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挖掘国家《美术》课程中与节日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
国家课程是学生必修的课程,校本课程只是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的形式,基于此原则,笔者首先在学校现今使用的岭南版《美术》教材中进行检索,在其中发现能够与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整合的内容有三课:八年级上册《传统纹饰·民族风格》、《装扮生活·吉祥幸福》、九年级上册的《剪纸与应用》。为此,笔者把这三课的内容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及我校《隶书》《服饰彩绘》两套美术校本课程进行整合,如把《传统纹饰·民族风格》一课与《服饰彩绘》校本课程结合,整合出新的一课《传统纹饰·节日服饰》,本课主要是把传统纹饰中有吉祥寓意的纹饰,与中国传统节日的服饰彩绘设计活动统整起来,让学生进行服饰彩绘创意设计活动。又如八年级上册《装扮生活·吉祥幸福》、九年级上册的《剪纸与应用》可以与春节美术活动和《隶书》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统整为单元教学活动:《装扮春节·吉祥满屋》,并分设为第一课《鲜花装扮迎新春》、第二课《吉庆满门巧设计》、第三课《挥笔书写吉祥语》、第四课《巧手剪出幸福来》,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根据广州地区春节习俗的特点进行节物的设计,并应用于春节家庭氛围的布置中。
2. 结合当地节日文化风俗习惯进行整合。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和同学们一起调查当地传统节日习俗,并设计了相应的美术活动,拓展学校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在“广州地区春节习俗调查及美术活动设计”中,同学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到广州的春节有逛花街、贴春联、倒贴“福”字、吃团年饭、穿新衣服等习俗,并理解到这些习俗所传达出的美好愿望,如广州人年三十晚逛花街是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是抒发其美好愿望;倒贴“福”字是指福气福运到;除夕晚上,每家每户都会全家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年饭是表达合家团圆幸福的愿望;除夕晚上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早早洗澡,换上新衣服,表示除旧迎新,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等。通过广州地区春节习俗的调查,同学们对春节习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还自主开发出一系列的春节美术活动。
策略二:借鉴国家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进行整合
1. 融入美术新课标学习活动方式进行整合。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大致把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并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为了丰富节日文化美术校本课程内容,笔者把校本课程中的欣赏和创造两类活动整合在一节课中,如分别把隶书、服饰彩绘、年画、剪纸、插花艺术等教学内容的欣赏与创作活动整合起来,让同学们在欣赏中借鉴、在创作中提高。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兼顾四个学习领域,让同学们从各个角度理解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内涵,并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节日文化美术作品,从而认同节日文化。
2. 借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整合。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认真研读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在教学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用初中综合实践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为主线,通过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成果展示活动等方式,引导同学们在课内、课外进行自主探究,激发了其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资源,充分探究节日文化,回归节日文化,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广东省教育科研“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项目)
责任编辑 邱 丽
国家课程是学生必修的课程,校本课程只是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的形式,基于此原则,笔者首先在学校现今使用的岭南版《美术》教材中进行检索,在其中发现能够与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整合的内容有三课:八年级上册《传统纹饰·民族风格》、《装扮生活·吉祥幸福》、九年级上册的《剪纸与应用》。为此,笔者把这三课的内容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及我校《隶书》《服饰彩绘》两套美术校本课程进行整合,如把《传统纹饰·民族风格》一课与《服饰彩绘》校本课程结合,整合出新的一课《传统纹饰·节日服饰》,本课主要是把传统纹饰中有吉祥寓意的纹饰,与中国传统节日的服饰彩绘设计活动统整起来,让学生进行服饰彩绘创意设计活动。又如八年级上册《装扮生活·吉祥幸福》、九年级上册的《剪纸与应用》可以与春节美术活动和《隶书》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统整为单元教学活动:《装扮春节·吉祥满屋》,并分设为第一课《鲜花装扮迎新春》、第二课《吉庆满门巧设计》、第三课《挥笔书写吉祥语》、第四课《巧手剪出幸福来》,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根据广州地区春节习俗的特点进行节物的设计,并应用于春节家庭氛围的布置中。
2. 结合当地节日文化风俗习惯进行整合。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和同学们一起调查当地传统节日习俗,并设计了相应的美术活动,拓展学校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在“广州地区春节习俗调查及美术活动设计”中,同学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到广州的春节有逛花街、贴春联、倒贴“福”字、吃团年饭、穿新衣服等习俗,并理解到这些习俗所传达出的美好愿望,如广州人年三十晚逛花街是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是抒发其美好愿望;倒贴“福”字是指福气福运到;除夕晚上,每家每户都会全家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年饭是表达合家团圆幸福的愿望;除夕晚上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早早洗澡,换上新衣服,表示除旧迎新,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等。通过广州地区春节习俗的调查,同学们对春节习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还自主开发出一系列的春节美术活动。
策略二:借鉴国家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进行整合
1. 融入美术新课标学习活动方式进行整合。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大致把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并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为了丰富节日文化美术校本课程内容,笔者把校本课程中的欣赏和创造两类活动整合在一节课中,如分别把隶书、服饰彩绘、年画、剪纸、插花艺术等教学内容的欣赏与创作活动整合起来,让同学们在欣赏中借鉴、在创作中提高。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兼顾四个学习领域,让同学们从各个角度理解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内涵,并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节日文化美术作品,从而认同节日文化。
2. 借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整合。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认真研读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在教学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用初中综合实践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为主线,通过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成果展示活动等方式,引导同学们在课内、课外进行自主探究,激发了其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资源,充分探究节日文化,回归节日文化,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广东省教育科研“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项目)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