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会引起降水、温度等气候因子的变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增加等问题。气候变化必将对生计即人们使用的资源和谋生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生计内容引入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中,利用西吉县近五十年的气候数据、100多户问卷调查数据以及区域相关资料,研究过去及目前气候变化对西吉县农户生计的影响,探讨气候变化下西吉县农户生计在可持续性、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户如何实时调整生计以应对气候变化,最大限度的实现其生计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户生计;影响;西吉县
[中图分类号]TU 43;O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2-0105-04
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的第4次评估报告,全球地表温度升高0.74℃±0.18℃,21世纪高温、热浪、极度干旱和强降水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加(IPCC,2007a)。最近50年的升温速率几乎是过去100年的两倍。我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近百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到202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有可能比20世纪后20年升高0.5℃~0.7℃,到2030年可能升高0.6℃~1.0℃,到2050年可能升高1.2℃~2.0℃,到21世纪末可能升高2.2℃~4.2℃。气候变化正在并将继续对未来发展的许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气候变化也会直接或间接的以不同的方式对生计产生影响。
1 农户生计
1.1 农户生计的概念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生计”概念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目前,生计概念普遍出现在国外关于贫困和农村发展的报告、论文和著作中,而国内的此类研究相对较少,但是生计概念的具体含义尚未统一,当前被广泛接受的概念是来自于Chambers和Conway对解决贫困的发展方法的研究,其定义为:“生计是谋生的方式,该谋生方式建立在能力、资产(包括储备物、资源、要求权和享有权)和活动的基础之上。”同时生计是一种谋生方式,农户生计包含了农户为了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力(Capabilities)、资产(Assets)(包括储备物、资源、要求权和享有权)和从事的活动(Activities),其中资产的存量、流量和组合是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按照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Sustainable Liveli-hoods Framework)中的五大资产(见表1)来分析。
1.2 气候变化对生计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候要素变化和气象灾害对生计构成要素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生计的影响就需要把生计要素具体化。另外,气候变化对生计影响的实质是气候变化对人们使用的资源与他们谋生活动的影响。同时,气候变化对生计的影响地区不同影响也不同。如在沿海地区,气候变化引起台风等极端事件频率的增加,降低了居民渔业的捕获能力,造成房屋、农田、船只等物质资本的毁坏,渔民死亡人数增加。在内陆的一些地区,大多数农村人口严重依赖于雨养农业,当地剧烈的气候变化(干旱期的延长,降雨的推迟,极端天气等)对生计造成不同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计的影响也会因人群而异。贫困群体的生计受气候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对于贫困人口来说,他们更多地依赖于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来维持生计(李小云等,2005)。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生计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影响不同,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影响更大。另外,气候变化对资本和谋生活动的一些间接影响也正在逐渐显现。
2 西吉县气候变化地理环境及气候变化
