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油气工业发展60年经历了两次大飞跃:第一次实现了陆相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并建立了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第二次实现了海相碳酸盐岩层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并形成了中国特色海相石油地质理论。
关键词:勘探思路二次飞跃陆相海相地质理论
中图分类号:F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c)-0037-02
石油被视为工业血液,具有不可再生性。新中国油气工业发展的60年,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1980年为界可划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30年不是简单叠加,而是两次历史性跨越,对我国乃至世界地质科学发展和油气勘探开发事业上均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油气勘探更是呈现出“三海一陆”并进、石油稳定发展、天然气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东部老区、中西部叠合盆地及海域连续获得重大突破,一批大型、特大型海陆相油气田相继被发现,仅在“十五”期间全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56亿t,年均超过10亿t,2001年~2007年累计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近2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前50年的总和,加之海外油气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这些硕果的取得得益于勘探指导思想的创新与技术方法的进步,是几代石油人辛勤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本文以国内外油气勘探成果的对比分析为切入点,重点回顾了新中国60年主要的油气勘探历程及巨大成就,旨在对我国未来油气勘探开发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1 第一次飞跃陆相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及陆相生油理论的建立
第一次质的飞跃,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们在勘探思路上提出“陆相地层可以生成石油”的新论点并对东部中新生代陆相地层中实施大规模勘探,发现了大庆油田和渤海湾富油气区,验证了陆相地层可形成大油气田,创建了中国独具特色的陆相生油成藏理论,从而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海相生油,陆相贫油”的定论,对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及其理论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既丰富和完善了世界石油地质学理论,也使全球石油勘探领域由单一海相地层向多元的海陆相层系扩展。
20世纪50年代初是我国油气勘探起步时期。当时,世界油气勘探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已发现油气田3万多个,主要产于海相地层,因此,包括舒克特、埃蒙斯和古勃金等世界著名的石油地质学家在内都认为石油只有海相沉积中才能形成,在现代石油地质学理论体系的标志性专著—《石油地质学》中也着重体现出“海相生油”理论。由于50年代以前在陆相沉积中从未发现过工业性油气田,对于陆相沉积中有机质丰度及其特性也缺乏深入的认识,故对陆相地层能否生成石油、如何进行油气勘探,尚无现有的指导理论和可借鉴的经验。甚至西方一些学者认为陆相沉积贫油,20世纪初对中国进行地质考察后指出:“中国没有中、新生代海相沉积,古生代沉积也大部分不生油,……,因此,中国决不会生产大量石油”,加之美孚石油公司1914年对陕北延长地区的钻探失败,“中国贫油”的论调就广为传播。然而,中国老一辈地质学家们从构造特征、陆相沉积中存在规模不大的油气田和较广泛的油气显示等中国地质实际出发并以石油有机成因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大胆预见了中国海陆相油气的巨大勘探潜力,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提出了“陆相生油”的崭新概念和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石油远景。在这个新理论观点的指导下,油气战略东移,对约占我国沉积岩总面积80%的中新生代陆相地层作为主要领域开始了广泛的有计划的油气勘探工作,从此陆相油气就像一根主线贯穿于我国60年来油气地质科技发展的整个进程,并以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和20世纪80年代初陆相生油理论的系统总结分析为主要节点,经历了前30年的思维创新和技术准备、战略实施和重大发现以及快速发展和理论形成过程。其中,在前期十几年坚持不懈的理论探索和艰苦奋斗的勘探实践基础上,松辽盆地建立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陆相油田-大庆油田,渤海湾富油气区先后建成了胜利、辽河等油气工业基地。基于此,20世纪80年代初,从勘探思路、生烃成藏规律和勘探技术等各个方面及时地总结和升华了这30年来的勘探成果,凝练出“生油区控制油气田分布”的源控论和“定凹探边、定凹探隆”等勘探思路,已成为中新生代陆相盆地进行区域勘探的最有效理论和勘探方法。