,告诉他们:“制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邀请做完的同学来帮忙。”鼓励学生们相互认同,帮助别人的同学既巩固了新技能,又获得了成就感。小组制作完成以后,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做模特,小模特们戴着自己组制作的漂亮饰品在讲台上展示,让他们相互夸一夸,发现别人的优点,通过这样的方法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被认同的愉悦,激发再次合作的欲望。
三、在对话交流中培养师生的相互认同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出发,才能到达心的深处”。教学中,教师不仅对学生进行技术的示范和技能的传授,教师的神态举止、行为习惯、个人爱好、仪表与体魄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衣着得体、充满朝气的老师会带给学生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一个语言中透露着礼貌和温柔的老师会让孩子体会到春风化雨的亲切,一个时常保持微笑的老师会将开心和快乐传递给每一个学生。美术的第一个字是美,这个美首先需要教师来展现,提问时一个激励的眼神,一个温柔的微笑、和学生对话时一个弯腰的动作,巡视作业时安静的步伐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关怀,这些都是孩子对教师产生认同感的基础。
在上《谁画的鱼最大》这一课时,教师现场示范,在黑板上画一条颜色鲜艳、有漂亮装饰的大鱼,旁边再画许多小鱼,同学们发出惊叹:“老师画的真漂亮!”孩子们的表扬就是对老师的认同,这时老师问:“学生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的同学说看到了好多鱼,有的同学说看到了一条大鱼和他的好朋友,教师点评:“能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玩耍可真快乐,你看这条鱼笑的多开心!”引导他们体会与小朋友相处时的喜悦。在分享环节,学生们有很多有趣的观点,有的学生说:“我想画一条机器鱼。”这时我追问:“这个机器鱼有什么功能吗?”学生说:“它可以飞上太空,参加星球大战”我走上前去跟他握手说:“谢谢你保卫我们的地球”这个孩子马上露出了笑脸,仿佛自己已经化身为一名战士;有的同学说:“我想画一条大鱼公主,给大鱼穿上美美的衣服。”我问:“大鱼公主的身旁有小鱼朋友吗,如果有的话,记得把他们也打扮的漂漂亮亮哦。”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孩子们的想法各不相同,老师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需要认同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跟着孩子的思路,往往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神奇效果。
认同激发潜能,它能最大化地激发一个人的热情,让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一节开放的美术课正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这种热情来让老师享受课堂,学生热爱课堂。
一、在宽松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
美术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的主观感受为主的课程,美术课上学生将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感受和同伴分享,通过画笔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展现在绘画本上,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认同和肯定自己的想法,也需要学生相信自己能够用相应的形式描绘出大脑里的蓝图,这就是美术课上孩子的自我认同。例如一年级上册的欣赏作品是张芝兰的农民画《花狮子》,这是一幅陕北安塞农民画,在讲授时,先分析画面的内容,它描绘的是五颜六色的狮妈妈带着两个稚嫩可爱的小狮子在玩耍,这个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光,问学生:“哪个同学愿意和我们分享你和妈妈在一起的开心时刻呢?”大部分同学不假思索的举起了小手,有的同学说:“我和妈妈玩‘躲猫猫’游戏的时候我很开心。”教师问:“你和妈妈是怎么玩‘躲猫猫’的游戏呢?能描述一下吗?”同学描述之后,老师肯定他的表述说:“你描述的很详细,看来你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深深的印刻在你的脑海里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扮演一下吧!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我们的表情和动作”。这个小互动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表演结束之后老师和这个扮演者握手并肯定他的表演:“你的表演很生动呢,有时弯腰躲在桌子后面,有时在门后露出半个脑袋”。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孩子躲猫猫时的主要姿态,开阔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肯定学生的描述,鼓励学生表演,再将孩子的动态画在黑板上,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的意识,又让其他同学受到替代强化勇于表现自己。
