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也发展迅速,我国金融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二三线城市的农村金融机构环境不断扩大,其发展风险也在逐渐增加。鉴于此,本文对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进行研究,通过阐述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出现的问题和有效应对策略,进而提出几点参考性建议。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进而为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献力。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233-02
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也发展迅速,在社会主义进程加快的环境下,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面临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农村经济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对我国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农村金融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业务也不断增加,而农村银行的经济发展尤为快速,金融业务量较多,其经营风险也逐渐提高,为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本文针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特点进行研究,有助于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是解决与研究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前提。我国农村经济形态不断变化,经济体制在不断改革,我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深入实施农村建设新政策,使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逐渐进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农村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行业的运行正处于多元变化时期,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进行逐步完善,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保证农村金融机构的顺利展开,使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升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奠定基础。但是,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存在风险。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发展政策逐渐放宽,对市场的管制较为松散,各类金融风险不断发生,并在全国迅速蔓延,农村银行风险状况尤为明显。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属于试验阶段,对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与发展的风险防控,是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
二、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出现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缺陷
农村金融机构建设规模较小,机构设施并未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存在严重缺陷。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时间较晚,内部控制系统管理制度未健全,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地区较少,内部控制技术水平较低,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缺陷,农村商业银行的问题尤为明显。在银行资金供给方面,商业银行运用各种手段与途径进行资金的招募,在我国金融资金政策的支持下,诸多商业银行利用发行国债、运用储备资金的方式进行资金招募工作,由于国债的大量发行,导致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失调,容易引起通货膨胀。而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通过银行进行留存收益的盈利,不断扩充股票的发放,获取流动资金。因此,在比较大型的商业银行中,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系统缺陷问题,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造成缩短存款时间、减少贷款份额和服务对象现象发生。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建立规模普遍较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岗位甚至存在一人多岗现象,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失调,形成小集体团模式,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出现不良贷款、欠债现象的发生,从而阻碍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二) 农村金融机构业务人员操作能力较差
农村金融机构在经济新常态下,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较多的金融支持。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利率逐渐市场化发展,导致贷款利率的不断上升[2]。农村金融机构业务人员操作能力较差,无法适应银行金融业务的改变与冲击,未能明确金融商业银行的获利途径,导致对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较弱,金融机构融资成本过高,未能正确使用有效手段抵御市场经济的风险。从事农村金融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较强的操作能力,未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导致金融机构承受经济风险较大,无法对市场金融变化形式进行挽回,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转风险。
三、加强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标准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为加强防范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应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标准。现今的金融体系中,我国银行种类主演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五个国有控股银行。“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属于建设规模相对概念,银行的用户数量与银行规模成正相关。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标准,应从我国整体金融体系状况观察,我国共12所股份制的商业银行,有140多所城市中的商业银行,共成立260个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的商业银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分支建设,扩大分支金融机构的规模,增加建立金融机构分支和商业银行分行,并解决金融机构的地域限制,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扩大金融机构的运营范围,促进金融业务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与准入标准[3]。例如,在诸多农村金融机构,为用户提供信贷业务过程中,需确定贷款人员的身份证件是否属实,是否具备贷款条件,贷款用途是否真实,免出现金融机构贷款人员良莠不齐,规避本人借他人用,转移贷款用途现象,消除风险隐患。
(二)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系统
为实现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防控,应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系统,从根本上认识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并依据现代金融机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符合农村发展实情的内部控制系统。农村金融机构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奖惩激励约束制度、风险防范监督机制,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农村金融机构应利用现代科技,建设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运用网络技术,不断提高预算风险的预算能力,有效实现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环境逐渐复杂,在此环境下,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有助于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识别、警报和评估,加强利用信息技术控制系统对数据进行大量的收集、识别、加工、整合与处理,并结合农村金融机构的自身业务特征,将信息技术应用与风险管理环节,将内部控制系统与其流程进行结合,建设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系统。例如,在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中,构建不同的活动流程,内部控制系统将该流程进行实时监管,降低业务活动风险,提高银行金融的风险防范率。
(三) 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防控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农村金融机构应实现机构工作人员的优厚待遇,选择熟悉农村经济环境、掌握农村金融状况、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并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应积极招纳管理型人才、财务分析型人才、市场销售型人才、金融管理型人才、计算机技术人员和贷款型人才。在提高机构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过程中,应注重对基层员工的素质培养,对管理层人员的能力培养,提高业务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信用评级能力、贷款技术能力和创新产品能力[5]。增强业务人员的信用意识和服务态度,对风险防控进行有效操作,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整体竞争力。例如,农村金融机构应成立人员培训机构,积极组织人员进行金融业务交流学习,还应建设人才引进机制,完善金融机构的基础设施,实行优惠政策,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
结论:本文通过对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系统、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仍然存在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缺陷、业务人员操作能力较差的风险问题。因此,未来还应进一步加强对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研究,进而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高效发展。望此次研究能被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人员广泛关注,为实现农村经济稳步前进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丽君.浅析新常态下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32(30):12-15.
[2]孙斌.浅议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押品管理风险防范与管理[J].上海农村金融,2015,7(6):13-17.
[3]孔苗.小议新常态下加速建筑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转型[J].科学与财富,2016,8(4):22-23.
