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经济常态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实际,试图对当前复杂的就业环境与应届毕业生的关系进行梳理剖析,总结当前就业形势不佳的影响因素,进而为纾解大学生就业困境提供些许拙见以应对就业压力。
关键词:就业环境;人力资源;新经济
一、引言
自2003年我国大学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起,我国高校毕业生便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然而,在国内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及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不断分化的背景下,2020届874万人名毕业生就业问题还未画上句号,909万人的2021届求职大军就已挺进就业市场。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对缓解市场就业压力采取了诸多政策,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目前,有关新经济常态下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分析及应对策略等的信息并不充分,基于此,本文从复杂的就业环境与应届毕业生两者关系的角度,分析应届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因子。
二、新经济常态下高校应届生就业的困境和影响因素
(一)就业环境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和资源红利逐渐消失,为了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我国致力于改变面临诸多瓶颈约束的传统要素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放缓快而不优的经济增速、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然而,长期依靠要素驱动为主推高增速,使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增长速度崇拜和要素驱动依赖的惯性力量,造成体制机制上有不少适应要素驱动而不利创新驱动的制度性藩篱[1]。许多行业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导致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困难重重,生产发展呈现下滑趋势。而企业行业在结构重组的过程中,也导致部分非核心人员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减少以及就业市场竞争人数的激增,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稳定性与挑战性。
非但如此,部分美欧国家政府采取了强硬的国家干预手段,管制企业投资与贸易行为,逼迫企业与中国“脱钩”[2],中国的外需不确定性风险显著抬升,使得深度参与全球价值产销链的企业行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岗位部分流失,加剧国内就业市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
(二)学历、毕业院校及所学专业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舒尔茨、哈比森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人类向自身进行投资而形成的知识和技能,是人力质量的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由于人力投资的差别将呈现异质性。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行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提高。且相对于双非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更加倾向于重点或名牌大学的学生。因此,不少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就业。据统计,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幅达到10.6%,五年翻了近一番。
然而,以考研等形式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并非人人都能战无不胜。就考研而言,报考人数的逐年激增与各大高校变化不大的录取率,导致往届未成功上岸、选择继续征战者对本届报考者造成愈发严峻的竞争形势,这对于现在抑或是未来几年的就业市场而言,也奠定了相当的竞争压力。
近几年,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需求急速增长,就业市场更是对专业背景与就业期望更侧重于技术、研发的毕业生抛出橄榄枝。2021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工科毕业生录取率接近七成(67.8%),其次是经管类(62.3%),相反,某些文史类专业的毕业生则是在就业市场上较前者而言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不仅是在专业就业录取上具有较大的悬殊,理工类与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收入更是远高于文史类专业毕业生的收入。
(三)性别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近年来,在非公有单位的招聘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统计性歧视”现象[4],“女性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罗尔斯正义论中指出,在承认社会个体差别的基础上,必须确保程序上每一个社会个体自由地享有公平机会和平等权利。可在当今的招聘市场中,由于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评估等生产要素,却深深影响着男性与女性在就業时的职业发展。就结婚生育子女方面而言,女性作为承担生育的人,在就业时的连续性相比男性要低,且迫于身体与生理机能的恢复女性从业者不得不暂时中断工作,导致人力资本无法持续累积。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雇佣方为获取最大化的剩余价值,在招聘时便更加青睐于男性应聘者。
(四)应届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对就业的影响。
皮奥里在1970年提出的二元劳动力理论认为,整个社会的劳动市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第一劳动力市场和第二劳动力市场。前者较后者而言,工作条件优越且前景好。但一般来说,第一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不愿光顾第二劳动力市场,而第二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根本无法进入第一劳动力市场[5]。近几年国内的就业市场中,工作岗位的结构性矛盾正好与该理论吻合。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不愿选择诸如服务业、制造业等普工岗位;另一方面,高精尖技术人才短缺,存在毕业生因技能不足而无法应聘的岗位。进而催生了学生与工作岗位之间无法双向选择的现象。
而毕业生在就业上的地域偏好也一如既往地呈现“用脚投票”趋势,大部分大学生在不受限制的人口流动空间上,倾向于前往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的经济发达地区。不过近年来,新一线城市如杭州、西安、成都等所提供的优惠购房、补贴等政策,也成为了大学毕业生规避一线城市较大的生活成本和压力,且能在相对较好的发展空间追求自我的新选择。在此类就业观念的作用下,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输入量显然是高于边远落后地区。
此外,高校毕业生对于三方协议的签订与否,也是影响就业率的因素之一。三方协议一旦签署,意味着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基本确定,签署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一所院校就业率高低的反映。随着新经济模式的发展变革,许多高校大学生紧跟发展趋势,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便无法与用人单位签约。而有的学生则是因为就业单位不符理想仅是进行临时性就业,亦或是基于考编考公的考虑,选择非签约就业、隐性就业去保留自己的应届身份,便不签署三方协议。 (五)政策制度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改善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诸多政策,其中与高校毕业生最密切的政策之一就是失业保险。一般而言,失业保险在应届毕业生失业时所提供的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应届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的主动性。然而,由于失业闲暇时的时光与保险赔付额度的效用高于就业的效用,也会导致劳动者就业意愿的下降,产生消极就业决策,进而影响就业进程[6]。
三、应对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对策
从理论上讲,大学生并非弱势群体,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却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关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效率的提升,更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有效实施的助推动力,因此,通过对影响应届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对静态时刻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的社会生活各要素进行共时性地探索,为化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予以政策建议。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企业行业转型升级,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发展体系。针对当前经济新常态化下的就业紧张局势,政府应加大力度支持科研型的中小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完善该类组织机构在科研创新方面的研究经费并加大服务力度,不断优化国内创新发展环境,为经济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进而更好地带动传统行业企业适应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掌握核心技术,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避险能力,进而扩大就业吸纳规模。
