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疫情好转、跨省游恢复,全国各地旅游业复苏明显,如今又迎来“金九银十”旅游旺季,中秋国庆双节合一,累计长达8天假期,动物园也面临客流汇聚。文明旅游,又成了假日前夕有必要温故知新的话题。
就在近日,多起游客在动物园的不文明投喂行为,再度引发舆论关注,这也暴露了部分游客对此仍缺乏科学的认知。
给长颈鹿喂塑料袋、给山羊喂牛肉棒、给狗喂辣椒辣条辣子鸡丁……听到这些,多数受访者都会摇头表示难以置信,甚至直接控诉这种行为“很不人道”“太过分了”。但如果说给动物喂牛奶、面包、苹果和桃一类食物,不少人都会称赞这是“善意和爱心”。出于这份“善意和爱心”,有些游客会认真准备好胡萝卜、白菜叶,专门带去动物园投喂;还有人会热情地把自己吃的玉米、烤肠、面包、饼干、水果给山羊、天鹅、猴子们分享。看着动物津津有味地吃着人类的美食,有人理解为这就是分享和奉献,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吃的动物也能吃?还真不带这样“换胃思考”的!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冯利民告诉记者:“动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其饮食习惯、肠胃消化系统都形成了既定的规律。如果人工投喂不遵循其天然食谱,容易造成动物的消化系统、肠道菌群紊乱,甚至对其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喂食动物,要认真换位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换胃思考”,毕竟大自然才是动物本来的位置。动物园为猴子建假山、为河马挖池塘,也是希望尽可能还原它们本来的样子,帮助游客认识真正的动物。
给动物喂塑料袋、木棍、餐巾纸这类行为会引发众怒,但一些当事人总会解释说:“我带来的都是洗干净的!”“我是喂硫酸还是喂药片了?”“我喂的又没有毒!”
微博博主@成都动物园的扫地僧经常会在网上分享动物的饮食,在评论区就有不少网友喊话直言“想吃!”“动物吃的比人好太多!”,甚至还有人开玩笑表示“想去动物园当动物”。动物园配置的营养餐足以让很多人看得流口水。@成都动物园的扫地僧告诉记者,动物园有专业的营养学博士,他们会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再结合饲养员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为动物制定科学的食谱,针对食材供应商也有一套严格的审核机制,确保动物吃得干净、卫生、健康。
游客们操心动物们能不能吃得好、吃得饱,饲养员们更担心自己精心照顾的动物被人喂了面包、糖果,甚至是在路边拔的青草。无毒不代表无害,更何况可能每天都会有源源不断的游客争相热情投喂。
因为孩子喜欢小动物,因为女朋友富有爱心,因为老人家乐善好施……部分游客违规投喂野生动物,其实是在以爱心之名,行伤害野生动物、破坏文明风气之举。
说到爱动物,饲养员可能才是跟动物感情最深的人,但哪怕是他们正常投喂动物,也会注意保持距离、做好防护、定时定量科学投喂。
从事饲养员工作长达13年的杨先生告诉记者,如果习惯了游客的投喂,有些动物可能会挑食、偏食,造成营养失衡。如果食用不当,还会造成糖尿病、肥胖病等慢性疾病,甚至引发“人畜共患病”。还有动物可能因为误食食品包装袋造成肠胃堵塞,面临生命危险。“就像有些人难以抵御奶茶、可乐、薯片等垃圾食品,动物尝鲜之后也容易上瘾。面对送到嘴边的美食,在饱腹状态下可能也会控制不住继续吃。”杨先生说。
为了保护动物原生态的自然行为,动物园会特意设计“食物丰容”的桥段,比如把食物挂高,增加动物的跳跃运动,或者把食物藏在树叶下、笼子里,激发动物的探索需求。模拟野外生存环境,增加动物获取食物的难度,使动物的体能、思维、嗅觉得到锻炼,保护它们最真实的自然行为。
杨先生跟动物朝夕相处十几年,在他看来,养动物就像养孩子,“有些游客可能采用了错误的方式来表达对动物的爱。其实,真正爱动物,就应该更有耐心,不打扰、不投喂,欣赏动物的自然行为,科学正确认识大自然。”
有些人在户外遇到老虎、狮子避而远之,认为在动物园就可以随意逗弄被关在笼子里的野兽们,“逛动物园不能白来了!”“花钱就是找乐子!”这些游客,或许更应该去参观马戏团。
部分游客喂猴子吃辣条、让狼吃雪糕……还会美其名曰满足好奇心,并无辜表示“纯粹觉得好玩而已”。毫无科学观念,无视其中隐患,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动物的伤痛之上,这种恶作剧、恶趣味也必将受到谴责和处罚。
近日,有游客在北京动物园喂狼吃青草、挂面,相关视频曝光后,园方也很快作出回应,表示已将涉事女子列入“北京动物园不文明行为黑名单”,下一步将把她列入“北京旅游黑名单”。
根据《北京市公园管理条例》相关条款,在非投喂区投喂动物的,责令改正,并可以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实践导师、公益律师周旭亮告诉记者,游客违反动物园管理进行投喂,明显存在过错,投喂与动物的损害结果直接具有因果关系,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进行赔偿。
相信许多家长带孩子游览动物园的初衷,肯定也不只有“娱乐而已”。而真正爱孩子、爱动物的家长,也不希望这座“孩子的乐园”存在不和谐的人畜关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
