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差异是一种必然存在的现象。新课改中提出了使每一个学生实现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尝试以学生的差异为基础,应用分层教学模式,使学生们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体验中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在本文中,将从建立分层小组、设计分层任务和实施分层指导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有效地组织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差异;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适合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是指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能立足学生立场,为学生解决学习疑惑,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教育活动。个体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适合教育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并以学生的学习差异为基础,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为了实现此要求,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应用了分层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分层学习小组
班级授课是我国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使用的主要教学形式。在数学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小学生早已表现出了不同的学习差异。但是教师却受到班级授课的影响,忽视学生的学习差异,机械地应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进行统一教学,导致学生们的差异越来越大。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基于此,我在实施分层教学的时候,会以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依据,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做好差异化教学准备。
具体地,在建立分层小组的时候,我会对学生们的日常学习表现、学习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据此将他们先划分为A、B、C三个层级。接着,将同一层级的学生纳入到同一个小组中,保证各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是不相上下的。其中,是A层级的学生,数学学习基础扎实,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且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发展。B层级的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较为扎实,能自主地解决基础问题,有学好数学的想法。C层级的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薄弱,讨厌学数学,无法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建构了同质小组之后,我会联系各个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驱动不同的学生展开不同的探究。
二、设计分层学习任务
分层教学的实施是以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保障,使学生们在学习差异的驱动下,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一节数学课上,教师一般会给学生们展现数学概念、数学定理这些基础内容。但是,在学习差异的影响下,学生们的学习表现不同。如A层级学生,可以自主地探寻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中关键词,总结数学规律。B层级的学生,需要经历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过程,方能建立对所学的理解。而C层级的学生,则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理清数学概念和定理中的关键信息,同时需要对比练习。所以,我在组织数学教学的时候,会立足学生们的学习差异,设计不同的分层学习任务,并对学生们给予不同的教学指导。
以“圆的面积”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为A层级的学生设计了自主阅读教材,迁移知识,总结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任务,驱动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合作探究。B层级的学生,需要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动手操作,展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圆的面积计算公式。C层级的学生,则要在我的指导下,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初步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设定了学习任务之后,我要求A层级的学生自主学习,B层级学生合作学习,C层级学生接受我的指导。
三、给予分层学习指导
教师是数学教學活动的组织者,立足传统教学的不足,在实施数学分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们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在为A层级的学生设计了学习任务之后,我一般会指导他们自主学习,同时由易到难地设计一些练习题,使A层级的学生在建构对新知初步认知之后,完成练习,在练习中发现学习问题。根据学生们发现的学习问题,我会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扫清学习障碍。B层级的学生在获取了学习任务之后,我会指导他们操作数学材料,迁移知识,并要求他们完成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检验学习成果,同样暴露学习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设计、呈现了C层次的学习任务之后,我则走进这部分学生群体中,按照学习任务一步步地指导他们,同时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辅助他们理解。
总而言之,学习差异是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必然出现的一种学习情况,在实施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同时,学会以学生的差异学习为基础,建立不同的小组,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给予学生们不同的学习指导。从而使学生们体验到不同的分层学习活动,获得学习满足感,并积累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提升数学学习水平,实现有针对性的发展,为缩小学习差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治强.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8(02):38.
[2]王静.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以生为本”[J].小学教学参考,2018(36):23-24.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差异;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适合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是指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能立足学生立场,为学生解决学习疑惑,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教育活动。个体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适合教育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并以学生的学习差异为基础,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为了实现此要求,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应用了分层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分层学习小组
班级授课是我国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使用的主要教学形式。在数学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小学生早已表现出了不同的学习差异。但是教师却受到班级授课的影响,忽视学生的学习差异,机械地应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进行统一教学,导致学生们的差异越来越大。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基于此,我在实施分层教学的时候,会以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依据,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做好差异化教学准备。
具体地,在建立分层小组的时候,我会对学生们的日常学习表现、学习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据此将他们先划分为A、B、C三个层级。接着,将同一层级的学生纳入到同一个小组中,保证各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是不相上下的。其中,是A层级的学生,数学学习基础扎实,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且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发展。B层级的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较为扎实,能自主地解决基础问题,有学好数学的想法。C层级的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薄弱,讨厌学数学,无法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建构了同质小组之后,我会联系各个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驱动不同的学生展开不同的探究。
二、设计分层学习任务
分层教学的实施是以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保障,使学生们在学习差异的驱动下,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一节数学课上,教师一般会给学生们展现数学概念、数学定理这些基础内容。但是,在学习差异的影响下,学生们的学习表现不同。如A层级学生,可以自主地探寻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中关键词,总结数学规律。B层级的学生,需要经历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过程,方能建立对所学的理解。而C层级的学生,则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理清数学概念和定理中的关键信息,同时需要对比练习。所以,我在组织数学教学的时候,会立足学生们的学习差异,设计不同的分层学习任务,并对学生们给予不同的教学指导。
以“圆的面积”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为A层级的学生设计了自主阅读教材,迁移知识,总结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任务,驱动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合作探究。B层级的学生,需要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动手操作,展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圆的面积计算公式。C层级的学生,则要在我的指导下,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初步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设定了学习任务之后,我要求A层级的学生自主学习,B层级学生合作学习,C层级学生接受我的指导。
三、给予分层学习指导
教师是数学教學活动的组织者,立足传统教学的不足,在实施数学分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们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在为A层级的学生设计了学习任务之后,我一般会指导他们自主学习,同时由易到难地设计一些练习题,使A层级的学生在建构对新知初步认知之后,完成练习,在练习中发现学习问题。根据学生们发现的学习问题,我会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扫清学习障碍。B层级的学生在获取了学习任务之后,我会指导他们操作数学材料,迁移知识,并要求他们完成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检验学习成果,同样暴露学习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设计、呈现了C层次的学习任务之后,我则走进这部分学生群体中,按照学习任务一步步地指导他们,同时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辅助他们理解。
总而言之,学习差异是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必然出现的一种学习情况,在实施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同时,学会以学生的差异学习为基础,建立不同的小组,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给予学生们不同的学习指导。从而使学生们体验到不同的分层学习活动,获得学习满足感,并积累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提升数学学习水平,实现有针对性的发展,为缩小学习差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治强.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8(02):38.
[2]王静.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以生为本”[J].小学教学参考,2018(3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