同时,针对不同盆地性质和成藏类型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勘探思路和方法,如渤海湾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实践证明,它们对指导复杂地质条件下区带评价到圈闭预测、油气聚集带的认识到油气藏的发现更具现实意义,为20世纪60~70年代西部、华北和中下扬子区中新生代盆地勘探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在这30年中,随着我国陆相盆地相继突破,全球石油勘探领域实现了由单一海相地层向多元的海陆相层系扩展,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吉普斯兰、库珀盆地一系列由陆相沉积所形成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就是最好例证。
后30年,对于陆相油气勘探而言,主要是理论延伸和稳定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国家战略决策下,陆上和海域陆相油气勘探全面开花,进一步促进了陆相生烃成藏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期间陆相油气生成认识方面衍生出3个热点领域,即煤成气、煤成油和未熟-低熟油,并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丰收。其中,煤成气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由德国学者首先提出,认为煤既能生气,又能聚集成商业性气田。利用此理论在20世纪50~70年代于中欧、西西伯利亚和卡拉库姆盆地发现了一批储量1×1012m3以上的大气田,从而含煤层系作为大气田的主要来源引起了各国关注,并成为重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此时,我国正是陆相地层石油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并快速发展时期,而天然气勘探研究相对滞后,只是四川盆地发现了威远和卧龙河气田,属于油型气。直到70年代末,通过煤成气理论的引进,我国学者也认识到陆相地层的另一重要资源-天然气的重要性及勘探潜力,提出我国含煤盆地可以形成大中型天然气田,并从“六五”至今以煤成气为主的天然气地质学研究持续地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重点,极大地促进了陆相沉积之一煤系的天然气形成、运聚及成藏研究,使得中国天然气勘探理论从早期仅限于油型气的一元论发展为煤成气、无机气和生物气等多种类型天然气综合勘探研究的多元论,尤其是开辟了陆相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发现了克拉2号、苏里格等一批大气田,同时推动了我国天然气地质学理论从天然气来源、成因类型到运聚成藏的全面发展,形成了一门中国特色的独立学科,为21世纪以来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积累。
2 第二次飞跃海相油气勘探重大突破及中国特色海相生烃成藏理论形成
第二次质的飞跃,跳出长期以来国内陆相生油理论的惯有思维和国外海相生油理论传统观念的束缚,基于多期构造背景下海相层系多元生烃多期成藏等基本认识和复杂深层条件下先进的物探、钻探工程技术的支撑,发现了以塔河油田和普光气田为代表的海相深层碳酸盐岩油气田,验证了高热演化区古生界海相地层不仅可以生成油气而且能够形成大油气田,并形成了中国特色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地质理论和勘探技术系列,发展和完善了世界海相石油地质学理论,使全球海相油气勘探领域由构造简单、中浅层向岩性地层、深层领域拓展。
我国海相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四川盆地发现了一些中小型气田,在这前30年中海相油气勘探一直未能取得更大突破。如前所述,这一时期是我国陆相油气勘探喜获丰收的时期,油气勘探重点是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此时世界油气勘探也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勘探热点遍及五大洲,并由陆地向深海延伸,探明了一大批大油气田,至70年代末,仅波斯湾富油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达到382亿t,并且迄今为止世界油气田的发现仍以中新生界碳酸盐岩层为主,其可采储量可占2003年前探明的全球大油气田可采总储量的47.09%。正因为这一时期世界海相油气勘探各领域的不断突破,促进了海相油气地质理论的重要认识和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海相石油地质学进入迅猛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
