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对话 精彩的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lb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对话”正充盈着如今的语文课堂,它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灵性和生命性的课堂景观。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对话”是一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形成了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和谐统一。可以说,有效的对话能创造精彩的课堂。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对话呢?
  
  一、 引导感悟,彰显个性
  
  语文教材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而是一个富有生命的载体。打开课本,就是激活一个生命。《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大胆地说出自己独特的体悟与感受,让课堂成为学生彰显个性的舞台。
  《安塞腰鼓》是一篇语言生动、节奏紧凑的课文,其中大量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读来一浪接着一浪,让人心潮澎湃。其中第六自然段最能体现这一语言特色,也极能展现安塞腰鼓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来细细感悟。学生们兴致高昂,都想一吐为快。一个学生说:“我觉得‘爆’这个字用得很好,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安塞腰鼓极强的爆发力和宏大的气势。”另一个学生说:“‘壮阔’、‘豪放’、‘火烈’这三个词让我感受到了安塞腰鼓巨大的场面、震撼人心的力量。”在这一对话过程中,处处充满着灵性,处处涌动着激情,处处闪现着智慧。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对话,在对话中体现出个性化的理解,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二、 激发情感,加深体验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的认识会更丰富,体验会更深刻。文学作品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与作者、作品中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起情感共鸣。因此,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叩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深刻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对战士的爱深切感人,不舍杀害大黑骡子却又不得不杀这一矛盾的情感贯穿故事始终。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的情感变化,在对话中走进人物内心,体验得以深化,情感得以升华。
  师:战士们都舍不得杀大黑骡子,作为大黑骡子的主人彭德怀舍得吗?
  生:舍不得。
  师:是啊,彭德怀更加舍不得呀!既然舍不得,为什么又要杀呢?
  (学生默读课文后交流)
  师:是啊,纵有万般的不舍,但为了战士们能走出草地,彭德怀不得不忍痛割爱。但战士们仍在请求,彭德怀只得下了第二次命令。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生:大家每请求一次,其实就让彭德怀的心痛一次,彭德怀的心里比谁都难过。
  ……
  师:然而,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谁也不愿意开枪,彭德怀不得不第三次下命令。此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生:彭德怀的内心正承受着巨大的煎熬,也许怕自己会改变决定,所以他已是非常恼火。
  ……
  课堂上,学生与彭德怀一起经历了“爱”与“痛”的心路历程,整个教学成了学生心灵中难以遏止的“情感之旅”。师生动心动情,师生间的对话更是为体验文中的情推波助澜。这样的心灵对话,对学生来说,绝对是深刻的。
  
  三、 启发想象,迸射活力
  
  学生的心灵世界是多彩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多维的,有着惊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语文课堂也应是丰富的。教师应给学生自由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引领学生多元解读,与文本直接“对话”,让语文课堂迸射生命的活力。
  《渔歌子》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春天秀美的水乡风光图。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把平面的、抽象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形象的画面。孩子们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世界里:“快瞧!一只只高雅美丽的白鹭在山前忽高忽低地盘旋着,时而扭动着自己纤细的身躯,好像在展示自己;时而悠悠低飞,似乎有什么心事;时而扇动着矫健的翅膀,调皮地与水面来个‘擦肩而过’。”……每一种景物在学生的眼里都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与文本进行了对话,现实世界与文本世界得以沟通。文本在孩子的内心成为鲜活的画面,生成的内容更为精彩,空间更为广阔,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迸射出无尽的活力。
  
  四、 创设情境,角色扮演
  
  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在想象、体验、理解、参与的过程中,主动地、自由地直接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巧妙地创设情境,引生入“瓮”,让学生自然融入文本中的角色,体验人物的情感,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木兰从军》时,我结合课后习题要求,在学生理解木兰从军的原因后,不动声色地将学生带入故事中的角色,通过对话模拟木兰说服家人时的情景。
  师:(请一个学生)木兰啊,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撑得住,你毕竟是个女子,还是我去吧!
  生:爹爹,这怎么行?您那么大年纪了,身体也不好,怎么还能上战场呢?我会女扮男装,不会让军队发现我是女儿身的。您放心吧!
  师:(请另一个学生)木兰啊,我们家老的老,小的小,你又是个女子,我看咱们还是都别去了。
  生:娘,这怎么行?现在国家正处于危难时刻,我们理应为国分忧,您就让我去吧!
  师:(再请一个学生)姐姐,我是男子,让我替父亲去吧!
  生:弟弟,你年龄还小,不能去。你就在家好好照顾爹娘吧!
  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师生一起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学生站在故事中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表达自己的理解。由于进入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所以,他们不仅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人物的情感。
  