2.1 地理环境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西麓,地处东经105°20′—106°04′,北纬35°35′—36°14′,属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腹地丘陵沟壑区。县城东距固原市政府驻地63km,北距宁夏首府银川市391公里,距兰州市和西安市均在400公里以内。流域总面积3143.85km2,耕地1133km2。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区。年日照时数2322h,年均气温5.3℃,无霜期100—150d,年均降水量400mm左右。光热资源丰富,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匮乏,盛产马铃薯、小麦、豌豆、胡麻、莜麦、荞麦、糜谷等20多种农作物。
2.2 气候变化
2.2.1 降水的变化
1997—2006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减少了45.1 mm。在月降水量中,1月、5月、6月降水偏多,其余月份均偏少,尤以雨季7~9月偏少,幅度最大,偏少达42.0mm,占年偏少雨量的93%。降水变率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一个变化量。从表2可以看出,在降水年变率中,过去50年呈逐渐递增趋势,到1997—2006年变率达到51%。在降水月变率中,1997—2006年,冬季1月、12月降水变率仍为最大;5月、9~11月降水变率较大,分别为67%和51%~61%;2月降水变率次之,为30%;7月、8月降水变率最小,为2%~5%。
从西吉县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化曲线来看(图1),1960—2006年西吉县降水量在波动中略有减少。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1966年,最少的年份为1983年。20世纪6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降水较多,并且略有增加的趋势;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降水量变化较大,有大幅减少的趋势,1983年出现自1960年以来的最低值;1983年以后到90年代初期,降水量有所增加;自1990年开始,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小,并呈减少趋势,较60年代初期有明显的减少。
2.2.2 温度的变化
西吉县多年平均气温5.4℃,1997—2006年逐年平均气温都在6.0℃以上。近10年,月、年平均气温均高于多年平均值,表现在气候上为冬天不够寒冷,春天回暖早。月平均气温偏高幅度在0.6℃~1.9℃,2月偏高较大,5、8月偏高较小。年平均气温由5.4℃上升至6.4℃,偏高了1.0℃。
西吉县56年年平均气温为5.51℃,近十年来平均气温为7.3℃,增加了1.79℃,特别是运用80年代以来的数据来进行对比研究,温度上升十分显著(图2)。
2.3 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
2.3.1 干旱
根据现有资料,对西吉县1952—1999年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1952—1959年发生大旱和特大旱的有3年,时段发生频率为25%;1960—1969年间有5年发生干旱和特大旱,时段发生频率为50%;1990—1999年间,有7年发生干旱和特大干旱,时段发生频率高达70.0%。分别比50年代上升45.0%,比60年代上升20.0%,比80年代上升40.0%,所以发生频率加快。
从年际间变化看,39年中有21年出现不同的干旱,占53.8%,约2年1次。其中:达干旱标准的有10年,占25.6%,约4年1次;达大旱标准的有7年,占17.9%,约6年1次;达特大旱标准的有4年,约10年1次;不旱的年份有18年,占46.2%。从季节间变化看,39年中春旱发生15次,占38.5%,约3年1次。其中:大旱8次,占20.5%,约5年1次;特大旱3次,占7.7%,约15年1次。39年中夏旱共发生9次,占23.1%,约5年1次。统计结果表明,西吉县干旱发生的演变规律为“三年二头旱”、“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
2.3.2 冰雹
冰雹灾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冰雹是本地区仅次于干旱的主要气象灾害,年年都有发生,冰雹直径一般5-20mm,最大70mm。冰雹对农业、水利、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打击,几年都难以恢复。若遇强雹,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农田颗粒无收,草木枯死,树木掉头,沟壑延伸,泥石流冲毁粮田道路。降雹时间每年出现在3-10月,4-8月为多发时段,而成灾大都在6-8月。据气象资料统计,1958—2007年的50年中,发生严重冰雹年份27次,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失。
2.3.3 霜冻
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当地面温度降至0℃以下时,造成农作物伤害或死亡,称为霜冻害。根据霜冻害发生季节的不同,可分为春霜冻(晚霜冻)、秋霜冻(早霜冻)两种。在春播作物苗期,越冬作物返青后发生的霜冻称为春霜冻;在秋作物尚未成熟、露地蔬菜还未收获时发生的霜冻,称为秋霜冻。西吉县春季气温回升缓慢,低温霜冻是司空见惯的。秋季气温下降幅度大,秋霜来临早,全年内无霜期短。1957—2000年44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表明:4月下旬有霜年为(日极端最低气温<0℃)36年,占81.8%,达霜以上标准(日极端最低气温≤-2℃)的24年,占54.5%,约2年一遇;达重霜标准(日极端最低气温≤-4℃)的10年,约4年一遇。5月上旬有霜年27年,占61.4%,约1~2年一遇;达霜以上标准的18年,占40.9%,约2年一遇;达重霜标准的7年,占15.9%,约6年一遇。5月中旬有霜年16年,占36.4%,约2年一遇;达霜以上标准的8年,占18.2%,约5年一遇;达重霜标准的2年,约20年一遇。9月中旬有霜年7年,占15.9%;达霜标准的2年,约20年一遇。9月下旬有霜年17年,占38.6%,约2~3年一遇;达霜标准的5年,占11.4%,约4年一遇;达重霜标准的1年,约40年一遇。10月上旬有霜年25年,占56.8%,约2年一遇;达霜以上标准的12年,占27.3%,约4年一遇;达重霜标准的2年,约20年一遇。