[4]俎宪才.魏新平.应关注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服务的期盼[J].经济师,2016,3(2):139-140.
[5]潘刚.关于新常态下我省农村小額信贷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21):142.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233-02
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也发展迅速,在社会主义进程加快的环境下,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面临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农村经济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对我国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农村金融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业务也不断增加,而农村银行的经济发展尤为快速,金融业务量较多,其经营风险也逐渐提高,为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本文针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特点进行研究,有助于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是解决与研究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前提。我国农村经济形态不断变化,经济体制在不断改革,我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深入实施农村建设新政策,使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逐渐进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农村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行业的运行正处于多元变化时期,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进行逐步完善,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保证农村金融机构的顺利展开,使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升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奠定基础。但是,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存在风险。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发展政策逐渐放宽,对市场的管制较为松散,各类金融风险不断发生,并在全国迅速蔓延,农村银行风险状况尤为明显。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属于试验阶段,对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与发展的风险防控,是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
二、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出现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缺陷
农村金融机构建设规模较小,机构设施并未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存在严重缺陷。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时间较晚,内部控制系统管理制度未健全,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地区较少,内部控制技术水平较低,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缺陷,农村商业银行的问题尤为明显。在银行资金供给方面,商业银行运用各种手段与途径进行资金的招募,在我国金融资金政策的支持下,诸多商业银行利用发行国债、运用储备资金的方式进行资金招募工作,由于国债的大量发行,导致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失调,容易引起通货膨胀。而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通过银行进行留存收益的盈利,不断扩充股票的发放,获取流动资金。因此,在比较大型的商业银行中,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系统缺陷问题,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造成缩短存款时间、减少贷款份额和服务对象现象发生。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建立规模普遍较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岗位甚至存在一人多岗现象,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失调,形成小集体团模式,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出现不良贷款、欠债现象的发生,从而阻碍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二) 农村金融机构业务人员操作能力较差
农村金融机构在经济新常态下,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较多的金融支持。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利率逐渐市场化发展,导致贷款利率的不断上升[2]。农村金融机构业务人员操作能力较差,无法适应银行金融业务的改变与冲击,未能明确金融商业银行的获利途径,导致对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较弱,金融机构融资成本过高,未能正确使用有效手段抵御市场经济的风险。从事农村金融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较强的操作能力,未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导致金融机构承受经济风险较大,无法对市场金融变化形式进行挽回,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转风险。
三、加强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标准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为加强防范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应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标准。现今的金融体系中,我国银行种类主演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五个国有控股银行。“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属于建设规模相对概念,银行的用户数量与银行规模成正相关。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标准,应从我国整体金融体系状况观察,我国共12所股份制的商业银行,有140多所城市中的商业银行,共成立260个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的商业银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分支建设,扩大分支金融机构的规模,增加建立金融机构分支和商业银行分行,并解决金融机构的地域限制,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扩大金融机构的运营范围,促进金融业务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与准入标准[3]。例如,在诸多农村金融机构,为用户提供信贷业务过程中,需确定贷款人员的身份证件是否属实,是否具备贷款条件,贷款用途是否真实,免出现金融机构贷款人员良莠不齐,规避本人借他人用,转移贷款用途现象,消除风险隐患。
(二)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系统
为实现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防控,应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系统,从根本上认识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并依据现代金融机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符合农村发展实情的内部控制系统。农村金融机构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奖惩激励约束制度、风险防范监督机制,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农村金融机构应利用现代科技,建设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运用网络技术,不断提高预算风险的预算能力,有效实现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环境逐渐复杂,在此环境下,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有助于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识别、警报和评估,加强利用信息技术控制系统对数据进行大量的收集、识别、加工、整合与处理,并结合农村金融机构的自身业务特征,将信息技术应用与风险管理环节,将内部控制系统与其流程进行结合,建设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系统。例如,在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中,构建不同的活动流程,内部控制系统将该流程进行实时监管,降低业务活动风险,提高银行金融的风险防范率。
(三) 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防控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农村金融机构应实现机构工作人员的优厚待遇,选择熟悉农村经济环境、掌握农村金融状况、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并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应积极招纳管理型人才、财务分析型人才、市场销售型人才、金融管理型人才、计算机技术人员和贷款型人才。在提高机构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过程中,应注重对基层员工的素质培养,对管理层人员的能力培养,提高业务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信用评级能力、贷款技术能力和创新产品能力[5]。增强业务人员的信用意识和服务态度,对风险防控进行有效操作,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整体竞争力。例如,农村金融机构应成立人员培训机构,积极组织人员进行金融业务交流学习,还应建设人才引进机制,完善金融机构的基础设施,实行优惠政策,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
结论:本文通过对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系统、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仍然存在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缺陷、业务人员操作能力较差的风险问题。因此,未来还应进一步加强对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研究,进而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高效发展。望此次研究能被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人员广泛关注,为实现农村经济稳步前进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丽君.浅析新常态下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32(30):12-15.
[2]孙斌.浅议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押品管理风险防范与管理[J].上海农村金融,2015,7(6):13-17.
[3]孔苗.小议新常态下加速建筑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转型[J].科学与财富,2016,8(4):22-23.
[4]俎宪才.魏新平.应关注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服务的期盼[J].经济师,2016,3(2):139-140.
[5]潘刚.关于新常态下我省农村小額信贷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2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