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季即将到来,比余震更令人担心的各种次生自然灾害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堰塞湖之危
5月18日,青川县委大院。广元市副市长何顺洪正面临着一项艰难的决策。
广元市青川县作为此次“512”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该县红光乡东河口村一带发生大量崩塌。仅两处山体崩塌体积,就达2000万立方米以上。这些崩塌体阻拦河流后,已经在青竹江及红石河上形成三个总库容量逾千万立方米的堰塞湖。
这些堰塞湖位于青川县城下游,暂不会危及整个县城的安危。但在堰塞湖之下,仍有七个乡镇,总人口近1.5万人。此外,由于流经剑阁新县城的清江河起源于这些堰塞湖下游,其近5万居民亦可能受到波及。
所谓堰塞湖,是指山体崩塌滑坡截断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韦方强研究员告诉《财经》记者,和水库不一样,堰塞湖由于没有人工泄洪设施,因而更容易发生溃决。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在一份紧急通知中也明确指出:随着水位不断壅高,以及后续可能余震的影响,堰塞湖随时可能垮塌溃决,对下游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海子”的湖泊,历史上并不罕见。但在极端情况下,也的确曾多次酿成灾害。
1933年8月25日,四川省茂县叠溪镇发生7.5级地震,千年古镇叠溪和附近村镇被彻底摧毁。大规模的山崩和滑坡还造成岷江及其支流十几处被堵塞,形成堰塞湖。
地震后45天,在4.5级余震的触发之下,一些小海子的溃决洪水涌入岷江干流上的大海子;加上岷江上游阴雨连绵,江水骤涨,洪水因而倾湖而出,造成下游死伤无数。仅在都江堰市,遇难者就数以千计。
最近的一次溃决事件,发生在2000年。是年4月9日,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易贡乡发生巨大山体滑坡,堵塞雅鲁藏布江形成堰塞湖。尽管地方政府紧急调集武警部队和大型机械在坝体上开挖导流明渠,但由于滑坡体过于庞大,两个月后还是发生了溃决。
相当于雅鲁藏布江平均流量20多倍的特大洪水咆哮而下,沿岸40多年来陆续建成的设施和建筑被悉数卷走,下游的印度甚至也受到威胁。所幸的是,在堰塞湖溃决之前,人员已被平安疏散。
面对这一微妙形势,在位于青川县委大院的抗震救灾指挥部,有人曾提出爆破泄洪的方案。
但考虑到当时堰塞湖下游还有很多乡镇的群众来不及转移,加上红光乡一带的山土在地震之后已经松动,人们担心爆破可能引发更多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这一提议并未被采纳。
最终,在四川省水电厅和国土资源厅专家等的建议下,何顺洪和同事们决定暂不爆破,而是对堰塞湖采取“分级分量,逐步削落”的措施,即采取自然溢出与人工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分级消能。
与此同时,指挥部也加紧组织撤离,将群众转移到高于“828”洪水线的地点,即2006年8月28日洪水达到的最高水位,以防万一。由地方政府、警察、部队三方联合建立八个观察哨,也开始24小时值班,并每两小时汇报一次。
5月18日凌晨5时,水位不断上升的堰塞湖终于自然溢出,水头在一个小时之后抵达了关庄镇。目前水流不大,水势平稳,这意味着危险终于得到了初步缓解。
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资料,此次地震之后,出现堰塞湖的,并不仅限于青川。在绵阳市安县、北川和汶川等多个地震灾区,均出现了其身影,到22日总数已达34个。
之所以形成如此多的堰塞湖,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对《财经》记者解释说,此次地震发生地位于山区,中间不仅有岷江,亦有其多个支流经过。地震发生时,恰逢雨天,河水被堵塞之后,形成大小不一的堰塞湖几乎成为必然。
5月15日到17日,韦方强和同事曾前往成都以北的一些重灾区考察。沿途所见的大面积堰塞湖,令他们忧心忡忡。在韦方强看来,这些堰塞湖大部分都很危险;一旦溃决,甚至会影响到成都平原的安全。
回到成都的第二天,这些研究人员就写出一份次生灾害应急报告,提交给四川省政府。
在这份报告中,研究人员提出了具体的应急处置建议。例如,对一些堰塞湖的堰底实行人工开挖,以求得尽早泄水减轻可能的危险;此外,对堰塞湖及其下游地区进行严密监测,做好预警,及时撤离人员等。
据《财经》记者了解,水利部等部门派出的专家,已在青川等灾区开始采用这些措施,尽量消除潜在隐患。但在实际操作中,到目前仍是困难重重。在一些灾区,由于道路不畅、山势险峻,大型挖掘机械至今仍无法进入。