3 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宁夏气候资源和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对西吉县农业生态系统的农户生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气候变化对其农业生态系统农户生计的自然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谋生活动和能力的影响。另外,本部分还分析了西吉县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措施,并探讨了农户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在所调查的100多个农户中,几乎所有农户觉得近年来气温上升,特别是冬季气温比10几年前高了许多。大多农户认为降水较十几年前有所减少,同时有75%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干旱频率增加了。气候变化对西吉县农户生计造成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降水量减少和干旱对农户各种生计资本的影响,对农户谋生活动和能力以间接影响为主,这种间接影响通过对各种资本的作用而产生。
3.1 对自然资本的影响
3.1.1 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对农户的粮食产量方面影响很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干旱的频繁发生使各地的粮食产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1980—2005年,西吉县粮食产量基本呈波动的上升,但是据我们走访农户,气候变化对他们粮食收成的影响很大,降水多的年份,他们收成一般都比较好,干旱年份,他们收成就少得多。
3.1.2 对作物种类和面积的影响
调查中,有40%以上的调查对象在近十几年里改变了作物种类,马铃薯、糜子、谷子种植面积增加。同时由于政府倡导发展马铃薯产业,马铃薯市场价格较高,加之马铃薯有耐旱品质,许多农户马铃薯的种植都比以前多了4~5亩。
3.1.3 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大部分农户认为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多和天气有关,特别是和降水的减少、温度的升高、干旱的发生有关,许多农户也认为病虫害的发生和天气有很大关系。降水的减少、温度的升高、干旱的发生都造成病虫害的多发,特别是90年代的干旱造成了严重的蝗灾。2010年9月3日,受暴雨、大风、冰雹袭击,西吉5乡镇43个行政村遭受不同程度的冰雹灾害,农作物损失严重。据了解,短短40分钟,西吉5乡镇地表积淀冰雹厚度达3厘米至10厘米不等,最大冰雹直径4厘米。玉米、糜谷、荞麦等农作物受损严重,部分农户房屋瓦片不同程度受损,冰雹造成震湖乡、田坪乡、平峰镇、红耀乡、新营乡5乡镇43个行政村受灾。
3.2 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主要是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最严重的群体和贫困发生率、外出打工人数;降水量的变化会间接的影响贫困发生率,根本原因是降水量减少以及干旱的发生会造成农业减产,农民收入降低,影响农民的正常生活,从而造成贫困发生率提高。气候变化还引起外出打工人数的变化。由于降水的减少和干旱的发生,当地人畜饮水不能保证,粮食减产,农牧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就迫使许多的人外出临时打工。
从1994年到2006年,西吉县乡村从业人员从事工业、建筑业人数在波动中上升,特别是从2002年以来上升最为明显,我们走访几个村的农户,他们大多数人认为干旱对他们外出从业影响特别大,遇上干旱年份,有的家庭有几个都进城打工或出外打工,丰年长期在外打工的人明显较少,而且在农忙时,特别是收麦子、收洋芋,家里出外的也大多回来帮忙。
3.3 对金融资本的影响
金融资本方面主要是农民收入。干旱、暴雨、寒潮等极端气候造成其农业减产甚至绝收。80年代以来,全县经历了8次大的旱灾,干旱程度逐年加重,特别是1999年秋至2000年夏,秋冬春夏连旱,程度之重、持续时间之长、受灾范围之广是新中国成立51年来少见的,全县因干旱没有播种的面积2万hm2,与正常年份比较,损失粮油0.39亿kg;播种后未出苗的0.62万hm2,造成籽种、化肥损失786.3万元;出苗后因死苗拆翻1.3万hm2。同时,根据我们所调查的农户,寒潮和冰雹,对其农业危害也相当严重,比如今年西吉县西南部的冰雹,造成秋粮的大面积减产。
3.4 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主要是间接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加大了惠农政策、惠农工程等方面实施力度。例如,受干旱的严重影响,西吉县的人畜饮水出现危机,农田也受到了严重威胁,政府为了保证这些地区的饮水安全和灌溉水获得,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等。类似的和气候变化有关的政策及工程还有退耕还林(草)、新农村建设工程等。