  五、巧设话题,交流互动
  
  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能得到两种思想。”对话教学就是提倡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强调让学生在互相交往中展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教师要通过解读文本,确立教学内容,设计精当的问题,在触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感召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体悟文本的蕴蓄,引起学生整体性阅读,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对话。
  《水》是一篇体现水之珍贵的课文。在教学伊始,我就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文中有哪些地方是你万万没有想到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自读课文后,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看似不经意间提出的一个问题,架设了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形成了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开阔了学生思维任意驰骋的境界。学生们在这个话题的引领下,自由表达,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采用多种手段,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对话,在“对话”中理解文本、体验情感、交流思想,让课堂更加鲜活、精彩。
其他文献
民间法或习惯法的研究是随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深入而出现的学术现象,它在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越来越占有显著的位置。从目前民间法研究的进展来看,可以作为学术类型进行探讨的有三种理论,分别是苏力的本土资源论的民间法、梁治平的法律文化论的民间法及谢晖的规范法学的民间法。由于它们所依凭的方法依然是西方的,还缺乏中国学术的自主性立场,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
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米瑟斯在经济学若干领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计算问题上贡献甚著;在社会主义三大基本目标,即劳动乐生、消灭阶级和消除固定劳动分
无论海岸边的小资情调,还是沙漠里质朴的生活,突尼斯都美得让人窒息。  蔚蓝的地中海亲吻着大城小镇,带来水一般的柔情;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一望无际,风沙卷起漫天的沧桑。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这里是突尼斯,看似矛盾,却带着一股浪漫。历史与文化在非洲大陆的最北端演绎出种种独特的风情。  当蓝白小镇遇上悲怆古迹  若是去过一次西迪布赛(Sidi Bou Said),没有人会忘记她的模样。白色房舍蔓延在街道
2002年的《城市画报》上,有一期主题为《脑震荡》的报道,报道里详细介绍了香港从创业设计到创业市集的现状,并按照英国伦敦相关产业发展的策略去做,而这期报道,可谓是最早体现出刘琼雄对创意市集及创意产业关注度的作品。  身为国内先锋杂志的编辑,身处暗涌激情与创造的城市广州,刘琼雄凭借其敏锐的触角,关注到创意产业这个空白。《脑震荡》以后,由他策划并担任编辑的两页码栏目“创意势力”新鲜出炉。在最开始的运作
关于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的探索,创新这条路上注定分歧众多民间派呼唤立足传统,学院派追求别开生面,不同的理念与艺术取向理所当然成为争锋的焦点。木雕也罢,瓷器也好,漆艺亦然……
<正>手工艺是匠心造物的文明,与社会生活已交织数千年。机器虽然可以部分替代手工的职能,但人类永远无法割舍对手工的情感依赖。手工艺蕴含着农耕文明的丰厚积淀,存在于大众
只有一团线,一双手,就能编织出一条温暖的围巾?圣诞节,50多个重庆联通用户家庭欢聚一堂,在弥漫烘焙美味与咖啡香气的温暖大厅里,参加了一场手指编织(Finger Knitting)爱心公益活动。
【正】新百货之路经济学家莫利&#183;巴利斯在《购物的社会学》中指出,百货公司的最大魅力在于种类齐全的商品,有吸引人的商品陈列,顾客无论购买与否,均能自由地品评商品。但
牙刷、剪刀、厕纸、扫把……这些原本应该安安静静地躺在家里的生活用品,一旦被艺术家逮住,就完全变了样。  艺术家做家务活,这靠谱吗?眼看着刷子装上车轮变成了炫酷的“跑车”,厕纸被剪成长条做成了“婚纱”……你还能淡定吗?艺术的范畴已经不仅仅是泼墨山水那么简单,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用品都能成为艺术家们的创作对象。不要埋怨他们的顽皮童心,看看这些作品,或许你会从中获得不少启发。  藏在生活中的小朋友  如果有
<正>"首届中国古村大会"落户乌镇,现场从500人被迫扩容到700人,来自民间的力量着实惊人。在我看来,公益分为小公益和大公益两类。所谓"小公益",即以资助为方式的公益。这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