截至目前,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并未造成致命险情。但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韦方强还是提醒说,雨季即将到来,倘若地震灾区出现暴雨或持续降雨,堰塞湖发生溃决的可能性,“仍会进一步加大”。
以位于北川县城上游6公里处的唐家山堰塞湖为例,21日一场雨后,蓄水量已增至8000万立方米;22日下午,温家宝也乘直升机,專门查看了该堰塞湖的情况。
水库保卫战
在这场大地震可能引发“次生波”的,除了堰塞湖,还有那些病险水库以及在地震中遭到破坏的水库。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副所长程根伟研究员告诉《财经》记者,在四川,病险水库是历史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小型水库,都是土坝修筑;加上年久失修,隐患较大。”
四川省四水汇流,目前水利工程密布。5月21日,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朱兵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四川约6000座水库中,病险水库为1803处,“患病率”高达30%。这些水库的病险“症状”,未必都是致命的,但仍需引起警惕。
范晓指出,地震对水库的破坏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库堤开裂受损,一些水库的附属设施也受到破坏,导致水库排水不畅;另一方面,大量泥石流落入水库中,抬高了水库的水位。而堰塞湖如果溃决,当倾泄而出的洪水遇到下游原本受损的水库时,也有可能冲垮库堤,从而加剧灾害。
2003年7月和10月,云南大姚发生两次6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当时,金沙江右岸支流的多座大中型水库的坝体出现严重裂缝和渗水,丧失了正常蓄水功能,并给下游造成巨大威胁,下游居民不得不组织撤离。
此次大地震之后,灾区部分水库的状况也一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除了成功脱险的紫坪铺水库,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水库,就是位于甘肃四川交界处、中国库容最大的土坝水库——碧口水库。
5月16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四川宝珠寺水力发电厂,在一份向广元市、青川县,以及陕西宁强县发出的函件中称,建议近期不要在海拔583米以下安置灾区群众。
该厂的白龙湖水库,目前水位为海拔558.5米。但考虑到碧口电站大坝以及上游的其他水库有可能因受地震影响,减少蓄水量甚至紧急泄洪,这就意味着届时位于下游的白龙湖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即在进入主汛期后,一旦遭遇大的汛期,白龙湖水库有可能不得不增加蓄水,从而使得坝前最高水位抬升到海拔583米。
大地震之后,当地对碧口水电站的三次巡检发现,大坝出现整体位移,最大下沉达24厘米,最大水平位移达28厘米。
在碧口水库下游,还紧挨着另一个水库——白龙湖水库。白龙湖水库跨陕甘川三省交界,由国家重点工程宝珠寺电站拦河蓄水而形成,是宝珠寺水力发电厂的水库。其水域由四川和陕西共享,库容22亿立方米,湖面占地近80平方公里。
不过,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碧口水库而言,其土坝目前的下沉和水平位移幅度,都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其安全仍有保障。当然,加强对整个水库的密切监测,仍十分必要。
滑坡与泥石流
除了堰塞湖和水库的风险,滑坡和泥石流的力量也不容忽视。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韦方强研究员对《财经》记者举例说,北川县城之所以出现惨烈伤亡,与滑坡等次生灾害也有很大关系。
北川县城三面环山,湔江以大拐弯的方式穿城而过,对部分山体造成了严重冲刷。因此,不论在北川的老城区,还是新城区,大地震之后都发生了大量滑坡。《财经》记者在现场也注意到,很多人与其说直接死于地震,不如说罹难于此后接踵而至的次生灾害——滑坡。
这种情况以北川最为典型。但《财经》记者注意到,实际上几乎每个重灾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滑坡和泥石流的强烈冲击。声势浩大的滑坡和泥石流,对于人是致命的,同时摧毁了公路、电力、通信等设施,大大增加了灾后救援的难度。
大地震之后,阿坝州禧龙工业硅有限责任公司驻都江堰办事处的杨明,每天都要在陡峭的紫坪铺水库大坝附近,等候他那些被困在汶川县桃关镇的同事。
杨明告诉《财经》记者,从映秀通往桃关的路,比从紫坪铺到映秀更加险峻。他几乎每天都会听到有灾区群众在逃生途中,被滑坡或泥石流不幸掩埋的消息。
