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总是离不开大豆。尤其是东北地区,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能耕种的粮食作物种类屈指可数,其中,大豆就是其中一种。随着东北地区的人口的迅速增长,原来的大豆产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正常生活的需求了,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方法来提升大豆的产量。虽说,一些新的品种能够提升产量,但是却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东北地区的农民,使得大豆产量难有大幅的提升。那就是大豆的病虫害问题。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东北地区大豆高产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大豆高产;病虫害;防治方法
随着我国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多。尤其是东北地区,一年只能耕种一次农作物,而且可以耕种的农作物种类还十分有限。因此,如何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变成了一个全民关注的话题。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就是大豆,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豆重迎茬的问题。但是,大豆的产量却并没有提升多少。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大豆病虫害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从而致使大豆产量难以有一个彻底的提升。因此,要想提升大豆产量,首要任务就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让病虫害不在威胁大豆的产量。
1.东北地区大豆常见病虫害分析
东北地区因为其独特的气候,致使它的大豆病虫害种类也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有很大差异,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我国东北地区常见的大豆病虫害。
1.1大豆常见病害分析
大豆是一种短期即可成熟的农作物,因此十分适合东北地区的气候种植。虽然说,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解决了大豆重迎茬的问题,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也取得了些许成绩。但是,目前仍然还有很多病害威胁着大豆的产量,下面,我们就看一看东北地区有哪些病害。一是大豆根腐病。该病在佳木斯大豆生产中出现较普遍,平均发病株率为百分之五十大豆苗期发展较快。二是大豆灰斑病。该病是东北地区豆田主要病害之一。三是大豆疫霉根腐病。作为一种检疫性病害,近几年在东北地区危害而积逐渐扩大。
1.2大豆常见虫害分析
影响东北地区大豆产量的因素除了病害以外,还有虫害。虫害对于大豆产量的威胁一点也不弱于病害,因此,一直受到相关人士的关注,虽说,治理虫害的化学药剂越来越多,但是,虫害的威胁还是依然存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东北地区的常见虫害。一是大豆潜根蝇。又称大豆根蛆、根潜蝇、豆根蛇潜蝇,一年发生一代,其蛹在大豆根茬附近土壤内过冬。一般在连作、早播及杂草多的地块危害严重。二是大豆抱囊线虫。又称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是由线虫侵染大豆根部引起的。三是大豆食心虫。又名红小虫,是黑龙江省大豆产区主要害虫。
2.东北地区大豆病虫害防治办法之农业防治
东北地区的病虫害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如何防治的问题。本研究把防治方法分为了俩大类,一类指的是从农业本身入手的农业防治办法,另一类指的是从化学药剂方面入手的化学防治办法。
2.1有效的清除病珠残体
大多数农民都知道,大豆作物在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后,其产量会有所降低,但是却并不知道,受到病虫害影响的大豆枯秆还会残留病菌,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就会给后面的播种的农作物带来影响。具体做法为:大豆收割后应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及早翻地,将病残体深埋地下,以加速病原菌消亡减轻病情;对越冬于土壤中的害虫,通过耕翻将害虫翻到土表,经过耙、压、机械损伤。
2.2选择一些高抗病的种子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农作物产量并且还可以预防病虫害,大豆专家们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研制出了很多种新型的高产抗病品种的大豆。但是,并不是每种高产抗病大豆都适应东北地区的环境的,因此,农民在选择高抗病的种子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结合耕地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出最适合的高产抗病的种子。同时,外地调种时,首先要掌握产地的病虫害情况,严格检验有无检疫对象,凡是种子中混杂有冤丝子、菌核等严禁调用或调出作种,尽可能避免从抱囊线虫病较重地区引调种子,稍不注意,后患无穷。
2.3合理的轮换种植作物,避免重迎茬
大豆重迎茬问题虽说在近些年来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却没有很彻底的解决,如果在一块地上连续播种俩次或三次,那么使用一些化学药剂是可以避免重迎茬的影响的,但是要想一直重复的重很多年,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因此,只有合理的进行轮换种植作物这一条路可行。
