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骨密度测定、Singh指数两种不同检查方法评估骨质疏松程度的相关性,了解不同髋部骨折之间Singh指数的差异性,为基层医院筛查高危人群提供简便廉价的方法。方法 统计因轻微外伤所致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各100例,调取骨盆正位片,并按Singh指数分类法统计股骨近端骨小梁级数,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Singh指数的差异性。结果 股骨颈骨折患者Singh指数为(3.73±1.100),粗隆间骨折患者Singh指数为(3.27±1.286),两组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全文查看链接
股骨颈骨折患者Singh指数平均级数为(3.73±1.10),粗隆间骨折患者为(3.27±1.286),说明骨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在受到轻微外力后首先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进一步下降后则易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是骨小梁分布最丰富的部位,骨小梁结构的破坏直接导致股骨颈骨质脆弱,进一步证明了股骨颈是髋部骨性结构中最薄弱的。男性患者的平均Singh指数为IV级,女性为Ⅲ级,女性分度较男性偏低,考虑与女性绝经期后雌激素急剧下降有关,致短时间内骨质疏松程度加剧。
全文查看链接