(二)在保证基本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硕规模。尽管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有所增长,但千人注册研究生数仍是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而事实上,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重要举措。相比于学硕而言,专硕则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在保证招生质量的前提下,扩招专业硕士,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也利于缓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考研学生之间的报录竞争压力,为更多成绩优良的学子提供深造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就业。
(三)进一步完善关于就业的相关法律,并加大对社会的普法力度。对于近年来愈发严峻的就业歧视现象,相关立法部门应完善《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关于性别、学历等的条款规定以及生育保障制度;针对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行为,应完善相关程序制度,将就业歧视纳入劳動争不断完善议当中,扩大受案范围,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置,将就业公平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应将《劳动法》列为普法规划的内容,提高用人单位以及应聘者的法律意识,有效引导公众知法懂法尊法,营造公平规范的就业环境。
(四)高校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择业就业观。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局势以及新旧政策过渡的尴尬期,大学生应当转变就业择业价值观念,主动去适应社会。首先,应尽早做好职业规划,树立晋升意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稳定心态为拿到理想的“offer”奠定基础。其次,应转变追求“铁饭碗”的思想,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挑战自我。
(五)高校大学生应珍惜国家提供的政策制度环境,以此作为积极就业的强力后盾,端正就业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法地行使自主择业权并积极履行劳动义务;抓住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机遇,勇于利用所学技能实现社会价值。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就业,事关国家就业形势的稳定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执行。而新时期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多方的统筹协同、共同努力,方能有效解决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进而促进社会协调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EB/OL].(2025-01-29)[2021-08-17]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129/c392798-26472478.html.
[2]冯国昌,顾然.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2).
[3]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90.
[4]李昊儒.2020年各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3):90.
[5]李昊儒.2020年各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3):91.
作者简介:曾媛媛(1999—),女,汉,广东潮州人,广东海洋大学2019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生。
通讯作者:季英伟(1980-),男,汉,黑龙江尚志人,博士,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政府治理。
关键词:就业环境;人力资源;新经济
一、引言
自2003年我国大学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起,我国高校毕业生便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然而,在国内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及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不断分化的背景下,2020届874万人名毕业生就业问题还未画上句号,909万人的2021届求职大军就已挺进就业市场。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对缓解市场就业压力采取了诸多政策,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目前,有关新经济常态下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分析及应对策略等的信息并不充分,基于此,本文从复杂的就业环境与应届毕业生两者关系的角度,分析应届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因子。
二、新经济常态下高校应届生就业的困境和影响因素
(一)就业环境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和资源红利逐渐消失,为了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我国致力于改变面临诸多瓶颈约束的传统要素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放缓快而不优的经济增速、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然而,长期依靠要素驱动为主推高增速,使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增长速度崇拜和要素驱动依赖的惯性力量,造成体制机制上有不少适应要素驱动而不利创新驱动的制度性藩篱[1]。许多行业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导致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困难重重,生产发展呈现下滑趋势。而企业行业在结构重组的过程中,也导致部分非核心人员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减少以及就业市场竞争人数的激增,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稳定性与挑战性。
非但如此,部分美欧国家政府采取了强硬的国家干预手段,管制企业投资与贸易行为,逼迫企业与中国“脱钩”[2],中国的外需不确定性风险显著抬升,使得深度参与全球价值产销链的企业行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岗位部分流失,加剧国内就业市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
(二)学历、毕业院校及所学专业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舒尔茨、哈比森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人类向自身进行投资而形成的知识和技能,是人力质量的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由于人力投资的差别将呈现异质性。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行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提高。且相对于双非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更加倾向于重点或名牌大学的学生。因此,不少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就业。据统计,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幅达到10.6%,五年翻了近一番。
然而,以考研等形式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并非人人都能战无不胜。就考研而言,报考人数的逐年激增与各大高校变化不大的录取率,导致往届未成功上岸、选择继续征战者对本届报考者造成愈发严峻的竞争形势,这对于现在抑或是未来几年的就业市场而言,也奠定了相当的竞争压力。
近几年,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需求急速增长,就业市场更是对专业背景与就业期望更侧重于技术、研发的毕业生抛出橄榄枝。2021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工科毕业生录取率接近七成(67.8%),其次是经管类(62.3%),相反,某些文史类专业的毕业生则是在就业市场上较前者而言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不仅是在专业就业录取上具有较大的悬殊,理工类与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收入更是远高于文史类专业毕业生的收入。
