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法益概念之探讨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毕恩鲍姆首倡法益理论百余年来,关于法益的论争卷帙浩繁。与民法上广、狭义法益的区分不同,在刑法上,法益在宾丁的状态说和李斯特的利益说的争论中一路走来。文章在分析前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刑法法益的见解。
  【关键词】刑法;法益;概念
  一、刑法法益的渊和流
  “法益”一语源于刑法。有学者经考证认为,“法益”概念最初来源于毕恩鲍姆于1834年在其发表的《论有关犯罪概念的权利侵害的必要性》一文中提出“在法上(rechtlich)归属于我们的财(gut)”、“应当由法规(gesetze)加以保护”“侵害社会所保障的财(Gut)或者使其蒙受危险者是犯罪”等。他用“gut”(财、善、利益)取代了传统理论上的“Recht”(权利),自此,法益概念在刑法领域流传至今,从黑格尔学派到宾丁的实证主义法益理论,从耶林的目的法学到李斯特的法益理论,从二战前后的德日法益理论到当代中国刑法学者手中的法益理论……180年来,关于法益的确切内涵一直没有定论,几乎每一位学者都在自己的论著中界定了不同的法益概念。仅伊东研佑在《法益概念史研究》一书中,就至少引用了16个以上的日本学者的不同概念。①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刑法学者认为法益是刑法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更有学者认为法益是刑法理论的阿基米德之点,视法益为独立支撑整个刑法理论大厦的基石,正所谓刑法就是一部“法益保护法”;“无法益保护,就无刑法。”②
  二、“利益说”和“状态说”的争鸣
  和民法学者通常将法益区分为广义法益和狭义法益不同③,刑法学者对法益的理解有“财”(Gut)保护理论、“客体说”、“对象说”、“状态说”、“形态说”、“利益说”、“价值说”、“制度说”、“秩序说”等。诸多的学说争论,大致可以归类为宾丁的状态说和李斯特的利益说。利益说认为,法益是人的生活利益,产生于生活,先于实定法存在;法益的主体是个人。状态说则认为:法益是一种状态,产生于立法者的价值判断,法益的内容必须与实定法一致;法益的主体不是个人而是全体。关于法益学说的主流,就是在利益说和状态说的互相批评、互相吸取之中逐步展开,一路走来。
  持“利益说”的学者有李斯特、麦茨格、泷川幸辰、木村龟二、内藤谦、佐伯千仞、前田雅英、张明楷、甘添贵、陈志龙等,他们的基本主张是法益就是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包括法律利益、生命利益、生活利益、国民利益、被害人利益、个人利益、公共(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环境利益等。如,李斯特指出:“法益是法所保护的利益,所有的法益都是生活利益,是个人的或者共同社会的利益;产生这种利益的不是法秩序,而是生活;但法的保护使生活利益上升为法益。”④张明楷认为,“法益是指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由法所保护的,客观上可能受到侵害或者威胁的人的生活利益。”⑤甘添贵认为:“法益系法律所承认及加以保护之利益者,或称为法律所保护之利益或价值者。”
  持“状态说”的学者有宾丁、麦那尔、Oppenheim、Hirschberg、Gerland、Oetker、Beling、小野清一郎、团藤重光等人。宾丁认为法益包括人、物及状态。他指出,规范之所以禁止引起某种结果,是因为所禁止的行为可能造成的状态,与法的利益相矛盾,而另一方面,行为前的状态是与法的利益相一致的;不应通过变更而被排除的所有这些状态,具有法的价值,这就是法益。正因为如此,宾丁的法益论被称为状态说。Oppenheim从逻辑学意义的客体概念出发,得出了法益就是权利、义务、状态与感情的结论,即所有的法益要么是权利、要么是义务,要么是状态、要么是感情。Gerland将这种见解进一步抽象化,认为法益是具有统一性质的东西即“状态”。Hirschberg以生命为例指出:“生命这种法益,是指所有的人都在受保护下而生存的状态。”Oetker认为法益是“将来的状态的理想的东西”。综之,宾丁的状态说及其支持者认为法益是实在的“状态”,是从实定法的规定本身或者实定法的理性引申而来的;法益产生于立法者的价值判断,即立法者进行价值判断便可以决定何种状态可以成为法益。应当指出,状态说存在诸多问题,如其内容既不明确,也显得空洞,而且还存在如何区分作为结果事态的状态与规范的妥当状态的问题。
  三、刑法法益再界定
  在上述“利益说”和“状态说”的争鸣中,本文赞同“利益说”。在笔者看来,“利益”与“状态”两者相较,前者给人予实实在在的感觉,似乎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也确实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后者则给人予虚无缥缈、空洞无物、飘忽不定之感觉。进一步讲“利益”一词更符合中国法学的话语体系,换言之,在我国法学话语圈内,利益更容易为人們所接纳,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儿。
  所谓法益,从汉字字面上看,与“法”有关、与“利益”有关,它是一个由利益的要素和法的要保护性要素相结合的复合词汇。其中,利益的要素是法益概念的关键,它是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而法的要素则是法益的法律属性,它表明立法者通过对某种利益进行价值评价,然后决定用法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在中国刑法意义上,法益是为犯罪所侵害而为刑法所保护的关于人们生活安宁的实在利益。具体言之,在宏观上,它是指我国《刑法典》总则第13条之规定——国家的安全及政治利益,社会有秩序运转的利益,公共、个人财产利益以及公民的人身、民主和其他基本权利。在微观上,它是指体现于刑法分则各章节中的类型化的利益和具有各该类性质的具体利益。
  注 释:
  ①张明楷.法益初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②陈志龙.法益与刑事立法[Z].台湾大学丛书编辑委员会,1992.
  ③郝东升.民法上法益概念之探讨[J].法制博览,2014(10).
  ④[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M].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⑤同①,第167页.
  参考文献:
  [1]张明楷.法益初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公开程度是政府工作透明度高低的表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环境法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政府对环境进行管制的制度,进行合理的信息公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探讨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立法,信息公开渠道和监督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公开;立法;监督  信息公开制度自实施以来,在我国构建“阳光政府”“权威政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环境法中
【摘要】承运人识别是海上货物运输纠纷解决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具有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双重意义。本文通过相关判例梳理承运人识别的标准,归纳通过合同和提单两种标准识别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识别;提单;合同  一、承运人识别的意义  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的识别,是海商法下重要的研究课题,承运人的识别问题具有实体法和程序法下的双重意义。  在实体法下,货物运输伴随着国际货物买卖,确
【摘要】大陆法系的亲属作证特权由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容隐制度发展而来,相较于英美法系的亲属作证特权,其具有范围宽泛、种类齐备、理论成熟、适用灵活等鲜明特点。在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权,保证亲属不被强制作证,维护家庭和谐、保持社会善良风俗、构筑基本伦理人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同大陆法系渊源颇深的我国证据立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陆法系;亲属作证特权;证据制度  大陆法系国家的亲
【摘要】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关键在激发权利主体维权的内在动力。学校应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教师应增强主动维权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面对知识产权纠纷应灵活选取维权方式。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意识  一、高校系自主知识产权的聚集区  高校依托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氛围宽松、国际交流通畅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创新发明不断涌现,已然成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聚集区。高校知识产权具有专利数量多、增长
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途径,以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mental heal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s)have been used in China for thousands of years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highly treated as the Chinese cultural h
期刊
@@
【摘要】从全国法院审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情况来看,夫妻共同财产中无形财产的范围认定越来越广。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无形化财产,它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学界争议很大。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财产转化物,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并对人力资本在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度中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夫妻共同财产;人力资本;财产分割  “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196
【摘要】校园伤害事件危害了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影响了学校的发展、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本文从法律角度对校园伤害案件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对校园伤害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学校和学生法律关系的探讨,并就校方在校园伤害案件中责任的承担进行了解读,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健全校园安全法律法规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校园伤害;责任承担;法律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高校入学率逐年上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宪法与行政法在法律保留方面的不同点与相同点,进而发现宪法与行政法之间是相互牵制,相辅相成的关系。然后详细剖析法律保留的基本概念及原则,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律保留的性质。  【关键词】宪法;法律保留;差异  在宪法和行政法的角度所提出的法律保留是一种对人民负责、维护人民权益的法律制度。所谓法律保留就是指某些与执法者或被执法者有关的事项必须由法律授权,否则其合法性将受到质疑。法律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