对于地震重灾区来说,防范滑坡和泥石流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一场持久战。
韦方强指出,在大地震之后,滑坡和泥石流一般会进入一个持续一二十年以上的活跃期,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都会增加。
“这种趋势,在震后的前五年将尤为明显。”他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提醒说,“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不仅是现在的问题,也是将来的问题。”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也有类似的担心。大地震已经彻底改变了灾区的地貌,山体也发生了严重变形;今后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只要下雨,一些没发生滑坡的也可能滑下来。”他补充说。
在韦方强看来,要长期应对这种潜在危险,就需要对地震灾区的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密切监测,并尽可能做出预报和预警。
不过,滑坡和泥石流的预报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很多专家看来,最有效的办法是,灾后重建时做好充分的地质灾害评估,避免将房屋建立在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区域。
发生在三峡库区的移民故事,已经提供了一些前车之鉴。在三峡库区,一些新建城镇就地后移时,不慎选在了滑坡体上,或者因为修建房屋和道路造成山体破坏,形成新的滑坡体,结果不得不二次迁建。
作为应对措施,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告诉《财经》记者,该部正组织专家对重灾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对于灾后重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也已经开始。
拒绝“连锁反应”
连日来,姜建军及其同事们一直奔波于各个重灾区。
这位地质环境专家最为担心的是,大地震之后容易形成“灾害链”恶性循环:地震诱发滑坡,滑坡又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而堰塞湖一旦溃决,又会形成洪涝灾害,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姜建军对《财经》记者坦言,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三级灾害链,“我们要高度防范四级灾害链。”
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认为,目前无论是病险水库还是堰塞湖,都处于可控状态。
不过他也表示,虽然堰塞湖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水流的作用,但一旦暴雨成灾,堰塞湖的蓄水量就会急剧放大;如果再出现连续性溃决的话,引发洪涝灾害的隐患也不能不防。
四川一直是中国地质灾害最多的省份之一,具有分布广、成灾快、爆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等特点。而汶川、茂县、北川、彭州等更是地质重灾区,由于山高路险、地质构造活跃、降雨较多等因素,更是属于滑坡和泥石流发育的地区,几乎每年都有人员伤亡报告。
此外,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也进一步加剧了上述地区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徐志文,曾在2006年7月的《地质与勘探》杂志上撰文指出,在1999年至2000年间,四川发生的5770处地质灾害中,约70%都与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有关,主要表现为滑坡和崩塌;而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仅占30%,主要表现为泥石流。
范晓也对《财经》记者指出,2001年,紫坪铺水库工程施工区在进行公路改线和排沙洞施工时,由于对边坡进行削坡,加上连续降雨,结果在当年7月10日和19日,两次发生大规模滑坡和坡面泥石流,滑坡体积分别达到10多万立方米和50多万立方米,并造成213国道一度中断。
他强调,在灾后重建中,一定要尽量减少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
在四川,绝大多数地质灾害都会发生在雨季。如今,雨季即将来临,而地震灾区即将开始重建工作。对于如何更有效地防范次生地质灾害波而言,真正的考验也才刚刚开始。■