被问到如何看待胡乱投喂动物这一行为,有家长严肃表态:“坚决反对!不能给孩子带来不好的示范,这是在引导他们害动物,而不是教育他们爱动物。”
“快看快看,猴子吃东西啦!你看看它都吃些什么?哈密瓜、玉米、胡萝卜、白菜……”在北京市动物园环尾狐猴的玻璃屋前,一位家长十分耐心地引导孩子观察猴子进食。面对有些“好奇宝宝”一连串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则抱起孩子认真阅读环尾狐猴的“身份证”,上面写着它们的姓名、出生日期、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还有家长特意带来了儿童绘本,指着书上的动物图案跟孩子一一讲解,画面温馨有爱。谈到带娃游园的原因,其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带孩子来动物园见识真正的狮子、老虎、长颈鹿,有些动画片上的羊和狼,跟现实中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带孩子近距离接触和观察,可以一边玩乐一边增长科学知识。”
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业也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文明出游的意识还需不断增强。
呼吁“禁投”,不仅是为了保护动物的健康,也是为了保障游客自身的安全。2017年在北京市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猛兽区,一辆越野车中的游客多次开窗投食,引来黑熊强行扒车窗乞食,游客持续向窗户扔爆米花、火腿肠之类的,数十秒后才成功转移黑熊的注意力,得以在熊口脱险关窗逃离。此外,如果随意投喂猴群、鸟群,还有可能引来群体围攻,动物在争夺食物的过程中也可能给游客造成伤害。
现在动物园随处可见“禁止投喂”的标识,电子监控系统逐步完善,除了增加巡逻员、志愿者,还有园区广播全天候提醒劝导。同时,相关硬件设施也在不断改造升级,比如把疏漏的护栏变成严密的钢丝网,再变成完全不透风的玻璃墙,或者增加沟渠、种植低矮灌木等用于天然隔离。
此外,为了满足部分游客近距离接觸动物亲近自然、投喂互动的欲望,很多动物园也专门设置了允许投喂区,有时还会举办游客开放日、科普小课堂,由专业人员配备食材和工具指导游客科学投喂。
逛动物园不只是一件游乐趣事,也应该是一次有意义的科普之旅。建立动物园本来是希望我们能够科学认识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大自然。但是,如果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手脚,只会让动物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就在近日,多起游客在动物园的不文明投喂行为,再度引发舆论关注,这也暴露了部分游客对此仍缺乏科学的认知。
“人能吃,动物就不能吃了?”
给长颈鹿喂塑料袋、给山羊喂牛肉棒、给狗喂辣椒辣条辣子鸡丁……听到这些,多数受访者都会摇头表示难以置信,甚至直接控诉这种行为“很不人道”“太过分了”。但如果说给动物喂牛奶、面包、苹果和桃一类食物,不少人都会称赞这是“善意和爱心”。出于这份“善意和爱心”,有些游客会认真准备好胡萝卜、白菜叶,专门带去动物园投喂;还有人会热情地把自己吃的玉米、烤肠、面包、饼干、水果给山羊、天鹅、猴子们分享。看着动物津津有味地吃着人类的美食,有人理解为这就是分享和奉献,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吃的动物也能吃?还真不带这样“换胃思考”的!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冯利民告诉记者:“动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其饮食习惯、肠胃消化系统都形成了既定的规律。如果人工投喂不遵循其天然食谱,容易造成动物的消化系统、肠道菌群紊乱,甚至对其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喂食动物,要认真换位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换胃思考”,毕竟大自然才是动物本来的位置。动物园为猴子建假山、为河马挖池塘,也是希望尽可能还原它们本来的样子,帮助游客认识真正的动物。
“我喂的又没有毒!”
给动物喂塑料袋、木棍、餐巾纸这类行为会引发众怒,但一些当事人总会解释说:“我带来的都是洗干净的!”“我是喂硫酸还是喂药片了?”“我喂的又没有毒!”
微博博主@成都动物园的扫地僧经常会在网上分享动物的饮食,在评论区就有不少网友喊话直言“想吃!”“动物吃的比人好太多!”,甚至还有人开玩笑表示“想去动物园当动物”。动物园配置的营养餐足以让很多人看得流口水。@成都动物园的扫地僧告诉记者,动物园有专业的营养学博士,他们会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再结合饲养员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为动物制定科学的食谱,针对食材供应商也有一套严格的审核机制,确保动物吃得干净、卫生、健康。
游客们操心动物们能不能吃得好、吃得饱,饲养员们更担心自己精心照顾的动物被人喂了面包、糖果,甚至是在路边拔的青草。无毒不代表无害,更何况可能每天都会有源源不断的游客争相热情投喂。
“因为喜欢才给它们喂!”