3.5 对物质资本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物质资本的影响这里主要考察了天气和家畜疾病的关系。根据调查,55%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家畜疾病的发生和天气有很大关系。如降水的减少、干旱的发生会增加家畜疾病暴发;温度太高会加快家畜疾病的传播,家畜容易上火得病甚至死亡,温度骤变会导致家畜感冒;天气潮湿,家畜吃了带有露水的草,很容易造成腹泻。总之,天气对家畜疾病的影响和干旱的发生、降水的变化以及温度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4 气候变化下农户的调适措施
4.1 农户积极调整家庭种植结构
气候变化,特别是干旱,不仅影响着农户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着农户的正常生产。西吉县干旱缺水,加上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才造成旱灾不断,各区域可根据春、夏、秋旱出现的时间以及降雨的高频时段,调整作物播期,使降雨高峰与作物的需水高峰尽量一致或接近。春、夏旱频率较高,而秋旱频率较低,7-9月降水是全年降水的70%,高耗水的粮食作物不仅水资源难以保证而且农业生产效益下降,所以应扩大种植抗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农作物,增强农作物对缺水的适应能力,加大秋季作物的种植面积。如扩大地膜玉米、马铃薯等高产高效作物、胡麻等经济作物、荞麦、糜谷等小秋杂粮和饲草作物种植面积。同时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如畜牧养殖、林草建设。
4.2 积极响应政策,多建窑窖等集水设施,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
西吉县气象灾害频繁,如干旱、暴雨等。综合运用水利工程、农业、生物和管理等措施,充分利用当地的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举措。如以保持水土为中心的小流域开发治理、窑窖集雨、节水灌溉等。
4.3 通过教育、培训等加大农户对各种气象灾害的应急
应加大对气象灾害的科普教育,使农户了解寒潮、冰雹、暴雨等灾害的特点以及相关的预防知识。同时通过地方应急广播、手机短信等,及时让农户通过自防措施,减少灾害对其造成的损失。
4.4 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加大家庭剩余劳动力输出
西吉县劳务输出是当地农民生活的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全县现有农村劳动力22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11.8万人。另一种是自发外出。另外,从我们的调查也发现,大部分农民的农业主要满足生活的粮食需求,农业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很少,这部分人在面对频繁发生的干旱、冰雹等灾害时,表现出了更大的脆弱性。加大劳务输出,已成为西吉县农户的“铁杆庄稼”,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5 结 论
宁夏西吉县的温度、降水、主要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对当地的农户生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目前虽然不少农户已经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是在气候变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除了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目前现有的有效的措施,应进一步切实调整生计结构,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生计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武艳娟.气候变化对宁夏农户生计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2]马爱民.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09(7):22-23
[3]孔祥智,钟真,原梅生.乡村旅游业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08(1):115-119
[4]张嘉晔.宁南山区气候变化与集水型生态农业建设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8):5-8.
[5]朱炳瑷,谢金南,郑振镛.西北干旱指标研究的综合评述[J].甘肃气象,1998(7):18-19.
[6]李克让.尹思明.沙万英.中国现代干旱的时空特征[J].地理研究,1996(3).
[7]孙俊,李剑萍.气候变化与宁夏西吉马铃薯种植农业气候区划[J].安徽农业科学,2009:27-29.
[8]马尚明,黄如林,郑风州.宁夏西吉县干旱发生特点和减灾措施[J].宁夏自治区农牧厅,2005(1):32-33
[9]马尚明,黄如林,郑风州.西吉县干旱发生特点与抗旱减灾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00(3).