本刊記者周琼对此文亦有贡献
堰塞湖之危
5月18日,青川县委大院。广元市副市长何顺洪正面临着一项艰难的决策。
广元市青川县作为此次“512”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该县红光乡东河口村一带发生大量崩塌。仅两处山体崩塌体积,就达2000万立方米以上。这些崩塌体阻拦河流后,已经在青竹江及红石河上形成三个总库容量逾千万立方米的堰塞湖。
这些堰塞湖位于青川县城下游,暂不会危及整个县城的安危。但在堰塞湖之下,仍有七个乡镇,总人口近1.5万人。此外,由于流经剑阁新县城的清江河起源于这些堰塞湖下游,其近5万居民亦可能受到波及。
所谓堰塞湖,是指山体崩塌滑坡截断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韦方强研究员告诉《财经》记者,和水库不一样,堰塞湖由于没有人工泄洪设施,因而更容易发生溃决。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在一份紧急通知中也明确指出:随着水位不断壅高,以及后续可能余震的影响,堰塞湖随时可能垮塌溃决,对下游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海子”的湖泊,历史上并不罕见。但在极端情况下,也的确曾多次酿成灾害。
1933年8月25日,四川省茂县叠溪镇发生7.5级地震,千年古镇叠溪和附近村镇被彻底摧毁。大规模的山崩和滑坡还造成岷江及其支流十几处被堵塞,形成堰塞湖。
地震后45天,在4.5级余震的触发之下,一些小海子的溃决洪水涌入岷江干流上的大海子;加上岷江上游阴雨连绵,江水骤涨,洪水因而倾湖而出,造成下游死伤无数。仅在都江堰市,遇难者就数以千计。
最近的一次溃决事件,发生在2000年。是年4月9日,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易贡乡发生巨大山体滑坡,堵塞雅鲁藏布江形成堰塞湖。尽管地方政府紧急调集武警部队和大型机械在坝体上开挖导流明渠,但由于滑坡体过于庞大,两个月后还是发生了溃决。
相当于雅鲁藏布江平均流量20多倍的特大洪水咆哮而下,沿岸40多年来陆续建成的设施和建筑被悉数卷走,下游的印度甚至也受到威胁。所幸的是,在堰塞湖溃决之前,人员已被平安疏散。
面对这一微妙形势,在位于青川县委大院的抗震救灾指挥部,有人曾提出爆破泄洪的方案。
但考虑到当时堰塞湖下游还有很多乡镇的群众来不及转移,加上红光乡一带的山土在地震之后已经松动,人们担心爆破可能引发更多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这一提议并未被采纳。
最终,在四川省水电厅和国土资源厅专家等的建议下,何顺洪和同事们决定暂不爆破,而是对堰塞湖采取“分级分量,逐步削落”的措施,即采取自然溢出与人工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分级消能。
与此同时,指挥部也加紧组织撤离,将群众转移到高于“828”洪水线的地点,即2006年8月28日洪水达到的最高水位,以防万一。由地方政府、警察、部队三方联合建立八个观察哨,也开始24小时值班,并每两小时汇报一次。
5月18日凌晨5时,水位不断上升的堰塞湖终于自然溢出,水头在一个小时之后抵达了关庄镇。目前水流不大,水势平稳,这意味着危险终于得到了初步缓解。
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资料,此次地震之后,出现堰塞湖的,并不仅限于青川。在绵阳市安县、北川和汶川等多个地震灾区,均出现了其身影,到22日总数已达34个。
之所以形成如此多的堰塞湖,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对《财经》记者解释说,此次地震发生地位于山区,中间不仅有岷江,亦有其多个支流经过。地震发生时,恰逢雨天,河水被堵塞之后,形成大小不一的堰塞湖几乎成为必然。
5月15日到17日,韦方强和同事曾前往成都以北的一些重灾区考察。沿途所见的大面积堰塞湖,令他们忧心忡忡。在韦方强看来,这些堰塞湖大部分都很危险;一旦溃决,甚至会影响到成都平原的安全。
回到成都的第二天,这些研究人员就写出一份次生灾害应急报告,提交给四川省政府。
在这份报告中,研究人员提出了具体的应急处置建议。例如,对一些堰塞湖的堰底实行人工开挖,以求得尽早泄水减轻可能的危险;此外,对堰塞湖及其下游地区进行严密监测,做好预警,及时撤离人员等。
据《财经》记者了解,水利部等部门派出的专家,已在青川等灾区开始采用这些措施,尽量消除潜在隐患。但在实际操作中,到目前仍是困难重重。在一些灾区,由于道路不畅、山势险峻,大型挖掘机械至今仍无法进入。
截至目前,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并未造成致命险情。但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韦方强还是提醒说,雨季即将到来,倘若地震灾区出现暴雨或持续降雨,堰塞湖发生溃决的可能性,“仍会进一步加大”。