理论认识上,“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和“干酪根成烃理论”的建立;勘探思路上,“含油气系统”概念的提出及其广泛应用;技术方法上,除了物探和钻探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外,还以油气藏为核心的石油地质科学体系为基础,经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地震地层学、有机地球化学等与油气勘探密切相关的专业学科。到目前为止,干酪根生烃理论及以其为基础融汇了现代石油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经典理论和方法的含油气系统理论体系,对世界海相油气勘探中一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显然,这些成果充分表明了海相地层尤其是中新生界碳酸盐岩层在当今世界油气勘探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海相生油理论的统治地位,结合这个时期之前将近百年的世界油气勘探史中所发现的油气田也均与海相地层有关的事实,国外学者强调石油形成于海相沉积,海相生油理论具有深远影响应当说与世界油气勘探史的实践相一致,是历史的必然,特别是发现大庆油田之前,针对中国“中、新生代没有海相沉积,古生代海相地层构造活动强烈,变质程度又高,缺乏生油岩”等地质条件,认为“中国决不会生产大量石油,更无海相石油”,客观地说也是可以理解。那么,中国广泛分布的古生界海相地层到底有没有石油?没有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如果有,究竟在哪里?我国老一辈地质学们就像当时探索陆相沉积一样,对古生界海相沉积也展开了漫长的理论探索和勘探实践。
我国海相油气理论研究和大规模勘探还是80年代开始的,是建国以来后30年的事情。在20世纪70年代末,地球化学家们通过引进干酪根生烃理论及其先进的一些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地质实际开始了海相碳酸盐岩的生烃成藏理论研究,认识到塔里木、四川和华北相对稳定区海相烃源岩的重要性,指出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的巨大潜力,并塔里木盆地首先取得一个重大突破-1984年沙参2井在沙雅隆起的奥陶系喜获高产油气流,揭开了古生界找油气序幕,并相继发现了靖边气田和塔河油田,证实了我国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层油气勘探潜力。此时,针对海相烃源岩的生排烃机制、生烃潜力和资源量计算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认识到陆相生油理论的一些勘探方法并不完全适合于海相油气勘探,海相环境中沉积和沉降中心并不一定是生烃中心,也认识到国外流行的“含油气系统”的勘探方法不能有效指导我国古生界海相叠合盆地的勘探,更是认识到生烃成藏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为至今石油地质的核心理论-油气成藏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油气藏越来越深埋化、隐蔽化和非构造化,包括地质条件复杂、稠油、低渗透等油气藏比例越来越多,这加大了发现更多油气田保持增储的勘探难度,迫切需要经生烃成藏理论的深入研究解决油气成藏机理及其定量评价等勘探关键问题,以有效指导油气勘探,找到更多的后备资源。
在此情况下,继承海陆相油气勘探理论的核心思想,结合各含油气盆地地质实际创新更适宜的勘探思路和技术方法已成为勘探突破的关键。在“九五”、“十一五”期间,我国海相油气勘探思路最为活跃,成果最为突出,各大海相含油气盆地都有重大进展。其中,普光气田的发现,基于长兴组-飞仙关组台缘礁滩相储层的重新认识和高精度地震勘探及其储层预测技术的长足发展,按照以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主的新思路,2001年部署的普光1井和毛坝1井相继获得重大发现,至2005年探明地质储量2510.70×108m3,成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碳酸盐岩气田。它的发现被认为是以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为主战场的我国油气“二次创业”的重大突破,进一步展示了海相油气勘探领域的广阔前景,为创建中国特色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系列提供了又一个成果典范。
3 结语
中国烃源岩从中元古界到新近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泥盆纪及其之前属于海相沉积,石炭-二叠纪开始出现海陆交互相和陆相沉积,进入中新生代以陆相沉积为主,是我国油气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现今探明石油储量主要来自古近系和白垩系,形成了渤海湾富油区和大庆油田,是我国建国60年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独具特色的陆相生油理论的重要发源地。进入21世纪以来,海相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探明了塔河、普光等大油气田,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探技术系列。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油气藏越来越深埋化、隐蔽化和非构造化,加大了发现更多油气田保持增储难度,可见,在目前国家能源需求和由油价高位波动等带来的长期持续的油气勘探高投入和稳定发展的情况下,油气勘探的未来发展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
参考文献
[1] 车长波,等.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J].天然气工业,2008.
[2] 莱复生.石油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9.
[3] 李四光.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资源勘探的远景[J].石油地质,1954.
[4] 张文佑,等.论“定凹探边”与“定凹探隆”[J].石油学报,1982.