[10]Barnett J.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in Pacific Island countries:the problem of uncertainty.World Development 2001(29):977–993.
[作者简介]戴海龙(1983—),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户生计;影响;西吉县
[中图分类号]TU 43;O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2-0105-04
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的第4次评估报告,全球地表温度升高0.74℃±0.18℃,21世纪高温、热浪、极度干旱和强降水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加(IPCC,2007a)。最近50年的升温速率几乎是过去100年的两倍。我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近百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到202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有可能比20世纪后20年升高0.5℃~0.7℃,到2030年可能升高0.6℃~1.0℃,到2050年可能升高1.2℃~2.0℃,到21世纪末可能升高2.2℃~4.2℃。气候变化正在并将继续对未来发展的许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气候变化也会直接或间接的以不同的方式对生计产生影响。
1 农户生计
1.1 农户生计的概念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生计”概念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目前,生计概念普遍出现在国外关于贫困和农村发展的报告、论文和著作中,而国内的此类研究相对较少,但是生计概念的具体含义尚未统一,当前被广泛接受的概念是来自于Chambers和Conway对解决贫困的发展方法的研究,其定义为:“生计是谋生的方式,该谋生方式建立在能力、资产(包括储备物、资源、要求权和享有权)和活动的基础之上。”同时生计是一种谋生方式,农户生计包含了农户为了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力(Capabilities)、资产(Assets)(包括储备物、资源、要求权和享有权)和从事的活动(Activities),其中资产的存量、流量和组合是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按照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Sustainable Liveli-hoods Framework)中的五大资产(见表1)来分析。
1.2 气候变化对生计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候要素变化和气象灾害对生计构成要素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生计的影响就需要把生计要素具体化。另外,气候变化对生计影响的实质是气候变化对人们使用的资源与他们谋生活动的影响。同时,气候变化对生计的影响地区不同影响也不同。如在沿海地区,气候变化引起台风等极端事件频率的增加,降低了居民渔业的捕获能力,造成房屋、农田、船只等物质资本的毁坏,渔民死亡人数增加。在内陆的一些地区,大多数农村人口严重依赖于雨养农业,当地剧烈的气候变化(干旱期的延长,降雨的推迟,极端天气等)对生计造成不同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计的影响也会因人群而异。贫困群体的生计受气候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对于贫困人口来说,他们更多地依赖于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来维持生计(李小云等,2005)。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生计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影响不同,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影响更大。另外,气候变化对资本和谋生活动的一些间接影响也正在逐渐显现。
2 西吉县气候变化地理环境及气候变化
2.1 地理环境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西麓,地处东经105°20′—106°04′,北纬35°35′—36°14′,属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腹地丘陵沟壑区。县城东距固原市政府驻地63km,北距宁夏首府银川市391公里,距兰州市和西安市均在400公里以内。流域总面积3143.85km2,耕地1133km2。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区。年日照时数2322h,年均气温5.3℃,无霜期100—150d,年均降水量400mm左右。光热资源丰富,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匮乏,盛产马铃薯、小麦、豌豆、胡麻、莜麦、荞麦、糜谷等20多种农作物。
2.2 气候变化
2.2.1 降水的变化