(三)性别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近年来,在非公有单位的招聘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统计性歧视”现象[4],“女性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罗尔斯正义论中指出,在承认社会个体差别的基础上,必须确保程序上每一个社会个体自由地享有公平机会和平等权利。可在当今的招聘市场中,由于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评估等生产要素,却深深影响着男性与女性在就業时的职业发展。就结婚生育子女方面而言,女性作为承担生育的人,在就业时的连续性相比男性要低,且迫于身体与生理机能的恢复女性从业者不得不暂时中断工作,导致人力资本无法持续累积。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雇佣方为获取最大化的剩余价值,在招聘时便更加青睐于男性应聘者。
(四)应届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对就业的影响。
皮奥里在1970年提出的二元劳动力理论认为,整个社会的劳动市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第一劳动力市场和第二劳动力市场。前者较后者而言,工作条件优越且前景好。但一般来说,第一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不愿光顾第二劳动力市场,而第二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根本无法进入第一劳动力市场[5]。近几年国内的就业市场中,工作岗位的结构性矛盾正好与该理论吻合。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不愿选择诸如服务业、制造业等普工岗位;另一方面,高精尖技术人才短缺,存在毕业生因技能不足而无法应聘的岗位。进而催生了学生与工作岗位之间无法双向选择的现象。
而毕业生在就业上的地域偏好也一如既往地呈现“用脚投票”趋势,大部分大学生在不受限制的人口流动空间上,倾向于前往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的经济发达地区。不过近年来,新一线城市如杭州、西安、成都等所提供的优惠购房、补贴等政策,也成为了大学毕业生规避一线城市较大的生活成本和压力,且能在相对较好的发展空间追求自我的新选择。在此类就业观念的作用下,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输入量显然是高于边远落后地区。
此外,高校毕业生对于三方协议的签订与否,也是影响就业率的因素之一。三方协议一旦签署,意味着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基本确定,签署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一所院校就业率高低的反映。随着新经济模式的发展变革,许多高校大学生紧跟发展趋势,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便无法与用人单位签约。而有的学生则是因为就业单位不符理想仅是进行临时性就业,亦或是基于考编考公的考虑,选择非签约就业、隐性就业去保留自己的应届身份,便不签署三方协议。 (五)政策制度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改善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诸多政策,其中与高校毕业生最密切的政策之一就是失业保险。一般而言,失业保险在应届毕业生失业时所提供的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应届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的主动性。然而,由于失业闲暇时的时光与保险赔付额度的效用高于就业的效用,也会导致劳动者就业意愿的下降,产生消极就业决策,进而影响就业进程[6]。
三、应对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对策
从理论上讲,大学生并非弱势群体,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却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关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效率的提升,更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有效实施的助推动力,因此,通过对影响应届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对静态时刻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的社会生活各要素进行共时性地探索,为化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予以政策建议。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企业行业转型升级,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发展体系。针对当前经济新常态化下的就业紧张局势,政府应加大力度支持科研型的中小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完善该类组织机构在科研创新方面的研究经费并加大服务力度,不断优化国内创新发展环境,为经济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进而更好地带动传统行业企业适应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掌握核心技术,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避险能力,进而扩大就业吸纳规模。
(二)在保证基本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硕规模。尽管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有所增长,但千人注册研究生数仍是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而事实上,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重要举措。相比于学硕而言,专硕则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在保证招生质量的前提下,扩招专业硕士,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也利于缓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考研学生之间的报录竞争压力,为更多成绩优良的学子提供深造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就业。
(三)进一步完善关于就业的相关法律,并加大对社会的普法力度。对于近年来愈发严峻的就业歧视现象,相关立法部门应完善《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关于性别、学历等的条款规定以及生育保障制度;针对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行为,应完善相关程序制度,将就业歧视纳入劳動争不断完善议当中,扩大受案范围,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置,将就业公平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应将《劳动法》列为普法规划的内容,提高用人单位以及应聘者的法律意识,有效引导公众知法懂法尊法,营造公平规范的就业环境。
(四)高校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择业就业观。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局势以及新旧政策过渡的尴尬期,大学生应当转变就业择业价值观念,主动去适应社会。首先,应尽早做好职业规划,树立晋升意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稳定心态为拿到理想的“offer”奠定基础。其次,应转变追求“铁饭碗”的思想,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挑战自我。
(五)高校大学生应珍惜国家提供的政策制度环境,以此作为积极就业的强力后盾,端正就业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法地行使自主择业权并积极履行劳动义务;抓住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机遇,勇于利用所学技能实现社会价值。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就业,事关国家就业形势的稳定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执行。而新时期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多方的统筹协同、共同努力,方能有效解决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进而促进社会协调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EB/OL].(2025-01-29)[2021-08-17]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129/c392798-26472478.html.
[2]冯国昌,顾然.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2).
[3]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90.
[4]李昊儒.2020年各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3):90.
[5]李昊儒.2020年各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3):91.
作者简介:曾媛媛(1999—),女,汉,广东潮州人,广东海洋大学2019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生。
通讯作者:季英伟(1980-),男,汉,黑龙江尚志人,博士,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政府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