以位于北川县城上游6公里处的唐家山堰塞湖为例,21日一场雨后,蓄水量已增至8000万立方米;22日下午,温家宝也乘直升机,專门查看了该堰塞湖的情况。
水库保卫战
在这场大地震可能引发“次生波”的,除了堰塞湖,还有那些病险水库以及在地震中遭到破坏的水库。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副所长程根伟研究员告诉《财经》记者,在四川,病险水库是历史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小型水库,都是土坝修筑;加上年久失修,隐患较大。”
四川省四水汇流,目前水利工程密布。5月21日,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朱兵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四川约6000座水库中,病险水库为1803处,“患病率”高达30%。这些水库的病险“症状”,未必都是致命的,但仍需引起警惕。
范晓指出,地震对水库的破坏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库堤开裂受损,一些水库的附属设施也受到破坏,导致水库排水不畅;另一方面,大量泥石流落入水库中,抬高了水库的水位。而堰塞湖如果溃决,当倾泄而出的洪水遇到下游原本受损的水库时,也有可能冲垮库堤,从而加剧灾害。
2003年7月和10月,云南大姚发生两次6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当时,金沙江右岸支流的多座大中型水库的坝体出现严重裂缝和渗水,丧失了正常蓄水功能,并给下游造成巨大威胁,下游居民不得不组织撤离。
此次大地震之后,灾区部分水库的状况也一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除了成功脱险的紫坪铺水库,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水库,就是位于甘肃四川交界处、中国库容最大的土坝水库——碧口水库。
5月16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四川宝珠寺水力发电厂,在一份向广元市、青川县,以及陕西宁强县发出的函件中称,建议近期不要在海拔583米以下安置灾区群众。
该厂的白龙湖水库,目前水位为海拔558.5米。但考虑到碧口电站大坝以及上游的其他水库有可能因受地震影响,减少蓄水量甚至紧急泄洪,这就意味着届时位于下游的白龙湖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即在进入主汛期后,一旦遭遇大的汛期,白龙湖水库有可能不得不增加蓄水,从而使得坝前最高水位抬升到海拔583米。
大地震之后,当地对碧口水电站的三次巡检发现,大坝出现整体位移,最大下沉达24厘米,最大水平位移达28厘米。
在碧口水库下游,还紧挨着另一个水库——白龙湖水库。白龙湖水库跨陕甘川三省交界,由国家重点工程宝珠寺电站拦河蓄水而形成,是宝珠寺水力发电厂的水库。其水域由四川和陕西共享,库容22亿立方米,湖面占地近80平方公里。
不过,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碧口水库而言,其土坝目前的下沉和水平位移幅度,都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其安全仍有保障。当然,加强对整个水库的密切监测,仍十分必要。
滑坡与泥石流
除了堰塞湖和水库的风险,滑坡和泥石流的力量也不容忽视。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韦方强研究员对《财经》记者举例说,北川县城之所以出现惨烈伤亡,与滑坡等次生灾害也有很大关系。
北川县城三面环山,湔江以大拐弯的方式穿城而过,对部分山体造成了严重冲刷。因此,不论在北川的老城区,还是新城区,大地震之后都发生了大量滑坡。《财经》记者在现场也注意到,很多人与其说直接死于地震,不如说罹难于此后接踵而至的次生灾害——滑坡。
这种情况以北川最为典型。但《财经》记者注意到,实际上几乎每个重灾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滑坡和泥石流的强烈冲击。声势浩大的滑坡和泥石流,对于人是致命的,同时摧毁了公路、电力、通信等设施,大大增加了灾后救援的难度。
大地震之后,阿坝州禧龙工业硅有限责任公司驻都江堰办事处的杨明,每天都要在陡峭的紫坪铺水库大坝附近,等候他那些被困在汶川县桃关镇的同事。
杨明告诉《财经》记者,从映秀通往桃关的路,比从紫坪铺到映秀更加险峻。他几乎每天都会听到有灾区群众在逃生途中,被滑坡或泥石流不幸掩埋的消息。
对于地震重灾区来说,防范滑坡和泥石流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一场持久战。