艺术实践也是培养学生自我认同的主要阵地,低年段学生的奇思妙想很多,作品也是充满童趣。孩子们在完成作品后很喜欢和小伙伴们“炫耀”,或者去观摩别人的作品,这时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你看我画的多棒!”或者“你画的真丑!”这样的声音,真是好气又好笑。在上《狮子大王》这一课中,孩子们用各种颜色的皱纹纸和卡纸制作威武的狮子,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迅速做出了长长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和尖尖的牙齿等狮子面具的组成部分。而有些孩子的动手能力比较弱,他们制作的狮子五官有些粗糙,这时孩子们的小矛盾就出现了。有次上课时,有一个男生在默默的抽泣,原来是他的同桌说他做的面具太丑了,男生伤心哭了,我拿起男生的作品说:“你的面具作品颜色搭配鲜艳,鬃毛长短不一,很有层次感呢,窄长的眼睛像是一头刚睡醒的狮子眯着眼睛的样子,是一件非常生动的作品。每一个同学做的狮子面具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要相信自己。”细致的作品有精致的美,粗糙的作品有质朴的美,只有孩子们相信自己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有特色的,美术课才会百花齐放。
二、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相互认同
合作学习是学生发扬团队精神,发扬集体智慧,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培养了以合作和友好的态度对待争议的精神,在学生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相互学习、相互认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合作意识甚至不会合作的现象比较普遍。著名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
美术学习中的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都需要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和认同他人,特别是小组合作,同学们相互认同的小组分配任务时更有效率、作业的完成度也更高。例如在讲《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时,教师分别讲解了头饰、项链和手链的制作方法,要求四名学生为一组,艺术实践时,有的组分工明确,分别做头饰、项链和两个手镯;有一组任务分配不了,三个同学都要做帽子,觉得自己做的帽子更漂亮,谁也不愿意让步。这时和没有分好工的學生单独聊天,讲解认同和谦让的重要性就更有针对性。在制作时,一部分先做完的同学开心的四处张望,另一部分没有做完的同学着急的跑来找我求助,我要求学生回到座位上,告诉他们:“制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邀请做完的同学来帮忙。”鼓励学生们相互认同,帮助别人的同学既巩固了新技能,又获得了成就感。小组制作完成以后,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做模特,小模特们戴着自己组制作的漂亮饰品在讲台上展示,让他们相互夸一夸,发现别人的优点,通过这样的方法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被认同的愉悦,激发再次合作的欲望。
三、在对话交流中培养师生的相互认同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出发,才能到达心的深处”。教学中,教师不仅对学生进行技术的示范和技能的传授,教师的神态举止、行为习惯、个人爱好、仪表与体魄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衣着得体、充满朝气的老师会带给学生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一个语言中透露着礼貌和温柔的老师会让孩子体会到春风化雨的亲切,一个时常保持微笑的老师会将开心和快乐传递给每一个学生。美术的第一个字是美,这个美首先需要教师来展现,提问时一个激励的眼神,一个温柔的微笑、和学生对话时一个弯腰的动作,巡视作业时安静的步伐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关怀,这些都是孩子对教师产生认同感的基础。
在上《谁画的鱼最大》这一课时,教师现场示范,在黑板上画一条颜色鲜艳、有漂亮装饰的大鱼,旁边再画许多小鱼,同学们发出惊叹:“老师画的真漂亮!”孩子们的表扬就是对老师的认同,这时老师问:“学生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的同学说看到了好多鱼,有的同学说看到了一条大鱼和他的好朋友,教师点评:“能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玩耍可真快乐,你看这条鱼笑的多开心!”引导他们体会与小朋友相处时的喜悦。在分享环节,学生们有很多有趣的观点,有的学生说:“我想画一条机器鱼。”这时我追问:“这个机器鱼有什么功能吗?”学生说:“它可以飞上太空,参加星球大战”我走上前去跟他握手说:“谢谢你保卫我们的地球”这个孩子马上露出了笑脸,仿佛自己已经化身为一名战士;有的同学说:“我想画一条大鱼公主,给大鱼穿上美美的衣服。”我问:“大鱼公主的身旁有小鱼朋友吗,如果有的话,记得把他们也打扮的漂漂亮亮哦。”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孩子们的想法各不相同,老师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需要认同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跟着孩子的思路,往往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神奇效果。
认同激发潜能,它能最大化地激发一个人的热情,让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一节开放的美术课正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这种热情来让老师享受课堂,学生热爱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