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回归课本,回归传统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067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高考的第一科,语文考试发挥好,对高考的其他学科的考试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从语文的基础性和复杂性来看,搞好高考语文复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底子薄,学生手中掌握的资料相对较少,高三一开始,便进入专题复习,效果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农村中学学生没有扎实的积累,而专题复习更多提供的是方法和技巧,这无益于带来的多是揠苗助长的徒劳。鉴于此,高中语文第一轮复习应回归课本,回归传统。第一轮复习以复习必修一至必修五(兼选修教材)为主,主要就是解决学生基础差、积累不够的问题。此问题解决了再进行专题复习,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下面是我在一轮复习中的一些做法,在此抛砖引玉,望大家指正。
  一、利用暑假,做好复习准备
  词语运用和文言文复习是耗时长、见效慢的两大专题,其浩繁的知识积累量经常让学生在复习时无从下手,其知识点的分散性更是让学生拿着书茫然不知所措。我在四期末后的暑假要求学生把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中出现的词语按册按课归纳到硬抄笔记本,这样复习词语专题时用起来就得心应手,学生方才明白:这些词语都在教材中出现过,积累原来可以这样做到。
  二、文言文复习策略
  高考文言文的考察,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还是翻译语句、断句、文章的理解,都源自于课本;历年的高考考点的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因此,复习教材上的文言文篇目势在必行。
  假期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准备,现利用早读、晚自习的时间,将必修一至必修五所有的文言篇目通读,要求掌握文中出现的关键实词虚词等文言现象,并以教师抽查和一定量的课外练习为检查方式,督促学生落实知识的积累。同时布置学生分别给120个实词、18个虚词在课文中找到列题,以“每日5词”的方式公布。要提醒学生注重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课后习题的重视。
  有了这样对教材上文言篇目的复习后,在专题复习时引导学生以课本上的实例来总结出方法、规律和技巧,在辅以适当的课外练习,学生就能很好的化为己用。
  三、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这一专题很多资料书结合高考题有详尽的分析和各种知识点的总结,但复习下来的结果是:专题复习时做题效果还差强人意,但过一段时间再做此题,又会全线败北。究其原因之一是那些知识都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而不是学生主动吸收而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考场灵活运用的效果就差了。如何解决呢?方法之一就是把诗词鉴赏专题与复习教材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具体做法如下:
  1、利用早自习让学生复习诗歌,并提出具体复习要求。
  2、利用课堂时间(4课时),学生阅读诗词鉴赏专题的相关知识点,并把每个知识点在课本上的例证写上去。
  3进行专题复习,尽量结合结合教材上的例证来讲解,再总结出答题规律和技巧,辅以适当的高考题进行练习,相信学生的得分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
  1、先把近两年的高考题给学生做,然后总结规律。利用早自习背诵考纲要求背诵的篇目。以每天早晨复习两至三篇(诗文间杂)的进度进行,前面三十分钟学生自己背诵,要求学生重点记那些容易写错的字,要求学生领悟背诵篇目的含意,要求学生边读边写,对重点部分圈点强记。教师要巡视,督促学生做到位。候十五分钟可以以集体背诵、抽背、全体默写、抽生默写重点字词句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对未达标的学生要监督其达标。
  2、学生自创检测题。2016年四川语文将考全国卷,本专题的考试模式多为情景式默写,习惯了补写上下句的学生多少有点儿不适应,于是让学生自创检测题是较好的克服方法之一。我选了《赤壁赋》和《琵琶行》两篇文章来做示范,每篇文章用一课时给学生,让其在理解文章的前提下自创情景式默写题,要求不得少于十题,并记录于作业本上,第二课时把收上来的作业本随机发下去,学生做试题(十分钟),然后到教师处领取对应序号本的答案,看看自己是否做对,命题者的命题是否正确,如有异议可提出讨论。
  五、作文
  作文专题与课本能结合起来吗?答案是肯定的。课本中有古圣先贤、今人风采、名人风范,可作为我们作文的素材;必修一至必修五的名著导读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可作为作文素材;选修教材中的人物传记,其传主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也作为作文的素材;表达交流中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模板,值得我们温故而知新。学生在作文中能恰当的运用教材中的人物形象作为素材,无异于给其作文增添一抹靓丽的色彩,比起作文中跳了千百次江的屈原、受了不知多少次宫刑的司马迁而言,运用苏武、张衡、巴金等人物形象更能贴近学生生活,更能拉近与阅卷者的共鸣。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可谓没有穷尽,语文教学方法也是各式各样,没有定式。但许多教师都有一个共识:教语文太难。怎样才能教好语文呢?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归根到底,语文教学必须反璞归真,做到以下“五简”,就会“简简单单”。  一、简明的目标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有明晰的学习目标作引导,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调整。作为语文教师,确定教
期刊
心理学认为,激励就是因外界事物的激发鼓励而使人产生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它驱使人为实现一定的目标积极活动,表现出高效的行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取决于对人的激励是否高效。  一、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就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1.要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教师
期刊
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甚至把他们看成知识的容器,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语文教学中的兴趣教育策略,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自我意识,增强内驱力和自信心,获得成功的机会。  一、增强成功动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增强成功动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搞好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期刊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它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的“表达与交流”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生“在口语交际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增强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同时,要“善于倾听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实际教学中,好的课堂提问,能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上,诱发学生有思维兴趣,帮助学生领会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新颖设疑,激发情趣  课文中有些内容或情节,看似平淡无奇,但确实值得深入理解,如果教师从此处设计提问,定会起到良好效果。如,在进行《变色龙》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做,请学生看
期刊
近年来,随着教育设施的不断完善,多媒体电教平台的不断普及,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掌握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多媒体教育技术将传统课堂的单一教学转变为现代课堂的多样展示,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境教学效果。多媒体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期刊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科研为先导,以实践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结合学校实际,可以创建“以教师学生发展为核心,扎实开展学生共同体构建、文化育人氛围、校本课程开发三项活动”为渠道的实践教育管理方式,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发展搭建平台,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一、以教师学生发展为核心,提升学校文化  1.以教师为本,建设学习型组织。通过
期刊
兴趣是学生作文入门的向导和动力,是作文教学的源泉。兴趣能开启心智,更能使学生的整个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大的内动力。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克服惰性心理,变被动为主动,把以前的“要我写”主动变为“我要写”。学生心甘情愿去写,也自然会去阅读和积累,主动捕捉、感悟生活中的实例,也不怕没有真情
期刊
目前在很多学校的新课程改革中,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采纳。在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普遍不好,整体素质不高,更需要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睡觉的学生少了,参与教学的学生多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得到了活跃,让学生真正学到了东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课堂的有效性真正体现出来。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的基本形式,也是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