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实践型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养成的作用

来源 :中学生物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四大基本课程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型课程是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感知世界获得新知,是学生亲身体验过程、促进知行协调发展的习得方式。
其他文献
通过对"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的改进和对相关教学过程的整合、优化,充分调动了学生进行实验创新和教具制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自制教具和"假说-演绎法"
我国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和浙科版)对于ATP中高能磷酸键的相关描述不太准确,甚至可能会误导学生。通过对比美国大学普通生物教材Campbell Biology(9th edition)对ATP高能磷酸键的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生物学教学将更为关注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作用,尝试利用LPQ量表以定量化的方式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
基于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一课进行了探究实验的设计,在教学中通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及科学
日常教学中,课堂氛围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合理利用教学幽默能调节与塑造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提升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使学生生物学的学习环境来自于现实生活,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那么,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教学究
期刊
生物学教学中已有不少基于模型建构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践研究案例,但鲜有初中学段试题形式的探索。以2017年和2018年福建省中考生物学试卷第25题为例,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围
注释:图1显示了用^14CO2饲养单细胞小球藻,观察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转化和去向,从而揭示了光台作用暗反应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是在1946年到1953年之间由加州大学的卡尔文(Melvin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