1997—2006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减少了45.1 mm。在月降水量中,1月、5月、6月降水偏多,其余月份均偏少,尤以雨季7~9月偏少,幅度最大,偏少达42.0mm,占年偏少雨量的93%。降水变率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一个变化量。从表2可以看出,在降水年变率中,过去50年呈逐渐递增趋势,到1997—2006年变率达到51%。在降水月变率中,1997—2006年,冬季1月、12月降水变率仍为最大;5月、9~11月降水变率较大,分别为67%和51%~61%;2月降水变率次之,为30%;7月、8月降水变率最小,为2%~5%。
从西吉县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化曲线来看(图1),1960—2006年西吉县降水量在波动中略有减少。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1966年,最少的年份为1983年。20世纪6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降水较多,并且略有增加的趋势;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降水量变化较大,有大幅减少的趋势,1983年出现自1960年以来的最低值;1983年以后到90年代初期,降水量有所增加;自1990年开始,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小,并呈减少趋势,较60年代初期有明显的减少。
2.2.2 温度的变化
西吉县多年平均气温5.4℃,1997—2006年逐年平均气温都在6.0℃以上。近10年,月、年平均气温均高于多年平均值,表现在气候上为冬天不够寒冷,春天回暖早。月平均气温偏高幅度在0.6℃~1.9℃,2月偏高较大,5、8月偏高较小。年平均气温由5.4℃上升至6.4℃,偏高了1.0℃。
西吉县56年年平均气温为5.51℃,近十年来平均气温为7.3℃,增加了1.79℃,特别是运用80年代以来的数据来进行对比研究,温度上升十分显著(图2)。
2.3 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
2.3.1 干旱
根据现有资料,对西吉县1952—1999年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1952—1959年发生大旱和特大旱的有3年,时段发生频率为25%;1960—1969年间有5年发生干旱和特大旱,时段发生频率为50%;1990—1999年间,有7年发生干旱和特大干旱,时段发生频率高达70.0%。分别比50年代上升45.0%,比60年代上升20.0%,比80年代上升40.0%,所以发生频率加快。
从年际间变化看,39年中有21年出现不同的干旱,占53.8%,约2年1次。其中:达干旱标准的有10年,占25.6%,约4年1次;达大旱标准的有7年,占17.9%,约6年1次;达特大旱标准的有4年,约10年1次;不旱的年份有18年,占46.2%。从季节间变化看,39年中春旱发生15次,占38.5%,约3年1次。其中:大旱8次,占20.5%,约5年1次;特大旱3次,占7.7%,约15年1次。39年中夏旱共发生9次,占23.1%,约5年1次。统计结果表明,西吉县干旱发生的演变规律为“三年二头旱”、“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
2.3.2 冰雹
冰雹灾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冰雹是本地区仅次于干旱的主要气象灾害,年年都有发生,冰雹直径一般5-20mm,最大70mm。冰雹对农业、水利、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打击,几年都难以恢复。若遇强雹,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农田颗粒无收,草木枯死,树木掉头,沟壑延伸,泥石流冲毁粮田道路。降雹时间每年出现在3-10月,4-8月为多发时段,而成灾大都在6-8月。据气象资料统计,1958—2007年的50年中,发生严重冰雹年份27次,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失。
2.3.3 霜冻
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当地面温度降至0℃以下时,造成农作物伤害或死亡,称为霜冻害。根据霜冻害发生季节的不同,可分为春霜冻(晚霜冻)、秋霜冻(早霜冻)两种。在春播作物苗期,越冬作物返青后发生的霜冻称为春霜冻;在秋作物尚未成熟、露地蔬菜还未收获时发生的霜冻,称为秋霜冻。西吉县春季气温回升缓慢,低温霜冻是司空见惯的。秋季气温下降幅度大,秋霜来临早,全年内无霜期短。1957—2000年44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表明:4月下旬有霜年为(日极端最低气温<0℃)36年,占81.8%,达霜以上标准(日极端最低气温≤-2℃)的24年,占54.5%,约2年一遇;达重霜标准(日极端最低气温≤-4℃)的10年,约4年一遇。5月上旬有霜年27年,占61.4%,约1~2年一遇;达霜以上标准的18年,占40.9%,约2年一遇;达重霜标准的7年,占15.9%,约6年一遇。5月中旬有霜年16年,占36.4%,约2年一遇;达霜以上标准的8年,占18.2%,约5年一遇;达重霜标准的2年,约20年一遇。9月中旬有霜年7年,占15.9%;达霜标准的2年,约20年一遇。9月下旬有霜年17年,占38.6%,约2~3年一遇;达霜标准的5年,占11.4%,约4年一遇;达重霜标准的1年,约40年一遇。10月上旬有霜年25年,占56.8%,约2年一遇;达霜以上标准的12年,占27.3%,约4年一遇;达重霜标准的2年,约20年一遇。