因为孩子喜欢小动物,因为女朋友富有爱心,因为老人家乐善好施……部分游客违规投喂野生动物,其实是在以爱心之名,行伤害野生动物、破坏文明风气之举。
说到爱动物,饲养员可能才是跟动物感情最深的人,但哪怕是他们正常投喂动物,也会注意保持距离、做好防护、定时定量科学投喂。
从事饲养员工作长达13年的杨先生告诉记者,如果习惯了游客的投喂,有些动物可能会挑食、偏食,造成营养失衡。如果食用不当,还会造成糖尿病、肥胖病等慢性疾病,甚至引发“人畜共患病”。还有动物可能因为误食食品包装袋造成肠胃堵塞,面临生命危险。“就像有些人难以抵御奶茶、可乐、薯片等垃圾食品,动物尝鲜之后也容易上瘾。面对送到嘴边的美食,在饱腹状态下可能也会控制不住继续吃。”杨先生说。
为了保护动物原生态的自然行为,动物园会特意设计“食物丰容”的桥段,比如把食物挂高,增加动物的跳跃运动,或者把食物藏在树叶下、笼子里,激发动物的探索需求。模拟野外生存环境,增加动物获取食物的难度,使动物的体能、思维、嗅觉得到锻炼,保护它们最真实的自然行为。
杨先生跟动物朝夕相处十几年,在他看来,养动物就像养孩子,“有些游客可能采用了错误的方式来表达对动物的爱。其实,真正爱动物,就应该更有耐心,不打扰、不投喂,欣赏动物的自然行为,科学正确认识大自然。”
“动物园就是找乐子的地方!”
有些人在户外遇到老虎、狮子避而远之,认为在动物园就可以随意逗弄被关在笼子里的野兽们,“逛动物园不能白来了!”“花钱就是找乐子!”这些游客,或许更应该去参观马戏团。
部分游客喂猴子吃辣条、让狼吃雪糕……还会美其名曰满足好奇心,并无辜表示“纯粹觉得好玩而已”。毫无科学观念,无视其中隐患,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动物的伤痛之上,这种恶作剧、恶趣味也必将受到谴责和处罚。
近日,有游客在北京动物园喂狼吃青草、挂面,相关视频曝光后,园方也很快作出回应,表示已将涉事女子列入“北京动物园不文明行为黑名单”,下一步将把她列入“北京旅游黑名单”。
根据《北京市公园管理条例》相关条款,在非投喂区投喂动物的,责令改正,并可以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实践导师、公益律师周旭亮告诉记者,游客违反动物园管理进行投喂,明显存在过错,投喂与动物的损害结果直接具有因果关系,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进行赔偿。
在动物园寓教于乐
相信许多家长带孩子游览动物园的初衷,肯定也不只有“娱乐而已”。而真正爱孩子、爱动物的家长,也不希望这座“孩子的乐园”存在不和谐的人畜关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
被问到如何看待胡乱投喂动物这一行为,有家长严肃表态:“坚决反对!不能给孩子带来不好的示范,这是在引导他们害动物,而不是教育他们爱动物。”
“快看快看,猴子吃东西啦!你看看它都吃些什么?哈密瓜、玉米、胡萝卜、白菜……”在北京市动物园环尾狐猴的玻璃屋前,一位家长十分耐心地引导孩子观察猴子进食。面对有些“好奇宝宝”一连串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则抱起孩子认真阅读环尾狐猴的“身份证”,上面写着它们的姓名、出生日期、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还有家长特意带来了儿童绘本,指着书上的动物图案跟孩子一一讲解,画面温馨有爱。谈到带娃游园的原因,其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带孩子来动物园见识真正的狮子、老虎、长颈鹿,有些动画片上的羊和狼,跟现实中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带孩子近距离接触和观察,可以一边玩乐一边增长科学知识。”
动物世界合理向人开放
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业也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文明出游的意识还需不断增强。
呼吁“禁投”,不仅是为了保护动物的健康,也是为了保障游客自身的安全。2017年在北京市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猛兽区,一辆越野车中的游客多次开窗投食,引来黑熊强行扒车窗乞食,游客持续向窗户扔爆米花、火腿肠之类的,数十秒后才成功转移黑熊的注意力,得以在熊口脱险关窗逃离。此外,如果随意投喂猴群、鸟群,还有可能引来群体围攻,动物在争夺食物的过程中也可能给游客造成伤害。
现在动物园随处可见“禁止投喂”的标识,电子监控系统逐步完善,除了增加巡逻员、志愿者,还有园区广播全天候提醒劝导。同时,相关硬件设施也在不断改造升级,比如把疏漏的护栏变成严密的钢丝网,再变成完全不透风的玻璃墙,或者增加沟渠、种植低矮灌木等用于天然隔离。
此外,为了满足部分游客近距离接觸动物亲近自然、投喂互动的欲望,很多动物园也专门设置了允许投喂区,有时还会举办游客开放日、科普小课堂,由专业人员配备食材和工具指导游客科学投喂。
逛动物园不只是一件游乐趣事,也应该是一次有意义的科普之旅。建立动物园本来是希望我们能够科学认识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大自然。但是,如果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手脚,只会让动物距离我们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