3.东北地区大豆病虫害防治办法之农业防治
说过了农业防治办法,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东北地区的药物防治措施。
3.1使用相应的药物拌种
在进行大豆播种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化学药物与大豆种子进行搅拌,从而在最基础的时候就能够有效的防御病虫害,为大豆以后的生长发育做一次铺垫。通过药剂拌种,推迟病、虫的侵染危害期,保主根、保幼苗。对大豆根腐病发生较重的地区,可用一半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一半计量,福关双可湿性粉剂三比二的比例,用药总量为种子重的一半对大豆潜根蝇、二条叶甲、大豆抱囊线虫病发生较重的地区,可选用百分之四十毒死蟀乳油,按种子重的百分之零点五。播前三到六小时拌种。
3.2及时使用化学药剂除草
杂草问题一直困扰着大豆种植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拉越多的除草剂被研制出来,极大程度的缓解了大豆田间的杂草问题。化学除草可以有效清除一些病、虫源,减少中间寄主,尤其可以降低田间湿度,通风透光,对减轻病情作用较大。具体的方法如下:播后苗前除草,将杂草消灭在出土前后,可用一半计量的乙草胺乳油二百五十毫升装的,对水四百五十毫升,均匀喷地而;苗后茎叶处理只能作为補救措施,可在大豆三至四叶期用高效盖草能乳油,对水后均匀喷雾。
3.3做好生育期间的药物防治
最后一个化学防治主要针对的是大豆的生育期间。大豆生育期间极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一定要选择一些使用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从而保障生育的正常进行。具体的生育药物防治办法要根据不同的用药而决定,一般每个药品都有自身的说明,希望,农民在进行药物防治的时候,能够仔细阅读药物用法说明,以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4.结语
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原因,致使每年只能耕种一次农作物,而现代人们对于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在不断的上涨,因此,要想满足社会的需求,只有不断提升粮食作物的产量一条路可走了。近些年来,东北地区的粮食作物的产量虽然说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有一些影响粮食作物产量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比如说,大豆的病虫害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农民,好好的大豆一旦遭遇病虫害,产量就会大减,一些严重的地方甚至是颗粒无收。因此,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实际情况,研制出一些新型实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让大豆高产变得不再是梦想。 [科]
【参考文献】
[1]朱林元,常中先,刘元茶,等.麦田野燕麦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川.江苏杂草科学,1984(1):6-8.
[2]张)夫勤.小麦条锈与自粉病的发生、流行和防治问题田.贵州农业科学,1993(2):1-4.14.
[3]工朝晖.新害虫人豆根绒粉蚜的发生与防治田.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3):53.
【关键词】大豆高产;病虫害;防治方法
随着我国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多。尤其是东北地区,一年只能耕种一次农作物,而且可以耕种的农作物种类还十分有限。因此,如何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变成了一个全民关注的话题。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就是大豆,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豆重迎茬的问题。但是,大豆的产量却并没有提升多少。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大豆病虫害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从而致使大豆产量难以有一个彻底的提升。因此,要想提升大豆产量,首要任务就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让病虫害不在威胁大豆的产量。
1.东北地区大豆常见病虫害分析
东北地区因为其独特的气候,致使它的大豆病虫害种类也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有很大差异,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我国东北地区常见的大豆病虫害。
1.1大豆常见病害分析
大豆是一种短期即可成熟的农作物,因此十分适合东北地区的气候种植。虽然说,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解决了大豆重迎茬的问题,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也取得了些许成绩。但是,目前仍然还有很多病害威胁着大豆的产量,下面,我们就看一看东北地区有哪些病害。一是大豆根腐病。该病在佳木斯大豆生产中出现较普遍,平均发病株率为百分之五十大豆苗期发展较快。二是大豆灰斑病。该病是东北地区豆田主要病害之一。三是大豆疫霉根腐病。作为一种检疫性病害,近几年在东北地区危害而积逐渐扩大。
1.2大豆常见虫害分析
影响东北地区大豆产量的因素除了病害以外,还有虫害。虫害对于大豆产量的威胁一点也不弱于病害,因此,一直受到相关人士的关注,虽说,治理虫害的化学药剂越来越多,但是,虫害的威胁还是依然存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东北地区的常见虫害。一是大豆潜根蝇。又称大豆根蛆、根潜蝇、豆根蛇潜蝇,一年发生一代,其蛹在大豆根茬附近土壤内过冬。一般在连作、早播及杂草多的地块危害严重。二是大豆抱囊线虫。又称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是由线虫侵染大豆根部引起的。三是大豆食心虫。又名红小虫,是黑龙江省大豆产区主要害虫。