3 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宁夏气候资源和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对西吉县农业生态系统的农户生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气候变化对其农业生态系统农户生计的自然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谋生活动和能力的影响。另外,本部分还分析了西吉县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措施,并探讨了农户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在所调查的100多个农户中,几乎所有农户觉得近年来气温上升,特别是冬季气温比10几年前高了许多。大多农户认为降水较十几年前有所减少,同时有75%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干旱频率增加了。气候变化对西吉县农户生计造成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降水量减少和干旱对农户各种生计资本的影响,对农户谋生活动和能力以间接影响为主,这种间接影响通过对各种资本的作用而产生。
3.1 对自然资本的影响
3.1.1 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对农户的粮食产量方面影响很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干旱的频繁发生使各地的粮食产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1980—2005年,西吉县粮食产量基本呈波动的上升,但是据我们走访农户,气候变化对他们粮食收成的影响很大,降水多的年份,他们收成一般都比较好,干旱年份,他们收成就少得多。
3.1.2 对作物种类和面积的影响
调查中,有40%以上的调查对象在近十几年里改变了作物种类,马铃薯、糜子、谷子种植面积增加。同时由于政府倡导发展马铃薯产业,马铃薯市场价格较高,加之马铃薯有耐旱品质,许多农户马铃薯的种植都比以前多了4~5亩。
3.1.3 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大部分农户认为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多和天气有关,特别是和降水的减少、温度的升高、干旱的发生有关,许多农户也认为病虫害的发生和天气有很大关系。降水的减少、温度的升高、干旱的发生都造成病虫害的多发,特别是90年代的干旱造成了严重的蝗灾。2010年9月3日,受暴雨、大风、冰雹袭击,西吉5乡镇43个行政村遭受不同程度的冰雹灾害,农作物损失严重。据了解,短短40分钟,西吉5乡镇地表积淀冰雹厚度达3厘米至10厘米不等,最大冰雹直径4厘米。玉米、糜谷、荞麦等农作物受损严重,部分农户房屋瓦片不同程度受损,冰雹造成震湖乡、田坪乡、平峰镇、红耀乡、新营乡5乡镇43个行政村受灾。
3.2 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主要是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最严重的群体和贫困发生率、外出打工人数;降水量的变化会间接的影响贫困发生率,根本原因是降水量减少以及干旱的发生会造成农业减产,农民收入降低,影响农民的正常生活,从而造成贫困发生率提高。气候变化还引起外出打工人数的变化。由于降水的减少和干旱的发生,当地人畜饮水不能保证,粮食减产,农牧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就迫使许多的人外出临时打工。
从1994年到2006年,西吉县乡村从业人员从事工业、建筑业人数在波动中上升,特别是从2002年以来上升最为明显,我们走访几个村的农户,他们大多数人认为干旱对他们外出从业影响特别大,遇上干旱年份,有的家庭有几个都进城打工或出外打工,丰年长期在外打工的人明显较少,而且在农忙时,特别是收麦子、收洋芋,家里出外的也大多回来帮忙。
3.3 对金融资本的影响
金融资本方面主要是农民收入。干旱、暴雨、寒潮等极端气候造成其农业减产甚至绝收。80年代以来,全县经历了8次大的旱灾,干旱程度逐年加重,特别是1999年秋至2000年夏,秋冬春夏连旱,程度之重、持续时间之长、受灾范围之广是新中国成立51年来少见的,全县因干旱没有播种的面积2万hm2,与正常年份比较,损失粮油0.39亿kg;播种后未出苗的0.62万hm2,造成籽种、化肥损失786.3万元;出苗后因死苗拆翻1.3万hm2。同时,根据我们所调查的农户,寒潮和冰雹,对其农业危害也相当严重,比如今年西吉县西南部的冰雹,造成秋粮的大面积减产。
3.4 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主要是间接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加大了惠农政策、惠农工程等方面实施力度。例如,受干旱的严重影响,西吉县的人畜饮水出现危机,农田也受到了严重威胁,政府为了保证这些地区的饮水安全和灌溉水获得,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等。类似的和气候变化有关的政策及工程还有退耕还林(草)、新农村建设工程等。