[5] 张文昭.中国陆相盆地油田形成规律[J].石油学报,1983.
关键词:勘探思路二次飞跃陆相海相地质理论
中图分类号:F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c)-0037-02
石油被视为工业血液,具有不可再生性。新中国油气工业发展的60年,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1980年为界可划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30年不是简单叠加,而是两次历史性跨越,对我国乃至世界地质科学发展和油气勘探开发事业上均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油气勘探更是呈现出“三海一陆”并进、石油稳定发展、天然气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东部老区、中西部叠合盆地及海域连续获得重大突破,一批大型、特大型海陆相油气田相继被发现,仅在“十五”期间全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56亿t,年均超过10亿t,2001年~2007年累计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近2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前50年的总和,加之海外油气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这些硕果的取得得益于勘探指导思想的创新与技术方法的进步,是几代石油人辛勤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本文以国内外油气勘探成果的对比分析为切入点,重点回顾了新中国60年主要的油气勘探历程及巨大成就,旨在对我国未来油气勘探开发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1 第一次飞跃陆相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及陆相生油理论的建立
第一次质的飞跃,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们在勘探思路上提出“陆相地层可以生成石油”的新论点并对东部中新生代陆相地层中实施大规模勘探,发现了大庆油田和渤海湾富油气区,验证了陆相地层可形成大油气田,创建了中国独具特色的陆相生油成藏理论,从而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海相生油,陆相贫油”的定论,对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及其理论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既丰富和完善了世界石油地质学理论,也使全球石油勘探领域由单一海相地层向多元的海陆相层系扩展。
20世纪50年代初是我国油气勘探起步时期。当时,世界油气勘探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已发现油气田3万多个,主要产于海相地层,因此,包括舒克特、埃蒙斯和古勃金等世界著名的石油地质学家在内都认为石油只有海相沉积中才能形成,在现代石油地质学理论体系的标志性专著—《石油地质学》中也着重体现出“海相生油”理论。由于50年代以前在陆相沉积中从未发现过工业性油气田,对于陆相沉积中有机质丰度及其特性也缺乏深入的认识,故对陆相地层能否生成石油、如何进行油气勘探,尚无现有的指导理论和可借鉴的经验。甚至西方一些学者认为陆相沉积贫油,20世纪初对中国进行地质考察后指出:“中国没有中、新生代海相沉积,古生代沉积也大部分不生油,……,因此,中国决不会生产大量石油”,加之美孚石油公司1914年对陕北延长地区的钻探失败,“中国贫油”的论调就广为传播。然而,中国老一辈地质学家们从构造特征、陆相沉积中存在规模不大的油气田和较广泛的油气显示等中国地质实际出发并以石油有机成因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大胆预见了中国海陆相油气的巨大勘探潜力,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提出了“陆相生油”的崭新概念和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石油远景。在这个新理论观点的指导下,油气战略东移,对约占我国沉积岩总面积80%的中新生代陆相地层作为主要领域开始了广泛的有计划的油气勘探工作,从此陆相油气就像一根主线贯穿于我国60年来油气地质科技发展的整个进程,并以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和20世纪80年代初陆相生油理论的系统总结分析为主要节点,经历了前30年的思维创新和技术准备、战略实施和重大发现以及快速发展和理论形成过程。其中,在前期十几年坚持不懈的理论探索和艰苦奋斗的勘探实践基础上,松辽盆地建立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陆相油田-大庆油田,渤海湾富油气区先后建成了胜利、辽河等油气工业基地。基于此,20世纪80年代初,从勘探思路、生烃成藏规律和勘探技术等各个方面及时地总结和升华了这30年来的勘探成果,凝练出“生油区控制油气田分布”的源控论和“定凹探边、定凹探隆”等勘探思路,已成为中新生代陆相盆地进行区域勘探的最有效理论和勘探方法。同时,针对不同盆地性质和成藏类型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勘探思路和方法,如渤海湾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实践证明,它们对指导复杂地质条件下区带评价到圈闭预测、油气聚集带的认识到油气藏的发现更具现实意义,为20世纪60~70年代西部、华北和中下扬子区中新生代盆地勘探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在这30年中,随着我国陆相盆地相继突破,全球石油勘探领域实现了由单一海相地层向多元的海陆相层系扩展,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吉普斯兰、库珀盆地一系列由陆相沉积所形成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就是最好例证。