2.东北地区大豆病虫害防治办法之农业防治
东北地区的病虫害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如何防治的问题。本研究把防治方法分为了俩大类,一类指的是从农业本身入手的农业防治办法,另一类指的是从化学药剂方面入手的化学防治办法。
2.1有效的清除病珠残体
大多数农民都知道,大豆作物在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后,其产量会有所降低,但是却并不知道,受到病虫害影响的大豆枯秆还会残留病菌,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就会给后面的播种的农作物带来影响。具体做法为:大豆收割后应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及早翻地,将病残体深埋地下,以加速病原菌消亡减轻病情;对越冬于土壤中的害虫,通过耕翻将害虫翻到土表,经过耙、压、机械损伤。
2.2选择一些高抗病的种子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农作物产量并且还可以预防病虫害,大豆专家们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研制出了很多种新型的高产抗病品种的大豆。但是,并不是每种高产抗病大豆都适应东北地区的环境的,因此,农民在选择高抗病的种子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结合耕地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出最适合的高产抗病的种子。同时,外地调种时,首先要掌握产地的病虫害情况,严格检验有无检疫对象,凡是种子中混杂有冤丝子、菌核等严禁调用或调出作种,尽可能避免从抱囊线虫病较重地区引调种子,稍不注意,后患无穷。
2.3合理的轮换种植作物,避免重迎茬
大豆重迎茬问题虽说在近些年来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却没有很彻底的解决,如果在一块地上连续播种俩次或三次,那么使用一些化学药剂是可以避免重迎茬的影响的,但是要想一直重复的重很多年,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因此,只有合理的进行轮换种植作物这一条路可行。
3.东北地区大豆病虫害防治办法之农业防治
说过了农业防治办法,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东北地区的药物防治措施。
3.1使用相应的药物拌种
在进行大豆播种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化学药物与大豆种子进行搅拌,从而在最基础的时候就能够有效的防御病虫害,为大豆以后的生长发育做一次铺垫。通过药剂拌种,推迟病、虫的侵染危害期,保主根、保幼苗。对大豆根腐病发生较重的地区,可用一半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一半计量,福关双可湿性粉剂三比二的比例,用药总量为种子重的一半对大豆潜根蝇、二条叶甲、大豆抱囊线虫病发生较重的地区,可选用百分之四十毒死蟀乳油,按种子重的百分之零点五。播前三到六小时拌种。
3.2及时使用化学药剂除草
杂草问题一直困扰着大豆种植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拉越多的除草剂被研制出来,极大程度的缓解了大豆田间的杂草问题。化学除草可以有效清除一些病、虫源,减少中间寄主,尤其可以降低田间湿度,通风透光,对减轻病情作用较大。具体的方法如下:播后苗前除草,将杂草消灭在出土前后,可用一半计量的乙草胺乳油二百五十毫升装的,对水四百五十毫升,均匀喷地而;苗后茎叶处理只能作为補救措施,可在大豆三至四叶期用高效盖草能乳油,对水后均匀喷雾。
3.3做好生育期间的药物防治
最后一个化学防治主要针对的是大豆的生育期间。大豆生育期间极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一定要选择一些使用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从而保障生育的正常进行。具体的生育药物防治办法要根据不同的用药而决定,一般每个药品都有自身的说明,希望,农民在进行药物防治的时候,能够仔细阅读药物用法说明,以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4.结语
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原因,致使每年只能耕种一次农作物,而现代人们对于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在不断的上涨,因此,要想满足社会的需求,只有不断提升粮食作物的产量一条路可走了。近些年来,东北地区的粮食作物的产量虽然说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有一些影响粮食作物产量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比如说,大豆的病虫害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农民,好好的大豆一旦遭遇病虫害,产量就会大减,一些严重的地方甚至是颗粒无收。因此,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实际情况,研制出一些新型实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让大豆高产变得不再是梦想。 [科]
【参考文献】
[1]朱林元,常中先,刘元茶,等.麦田野燕麦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川.江苏杂草科学,1984(1):6-8.
[2]张)夫勤.小麦条锈与自粉病的发生、流行和防治问题田.贵州农业科学,1993(2):1-4.14.
[3]工朝晖.新害虫人豆根绒粉蚜的发生与防治田.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