3.5 对物质资本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物质资本的影响这里主要考察了天气和家畜疾病的关系。根据调查,55%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家畜疾病的发生和天气有很大关系。如降水的减少、干旱的发生会增加家畜疾病暴发;温度太高会加快家畜疾病的传播,家畜容易上火得病甚至死亡,温度骤变会导致家畜感冒;天气潮湿,家畜吃了带有露水的草,很容易造成腹泻。总之,天气对家畜疾病的影响和干旱的发生、降水的变化以及温度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4 气候变化下农户的调适措施
4.1 农户积极调整家庭种植结构
气候变化,特别是干旱,不仅影响着农户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着农户的正常生产。西吉县干旱缺水,加上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才造成旱灾不断,各区域可根据春、夏、秋旱出现的时间以及降雨的高频时段,调整作物播期,使降雨高峰与作物的需水高峰尽量一致或接近。春、夏旱频率较高,而秋旱频率较低,7-9月降水是全年降水的70%,高耗水的粮食作物不仅水资源难以保证而且农业生产效益下降,所以应扩大种植抗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农作物,增强农作物对缺水的适应能力,加大秋季作物的种植面积。如扩大地膜玉米、马铃薯等高产高效作物、胡麻等经济作物、荞麦、糜谷等小秋杂粮和饲草作物种植面积。同时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如畜牧养殖、林草建设。
4.2 积极响应政策,多建窑窖等集水设施,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
西吉县气象灾害频繁,如干旱、暴雨等。综合运用水利工程、农业、生物和管理等措施,充分利用当地的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举措。如以保持水土为中心的小流域开发治理、窑窖集雨、节水灌溉等。
4.3 通过教育、培训等加大农户对各种气象灾害的应急
应加大对气象灾害的科普教育,使农户了解寒潮、冰雹、暴雨等灾害的特点以及相关的预防知识。同时通过地方应急广播、手机短信等,及时让农户通过自防措施,减少灾害对其造成的损失。
4.4 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加大家庭剩余劳动力输出
西吉县劳务输出是当地农民生活的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全县现有农村劳动力22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11.8万人。另一种是自发外出。另外,从我们的调查也发现,大部分农民的农业主要满足生活的粮食需求,农业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很少,这部分人在面对频繁发生的干旱、冰雹等灾害时,表现出了更大的脆弱性。加大劳务输出,已成为西吉县农户的“铁杆庄稼”,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5 结 论
宁夏西吉县的温度、降水、主要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对当地的农户生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目前虽然不少农户已经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是在气候变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除了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目前现有的有效的措施,应进一步切实调整生计结构,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生计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武艳娟.气候变化对宁夏农户生计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2]马爱民.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09(7):22-23
[3]孔祥智,钟真,原梅生.乡村旅游业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08(1):115-119
[4]张嘉晔.宁南山区气候变化与集水型生态农业建设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8):5-8.
[5]朱炳瑷,谢金南,郑振镛.西北干旱指标研究的综合评述[J].甘肃气象,1998(7):18-19.
[6]李克让.尹思明.沙万英.中国现代干旱的时空特征[J].地理研究,1996(3).
[7]孙俊,李剑萍.气候变化与宁夏西吉马铃薯种植农业气候区划[J].安徽农业科学,2009:27-29.
[8]马尚明,黄如林,郑风州.宁夏西吉县干旱发生特点和减灾措施[J].宁夏自治区农牧厅,2005(1):32-33
[9]马尚明,黄如林,郑风州.西吉县干旱发生特点与抗旱减灾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00(3).
[10]Barnett J.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in Pacific Island countries:the problem of uncertainty.World Development 2001(29):977–993.
[作者简介]戴海龙(1983—),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