韦方强指出,在大地震之后,滑坡和泥石流一般会进入一个持续一二十年以上的活跃期,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都会增加。
“这种趋势,在震后的前五年将尤为明显。”他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提醒说,“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不仅是现在的问题,也是将来的问题。”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也有类似的担心。大地震已经彻底改变了灾区的地貌,山体也发生了严重变形;今后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只要下雨,一些没发生滑坡的也可能滑下来。”他补充说。
在韦方强看来,要长期应对这种潜在危险,就需要对地震灾区的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密切监测,并尽可能做出预报和预警。
不过,滑坡和泥石流的预报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很多专家看来,最有效的办法是,灾后重建时做好充分的地质灾害评估,避免将房屋建立在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区域。
发生在三峡库区的移民故事,已经提供了一些前车之鉴。在三峡库区,一些新建城镇就地后移时,不慎选在了滑坡体上,或者因为修建房屋和道路造成山体破坏,形成新的滑坡体,结果不得不二次迁建。
作为应对措施,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告诉《财经》记者,该部正组织专家对重灾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对于灾后重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也已经开始。
拒绝“连锁反应”
连日来,姜建军及其同事们一直奔波于各个重灾区。
这位地质环境专家最为担心的是,大地震之后容易形成“灾害链”恶性循环:地震诱发滑坡,滑坡又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而堰塞湖一旦溃决,又会形成洪涝灾害,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姜建军对《财经》记者坦言,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三级灾害链,“我们要高度防范四级灾害链。”
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认为,目前无论是病险水库还是堰塞湖,都处于可控状态。
不过他也表示,虽然堰塞湖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水流的作用,但一旦暴雨成灾,堰塞湖的蓄水量就会急剧放大;如果再出现连续性溃决的话,引发洪涝灾害的隐患也不能不防。
四川一直是中国地质灾害最多的省份之一,具有分布广、成灾快、爆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等特点。而汶川、茂县、北川、彭州等更是地质重灾区,由于山高路险、地质构造活跃、降雨较多等因素,更是属于滑坡和泥石流发育的地区,几乎每年都有人员伤亡报告。
此外,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也进一步加剧了上述地区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徐志文,曾在2006年7月的《地质与勘探》杂志上撰文指出,在1999年至2000年间,四川发生的5770处地质灾害中,约70%都与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有关,主要表现为滑坡和崩塌;而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仅占30%,主要表现为泥石流。
范晓也对《财经》记者指出,2001年,紫坪铺水库工程施工区在进行公路改线和排沙洞施工时,由于对边坡进行削坡,加上连续降雨,结果在当年7月10日和19日,两次发生大规模滑坡和坡面泥石流,滑坡体积分别达到10多万立方米和50多万立方米,并造成213国道一度中断。
他强调,在灾后重建中,一定要尽量减少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
在四川,绝大多数地质灾害都会发生在雨季。如今,雨季即将来临,而地震灾区即将开始重建工作。对于如何更有效地防范次生地质灾害波而言,真正的考验也才刚刚开始。■
本刊記者周琼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