后30年,对于陆相油气勘探而言,主要是理论延伸和稳定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国家战略决策下,陆上和海域陆相油气勘探全面开花,进一步促进了陆相生烃成藏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期间陆相油气生成认识方面衍生出3个热点领域,即煤成气、煤成油和未熟-低熟油,并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丰收。其中,煤成气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由德国学者首先提出,认为煤既能生气,又能聚集成商业性气田。利用此理论在20世纪50~70年代于中欧、西西伯利亚和卡拉库姆盆地发现了一批储量1×1012m3以上的大气田,从而含煤层系作为大气田的主要来源引起了各国关注,并成为重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此时,我国正是陆相地层石油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并快速发展时期,而天然气勘探研究相对滞后,只是四川盆地发现了威远和卧龙河气田,属于油型气。直到70年代末,通过煤成气理论的引进,我国学者也认识到陆相地层的另一重要资源-天然气的重要性及勘探潜力,提出我国含煤盆地可以形成大中型天然气田,并从“六五”至今以煤成气为主的天然气地质学研究持续地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重点,极大地促进了陆相沉积之一煤系的天然气形成、运聚及成藏研究,使得中国天然气勘探理论从早期仅限于油型气的一元论发展为煤成气、无机气和生物气等多种类型天然气综合勘探研究的多元论,尤其是开辟了陆相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发现了克拉2号、苏里格等一批大气田,同时推动了我国天然气地质学理论从天然气来源、成因类型到运聚成藏的全面发展,形成了一门中国特色的独立学科,为21世纪以来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积累。
2 第二次飞跃海相油气勘探重大突破及中国特色海相生烃成藏理论形成
第二次质的飞跃,跳出长期以来国内陆相生油理论的惯有思维和国外海相生油理论传统观念的束缚,基于多期构造背景下海相层系多元生烃多期成藏等基本认识和复杂深层条件下先进的物探、钻探工程技术的支撑,发现了以塔河油田和普光气田为代表的海相深层碳酸盐岩油气田,验证了高热演化区古生界海相地层不仅可以生成油气而且能够形成大油气田,并形成了中国特色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地质理论和勘探技术系列,发展和完善了世界海相石油地质学理论,使全球海相油气勘探领域由构造简单、中浅层向岩性地层、深层领域拓展。
我国海相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四川盆地发现了一些中小型气田,在这前30年中海相油气勘探一直未能取得更大突破。如前所述,这一时期是我国陆相油气勘探喜获丰收的时期,油气勘探重点是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此时世界油气勘探也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勘探热点遍及五大洲,并由陆地向深海延伸,探明了一大批大油气田,至70年代末,仅波斯湾富油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达到382亿t,并且迄今为止世界油气田的发现仍以中新生界碳酸盐岩层为主,其可采储量可占2003年前探明的全球大油气田可采总储量的47.09%。正因为这一时期世界海相油气勘探各领域的不断突破,促进了海相油气地质理论的重要认识和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海相石油地质学进入迅猛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
理论认识上,“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和“干酪根成烃理论”的建立;勘探思路上,“含油气系统”概念的提出及其广泛应用;技术方法上,除了物探和钻探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外,还以油气藏为核心的石油地质科学体系为基础,经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地震地层学、有机地球化学等与油气勘探密切相关的专业学科。到目前为止,干酪根生烃理论及以其为基础融汇了现代石油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经典理论和方法的含油气系统理论体系,对世界海相油气勘探中一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显然,这些成果充分表明了海相地层尤其是中新生界碳酸盐岩层在当今世界油气勘探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海相生油理论的统治地位,结合这个时期之前将近百年的世界油气勘探史中所发现的油气田也均与海相地层有关的事实,国外学者强调石油形成于海相沉积,海相生油理论具有深远影响应当说与世界油气勘探史的实践相一致,是历史的必然,特别是发现大庆油田之前,针对中国“中、新生代没有海相沉积,古生代海相地层构造活动强烈,变质程度又高,缺乏生油岩”等地质条件,认为“中国决不会生产大量石油,更无海相石油”,客观地说也是可以理解。那么,中国广泛分布的古生界海相地层到底有没有石油?没有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如果有,究竟在哪里?我国老一辈地质学们就像当时探索陆相沉积一样,对古生界海相沉积也展开了漫长的理论探索和勘探实践。
我国海相油气理论研究和大规模勘探还是80年代开始的,是建国以来后30年的事情。在20世纪70年代末,地球化学家们通过引进干酪根生烃理论及其先进的一些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地质实际开始了海相碳酸盐岩的生烃成藏理论研究,认识到塔里木、四川和华北相对稳定区海相烃源岩的重要性,指出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的巨大潜力,并塔里木盆地首先取得一个重大突破-1984年沙参2井在沙雅隆起的奥陶系喜获高产油气流,揭开了古生界找油气序幕,并相继发现了靖边气田和塔河油田,证实了我国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层油气勘探潜力。此时,针对海相烃源岩的生排烃机制、生烃潜力和资源量计算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认识到陆相生油理论的一些勘探方法并不完全适合于海相油气勘探,海相环境中沉积和沉降中心并不一定是生烃中心,也认识到国外流行的“含油气系统”的勘探方法不能有效指导我国古生界海相叠合盆地的勘探,更是认识到生烃成藏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为至今石油地质的核心理论-油气成藏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油气藏越来越深埋化、隐蔽化和非构造化,包括地质条件复杂、稠油、低渗透等油气藏比例越来越多,这加大了发现更多油气田保持增储的勘探难度,迫切需要经生烃成藏理论的深入研究解决油气成藏机理及其定量评价等勘探关键问题,以有效指导油气勘探,找到更多的后备资源。
在此情况下,继承海陆相油气勘探理论的核心思想,结合各含油气盆地地质实际创新更适宜的勘探思路和技术方法已成为勘探突破的关键。在“九五”、“十一五”期间,我国海相油气勘探思路最为活跃,成果最为突出,各大海相含油气盆地都有重大进展。其中,普光气田的发现,基于长兴组-飞仙关组台缘礁滩相储层的重新认识和高精度地震勘探及其储层预测技术的长足发展,按照以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主的新思路,2001年部署的普光1井和毛坝1井相继获得重大发现,至2005年探明地质储量2510.70×108m3,成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碳酸盐岩气田。它的发现被认为是以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为主战场的我国油气“二次创业”的重大突破,进一步展示了海相油气勘探领域的广阔前景,为创建中国特色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系列提供了又一个成果典范。
3 结语
中国烃源岩从中元古界到新近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泥盆纪及其之前属于海相沉积,石炭-二叠纪开始出现海陆交互相和陆相沉积,进入中新生代以陆相沉积为主,是我国油气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现今探明石油储量主要来自古近系和白垩系,形成了渤海湾富油区和大庆油田,是我国建国60年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独具特色的陆相生油理论的重要发源地。进入21世纪以来,海相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探明了塔河、普光等大油气田,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探技术系列。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油气藏越来越深埋化、隐蔽化和非构造化,加大了发现更多油气田保持增储难度,可见,在目前国家能源需求和由油价高位波动等带来的长期持续的油气勘探高投入和稳定发展的情况下,油气勘探的未来发展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
参考文献
[1] 车长波,等.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J].天然气工业,2008.
[2] 莱复生.石油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9.
[3] 李四光.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资源勘探的远景[J].石油地质,1954.
[4] 张文佑,等.论“定凹探边”与“定凹探隆”[J].石油学报,1982.
[5] 张文昭.中国陆相盆地油田形成规律[J].石油学报,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